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26:11 1
專利名稱: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作輥輥型,特別涉及一種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
技術背景為了提高冷軋帶鋼的板形質量,板型控制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板型 控制技術的核心主要是輥型的控制。對二十輥軋機而言,其板形控制手段最完 善,通過板型控制調節機構的調節, 一中間輥的軸向移動和輥邊錐形,工作輥 的輥型等,使二十軋軋機具有軋制極薄帶材和難變形帶材的能力。在生產實踐過程中,ASU對調節鋼帶的楔形很有效, 一中間和工作輥輥型對調節板形效果 很好,但對改善鋼帶的邊部減薄效果不理想。長期以來,工作輥被磨成平輥或 圓弧凸度輥,使得產品的邊部減薄大於其它類型的軋機,如HC、 CVC等,並且 鋼帶邊部減薄過大,使鋼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該 輥型為正弦弧度的工作輥,能有效解決鋼帶邊部減薄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上工作 輥為正弦弧度輥型,下工作輥為圓弧凸度輥型,所述上、下輥型均左右對稱, 所述上工作輥輥型曲線兩邊為20 - 200mm的斜線,中部為sin3。
-sin8°正弦 曲線,輥型曲線的總凸度為20 - 90 ym,所述下工作輥為凸度20 - 50 Mm的圓 弧曲線。其中,所述上工作輥輥型曲線中斜線與正弦曲線交點處的凸度為10-50 Mm。 本實用新型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工作輥的輥型能顯著提 高整個輥系的板形控制能力,試驗證明,該輥型是二十輥軋機中解決鋼帶邊部
減薄的最有效輥型。
圖l為本實用新型上工作輥輥型截面曲線放大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下工作輥輥型截面曲線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上工作輥輥型截面曲線放大示意圖。上工作輥為左右對稱的正弦弧度輥型,其輥型曲線兩邊L為20 - 200mm的斜線,中部為sin3。 -sin8。正弦曲線,輥型曲線的總凸度H2為20 - 90)am,斜線與正弦曲線交點處的凸度H1為10-50mm。參閱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工作輥輥型截面曲線放大示意圖。下工作輥為左右對稱的圓弧凸度輥型,該曲線凸度h為20 - 50 ym的圓弧曲線。 上述兩個工作輥配對使用,可大大減少鋼帶的邊部減薄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上工作輥為正弦弧度輥型,下工作輥為圓弧凸度輥型,所述上、下輥型均左右對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工作輥輥型曲線兩邊為20-200mm的斜線,中部為sin3°-sin8°正弦曲線,輥型曲線的總凸度為20-90μm;所述下工作輥為凸度20-50μm的圓弧曲線。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 工作輥輥型曲線中斜線與正弦曲線交點處的凸度為10-50y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二十輥軋機用工作輥輥型,上工作輥為正弦弧度輥型,所述下工作輥為圓弧凸度輥型,所述上、下輥型均左右對稱,所述上工作輥輥型曲線兩邊為20-200mm的斜線,中部為sin3°-sin8°正弦曲線,輥型曲線的總凸度20-90μm,所述下工作輥曲線為凸度20-50μm的圓弧曲線。所述上工作輥輥型曲線中斜線與正弦曲線交點處的凸度為10-50μm。本實用新型能顯著提高整個輥系的板形控制能力,並有效解決了鋼帶邊部減薄的問題。
文檔編號B21B27/02GK201033331SQ200720149270
公開日2008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3日
發明者永 王, 迅 趙 申請人:北京中鋼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