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注塑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24:36 1
專利名稱:一種快速注塑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快速注塑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注塑機的注射裝置(參見說明書附圖圖1),其工作原理是驅動馬達1帶動進料螺杆2在料筒3內轉動,把從料鬥4裡下來的料向前擠壓,同時,料筒3加熱,當料筒3裡的料積壓到一定量時,進料螺杆2停轉,注射油缸A號進油,實現防流延冷卻;接著注射油缸B號進油,把料筒3內的料推進模具裡面。這種注射裝置的缺點一是注射油缸A號防流延進油後,B號再進油,把A號油擠出,產生點負壓,B號進油速度減慢,從而使注塑速度減慢;二是由於注射油缸5缸體兩端都進油,使得操作人員無法看到缸體內的密封圈等其它液壓件的工作情況,從而給排查故障帶來不便;三是注射油缸體5積較大,且有兩個,使得注射油缸A號防流延進油時,多耗能源。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快速注塑機,其不僅注塑速度快、節約能源,而且便於快速排查故障。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所述的注射裝置包括噴嘴、料筒、料鬥、進料螺杆、驅動馬達和注射油缸,所述的進料螺杆通過所述驅動馬達在所述料筒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的兩側,支撐所述料筒的注塑座和驅動馬達或支撐驅動馬達的支架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的非工作端的缸蓋至少有一部分透明,所述缸蓋上設有溢油管。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快速注塑機還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徵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其缸體與所述支撐驅動馬達的支架固定連接,其活塞杆與所述注塑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溢油管為透明溢油管。
所述料筒的下方設有一驅動所述注塑座和馬達支架橫向移動的油缸,其缸體與所述注塑座固定連接,活塞杆與模具固定連接。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快速注塑機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本實用新型增設一個防流延油缸,使注射油缸無須設防流延進油口,注射油缸的工作端工作進油時,不會因受到防流延進油的阻力而產生點負壓,從而使注塑速度加快;其次,由於注射油缸的非工作端未設進油口,且非工作端的缸蓋上設有溢油口,所以將非工作端的缸蓋設計成至少有一部分透明,可使操作人員清楚的看到缸內密封圈等其它液壓件的工作情況,從而便於快速排查故障;再次,本實用新型用一個較小的防流延油缸取代現有技術中、用兩個大的注射油缸進行防流延的結構,可以少耗能源。
圖1為現有技術中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快速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示意主視圖;圖3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快速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示意俯視圖;
圖4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快速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的示意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圖3和圖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如圖所示的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1;所述的注射裝置1包括噴嘴11、料筒12、料鬥13、進料螺杆14、驅動馬達15和注射油缸16,所述的進料螺杆14通過所述驅動馬達15在所述料筒12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16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14的兩側,支撐所述料筒12的注塑座121和驅動馬達15或支撐驅動馬達15的支架151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17;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16的非工作端的缸蓋161至少有一部分透明,所述缸蓋上設有溢油管162。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注塑機的注射裝置部分之不足而做了部分改進,因為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和頂出機構都是公知技術,所以說明書附圖中未示出。首先,本實用新型增設一個防流延油缸17,使注射油缸16無須設防流延進油口,注射油缸16的工作端工作進油時,不會因受到防流延進油的阻力而產生點負壓,從而使注塑速度加快;其次,由於注射油缸16的非工作端未設進油口,所以將非工作端的缸蓋161設計成至少有一部分透明,可使操作人員及時看到缸內密封圈等其它液壓件的工作情況,從而便於排查故障;再次,本實用新型用一個較小的防流延油缸17取代現有技術中、用兩個大的注射油缸進行防流延的結構,可以少耗能源。為了防止注射油缸16的工作端向非工作端滲油,本實用新型又在非工作端的缸蓋161上設有溢油管162。
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16,其缸體163與所述支撐驅動馬達的支架151固定連接,其活塞杆164與所述注塑座121固定連接。首先,本實用新型將注射油缸16的缸體163與支撐驅動馬達15的支架151固定連接,而把注射油缸16的活塞杆164與支撐料筒12的注塑座121固定在一起,使得缸體163遠離料筒12,即使料筒12長期加熱,也很難將熱量傳替到注射油缸16中,從而注射油缸16每次注射時也就不會將熱量帶到油箱中,避免了每次油溫都升高的缺陷;所以,本實用新型不但能使注射油缸16內的密封圈和其它液壓件不易損壞,而且節能省電。
參見圖4,所述的溢油管162為透明溢油管。將溢油管162設計成透明溢油管,可使操作人員看到管內的溢油情況。
參見圖2,所述料筒12的下方設有一驅動所述注塑座121和馬達支架151橫向移動的油缸18,其缸體181與所述注塑座121固定連接,活塞杆182與模具2固定連接。由於每次注射時,噴嘴11都會或多或少的漏出一些塑化後的料,為了防止這些料掉到油缸18的缸體上不便於清洗,本實用新型將活塞杆182與模具2固定連接,以減少噴嘴11漏出來的料與油缸18的接觸機會和接觸面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驅動馬達15帶動進料螺杆14在料筒12內轉動,將料鬥13裡下來的料向前擠壓,同時,料筒12加熱,當料筒12裡的料積壓到一定量時,防流延油缸17工作端進油,實現防流延冷卻,接著,注射油缸16的工作端進油,使整個注塑座121向接近馬達支架151的方向移動,從而把料筒12裡的料推進模具。
上述幾種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1);所述的注射裝置(1)包括噴嘴(11)、料筒(12)、料鬥(13)、進料螺杆(14)、驅動馬達(15)和注射油缸(16),所述的進料螺杆(14)通過所述驅動馬達(15)在所述料筒(12)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16)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14)的兩側,其特徵在於支撐所述料筒(12)的注塑座(121)和驅動馬達(15)或支撐驅動馬達(15)的支架(151)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17),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16)的非工作端的缸蓋(161)至少有一部分透明,所述缸蓋上設有溢油管(16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16),其缸體(163)與所述支撐驅動馬達的支架(151)固定連接,其活塞杆(164)與所述注塑座(121)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溢油管(162)為透明溢油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快速注塑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料筒(12)的下方設有一驅動所述注塑座(121)和馬達支架(151)橫向移動的油缸(18),其缸體(181)與所述注塑座(121)固定連接,活塞杆(182)與模具(2)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快速注塑機,包括機架、油路系統、控制機構、合模裝置、鎖模裝置、頂出機構、動模板、定模板以及注射裝置;所述的注射裝置包括噴嘴、料筒、料鬥、進料螺杆、驅動馬達和注射油缸,所述的進料螺杆通過所述驅動馬達在所述料筒內轉動,所述的注射油缸對稱設置在所述進料螺杆的兩側,支撐所述料筒的注塑座和驅動馬達或支撐驅動馬達的支架之間設有防流延油缸,所述的每一注射油缸的非工作端的缸蓋至少有一部分透明,所述缸蓋上設有溢油管。本實用新型不僅注塑速度快、節省能源,而且便於快速排查故障。
文檔編號B29C45/03GK2616356SQ0326526
公開日2004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9日
發明者蔡桂森 申請人:蔡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