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及教學服務提供方法
2023-06-01 22:50:41 5
專利名稱: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及教學服務提供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及教學服務提供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在例如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遠程英語會話等語言教學服務(以下稱為「網際網路留學服務」)中所使用的教學服務系統及教學服務提供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有使用如圖33所示的電視會議系統。圖中,標號1a、1b、…、1n是電視會議終端,2a、2b、…2n及5a、5b、…5n是通訊線路,3是通過通訊線路而連接多個電視會議終端的可供多地點間通訊的通訊控制裝置,4是進行會議受理的受理終端。各電視會議終端具有顯示圖像的電視機、供攝取圖像用的電視攝像機、包含有接收聲音用的話筒和聽取用的耳機的頭戴式耳機、及內置有TA(Terminal Adapter終端適配器)的個人計算機,且通過通訊線路與通訊控制終端3及受理終端4連接。作為通訊線路,考慮到在家庭享受服務和進行圖像通訊,一般使用通過ISDN方式的電話線路。
為了通過使用該電視會議系統而享受教學服務,首先需要由學員向具有受理終端的中心大電話,提出服務的申請。當受理終端確定該學員為既定的學員時,將該電視終端與通訊控制裝置連接。另外,講師亦同樣使用電視會議終端,並將其與通訊控制裝置相連接。這樣,使各學員可與講師進行使用電視影像與聲音的雙向通訊,並可享受英語會話等教學服務。此外,由於通訊控制裝置是用於參加電視會議為3人以上的情況,因此具有可合成已連接的電視會議終端的圖像並加以分割顯示的功能。這樣,一個講師便可對多個學員提供教學服務。
在使用這樣的電視會議系統的英語會話教室中,由於使用具有電視影像與聲音的雙向通訊功能的電視會議系統,因此,對學員而言則毋須前往英語會話學校,例如在住家附近沒有學校、沒有時間往返學校、家裡有小孩或須看護的雙親而不易離開家等的情況下,毋須出門便可接受英語會話教學。另外,由於課程的時間可靈活調整,因此,可容易實現已證明具有極高教學效果的由講本國語的人進行的少人數的教學。
然而,在這樣的以往的使用電視會議系統的教學系統中,並不適用於已發展為以進行面對面的對話為中心的服務,並將預先儲存的各種電視影像等多媒體教材進行在線分配,進行靈活運用的更高度的教學中。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在線分配預先儲存的各種電視影像等的多媒體教材,同時可根據該教材與講師進行對話的、可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
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是具有雙向通訊裝置,用於在與所述使用者終端之間進行使用至少包含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多媒體信息的雙向通訊;內容管理裝置,用於保管作為教材而使用的多媒體內容;及內容分配發送裝置,用於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所述內容管理裝置所保管的內容。
本發明之2的使用通訊線路以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是一種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電視影像及聲音的步驟,接收由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電視影像及聲音;合成電視影像及聲音的步驟,合成所述接收的電視影像及聲音;發送電視影像及聲音的步驟,向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所述合成的電視影像及聲音;保管內容的步驟,保管作為教材使用的多媒體內容;取得內容的步驟,取得所述保管的內容;及分配發送內容的步驟,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所述取得的內容。
本發明之3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基於本發明之2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保管內容的步驟包括記憶素材內容的步驟,記憶作為欲分配發送的內容的素材的素材內容;及記憶劇情說明的步驟,記憶已沿時間軸定義了所述素材的組合的劇情說明;所述分配發送內容的步驟包括取得素材內容的步驟,根據所述已記憶的劇情說明而取得所述已記憶的素材內容;及分配發送素材內容的步驟,分配發送所述取得的素材內容。
由此,即使欲分配的內容為合成多個素材內容而成,亦毋須事先合成分配內容再加以記憶,而可削減記憶容量。
本發明之4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設定服務選單的步驟,設定由將分配講師且使用所述雙向通訊裝置進行會面式學習的會面型服務,與不分配講師而使用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接受內容的分配進行學習的自動型服務組合而成的服務選單;及提供服務的步驟,根據所述設定的服務選單提供服務。
由此,由於講師一人可同時擔任多項服務,因此可減少人事費支出,並提供較低價格的服務。
本發明之5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服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顯示登錄內容的步驟,具有記錄所述會員的個人信息的會員信息文件,將認證的所述會員信息文件的登錄內容在使用者終端上顯示;取得個人信息的步驟,從所述使用者終端取得登錄或更新的個人信息;確認登錄與否的步驟,由所述使用者終端確認所述取得的個人信息是否登錄在所述會員信息文件中;及記錄個人信息的步驟,將所述確認的個人信息記錄在所述會員信息文件中。
由此,會員可利用使用者終端進行會員信息的登錄、更新。
本發明之6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基於本發明之5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確認登錄與否的步驟包括發送確認郵件的步驟,向所述使用發送確認郵件;接收回復郵件的步驟,接收回復所述確認郵件的回覆郵件;及分析回覆郵件的步驟,分析所述接收的回覆郵件。由此,則可達到防止會員的錯誤登錄及安全的強化。
本發明之7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累計供會員享受特惠服務的點數的特惠記分文件,包括加算點數的步驟,在會員達到規定的特惠記分生成條件時,將規定的點數加算到所述特惠記分文件中的所述會員的特惠記分中;通知步驟,通知至目前為止所述特惠記分的累積點數及可享受的免費特惠;及申請免費特惠的步驟,根據所述通知內容申請免費特惠。
由此,可促進會員的聽課積極性,提高學習水平等。
本發明之8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分配內容的步驟,向使用者終端分配課程評價用的內容;取得回復的步驟,取得來自所述使用者終端對所述分配的內容的回覆;及統計課程評價的步驟,由所述取得的回覆加以統計課程評價。
由此,即使在自動型服務中亦可得到課程評價。
本發明之9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分配內容的步驟,向使用者終端分配等級判定測驗用的內容;取得回復的步驟,取得來自所述使用者終端對所述分配的內容的回覆;及統計等級判定評價的步驟,由所述取得的回覆加以統計等級判定評價。
由此,即便使用自動型服務亦可實施等級判定測驗。
本發明之10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本發明之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具有記載有每位會員的課程履歷的記錄卡文件,其特徵在於包括記錄課程內容與課程評價的步驟,在所述記錄卡文件記錄每次上課的課程內容與課程評價;及記錄等級判定評價的步驟,在所述記錄卡文件記錄每次等級判定測驗的等級判定評價。
由此,可掌握會員的課程聽講狀況或課程評價及等級判定評價的變化,而可提高會員的積極性和防止因不順利而產生的挫折。
本發明之1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基於本發明之10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確定課程評價與個別強化點報告所記載的內容的關係的強化點報告生成表,取得課程評價數據的步驟,取得所述記錄卡所記載的過去課程評價數據;及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的步驟,從所述取得的課程評價數據中跟據強化點報告生成表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
由此,由於不會增加講師的負擔,且可自動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因此可對會員作更細部的指導,並有助於提升會員的能力。
本發明之12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基於本發明之10或11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根據評價項目的評價值而決定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決定表和登錄有對應每個評價項目而應接受的課程的課程表,包括取得課程評價數據的步驟,取得所述記錄卡所記載的過去課程評價數據;抽出評價較低的項目的步驟,由所述取得的課程評價數據抽出評價較低的項目;決定教學模式的步驟,由所述抽出的項目的評價值並依據教學模式決定表而決定教學模式;及組合課程的步驟,從所述決定的教學模式中跟依據課程表而組合課程。
由此,由於不會增加講師的負擔,且可自動生成教學計劃,因此可對會員作更細部的指導(並有助於提高會員的能力)。
本發明之13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基於本發明之10至12中任意一項發明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用於抽出需追蹤的會員的追蹤對象抽出條件表,包括取得記載內容的步驟,取得所述記錄卡的記載可容;抽出追蹤對象的步驟,從所述取得的記錄卡記載內容中根據追蹤對象抽出條件表而抽出追蹤對象;及通知會員的步驟,通知所述被抽出的會員。
由此,由於可定期由記錄卡自動抽出追蹤對象並向會員通知,因此可防止會員的挫折,並有助於提高會員的能力。
此外,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則可由參照附圖進行的以下發明實施形態的詳細說明而更清楚明了。
圖1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教學服務中心的方塊構成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電視會議功能的概念圖。
圖3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電視會議功能的處理步驟。
圖4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電視會議功能的概念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內容分配功能的概念圖。
圖6是表示由劇情說明表現分配內容的方法的概念圖。
圖7表示在本發明的內容分配中所使用的劇情說明的實例。
圖8表示使用了劇情說明的內容分配的處理步驟。
圖9表示對分配中的內容進行操作控制的處理步驟。
圖10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實況轉播功能的概念圖。
圖11表示用於自動生成劇情說明的內容管理資料庫。
圖12表示劇情說明辭典的記述內容的實例。
圖13表示自動生成劇情說明的處理步驟。
圖14表示使用雙向通訊伺服器提供的對話功能時的畫面顯示例。
圖15表示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提供內容分配時的畫面顯示例。
圖16表示在接受內容分配同時進行對話時的畫面顯示例。
圖17表示組合了會面型服務和自動型服務的服務構成模式例。
圖18表示由講師一人提供所兼任的多項服務時的組合的實例。
圖19表示會員信息輸入畫面例。
圖20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認證計費功能的處理步驟。
圖21表示特惠記分查詢畫面例。
圖22表示記錄卡輸入畫面例。
圖23表示按個人區分的強化點報告的實例。
圖24表示建議表的記載評論例。
圖25表示優點評價表的記載評論例。
圖26表示強化點表的記載評論例。
圖27表示評價值組合表的實例。
圖28表示評論組合表的實例。
圖29表示按個人區分的強化點報告自動生成功能的處理流程例。
圖30表示強化點報告發行文件的一例。
圖31表示教學計劃自動生成功能的處理流程例圖32表示追蹤對象自動抽出功能的實例。
圖33表示以往的教學服務系統的方塊構成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一實施形態的教學服務中心的方塊構成圖。如圖所示,本中心是使以下的子系統通過網絡而連接。
分配系統裝置具有提供包含多個使用者終端的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多媒體所實現的雙向通訊功能的雙向通訊伺服器10;向使用者終端分配內容的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配合運作管理系統對認證及計費進行管理的認證·計費網關14;分配可進行使用者的認證或服務選項的選擇等的網頁的WWW伺服器16;及向使用者發送各種通知或教材等的郵件的郵件伺服器18。
內容系統裝置具有進行動態圖像、靜止圖像、聲音、文字及音效等多媒體內容的登錄、保管的內容管理伺服器20;儲存作為素材的內容的內容檔案存儲器22;供內容管理者進行內容的登錄、保管操作的內容管理終端24;轉播實況圖像及聲音的圖像·聲音連接裝置26。
使用者系統裝置是設於本中心內的使用者終端,且具有講師所使用的多個講師終端30。講師終端30是由用於取得講師圖像及聲音的電視攝像機及話筒,及具有電視攝像機及話筒的接口功能和網絡連接功能的計算機構成,並具有發送通過電視攝像機及話筒將所取得的圖像及聲音的發送功能;接收來自雙向通訊伺服器10及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的多媒體信息並於圖像及揚聲器輸出的輸出功能;此外,還具有對雙向通訊伺服器10及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發送用於選擇顯示於使用者終端的畫面構成及聲音分配、內容分配的操作指示等的控制信號的發送功能。
連接系統裝置具有;用於連接網際網路的路由器40;及用於防止來自外部不正當的入侵,保護系統的防火牆42。
運作管理系統具有用於管理享受服務的會員的信息的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用於可順利提供教學服務的服務支援系統52;用於進行教學服務的實行管理的服務實行管理系統54;用於一元化管理已登錄的會員的郵件分發的服務管理系統56。
另外,使用者終端中雖未圖示學員所使用的學員終端,但可使用用於取得學員圖像及聲音的電視攝像機及話筒,與具有連接電視攝像機及話筒的接口功能與網際網路連接功能的個人計算機,通過對本中心的WWW伺服器16進行訪問,即可享受本中心提供的網際網路留學服務。且,學員終端的動作除了通過網際網路與本中心連接外,基本上與所述的講師終端30皆相同。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所使用的「使用者終端」一詞的含義包括所述學員終端和講師終端30的兩方。
以下,就本教學服務中心所提供的功能與處理步驟加以說明。(雙向通訊功能)首先,就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提供的雙向通訊功能加以說明。
1.電視會議功能圖2是表示由雙向通信伺服器10提供的電視會議功能的概念圖。如圖所示,電視會議功能可提供如圖所示那樣的通過由從與各使用者終端連接的電視攝像機和話筒取得的圖像及聲音進行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雙向交流。
圖3是表示電視會議功能的處理步驟。當各使用者終端對WWW伺服器16進行訪問時,接受發送來的登記確認畫面,當使用者根據該畫面輸入登記確認信息後,通過WWW伺服器16將該登記確認信息向雙向通訊伺服器10發送。當雙向通訊伺服器10接收到登記確認信息時,進行登記確認處理,並通過WWW伺服器16將登記確認結果送返至各使用者終端。由此建立連接,各使用者終端接收電視攝像機的圖像及話筒的聲音,並即時將接收的圖像及聲音向雙向通訊伺服器10發送。雙向通訊伺服器10接收由各使用者終端發送來的圖像及聲音,並以接收到的圖像及聲音為基礎,合成用於分配給各使用者終端的圖像及聲音,再將合成的圖像及聲音向各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然後各使用者終端接收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所分配發送來的圖像及聲音,畫面上生成專用窗口顯示接收到的圖像,並將接收的聲音由揚聲器輸出。
如上所述,可通過雙向通訊伺服器10在使用者終端之間提供使用者的圖像及聲音的對話功能。另外,本系統的對話功能雖以一對一或多對多為原則,但只要在進行登記確認時,特別設定成不分配發送特定的使用者終端(如講師終端30)以外的圖像或聲音,則可進行一對多的服務。
使用者終端中的講師終端30的畫面上,設有用於指定圖像及聲音的合成方法的按鍵,當講師進行該按鍵操作時,則將該信息向雙向通訊伺服器10發送,並可指定可均等地合成各使用的圖像及聲音的均等合併或可強調特定使用的圖像及聲音的強調合併。例如,在進行講師一人對使用三人的聽講形態,若選擇均等合併,則圖像將呈現均等的四分割,再將四人的電視影像合成為單一圖像,同時四人的聲音亦均等地混合再加以分配。另外,當選擇強調合併時,則可選擇指定的使用的圖像及聲音再進行分配,並可將指定的使用的圖像及聲音放大,而將其他使用的圖像及聲音縮小再加以分配。
另外,雖已說明上述實施形態是以來自講師終端的按鍵操作而同時指定圖像及聲音的合成方法,但亦可分別設置圖像用的按鍵與聲音用的按鍵,而分別進行指定。由此,亦可確認如其他參加聽到發言的聲音時的表情。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雖是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合成圖像及聲音後再將的向使用者終端分配而成,但亦可構建成對各使用者終端個別分配其他使用者終端的圖像及聲音,並於各使用者終端側生成自己的圖像及個別的窗口以顯示已接收的圖像,亦可個別播放聲音。由此,則毋須接受自己圖像及聲音的再度分配,可減輕通訊線路的負荷。且,各使用可依自己喜好而自由調整畫面構成及聲音分配。
另外,此時的雙向通訊伺服器10亦可將來自講師終端30的圖像及聲音的控制指令向各使用者終端分配,而各使用者終端側根據該控制信號設定畫面構成及聲音分配。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只給予講師終端30可控制各使用者終端的畫面顯示及聲音分配的功能,但亦可根據同一方法,而給予學員終端控制各使用者終端的畫面構成及聲音分配的功能。由此,即便在講師終端30無對應者的情況下,亦可由學員中設定主席而加以運用。另外,亦可對使用者終端於雙向通訊伺服器10設置給予主席權的標誌,而該標誌只受理已設定的使用者終端的控制指令。由此,即可於使用者終端提供將任一終端作為講師終端的服務。
另外,亦可根據由各使用者終端發送的聲音信息的強度而控制各使用者終端的畫面構成。即,可實現諸如進行由各使用者終端發送的聲音信息的強度的檢測,再強調顯示超出一定標準的使用者的圖像,或只選擇性地顯示超出一定標準的使用者的圖像等的畫面構成的控制功能。此時,聲音信息的強度亦可使用瞬時值或時間常數的平均值。
另外,在雙向通訊伺服器10使用將各使用者終端的圖像及聲音合成再向各使用者終端分配的方法的情況下,雙向通訊伺服器10隻要檢測已接收的各使用者終端的聲音信息的強度,控制圖像的合成即可。另外,在雙向通訊伺服器10使用將各使用者終端的圖像及聲音分別向各使用者終端分配的方法的情況下,也可以由分配對象的使用者終端檢測已接收的各使用者終端的聲音信息的強度,控制畫面構成,也可以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檢測已接收的各使用者終端的聲音信息的強度,將畫面構成的控制信號向各使用者終端分配,使各使用者終端根據該控制信號控制畫面構成。
另外,亦可增設使圖像的顯示或聲音的輸出略滯後、可進行搜尋起始的音頻控制功能,或使控制由揚聲器輸出的聲音的功能無法作用的防間斷功能。
另外,由各使用者終端發送的圖像及聲音,與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分配的圖像及聲音,亦可對應網絡的通訊頻帶而變換品質。具體而言,當檢測可使用的通訊頻帶並受限時,可增設對應該通訊頻帶降低發送的圖像的幀速率的功能。並且,也可以設置當可使用的通訊頻帶較少時,降低聲音的抽樣率或量化位數的功能。另外,關於通訊頻帶的檢測可由在通訊前進行的交涉階段的數據包交換等進行調查,或在通訊中傳送通訊頻帶確認用的數據包而調查。由上述方式,即便網絡的通訊頻帶有限,亦可以對應通訊頻帶的品質維持雙向對話功能,而提供最佳的服務。
2.數據會議功能圖4是表示就雙向通訊伺服器10所提供的數據會議功能的概念圖。數據會議功能是通過共享在各使用者終端安裝的應用程式或WWW伺服器上的應用程式,可進行使用應用程式的共同作業。
例如,如圖所示,在用戶A的終端機啟動共享應用程式時,用戶A的終端將啟動的共享應用程式畫面依次向雙向通訊伺服器10傳送。雙向通訊伺服器10將來自用戶A的終端的共享應用程式畫面向其他用戶B、C、D的終端分配發送。然後用戶B、C、D的終端機則顯示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分配的共享應用程式畫面。由此,用戶B、C、D的終端可進行共享應用程式的操作,且操作的內容則經雙向通訊伺服器10回饋給用戶A的終端。由此,由於使用文字處理、計算表格、剪貼畫等應用程式可進行所有用戶的共同作業,而可提供高度服務。例如,亦可使用滑鼠而生成可畫圖或寫字的白板,使全體人員能夠則於該自板上書寫同時進行討論。
3.聊天功能就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提供的聊天功能加以說明。聊天功能是通過從使用者終端的文字輸入實現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雙向對話。當其中的一個使用者終端啟動聊天程序時,該信息經雙向通訊伺服器10向其他使用者終端通知,在其他使用者畫面上也顯示出聊天畫面。另外,當從任一使用者終端輸入文字時,該輸入的文字經雙向通訊伺服器10向其他使用者終端通知,在其他使用者終端上也顯示出該輸入文字。由此,各使用之間可進行基於文字的對話,可提供要求正確性與記錄性的服務。
另外,由上述講師終端30(或已設定主席權標誌的使用者終端)擁有的畫面構成的控制功能中,亦可以同一方法而使其包含有關電視會議功能和聊天功能的畫面的控制功能。由此,講師等可對多媒體雙向通訊服務全體進行控制,使其順利地提供服務。
(內容分配發送功能)以下,就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所提供的功能與處理步驟加以說明。圖5是表示本教學服務系統提供的內容分配功能的概念圖。內容分配功能是通過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將記錄於由內容管理伺服器20管理的內容檔案部22的動態圖像、靜止圖像、聲音、文字及應用數據等多媒體內容向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
本發明的教學服務系統是預先在內容檔案部22記錄作為欲分配的內容的素材的素材內容,再加以分配組合其等的內容而成。因此,分配內容根據已沿時間軸定義的素材內容的組合的劇情說明而表現。
圖6是表示根據劇情說明表現分配內容的方法的概念圖。即,分配內容製作者將預先由內容管理終端24經內容管理伺服器20而將服務所需的素材內容登錄於內容檔案部22。製作者分配內容時,首先由已登錄於內容檔案部22的素材內容中選擇用於與分配內容組合的素材內容,再如圖示般使用已以圖表顯示素材內容的播放時間的播放圖表,然後沿時間軸登錄欲組合的素材內容,而製成劇情說明。製成的劇情說明則可登錄於內容管理伺服器20的資料庫中。
圖7是表示完成的劇情說明例。如該圖所示,可沿時間軸而定義動態圖像·靜止圖像·音效等的組合以構成分配內容。另外,在此以虛線表示代表可根據來自特定終端的操作而在指定期間內隨時播放。由此,講師可在指定期間內隨時播放諸如音效和幻燈圖像等,並有效地予以呈現。
(劇情說明中記述的信息)為實現素材內容組合的分配且可做靈活運用,劇情說明中記述以下信息。
1.分配內容定義定義有關欲分配的內容全體的信息。
(1)分配內容屬性信息記述有製作者、製作者日期、標題、種類、及附加信息。這樣,可進行分配內容(劇情說明)的檢索。
(2)使用素材內容信息指定分配內容所使用的素材內容。
2.素材內容定義分別定義有關分配內容所使用的素材內容的信息。
(1)素材內容屬性信息記述有製作者、製作者日期、標題、種類、及附加信息。這樣,即可依據使用中的素材內容的屬性檢索分配內容(劇情說明)。
(2)素材內容類別信息用於指定素材內容的類別(動態圖像/靜止圖像/聲音/文字/應用數據)。另外,其亦可為依指定的素材內容的檔名的副檔名而指定。
(3)播放時刻指定信息可以分配內容中的相對時間指定素材內容的開始播放時間與停止播放時間。這樣,即可指定分配內容中的素材內容的播放時間帶。另外,停止播放時間亦可為播放時間。
另外,素材內容中播放時間已定亦可省略停止播放時間、播放時間。
(4)播放方式指定信息用於指定素材內容的播放為自動播放或手動播放。若為手動播放,則依來自使用者終端的指示播放內容。這樣,即可視需要而於任意時間播放諸如音效及幻燈圖像等,並有效地予以呈現。
(5)播放應用程式指定信息用於指定可進行素材內容的播放的應用程式。這樣,則可根據劇情說明而規定用於播放素材內容的應用程式。另外,其亦可為依指定的素材內容的檔名的副檔名而指定。
(6)播放圖像指定信息用於指定進行素材內容的播放的圖像上的位置與大小。這樣,則可指定播放素材內容時的圖像上的位置與大小,並有效地予以呈現。另外,在聲音方面,亦可指定顯示於圖像的圖示及其位置。
(7)講師終端操作指定信息可於播放素材內容時指定講師終端30(或設有主席權標誌的使用者終端)可進行的操作(播放/停止/暫停/快轉/倒轉等)。這樣,講師即可配合服務的進行而控制內容的播放,並對應豐富多樣的服務形態。
(8)學員終端操作指定信息可於播放素材內容時指定學員終端可進行的操作(播放/停止/暫停/快轉/倒轉)。這樣,學員即可依自己的步調控制內容的播放。
(9)位置指定信息用於指定可存在素材內容的儲存位置。這樣,則即便素材內容不存在於使用者終端,亦可指定通訊協定與伺服器名稱而加以播放。另外,亦可進行使用由多個的中心所管理的素材內容的內容分配。再,以後述的圖像·聲音連接裝置26進行的實況轉插亦可由將位置指定為內容管理伺服器20而實現、(10)播放部分指定信息用於指定素材內容中播放部分的開始時間與停止時間。這樣,則可進行播放素材內容的一部份的指定。另外,停止時間亦可為播放時間。
(使用劇情說明的內容分配方法)其次,就使用所述劇情說明的內容的分配方法加以說明。
圖8是表示使用劇情說明的內容分配的處理步驟。首先,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經由WWW伺服器16而接受來自使用者終端的內容分配要求,再由內容管理伺服器20取得劇情說明。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並為控制使用者終端而亦向使用者終端分配已取得的劇情說明。然後,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分析劇情說明,並沿時間軸依序經由內容管理伺服器20而於內容檔案部22取得符合的素材內容,再將由劇情說明定義的素材內容向使用者終端分配。就已由劇情說明定義的全部素材內容進行所述步驟,即可完成分配內容的分配發送。
而分配對象的終端可接受分配的內容,並依照劇情說明的記述以指定的應用程式進行播放,圖像則顯示於畫面上的指定位置。另外,若有來自講師終端30的操作指定或來自學員終端的操作指定,則可接受來自所述終端的指令兩進行預定的播放控制。
在此,就各終端的素材內容播放的同步加以說明。圖9是表示對分配發送中的內容進行操作控制的處理步驟。如圖所示,當由根據劇情說明的操作指定信息能夠進行操作的終端發出可進行操作的操作的操作指示時,將其通知給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該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將該操作指示向各終端分配發送。由於各終端根據該操作指示而進行播放,因此全部的終端的素材內容播放將同步進行。圖10表示實況轉播功能的概念圖。
內容管理伺服器20具有圖像·聲音連接裝置26,而具有取得已連接的圖像信號及聲音信號並加以轉換成可分配發送形式的功能。由此,即可在分配的內容中即時轉播實況的圖像與聲音。圖10是表示實況轉播功能的概念圖。
若欲分配的內容為動態圖像的形態則進行流線分配,且與雙向通訊伺服器10同樣,具有可對應網絡的通訊頻帶而變更動態圖像的幀速率的功能。更進一步,若分配的內容為聲音的形態,則亦可使之具有可對應網絡的通訊頻帶而變換聲音的抽樣率或量化位數的功能。由此,即使網絡的通訊頻帶受限,亦可維持品質與通訊頻帶相對應的內容分配功能,並提供最佳的服務。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已先對分配對象終端傳送劇情說明,然後於劇情說明中所規定的播放時間分配各素材內容,再由分配對象終端根據劇情說明進行播放,但分配對象終端亦可根據劇情說明而對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要求所需素材內容的分配。由此,當反覆使用同一素材內容時,即可再度利用分配的素材內容,而減輕附加於網絡的負荷。
另外,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亦可不對分配對象終端進行素材內容個別的分配,而分配依劇情說明而合成的圖像及聲音。由此,即可輕易與動態圖像或靜止圖像重疊而顯示幻燈圖像。另外,雖然分配對象終端的操作自由度將受限,但可減輕分配對象終端的負荷。另外,亦可視網絡的負荷及服務的內容而選擇採用個別分配素材內容的方法或合成後再分配的方法。且,亦可組合兩而進行分配,並在分配對象終端側以分別獨立的窗口進行播放。由此,即可抑制網絡的負荷並提供自由度極高的內容分配功能。
所述劇情說明亦可使用XML等記述語言進行記述。由此,可由在各終端以瀏覽器讀取劇情說明,而沿時間軸選擇素材內容,再由插入於瀏覽器的應用程式而自動加以播放。
(劇情說明生成方法)其次,就所述用於生成劇情說明的方法加以說明。
本教學服務中心內,如圖11所示,在內容管理伺服器20的內容管理資料庫內記錄有記憶於內容檔案部22的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可顯示教材分類的種類及與其相關的相關信息的關係的劇情說明辭典及記述有劇情說明的基本構成模式的劇情說明模板,由此具備可自動生成劇情說明的功能。圖12表示劇情說明辭典的記述內容的實例。如該圖所示,其中對於一種類以樹狀記述有相關信息。上述的劇情說明辭典須預先準備而可涵括登錄的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另外,劇情說明模板是在種類、播放時間、素材內容數以外亦記述有可對各素材內容進行指定的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類別信息·播放時刻信息·操作信息等,並須就需要的模式預先製作者而加以登錄。
圖13表示使用所述內容管理資料庫而自動生成劇情說明的處理步驟。劇情說明製作者者通過內容管理終端24啟動劇情說明生成工具。一旦由劇情說明製作者者輸入種類,內容管理終端24即將其通知內容管理伺服器20。內容管理伺服器20檢索內容管理資料庫以取得符合通知的種類的劇情說明模板與劇情說明辭典。且,依據種類而參照劇情說明辭典,再向內容管理終端24通知相關信息。然後,內容管理終端24顯示已通知的相關信息,並根據該顯示而向內容管理伺服器20通知由劇情說明製作者所輸入的關鍵字。內容管理伺服器20根據已通知的關鍵字檢索可設定於劇情說明模板中的素材內容,取得屬性信息。內容管理伺服器20通過將取得的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轉記在劇情說明模板的對應處,生成劇情說明,並向內容管理終端24通知生成結果。最後內容管理終端24則顯示生成結果,並視需要而進行修正、編輯,再將完成的劇情說明登錄於內容管理伺服器20的內容管理資料庫中。
如上所述,由於本教學服務系統可自動生成劇情說明,因此可迅速製作納入有熱門話題的新教材,並提供有效的教學服務。
所述的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僅通過輸入種類而選擇劇情說明模板,但亦可進而指定播放時間及播放內容中的內容類別的比例。另外,為預先通知劇情說明,製作者可輸入的種類·播放時間,內容比例,而亦可表示登錄的劇情說明模板的信息,再從中選擇。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為生成記述有種類與相關信息的關係的劇情說明辭典與劇情說明而使用記述有劇情說明的構成模式的劇情說明模板以自動生成劇情說明,但自動生成並非必要,而亦可由劇情說明製作者輸入關鍵字,再據以檢索相關的素材內容,繼而於劇情說明數據中記述檢索所得的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由此,即可迅速取得必要的素材內容,並提高劇情說明的製作效率。另外,亦可由文字編輯器等將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設定於劇情說明數據中。
另外,亦可僅使用劇情說明辭典,而根據輸入種類檢索相關信息,並據以檢索素材內容,繼而於劇情說明數據中記述檢索所得的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由此,則與輸入開鍵字的方法相比,可更迅速地取得需要的素材內容,並提高劇情說明的製作效率。
並且,為設定各素材內容的播放時刻指定信息,亦可使用可顯示各素材內容的播放時間帶的播放圖表。例如,如圖7所示,可考慮使用先設定播放素材內容的最小單位時間,再依次選擇在於圖像上播放素材內容的時間,而設定插放時刻信息的方法。由此,則可輕易進行各素材內容的插放時刻指定信息的設定,同時可使各素材內容的播放時間帶的相互關係明確,並有效製作者內容。
另外,亦可使用劇情說明模板,而根據輸入種類檢索劇情說明模板,並顯示可設定於其中的素材內容的表單,然後由其中選擇作為標的的素材內容。如上所述,由於可自動檢索可設定於劇情說明模板中的素材內容,因此可輕易進行素材內容的組合。另外,由於亦可自動將素材內容的屬性信息轉記於劇情說明數據,因此可大幅提高劇情說明的製作效率。
另外,雖已說明上述實施形態中所使用的劇情說明模板是預先製作者記述有劇情說明的基本模式而成,但亦可使用已登錄的劇情說明作為劇情說明模板。由此,則毋須預先準備劇情說明模板即可製作劇情說明。另外,亦可依已登錄的劇情說明而輕易製作者變形內容的劇情說明。
其次,就使用雙向通訊功能與內容分配功能而享受教學服務時的使用者終端的圖像顯示加以說明。
圖14是表示僅使用雙向通訊伺服器10提供的對話功能時的畫面顯示例。此為使用包含講師共5人時的畫面顯示例。圖像中生成用於顯示自身除外的使用者的圖像的窗口與用於顯示自身圖像的窗口。該圖中,圖像上設有可控制電視會議功能的按鍵,這樣而可進行所述畫面構成及聲音分配等控制。另外,如前所述可強調顯示使用中進行發言的窗口。
圖15是表示接受僅由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提供的內容分配時的畫面顯示例。該圖中,動態圖像用的窗口與文字用的窗口雖為獨立生成而顯示,但亦可於內容分配側合成後再以幻燈圖像顯示傳送。
另外,設有可供內容使用的工具列,而於可進行操作時將主動顯示,例如可進行內容的播放·停止·暫時停止·快轉·倒轉等。其等可根據所述劇情說明的操作指定信息而進行。
圖16是表示接受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提供的內容分配,同時通過雙向通訊伺服器10進行對話時的畫面顯示例。如該圖所示,參加可看見彼此的圖像同時接受內容的分配,並有效地學習。另外,此時亦可進行由會議控制按鍵控制的圖像顯示的操作或進行已使用工具列的內容的播放操作。
(服務提供形態)其次,就本實施形態的系統所提供的服務形態加以說明。由於本教學服務系統中具有雙向通訊功能與內容分配功能兩,因此可提供以下兩種服務形態。
1.會面型服務即有講師在場,且學員可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與講師進行對話,同時可視需要而接受由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提供的內容分配服務而學習。
2.自動型服務即講師不在場,而學員可單獨接受由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提供的內容分配服務而學習。
因此,本教學服務系統中,可令服務的基本單位為15分鐘,講師等的準備時間為5分鐘,再設定組合所述會面型服務與自動型服務的服務選單,並據以而提供服務。圖17是表示10分鐘類型、25分鐘類型及40分鐘類型的服務構成模式例。圖中,F代表會面型服務,而A代表自動型服務。如該圖所示,由於已可於服務選單文件中設定會面型服務與自動型服務組合而成的服務,因此,如圖18所示般講師可兼任進行多項服務。由此,由於講師一人可同時擔任多項服務,因此可減少人事費支出,並以較低價格提供由當地人進行的少人數的對話型服務。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系統、亦可提供以下服務。
3.團體學習服務即毋須通過講師,而多個學員可由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互相進行對話,同時視需要而接受由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提供的內容分配服務而學習。
4.自由會話服務即設有平時開辦自由進出的會議室,若學員與該會議相連接,即可隨時通過雙向通訊伺服器10與講師或其他學員進行對話,同時視需要而接受由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提供的內容分配服務而學習。
由此,會員可使用在平常的課程中所得的知識而培養應用能力,或由接受外語的大量訓練以彌補時常不足的會話量,以期得到如同實際生活在國外同樣的效果。由此,由於會員可自由組合多樣形態服務並學習,因此毋須出門即可輕易得到極高的教學效果。
(運作管理系統的功能)下面,就運作管理系統的功能與處理步驟加以說明。
運作系統適用於服務的提供,且以運作的效率化、服務品質的維持、及充實受理享受服務的會員的體制為目的,而由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服務支援系統52、服務實行管理系統54及分配發送服務管理系統56所構成。
1.會員信息管理系統該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是用於管理有關享受「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會員的信息。
(1)會員登錄功能即用於由「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首頁所設的「會員信息登錄」網頁受理會員信息的登錄。圖19是表示會員信息輸入畫面例。當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受理登錄時,則發給ID與密碼,並將該所發行的ID與密碼與輸入的會員信息的確認郵件分發至輸入。而當接收到會員對確認郵件確認無誤後的回覆信件時,即可將ID與密碼及輸入信息正式登錄於會員信息資料庫。由此,可由以郵件進行登錄信息的確認而達到防止會員的登錄錯誤與安全的強化。
登錄後,即可由使用該ID與密碼而由首頁中接受所需的會員服務。圖20是表示使用會員登錄所得的ID與密碼而進行會員的認證及計費的處理步驟。會員由使用者終端機於WWW伺服器16所設的「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會員服務的網頁進行存取時,分配一認證畫面。在該圖中,當輸入ID與密碼時,該認證信息則通過認證計費網關14向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查詢,並參照會員資料庫再向WWW伺服器16通知認證結果。WWW伺服器16則由該認證結果判定可利用的服務,並向使用者終端分配對應其等的服務選項單。
而會員通過認證·計費網關14享受服務期間,將對會員進行計費處理。本教學服務系統中,由於提供的服務的特殊性而具有以下三種計費方式。
第一種是根據使用者終端機的連接時間進行計費。其是可由計測由認證·計費網關14進行認證確認後至停止並切斷服務為止的時間而實現。由此,即便對每位使用,連接時間皆不同,亦可分別統計使用費用。
第二種是根據講師終端的連接時間進行計費。其是可由計測會員的使用者終端與講師終端30通過雙向通訊伺服器10進行登記確認的時間,再於服務結束後通知認證·計費網關14而實現。由此,則可根據講師實際服務的時間加以計費。
第三種則為根據內容分配的內容進行計費。其是可於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向使用者終端機分配內容時,由由內容管理伺服器20取得分配的內容的費用信息,並於服務結束後通知認證·計費網關14而實現。由此,則可進行對應分配內容的內容的計費。
如上所述,本教學服務系統具有三種計費方法,並可對應服務的內容而進行其等組合後的計費。由此,則可設定對應服務提供內容的適當費用。
(2)登錄信息查詢與變更的功能即用於進行已登錄的會員信息的查詢及變更。該功能於會員信息變更後向會員分發記載有輸入信息的確認郵件,並於收到確認信件無誤時的回覆信件則進行正式登錄。
另外,由本功能亦可使會員隨時變更密碼,因此可防禦來自他人的不當使用。
(3)問卷調查管理功能即可由「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首頁所設的「問卷調查」網頁接受問卷調查的輸入。當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接受問卷調查的輸入時,則將輸入信息登錄於問卷調查資料庫。
(4)服務點數管理功能即用於管理供會員享受服務的點數。本教學服務系統中,為避免每次服務進行的收費處理的繁雜,因此採取預付式計費處理。服務點數的補充僅可由具有特定的ID與密碼的辦事處進行,當確認會員繳款後,則進行加算對應繳款的服務點數的更改。另外,服務點數的匯入是於預約服務時由服務支援系統接受通知,並自動地匯入與提供的服務對應的點數。另外,取消服務時亦由服務支援系統接受通知,並依照預先訂定的條件而歸還規定的點數。
會員可由所述會員信息查詢功能而隨時確認目前的服務點數之外,當服務點數低於規定點數時,即將該主旨的郵件自動傳送給會員。由此,會員則可隨時掌握剩餘的服務點數,而避免因為未付款而無法享受服務等問題。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是構建成辦事處於確認繳款時隨即進行服務點數的加算,但會員亦可由首頁或以郵件請求服務點數的補充,並據以而由會員的銀行戶頭匯入與該點數相對應的金額,而於確認匯入的時間時進行加算點數的處理。
(5)特惠記分管理功能即用於管理希望享受免費特惠服務的會員所獲得的點數(稱之為「特惠記分」)。會員信息管理系統50則於以下情況加算特惠記分的點數。
①買進服務點數時加算的點數可與買進點數成比例,亦可循序增加。
②會員延續日數超過規定的日數時加算的點數可與延續日數成比例,亦可循序增加。
③聽講次數達到規定次數時加算的點數可與聽講次數成比例,亦可循序增加。
④回復問卷時⑤宣傳活動期間可對全部的會員加算規定的點數,亦可於期間內達到「網際網路留學服務」提出的條件時,加算規定的點數。例如,可參照後述的記錄卡、考慮抽出服務消費率良好的會員、由講師推薦而接受等級判定測驗的會員、等級判定測驗的評價結果提高至超出規定程度的會員、及新登錄的會員等,加算特惠記分。
而特惠記分則登錄於會員信息資料庫,且登錄內容可隨時在「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首頁所設的「特惠信息查詢」網頁中確認。圖21是表示特惠信息查詢畫面例。如該圖所示,可顯示至今為止所獲得的總點數之外,亦可顯示以該點數可享受的服務的內容,並可於線上申請。會員可享受的免費特惠有免費聽講課程、免費參加所述的自由聊天服務、免費接受等級判定測驗、免費分配內容、贈送旅行折價券、及贈送贈品等。
另外,特惠記分達到規定的點數時,則自動傳送記載有會員可享受的免費特惠的郵件,並於其中記載於所述首頁中存取的URL(UniformResource Locator網址),同時亦可以回覆郵件受理免費特惠的自動申請。尤其(若於宣傳活動期間,以郵件積極地自動分配特惠點數的生成則效果極佳。如前所述,由針對會員增設免費特惠記分的制度,並積極地通知特惠記分的加算狀況或可接受的免費特惠,而可刺激講習的促進或提高能力等。
2.服務支援系統服務支援系統52是用於更有效率地進行「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提供。
(1)課程登錄功能即用於由「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首頁所設的「課程登錄」網頁受理會員享受的課程的登錄。已受理的課程可編碼化再登錄於課程登錄資料庫。且,課程可依國家、語言、主題的不同加以設定,而主題則可選擇商業、旅行會話、資格取得、口譯、翻譯等。
(2)課程預約功能即具有一用於管理講師的排程的講師管理文件、及一用於管理由雙向通訊伺服器10設定的會議排程、講師終端30的使用排程、及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所設定的分配排程等的資源管理文件,而可針對會員的課程申請,參照其等的文件,並判斷雙向通訊伺服器10的會議的設定與否、講師終端的設定與否、及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的內容分配與否後,由後述依據等級判定測驗的認定等級而由服務選單文件抽出可設定給該會員的課程,再提供給會員。此時,可設定的課程的等級亦可於規定範圍的區域內對認定等級加以指定。由此,會員則可依自己的狀態調整難易度。當接收到會員欲接受該課程的答覆時,將該課程登錄到預約記錄中,同時進行伴隨該課程設定的講師管理文件與資源管理文件的更新操作。如上所述,由於可自動判斷講師的排程與資源的使用狀況,因此可有效率地進行預約管理。
另外,當預約課程時,可參照服務最佳化條件文件以達到課程設定的最佳化。就於服務最佳化條件文件設定的項目,可設定諸如當多個會員享受同一服務時,則由規定的年齡·性別·地區的範圍進行分組,若會員在同日連續接受服務時則變換講師,或由等級判定測驗的評價結果將統一等級的會員進行分組等。其等則是依設定的條件,並參照會員信息資料庫、講師管理文件及該會員的記錄卡而決定之。如上所述,由於可參照服務最佳化文件而預約課程,因此,可對會員提供最合適的課程。
課程的申請則有由會員打電話給辦事處,再依據語音播放輸入號碼而進行的撥號式、由「網際網路留學服務」的首頁所設的「課程預約」網頁進行的Web式、及使用雙向通訊伺服器10而進行的對話式,而可由任一方式進行之。
另外,關於取消已預約的課程,亦可依已接受的內容加以修正課程預約記錄、講師管理文件、及資源管理文件而進行。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課程的設定是針對會員的申請而參照講師管理文件及資源管理文件作自動設定,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亦可預先設定實施的課程的全年排程,再針對該排程受理會員的申請,並根據受理結果發給課程預約記錄。
(3)等級判定測驗預約功能原則上會員可在進行課程登錄時與由講師推薦時,接受等級判定測驗。
等級判定測驗則有使用雙向通訊伺服器10而與講師面對面進行的會面型、毋須與講師面對面而會員可依據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所分配的內容由按鍵操作以回答的自動型、及通過郵件進行問題的分配與回復的接收的郵件型。
會面型及自動型的等級判定測驗則通過與課程預約同樣的處理而進行預約處理,且發給等級判定測驗預約記錄。郵件型的形態則自動分發記載有規定的題目的問題郵件。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課程及等級判定測驗的實施是預先預約而進行、但不限於此,亦可由參加於申請時參照講師管理文件及資源管理文件而判斷課程及等級判定測驗的實施、與否、若可實施,則進行課程及等級判定測驗的服務設定。由此,即便會員沒有預約,亦可申請課程或接受等級判定測驗。
(4)記錄卡管理功能用於對已登錄服務課程的會員發行記錄卡,並記錄課程的聽講履歷、等級判定測驗的參加履歷。
記錄卡中記錄有以下信息。
①課程聽講履歷即於每次上課則在記錄卡記錄聽講的課程名稱、日期、及評價結果等。評價的項目則採用諸如會話能力、發音、聽解能力、語彙能力、及文法能力等,且以五種等級評價進行評價。另外,課程與任一評價項目無關時,則不將評價值輸入該評價項目。
會面型服務中,原則上由作對應的講師於課程結束前輸入評價。圖22是表示記錄卡輸入畫面例。
另外,自動型服務中,具有可於課程的最後,根據內容分配而分發小型測驗,並針對學員以按鍵操作輸入的答案,參照記述有回答與評價的對應的課程評價自動統計文件而加以統計,並將該統計結果自動輸入記錄卡的功能。由此,亦可於自動型服務輸入評價,並對會員作更詳細的追蹤。
②等級判定測驗實施履歷即於每次等級判定測驗在記錄卡記錄實施的測驗名稱、日期、推薦講師名稱、及評價結果等。評價的項目與所述課程評價同樣,在會面型測驗中,原則上由實施測驗的講師輸入。
另外,在自動型測驗或郵件型測驗中,具有可針對會員以按鍵操作或郵件進行的答案,參照記述有回答與評價的對應的等級判定評價自動統計文件而加以統計,並將該統計結果自動輸入記錄卡的功能。由此,則毋須通過講師而可實施等級判定測驗,並提供客觀且更有效率的服務。
另外,具有可根據等級判定測驗的結果,評定會員的程度的功能。該評定則是參照評定條件表而對各評價項目的評價值取其加重平均而決定評定等級。評定等級可分為以下9種等級,第1級是與當地人同等的程度,第2級是外語專職的程度,第3級是可於商業中使用的程度,第4級是可進行日常生活會話的程度,第5級是可大致溝通的程度,第6級是可以簡單句子應對的程度,第7A級是可大致了解的程度,第7B級則是可作問候、自我介紹的程度,而第7C級則為完全的初學。如前所述,由於具有可由等級判定測驗的結果並依規定的法則而自動設定評定等級的功能,因此,不會因判定的個人差別,而可進行客觀的判斷。另外,亦可減輕講師的負擔,並更有效地運用。
另外,等級判定測驗的結果與評定的評定等級則通過郵件自動分發給會員。
(5)個別強化點報告生成功能個別強化點報告是由記載有會員的綜合評價、優點評價、強化點、學習方法建議等的報告,且以郵件分發給期望得到免費特惠服務的會員。圖23是表示個別強化點報告的實例。奴圖所示,綜合評價是以雷達圖表顯示,而學習方法建議、優點評價、及強化點則以評論文章提供。
本教學服務系統中,具有由記錄卡的數據並根據強化點報告製作者表而自動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的功能。因此,強化點報告製作者表則具有記錄有分別記載於學習方法建議·優點評價、強化點的評論的學習方法建議表·優點評價表·強化點表、用於由評價分數來決定其等列表的參考定址的評價值組合表、及評論組合表。圖24是表示學習方法建議表所記載的評論例,圖25是表示優點評價表所記載的評論例,圖26是表示強化點表所記載的評論例,圖27是表示評價值組合表例,而圖28則是表示評論組合表例。
圖29是表示個別強化點報告自動生成功能的處理流程。如圖所示,首先則進行綜合評價處理。而綜合評價處理則是由過去三個月的記錄卡取得課程評價數據,再參照已規定與課程類別對應的比例的評價計算表而對其計算加重平均,並算出有關各評價項目的評價值。若求得各評價值,則將的繪製於雷達圖表上。
其次,則進行強化點報告的評論生成處理。評論生成處理是由評價值組合表檢索與各評價值的組合一致的記錄,並取得組合代碼。然後由取得的組合代碼參照評論組合表而取得建議代碼、優點評論代碼、及強化點代碼。再由取得的建議代碼、優點評論代碼、及強化點代碼並參照各種建議表、優點評價表、強化點表,而取得對應的評論的記錄,並將的輸出於強化點報告的各個學習方法建議欄、優點評價欄、及強化點欄。
由此,則可掌握會員的課程聽講狀況或課程評價及等級判定評價的變遷,而可提高會員的動機與防止因不順利產生的挫折。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就由過去的記錄卡信息直接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本身的形態加以說明(但亦可如圖30所示般,生成記錄有各評價分數的算出結果與據以而生成評論的組合代碼的強化點報告發行文件,並於向會員分配時,依該文件而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
(6)個別教學計劃生成功能本教學服務系統中,具有可由記錄卡所記載的過去的課程評價而自動生成個別的推薦教學計劃的功能。因此,使用確定了針對評價較低的評價項目的加強課程的加強課程表、確定了加強課程的組合的課程模式表、及根據各評價值的組合決定使用的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決定表。另外,評價值是使用由在個別強化點報告所使用的過去三個月的課程評價所求得。
以下,則由評價值較低抽出3個項目,以提供6種課程的計劃作範例說明之。針對抽出的較低評價項目令強化該項目的課程為X、Y、Z,提供的教學計劃則由(a)1項集中型(XXXXXX)、(b)2項集中型(XXXYYY)、(c)3項集,中型(XXYYZZ)、(d)2項交替型(XYXYXY)、(e)3項交替型(XYZXYZ)、(f)2項集中變形1型(XXXXYY)、(g)2項集中變形2型(XXXXXY)、(h)3項集中變形1型(XXXYYZ)、(i)3項集中變形2型(XXXXYZ)、(j)3項交替變形1型(XYZXYX)、(k)3項交替變形2型、(1)3項交替變形3型的教學模式中選定。
而選定哪種教學模式則是依據制定有評價值的組合與教學模式的關係的教學模式決定表。圖31是表示以處理流程的形式顯示教學模式決定表。如圖所示,例如當3項的評價值相同時,則選定決定模式(e)、調整模式(j)。在該圖中,決定模式是代表提供推薦課程計劃,調整模式是代表若根據決定模式開始課程而結果不佳時,可靈活變更的課程模式。
以下,同樣地針對如圖示般的評價值的組合而選定各種決定模式與調整模式。
根據由所述教學模式決定表決定的教學模式,並由加強課程表抽出對應的加強課程,而提供抽出的加強組合作為推薦教學計劃。
而生成的個別教學計劃可記載於個別強化點報告,亦可單獨分發給會員。
另外,亦可於預約課程時提供本教學計劃,以達到預約決定的促進或預約的自動化。
如上所述,由於不會增加講師的負擔且可自動生成課程聽講計劃,因此可對會員作細部的指導,並有助於提高會員的能力。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以抽出評價值較低的3個項目再提供6種課程的計劃的形態作範例說明,但不限定於此,若構建成具有與項目數或提供的課程數作對應的教學模式表與教學模式決定邏輯,則可同樣地自動生成教學計劃。
(7)追蹤對象抽出功能本教學服務系統中,具有可依記錄卡自動抽出服務的消費率較低的會員或等級的提升較慢的會員,並進行郵件的分發的功能。
圖32是表示追蹤對象抽出功能的處理流程。如圖所示,由記錄卡抽出規定期間內的推薦次數、課程聽講次數、及等級提高度。其次,由追蹤對象抽出條件表取得判定值。若推薦次數低於下限值時則分發用於提高動機的追蹤郵件。另外,與課程聽講次數及等級提高度比較下限值,而規定的形態則根據營業宣傳信息而算出具有比率的追蹤必要次數。若追蹤必要次數高於上限值,則分發用於促進輔導的追蹤郵件。另外,若追蹤必要次數沒有低於下限值,則分發宣傳信息或用於促進聽講的直接郵件。
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使用推薦次數、課程聽講次數、及等級提高度作為追蹤對象抽出條件,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記錄卡所記載的項目亦可作為任一判定的對象。該形態可先於追蹤對象抽出條件表記載判定項目、判定條件及達到判定項目時的處理內容,並據以進行處理而實現。
如上所述,由定期由記錄卡自動抽出追蹤對象而向會員通知,可防止會員生成挫折,並針對能力提高給予動機。另外,由包含營業信息而加以判定,同時判定追蹤的必要度再據以改變通知的內容,而實現對會員作更詳細的追蹤。
3.服務實行管理系統該服務實行管理系統54是用於進行服務支援系統52設定的課程與等級判定測驗的實行管理。
(1)課程實行管理功能即用於參照課程預約記錄,並於課程預約的規定時間前,對雙向通訊伺服器10要求設立會議室,且通知連接的學員終端位址、講師終端住址。由此,雙向通訊伺服器10則可設立會議室,並接受來自通知的學員終端、講師終端30的連接要求。
當到了課程開始的時間,則向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通知分配對象的學員終端地址和講師終端地址,並委託分配準備。由此,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在為對話型服務時,向講師終端通知已完成分配發送準備的信息,在接收到來自講師終端的分配開始指示後,開始進行分配發送。另外,在為自動型服務時,向學員終端通知已結束分配準備的信息,在接收到來自學員終端的分配開始指示後,開始進行分配發送。
(2)等級判定測驗實行管理功能等級判定測驗的情況下,參照等級判定測驗記錄,進行與上述同樣的處理。
4.分配發送服務管理系統該分配發送服務管理系統56是用於對已登錄的會員進行的郵件分發作一元化管理。
郵件的分發有至今已說明的會員信息登錄與變更的確認郵件、特惠記分的通知、等級判定測驗的結果分發、強化點報告的分發、追蹤對象的通知、還有會員期望的預習、複習用教材的分發等。另外,亦可進行其他各種事件或宣傳活動信息等的直接郵件的分發。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由於使用網際網路作為通訊線路,因此即使身處遠地亦可隨時享受本服務而毋須介意電話費支出。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講師是使用教學服務中心內的使用者終端而進行,但不限於此,亦可使用與網際網路相連接的使用者終端。其為如前所述般對特定的使用者終端機設定主席權標誌而可作對應。由此,若講師擁有可連接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終端機,則無論何時皆可自任何地點進行對應,並擴大服務提供的自由度。另外,由於講師亦可由國外參加,因此,更可促進提供由當地人進行的外語教學的提供。
所述的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使用網際網路作為通訊線路的形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而亦可使用電話線路直接連接教學服務中心。
另外,亦可使用內部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絡)或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絡)等,而應用於企業內部教學及學校教學,且即便使用於特定團體中所實施的教學服務亦可得到同樣的效果。另外,通訊線路並不限於有線形式,當然也包含無線形式。
另外,本發明亦可應用於在本教學服務中心設有投票區而提供服務的情況,並由提供組合對話型服務與自動型服務而成的服務,而可實現提供使用豐富多樣的多媒體教材的服務,同時因講師的兼任而削減人事費用。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已說明會員所使用的使用者終端機是使用具有電視攝像機及話筒的接口功能與網際網路連接功能的個人計算機,但若為可連接通訊線路並具有電視攝像機與話筒的接口功能皆可使用,且不僅可使用專用終端,亦可使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化助理)等便攜終端或遊戲機。另外,可考慮將來亦可為使用具有電視攝像機的行動電話,由將其等靈活運用進而課求擴大使用範圍。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由於具有用於進行包含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多媒體信息的雙向通訊的雙向通訊裝置、用於保管作為教材使用的多媒體內容的內容管理裝置、及用於向使用端分配內容管理裝置所保管的內容的內容分配發送裝置,並可取得預先儲存的多媒體的內容再分配,同時在使用者終端間進行使用多媒體信息的對話,因此具有可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效果。
權利要求書(按照條約第19條的修改)1.(補正後)一種教學服務提供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提供在與通信線路連接的終端之間進行電視影像及聲音的雙向對話的功能的雙向通信裝置;存儲成為分配發送的內容的素材的多媒體的素材內容的素材內容存儲裝置;保存沿時間軸定義了所述素材內容的組合的腳本的腳本存儲裝置;根據被存儲在所述腳本存儲裝置中的腳本,取出被存儲在所述素材內容存儲裝置中的素材內容,並將其向所述各個終端分配發送的內容分配發送裝置,能夠一邊在一個或多個講師終端與一個或多個學員終端的相互之間進行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對話,一邊向所述各個終端進行組合了多個素材內容的授課。
2.(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由所述講師終端控制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的素材內容的分配發送時間的功能。
3.(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提供授課服務選單的功能,該授課服務包括,存在講師,一邊通過所述雙向通信裝置進行所述講師終端與所述學員終端的相互之間的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對話,一邊根據需要由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向所述各個終端分配發送內容的面對面型服務;和不存在講師,通過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向所述各個學員終端只進行內容的分配發送的自動型服務,一個講師可以平行地擔任多個授課。
4.(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授課服務選單中包括,不存在講師,一邊通過所述雙向通信裝置在所述學員終端之間進行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對話,一邊根據需要通過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向所述各個學員終端分配發送內容的團體學習服務。
5.(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雙向通信裝置具有設定可自由出入的會議室的功能,在所述授課服務選單中,包括使所述各個學員終端通過始終將自己的終端與所述會議室連接,一邊與連接狀態下的講師和其他的學員進行自由的對話,一邊根據需要通過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接收內容的自由對話服務。
6.(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將接受通過所述雙向通信裝置和所述內容管理裝置所提供的教學服務的會員信息進行登錄的會員信息登錄功能,並具有向所述被登錄的會員發行至少記錄授課的聽課履歷和授課的評價履歷的記錄卡的功能。
7.(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累計用於使所述被登錄的會員接受特惠服務的點數的特惠點數累加器,具有參照所述記錄卡,抽選出在規定的期間內的授課聽課率超過一定的條件的會員和/或在規定的期間內的聽課評價的提高率超過一定的條件的會員的功能;在所述被抽選出的會員的特惠點數上加上規定的點數的功能;和以電子郵件形式向所述特惠點數達到規定的點數的會員通知其可以享受特惠服務的功能。
8.(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向所述學員終端分配發送聽課評價用內容的功能;取得所述學員對所述被分配發送的內容所做的回答的功能;根據所述取得的回答,參照聽課評價條件表評定各評價項目的水平的功能;和將所述評定出的各評價項目的水平登錄在所述記錄卡中的功能。
9.(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將水平判定測驗用的內容分配發送到所述學員終端的功能;
取得所述學員對所述被分配發送的內容所做的回答的功能;根據所述取得的回答,參照水平判定條件表求出各個評價項目的水平的功能;根據所述求出的各個評價項目的水平,參照水平認定條件表,通過進行所述各個評價項目水平的加權平均,對該學員的水平做出認定的功能;將所述認定的水平登錄在所述記錄卡上的功能。
10.(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評價項目中至少包含會話能力、發音、聽力、詞彙及語法。
11.(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登錄有各種評論文的評論表、定義了各個評價項目水平的組合與使用的評論文的關係的組合表,具有從所述記錄卡中取出各個學員的評價項目的水平的功能;根據所述被取出的各個評價項目的水平,參照所述組合表和所述評論表,生成報告的功能;將所述生成的報告通知給該學員的功能,能夠向學員提示以文章形式表現的對應各個評價項目的水平的學習方法的建議的報告。
12.(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確定了對於所述各個評價項目中的低水平項目的強化授課的強化授課表;確定被登錄在所述強化授課表中的強化授課的組合的授課方案表;根據所述各個評價項目水平的組合,決定使用被登錄在所述授課方案表中的哪一個授課方案的教學方案決定表,還具有從所述記錄卡中取出各個學員的各個評價項目水平的功能;從所述被取出的各個評價項目水平中取出評價低的項目,參照所述強化授課表,抽選出對應的授課方案的功能;參照所述教學方案決定表,從所述被取出的各個評價項目水平的組合中,決定使用的授課方案的功能;
根據所述被決定的授課方案提示組合了所述被抽選出的強化授課的教學計劃的功能,能夠提示組合了針對學員的各個評價項目中的低水平項目的強化授課的教學計劃。
13.(補正後)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在所述教學方案決定表中,登錄在根據最初提示的教學計劃所實施的強化授課的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而使用的調整方案,根據被登錄在所述教學方案決定表中的調整方案,決定授課方案的功能;提示根據所述被決定的授課方案組合了所述被抽選出的的強化授課的教學計劃的功能,能夠在根據最初提示的教學計劃所實施的強化授課的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隨時改變教學計劃。
14.(追加)根據權利要求6至13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參照所述記錄卡,抽選出在規定的期間內的聽課次數和聽課評價滿足在跟蹤對象抽選表中所設定的條件的會員,向其分配發送跟蹤郵件的功能。
15.(追加)根據權利要求1至14所述的教學服務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登錄通過所述雙向通信裝置和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提供的聽課預約信息的聽課預約檔案;登錄講師的授課時間表的講師管理檔案;登錄所述雙向通信裝置的使用時間表、所述講師終端的使用時間表和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的使用時間表的資源管理檔案,具有接受學員的聽課預約的功能;參照所述講師管理檔案和所述資源管理檔案對於所述接受的聽課預約判斷可否受理授課的功能;在所述判定的結果為可受理的情況下,將該學員登錄在聽課預約檔案中的功能;和根據所述登錄的內容更新所述講師管理檔案和所述資源管理檔案的功能。
16.(追加)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教育服務提供系統,其特徵在於具有設定對接受授課的學員進行分組的分組條件的服務最佳化檔案,所述判定所述可否受理所述授課的功能和取出已經登錄在所述聽課預約檔案中的學員的信息的功能,將所述被取出的學員的信息與被受理了所述聽課預約的學員的信息進行對比,當滿足在所述服務最佳化檔案中設定的條件的情況下,判斷為可以受理。
17.(追加)一種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在與通信線路連接的終端的相互之間提供電視影像及聲音的雙向對話功能的步驟保存成為用於分配發送的內容素材的多媒體素材的內容的步驟;保存沿時間軸定義了所述素材內容的組合的腳本的步驟;和根據所述保存的腳本取出所述被保存的素材內容,並將其向所述各個終端分配發送的步驟,一邊在一個或多個講師終端與一個或多個學員終端的相互之間進行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對話,一邊同時向所述各個終端進行組合了多個素材內容的授課。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用於在與連接於通訊線路上的多個使用者終端之間提供對話型教學服務,其特徵在於具有雙向通訊裝置,用於在與所述使用者終端之間進行使用至少包含電視影像及聲音的多媒體信息的雙向通訊;內容管理裝置,用於保管作為教材而使用的多媒體內容;及內容分配發送裝置,用於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所述內容管理裝置所保管的內容。
2.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電視影像及聲音的步驟,接收由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的電視影像及聲音;合成電視影像及聲音的步驟,合成所述接收的電視影像及聲音;發送電視影像及聲音的步驟,向所述使用者終端發送所述合成的電視影像及聲音;保管內容的步驟,保管作為教材使用的多媒體內容;取得內容的步驟,取得所述保管的內容;及分配發送內容的步驟,向所述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所述取得的內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保管內容的步驟包括記憶素材內容的步驟,記憶作為欲分配發送的內容的素材的素材內容;及記憶劇情說明的步驟,記憶已沿時間軸定義了所述素材的組合的劇情說明;所述分配發送內容的步驟包括取得素材內容的步驟,根據所述已記憶的劇情說明而取得所述已記憶的素材內容;及分配發送素材內容的步驟,分配發送所述取得的素材內容。
4.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設定服務選單的步驟,設定由將分配講師且使用所述雙向通訊裝置進行會面式學習的會面型服務,與不分配講師而使用所述內容分配發送裝置接受內容的分配進行學習的自動型服務組合而成的服務選單;及提供服務的步驟,根據所述設定的服務選單提供服務。
5.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顯示登錄內容的步驟,具有記錄所述會員的個人信息的會員信息文件,將認證的所述會員信息文件的登錄內容在使用者終端上顯示;取得個人信息的步驟,從所述使用者終端取得登錄或更新的個人信息;確認登錄與否的步驟,由所述使用者終端確認所述取得的個人信息是否登錄在所述會員信息文件中;及記錄個人信息的步驟,將所述確認的個人信息記錄在所述會員信息文件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確認登錄與否的步驟包括發送確認郵件的步驟,向所述使用發送確認郵件;接收回復郵件的步驟,接收回復所述確認郵件的回覆郵件;及分析回覆郵件的步驟,分析所述接收的回覆郵件。
7.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累計供會員享受特惠服務的點數的特惠記分文件,包括加算點數的步驟,在會員達到規定的特惠記分生成條件時,將規定的點數加算到所述特惠記分文件中的所述會員的特惠記分中;通知步驟,通知至目前為止所述特惠記分的累積點數及可享受的免費特惠;及申請免費特惠的步驟,根據所述通知內容申請免費特惠。
8.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分配內容的步驟,向使用者終端分配課程評價用的內容;取得回復的步驟,取得來自所述使用者終端對所述分配的內容的回覆;及統計課程評價的步驟,由所述取得的回覆加以統計課程評價。
9.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分配內容的步驟,向使用者終端分配等級判定測驗用的內容;取得回復的步驟,取得來自所述使用者終端對所述分配的內容的回覆;及統計等級判定評價的步驟,由所述取得的回覆加以統計等級判定評價。
10.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是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系統提供教學服務的方法,具有記載有每位會員的課程履歷的記錄卡文件,其特徵在於包括記錄課程內容與課程評價的步驟,在所述記錄卡文件記錄每次上課的課程內容與課程評價;及記錄等級判定評價的步驟,在所述記錄卡文件記錄每次等級判定測驗的等級判定評價。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確定課程評價與個別強化點報告所記載的內容的關係的強化點報告生成表,取得課程評價數據的步驟,取得所述記錄卡所記載的過去課程評價數據;及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的步驟,從所述取得的課程評價數據中跟據強化點報告生成表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
12.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根據評價項目的評價值而決定教學模式的教學模式決定表和登錄有對應每個評價項目而應接受的課程的課程表,包括取得課程評價數據的步驟,取得所述記錄卡所記載的過去課程評價數據;抽出評價較低的項目的步驟,由所述取得的課程評價數據抽出評價較低的項目;決定教學模式的步驟,由所述抽出的項目的評價值並依據教學模式決定表而決定教學模式;及組合課程的步驟,從所述決定的教學模式中跟依據課程表而組合課程。
13.如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用於抽出需追蹤的會員的追蹤對象抽出條件表,包括取得記載內容的步驟,取得所述記錄卡的記載可容;抽出追蹤對象的步驟,從所述取得的記錄卡記載內容中根據追蹤對象抽出條件表而抽出追蹤對象;及通知會員的步驟,通知所述被抽出的會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通訊線路的教學服務提供系統,能夠在將預先儲存的電視影像等多媒體教材進行在線分配發送的同時,根據該教材與講師進行對話,可獲得極好的教學效果。其具有用於進行使用多媒體的雙向通訊的雙向通訊伺服器(10)、用於保管多媒體內容的內容管理伺服器(20)、向使用者終端分配發送由內容管理伺服器所保管的內容的內容分配發送伺服器(12)、及運作管理系統(50~56),由此提供組合了對話型服務和自動型服務的服務。另外,具有可自動進行課程評價或等級判定測驗的功能。並且設有記錄有會員的課程履歷的記錄卡,而且還具有可自動生成個別強化點報告或教學計劃的功能及可自動抽出追蹤對象的功能。
文檔編號G06Q50/20GK1520569SQ02812639
公開日2004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25日
發明者猿橋望, 上村徵英, 英, 島本勝紀, 紀, 八隅優 申請人:株式會社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