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7:20:06 2
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包括頭部、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和尾部水平設置,中部向上拱起;所述頭部和尾部均設有上、下位兩個固定螺釘孔;所述中部設有至少一個用於骨折復位的腰形孔;其特徵在於:頭部和尾部中的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頭部和尾部中的所述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上位固定螺釘孔的正下方,兩個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另一水平線上。本實用新型將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更符合寰椎解剖結構,能大大降低上位螺釘容易穿入寰椎側塊關節面上緣的發生機率,減少因此而造成的寰樞椎的活動受限。
【專利說明】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
【背景技術】
[0002]寰椎處於顱頸交接區,是枕寰樞複合體中重要的部分。寰椎骨折佔脊柱骨折的1%?2%,佔頸椎骨折的2%?13%,死亡率和致殘率高。Jefferson在1920年提出寰椎骨折可以是爆裂性的,即前後弓各有2個斷點,整個寰椎斷為4塊,這種骨折被稱為Jefferson骨折。事實上,寰椎環4處斷裂的典型Jefferson骨折極為少見,而少於4處的非典型(即變異性)Jefferson骨折比較多見。Jefferson骨折有多種分型方法,臨床上主要根據骨折後寰樞關節是否穩定而將之分為穩定性和不穩定性Jefferson骨折,穩定性骨折只需顱骨牽引、頸圍外固定等非手術治療即可治癒,而不穩定性Jefferson骨折則需要及時的手術治療。
[0003]當前的外科治療方法主要包括頸椎後路的枕頸固定和寰樞固定,枕頸固定由於固定範圍過大,雖然穩定了骨折,但喪失了枕頸部的活動功能,而寰樞固定雖然保留了枕頸部的活動,但損失了寰樞關節的旋轉功能,因此上述兩種臨床常用的方法均對枕頸和寰樞部的運動功能損失較大。目前臨床上較先進的方法使用內固定的接骨鋼板通過經口入路直接即時對骨折復位並固定寰椎;但目前的接骨板存在一些結構上的缺陷,在臨床上會有一些術後併發症,如寰椎側塊上位的固定螺釘容易穿破寰枕關節面而導致寰枕活動受限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減少術後併發症的解剖型寰椎接骨板。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包括頭部、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和尾部水平設置,中部向上拱起;所述頭部和尾部均設有上、下位兩個固定螺釘孔;所述中部設有至少一個用於骨折復位的腰形孔;頭部和尾部中的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頭部和尾部中的所述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上位固定螺釘孔的正下方,兩個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另一水平線上。
[0006]為了更好的固定,所述兩個水平線的間隔距離為寰椎側塊外1/2矢狀線間距。
[0007]為了更好的符合寰椎解剖結構,所述寰椎接骨板的外輪廓正投影的下邊沿為呈梯形內凹邊沿。
[0008]為了適應不同的骨折部位,所述中部設有兩個復位腰形孔。
[0009]為了適應不同的骨折情況,更好的固定骨折部位,在上位固定螺釘孔與腰形孔之間的頭部、尾部區域各設有備用固定螺釘孔,備用固定螺釘孔與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也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0010]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包括頭部、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和尾部水平設置,中部向上拱起;所述頭部設有上、下位兩個固定螺釘孔;所述中部設有至少一個用於骨折復位的腰形孔;所述尾部設有一個上位固定螺釘孔,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所述頭部的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上位固定螺釘孔的正下方。
[0011]所述頭部、尾部的上位固定螺釘孔與腰形孔之間各設有備用固定螺釘孔,備用固定螺釘孔、所述頭尾部的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也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0012]所述寰椎接骨板的外輪廓正投影的頭部區域下邊沿為呈三角形外凸邊沿。
[0013]本實用新型將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更符合寰椎解剖結構,能大大降低上位螺釘容易穿入寰椎側塊關節面上緣的發生機率,減少因此而造成的寰樞椎的活動受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中的標號為:
[0019]頭部1、中部2、尾部3、上位固定螺釘孔4、下位固定螺釘孔5、復位腰形孔6、備用固定螺釘孔7。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為由鋼板製成的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包括頭部
1、中部2和尾部3 ;頭部I和尾部3水平設置,中部2向上拱起;在頭部和尾部均開設有上位固定螺釘孔4、下位固定螺釘孔5 ;中部開設有兩個用於骨折復位的腰形孔6,以適應不同的骨折部位;頭部和尾部中的上位固定螺釘孔與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為了適應不同的骨折情況,在上位固定螺釘孔與腰形孔之間的頭部、尾部區域還各設有備用固定螺釘孔7,備用固定螺釘孔7與上位固定螺釘孔4也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0021]頭部和尾部中的下位固定螺釘孔5位於上位固定螺釘孔4的正下方,兩個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另一水平線上。這一水平線和上位固定螺釘孔所在的水平線的間隔距離最好為寰椎側塊外1/2矢狀線間距。通常在臨床中,寰椎外側塊分為三等分,上位螺釘固定於寰椎側塊外中間1/3等分矢狀線的中點處;兩個下位固定螺釘於寰椎側塊外下部1/3等分的底端矢狀線上。寰椎接骨板的外輪廓正投影的上邊沿為水平輪廓線,下邊沿的中部區域為呈梯形內凹邊沿,使整個鋼板更貼合寰椎解剖結構。
[0022]具體臨床手術過程如下:
[0023](I)選擇長度合適鋼板放置於寰椎前弓中央,經鋼板中部腰形復位釘孔擰入臨時復位釘;
[0024](2)在接近骨折線一側的寰椎側塊上經接骨鋼板頭部的上下位固定螺釘孔擰入側塊上、下位固定螺釘;
[0025](3)通過寰椎復位器對接骨鋼板與臨時復位釘之間進行加壓,使骨折端緊密貼合後,經接骨鋼板尾部的上下位固定螺釘孔擰緊另一側側塊螺釘,拆除臨時復位釘,整個復位固定過程完畢。
[0026]圖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與上述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於中部設置一個腰形孔6。
[0027]圖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與上述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於中部設置一個腰形孔6 ;尾部區域不設置下位固定螺釘孔。由於尾部區域不設置下位固定螺釘孔,這樣,寰椎接骨板的外輪廓正投影的上邊沿為水平輪廓線,尾部和中部區域的下邊沿也為水平輪廓線,頭部區域的下邊沿呈三角形外凸邊沿,使整個鋼板更貼合寰椎解剖結構。
[0028]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包括頭部、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和尾部水平設置,中部向上拱起;所述頭部和尾部均設有上、下位兩個固定螺釘孔;所述中部設有至少一個用於骨折復位的腰形孔;其特徵在於:頭部和尾部中的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頭部和尾部中的所述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上位固定螺釘孔的正下方,兩個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另一水平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水平線的間隔距離為寰椎側塊外1/2矢狀線間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寰椎接骨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寰椎接骨板的外輪廓正投影的下邊沿為呈梯形內凹邊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寰椎接骨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部設有兩個復位腰形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寰椎接骨板,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與腰形孔之間的頭部、尾部區域各設有備用固定螺釘孔,備用固定螺釘孔與所述上位固定螺釘孔、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也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6.一種解剖型寰椎接骨板,包括頭部、中部和尾部;所述頭部和尾部水平設置,中部向上拱起;所述頭部設有上、下位兩個固定螺釘孔;所述中部設有至少一個用於骨折復位的腰形孔;所述尾部設有一個上位固定螺釘孔,其特徵在於:所述頭部的上位固定螺釘孔、尾部的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位於同一水平線上;所述頭部的下位固定螺釘孔位於上位固定螺釘孔的正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寰椎接骨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頭部、尾部的上位固定螺釘孔與腰形孔之間各設有備用固定螺釘孔,備用固定螺釘孔、所述頭尾部的上位固定螺釘孔與所述腰形孔的正投影也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寰椎接骨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寰椎接骨板的外輪廓正投影的頭部區域下邊沿為呈三角形外凸邊沿。
【文檔編號】A61B17/80GK203736292SQ20132075657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夏虹, 尹慶水, 王智運 申請人:夏虹, 尹慶水, 王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