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8:54:37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工具機底座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
背景技術:
工具機在工人切屑工件工過程中,工件與刀具摩擦產生熱量,為了避免熱量導致工件變形影響加工精度,這就需要進行冷卻,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冷卻液,而水箱就是裝冷卻液的裝置,它一般在工具機底座部分,並有一臺水泵和水管等組成一個冷卻系統,在加工的同時對工件進行冷卻處理。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鐵屑由切屑液帶入排屑機的接料鬥中,由排屑機帶走。
但是,傳統的工具機底座結構在衝水排洩方面存在著一些缺陷,當工具機的切削液水流量較大時,切削液不僅會進入到排屑機,還會從底座的表面衝擊而下;同時,排屑機的切削液通過側邊出水口再次衝擊到底座的表面,然後再進入到水箱,由於衝擊力較大;同時又由於水箱濾網承板為整體式鈑金結構,這就會造成二次濺水,切削液流出水箱,順著底座表面流淌,發生漏水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特點,同時,還能夠有效的避免切削液濺出,水箱漏水的現象。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包括機體、排屑機和水箱;所述機體的底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內部設有排屑料鬥;所述排屑料鬥的下方設有排屑腔體;所述排屑腔體的中部四周設有底座導水簷;所述底座導水簷將排屑腔體分為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上下兩個容腔;所述排屑機內插於第一腔體內;所述排屑機頂部設有大接料鬥;所述大接料鬥包絡設於排屑料鬥的正下方;所述水箱設於第二腔體內;所述水箱頂部內側設有濾網承板;所述濾網承板上架設有內凹於水箱內部的濾網。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通過將排屑機的頂部設置大接料鬥,全包底座內的排屑料鬥;使得工具機切削液全部從排屑機內部流出,避免從底座的表面漏水;同時,在水箱的頂部設有濾網承板,濾網內凹設於濾網承板上,降低了水箱濾網的高度,使切削液流入水箱,濺水高度不會超過水箱高度;同時,還可在方便的將濾網拿出,靈活性強。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所述排屑機的兩側設有側邊排水口;所述側邊排水口的外側設有加裝鈑金。在側邊排水口的外側設有加裝鈑金,全包側邊排水口,排屑機出水不會再次衝擊底座表面。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所述濾網承板與底座導水簷交叉垂直設置,且開設有均勻分布的腰型孔。通過在濾網承板上開設均勻分布的大腰型孔,可是流出的微量切削液回流到水箱中,避免造成漏水現象。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所述濾網呈階梯狀結構,且階梯的側面呈垂直狀。有效的降低水箱濾網的高度,使得切削液進入水箱時,濺水高度不會超過水箱高度,保證密封性,避免切削液外洩的現象。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所述排屑機位於機體外側的底部裝設有萬向輪。方便排屑機的移動及位置調整,靈活性強。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能排屑機加裝大接料鬥,全包設於底座排屑料鬥下方,使得工具機切削液全部從排屑機流走;
2、本實用新型在排屑機側邊排水口的外側設置加裝鈑金,全包側邊排水口,保證排屑機內部的切削液不會再次衝擊底座的表面;
3、本實用新型將濾網設置成內凹的階梯狀結構,有效的降低了水箱濾網的高度,使得切削液進入水箱時,其濺水高度不會超過水箱高度;
4、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水箱與底座導水簷交叉部位加裝濾網承板,濾網承板上開設腰型孔,使得微量切削液綠如水箱中,避免造成漏水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 的正面局部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 的側面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排屑機和水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體、2-排屑機、3-水箱、4-底座、5-排屑料鬥、6-底座導水簷、7-大接料鬥、8-濾網承板、9-濾網、10-側邊排水口、11-加裝鈑金、12-腰型孔、13-萬向輪、A1-第一腔體、A2-第二腔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工具機底座水箱強衝水不外洩結構,包括:機體1、排屑機2和水箱3;所述機體1的底部設有底座4;所述底座4內部設有排屑料鬥5;所述排屑料鬥5的下方設有排屑腔體;所述排屑腔體的中部四周設有底座導水簷6;所述底座導水簷6將排屑腔體分為第一腔體A1和第二腔體A2上下兩個容腔;所述排屑機2內插於第一腔體A1內;所述排屑機2頂部設有大接料鬥7;所述大接料鬥7包絡設於排屑料鬥5的正下方;所述水箱3設於第二腔體A2內;所述水箱3頂部內側設有濾網承板8;所述濾網承板8上架設有內凹於水箱3內部的濾網9,其中,所述濾網9呈階梯狀結構,且階梯的側面呈垂直狀;所述排屑機2的兩側設有側邊排水口10;所述側邊排水口10的外側設有加裝鈑金11;所述濾網承板8與底座導水簷6交叉垂直設置,且開設有均勻分布的腰型孔12。所述排屑機2位於機體1外側的底部裝設有萬向輪13。方便排屑機2的移動與位置調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