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移除緊密地安裝於零件的接收孔特別是盲孔中的環形元件的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9:04:46 1
專利名稱:用於移除緊密地安裝於零件的接收孔特別是盲孔中的環形元件的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移除緊密地安裝在接收孔中的環形元件的工具,所述接收孔產生於零件中,尤其是盲接收孔。
背景技術:
所述表達「環形元件」通常指環狀物、襯筒或其它任意具有一穿過其中的軸向通道的圓柱形或管狀機械元件,這些環形元件的主要用途在於支撐其它圓形可移動的元件,諸如樞銷,所述環形元件還具有集中和/或引導的用途,正如在下文中即將出現的關於安裝圓環的一種特別的應用。同樣地,這些環形元件相對於接收它們的零件必須保持固定,為此目的,它們在接收孔中通過適當的滑動/夾緊型的裝配,或通過熱學手段(藉由所述環形元件與相關零件之間的溫度差)呈緊密裝配或者甚至呈壓入裝配。因此,可以見得當所述「環形元件」裝置 (assembly)得以實現,而零件中的所述接收孔為盲孔,或有可能為通孔,但從與所述環形元件所安裝的側面相對的側面無法接近時,諸如由於所述通孔直徑的減小,這就需要使用特別的移除工具將所述環形元件從接收孔所述環形元件所插入的一側抽出。這一操作可能引起在所述環形元件磨損被察覺到之後,甚至是在第一次將其安裝到接收孔中時加以檢查和維修的意圖,而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會失敗。特別地,而並非專有地,應用於航空領域,當證實確為必要時,所述移除工具是用來移除緊密地安裝於挖鑽出的盲孔中環狀物,所述盲孔裝配在飛機機身起落架的支柱或支腿上的。例如,這些環狀物接收用於使主起落架和前端起落架在它們各自憑藉致動裝置所獲得的收起和展開的狀態之間轉動的樞銷,而後,所述樞銷在由紅銅、黃銅或鋼所製成的環狀物內得以集中和引導到要求的容許誤差。在安裝鉸鏈軸之前,一方面,每一個環狀物在相對於相對應的鑽孔的位置通過外部環形凸緣被軸向地固定,所述外部環形凸緣在其遠端抵壓在確定了所述支柱的盲鑽孔範圍的邊緣處,而另一方面,所述圓環通過軸銷或徑向地連接所述圓環與所述支柱的類似元件相對於所述接收孔旋轉。為此目的,所述軸梢完全地穿過設置在所述環狀物側壁上的徑向管口以及設置在所述支柱上的呈對應關係的開口,所述軸梢垂直於所述盲孔。特別地,當所述軸銷轉動時,這樣的配置能夠防止所述環狀物的旋轉,從而防止所述孔被挖鑽表面的磨損,也防止支柱內裂縫、侵蝕等的出現。對於檢查或接下來的磨損或失敗的安裝,為了移除這些緊密地安裝於盲孔內的環形元件(圓環),已經存在有已知類型的工具將軸向的拉力作用於所述環形元件,所述工具包括拉杆或軸,所述拉杆或軸共軸地插入於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內;與所述圓環連接的裝置,該裝置與所述拉杆相關聯;驅動裝置,用於作用於所述拉杆上,並且藉助所述接觸裝置的動作從所述孔中抽出所述環形元件。在上述應用中,所述接觸裝置採取移除軸銷的形式,所述移除軸銷從所述支柱的其中一個開口得以安裝,以取代在此之前被抽出的用於防止所述圓環與所述支柱之間的旋轉的軸銷,所述移除軸銷插入於所述圓環的徑向開口並設置於所述拉杆內的徑向通道,並且與所述圓環的徑向開口建立相對於的關係。顯而易見地,所述移除軸銷的長度明顯地小於所述圓環側壁的外直徑,以至於所述移除軸銷得以定位在所述圓環的側向開口內。當這項工作完成時,開動所述驅動裝置(諸如致動器,而所述致動器的驅動杆同軸地與所述拉杆連接)以使得所圓環藉由堅硬地固定於所述拉杆上的徑向移除軸銷裝置而得以被升起, 並且將圓環從所述孔中拔出。被放置在所述支柱與致動器之間,並且與所述拉杆同軸的圓柱形零件相對於所述支柱引導並夾持該致動器。儘管獲得了符合要求的結果,上述移除工具具有欠缺。如果所述移除軸銷的徑向位置不正確,也就是所述移除軸銷的一個端部相對於所述圓環的圓柱形側壁稍有突出,則相應地該端部便會插入於呈對應關係的所述支柱開放的側壁開口中,從而移除所述圓環將必然會破壞所述接收孔表面,通常為由所述移除軸銷突出端部的運動划過所述挖鑽表面所產生的溝槽。依照所述溝槽的深度,在最好的情況下,這樣的溝槽可能會導致通過機械工具對所述接收孔進行重鏜,這意味著將所述支柱從飛機中移除;而最壞的情況則到了需要廢棄所述支柱的程度,而所述起落架的這一元件的高額成本則難以被接受。所述移除工具也同樣可能通過所述拉杆破壞該移除軸銷的水平面而被損壞,如果所述移除軸銷部分地卡於所述支柱的徑向開口內,則會產生牽引力。另外,這類工具需要電源以為所述致動器提供動力,這就使得其必須將所述飛機機身移動到維修吊架上或配製移動液壓發電機為所述致動器提供動力,並且在較困難的位置上工件。專利文件US5249342以及US1728248揭露有移除工具,該移除工具避免了所述零件的磨損損耗,所述移除工具的連接工具採用具有側向爪的環形籠罩,所述側向爪在徑向方向上可發生彈性變形,從而從相關零件的孔中移除所述環形元件(諸如圓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具有可彈性形變的環形籠罩的移除工具,該類型的接觸裝置得以被簡化並且可確保將安裝在複雜且成本高的零件內的環形元件移除,且不會對所述零件產生磨損。為此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工具,用於移除零件中的孔中,尤其是盲孔中,緊密地安裝的諸如圓環的環形元件,該工具在所述環形元件上施加軸向牽引力,且該工具包括拉杆,其用於同軸地插入於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中;在該拉杆的遠端形成有擴張頭部,該拉杆的遠端穿過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所述擴張頭部的直徑小於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的內直徑;所述擴張頭部進給到所述孔中,且超出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接觸裝置,其與所述環形元件接觸,呈現為具有側向爪的環形籠罩的形狀,所述側向爪在徑向方向上可發生彈性形變,所述環形籠罩環繞所述拉杆且穿過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所述側向爪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上;以及驅動裝置,其作用於所述拉杆,以便通過所述接觸裝置的側向爪的作用而將所述環形元件從所述孔中取出,所述接觸裝置的側向爪由所述拉杆的擴張頭部驅動。依照本發明的工具的特徵在於當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穿入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時,該側向爪處於徑向地向內發生形變的狀態;當該側向爪穿出所述軸向通道時,其自發地恢復到它們的原始狀態,此時,所述側向爪的外直徑大於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的直徑,而小於所述接收孔的直徑;而所述側向爪的內直徑則小於所述擴張頭部的直徑,所述側向爪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上,使得由於所述驅動裝置的作用,所述拉杆通過其擴張頭部與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相接觸,從而將所述環形元件從接收孔中取出;在所述拉杆的擴張頭部上設有外部環形凸肩,該凸肩的直徑最多等於所述側向爪的內直徑,以使得所述側向爪處於所述原始狀態時接收所述凸肩。相應地,由於本發明,所述環形籠罩得以自動地被放置,通過所述側向爪穿過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表面後即可自發地伸展,而不需要藉助額外的零件和調整。所述用於憑藉拉杆的擴張頭部移除環形元件的具有彈性側向爪的環形籠罩的作用不會對所述接收孔的挖鑽表面產生磨損,這是由於在原始「主動」狀態時所述爪的外直徑小於所述接收孔的直徑。從而,所述環形元件(諸如圓環)以確定而可靠的方式通過元件的滑動而被移除,既不困難也不對會損壞所述接收孔,其省去了對所述孔的再造(再加工)的操作,更重要地避免了零件(支柱)的報廢。另外,所述環形元件當然能夠被重新置於盲孔中,如果它的情況得以證實或發生變換。因此,除了將具有擴張頭部的拉杆與具有爪的籠罩體加以結合的簡單製造之外,所述移除工具實現了相當明顯的成本節約。另外,當所述拉杆的擴張頭部軸向地作用於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以將所述環形元件從接收孔中抽出時,所述側向爪通過與所述環形凸肩相接合而徑向地得以被保持,且具有與處於原始「主動」狀態時相同的直徑,由於它們固有彈性,該側向爪並不存在通過所述驅動裝置徑向地朝著彼此移動的趨勢。因此, 在保持所述爪的徑向狀態的情怳下,所述擴張頭部確保所述環形籠罩的軸向拉出。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環形籠罩的所述側向爪以徑向地向外突出的凸耳終結,以便當所述側向爪從在所述軸向通道內的彈性形變狀態變化到從該軸向通道穿出後的原始狀態時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上。所述外部徑向凸耳還具有斜面以便於將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插入於所述環形元件軸向通道內。在所述環形籠罩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側向爪與設置於所述環形籠罩側壁內的半開放的側向槽相互交替。另外,所述移除工具進一步地包括鍾狀圓柱形零件,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具有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接收孔的邊緣上自由端,而在其橫向底部則具有用於讓所述拉杆穿過其中的中心開口。特別地,該圓柱形零件確保所述工具在零件(支柱)上的保持和居中,所述零件包括需要移除的環形元件,並且接收後者。在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裝置為螺紋型,並且包括裝配在所述拉杆上的螺線以及安將在該螺線上的可控螺母。所述工具以簡單的方式而加以驅動,所述螺母憑藉扳手可手動活動,或憑藉合適的設備得以機動化。有益地,在移除所述環形元件的過程中,所述驅動裝置的螺母得以通過推力滾珠軸承被設置支承於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的橫向底部。所述拉杆的近端則提供有供板手或類似之物插入的印痕(imprint)。因此,使用扳手將所述拉杆保持在適當的位置,所述驅動裝置的螺母對將所述拉杆從盲孔中取抽出起作用,並且也對憑藉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的作用移除所述環形裝置起作用。
說明書附圖示出了本發明如何能夠得以實施。在這些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類似的元件。圖I示出了所述飛機機身起落架的支柱,該支柱裝配有通過本發明所述工具得以被移除的環形元件。圖2示出了其中一個所述的緊密安裝於其接收孔內的環形元件的軸向剖面圖。圖3示出了本發明一個實施方面的移除工具的各種組成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4-9示出了使用將所述環形元件從其接收孔中移除的所述工具進行操作的主要階段的剖面透視圖。圖6A以及圖8A示出了具有爪的籠罩以及所述拉杆的擴張頭部在其相互配合之前和之後(對應於圖6和圖8所示的階段)的大比例軸向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僅示出了所述起落架I的支柱2。所述支柱2的上部裝配有用於接收樞銷(未示出)的對齊的孔或套4 (housings),在所述起落架I收起和展開的過程中,所述支柱2通過驅動致動裝置繞所述樞銷轉動。在所述支柱2的下部5裝配有用於接收由附圖標記6表示的另一個支架和/或樞銷的孔或套4。這些接收孔4中安裝有環形圓柱形元件,諸如圓環7,其根據在集中和引導方面所要求的機械公差以及所要求的幾何條件接收各種各樣的如上所述的軸,使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避免並防止所述支柱上的孔的側壁磨損和/或變壞。所述支柱2中所產生的其中一個接收孔4更特殊地被表示在圖2中,其它的接收孔則為在結構上相同的設計,唯一可能的不同點在於它們的尺寸。正如所看到的,所述接收孔為具有X-X軸的盲孔,並且具有通過挖鑽到深度P所獲得的直徑D。所述接收孔通過其環繞一圈的側壁或表面4A以及橫向平底4B得以確定範圍。該接收孔4容納有管狀圓柱形圓環7,所述管狀圓柱形圓環7被緊密地安裝在接收孔中(特別地通過滑動/夾緊或憑藉溫度的不同)。所述圓環7由環狀區域厚度為E的薄圓柱形側壁7A以及外部環形凸緣7C組成,所述側壁7A限定了所述圓環的內部軸向通道的內直徑DB (外直徑大致地與所述接收孔的直徑D相等),所述外部環形凸緣7C位於端部, 軸向地緊靠於為所述支柱2內的盲孔4的入口劃定界限的圓形周長4C。正如在下文中將會出現的,當圓環7的遠端橫向表面7E朝向所述盲孔4的橫向平底4B時,該外部環形凸緣 7C形成所述圓環的鄰近橫向表面7D,接近於操作者。值得注意的,所述圓環(環形元件) 的長度L小於所述盲孔的深度P,以致於所述圓環的遠端橫向表面7E在與所述橫向平底4B 相隔有一段距離的位置形成,在所述遠端表面與底部之間,自由區域4D具有直徑D。在該實施例中,所述圓環的長度L為所述接收孔的深度P的三分之二,然而,這一比例當然可變化。在圖2中可以進一步地看出所述圓環的側壁7A在臨近所述遠端橫向表面的位置完全地被鑽開,從而具有兩個對齊的徑向開口 7F,在所述圓環以適合的方式被安裝後,所述徑向開口 7F與形成在支柱2內的開口 4E(圖I和圖2)形成對應關係,且垂直於所述接收孔4。軸銷(未示出)被安裝在這些各種各樣對齊的開口中,從而固定所述圓環防止其相對於支柱內的接收孔旋轉。為了移除所述圓環7,將該軸銷從所述開口 7F,4E中抽出,因此沒有在圖2中示出。如圖3更特別地示出,用於從盲孔4中將所述圓環移除的工具8包括拉杆9,所述拉杆9共軸地插入於所述圓環7的軸向通道9B內;與所述圓環連接的裝置10,該裝置在其軸向運動上與該拉杆9相關聯;驅動裝置11,用於移動所述拉杆9,並作用於所述接觸裝置10上以便從所述盲孔中移除所述圓環7 ;鍾狀圓柱形零件12,用於引導所述拉杆的運動以及促進所述驅動裝置的操作。這樣所述工具8的所有這些組成部分均被集中於相同的幾體軸上,當所述工具被安裝於所述接收孔4中時,所述幾體軸與該接收孔的X-X軸重合。更具體地,所述拉杆呈圓柱形連杆9A的形式,所述拉杆的遠端9B朝向所述盲孔, 其包括放大的圓柱形頭部9C,該圓柱形頭部9C的直徑為DT,直徑DT最多等於所述環形圓環7的軸向通道7A的內直徑DB,而優選地稍小於所述內直徑DB。另外,環形凸肩9D產生於所述頭部9C上,且處於與所述連杆9A相同的一側,便以具有直徑DE,所述環形凸肩9D的作用將在下文中予以說明。關於所述拉杆的近端9E,所述近端9E限定有諸如驅動矩形(drive square)9F的印記(imprint),所述連杆9A從該矩形直至所述放大的頭部具有螺線。所述接觸裝置10得以被關注,其通過具有側向爪IOB的環形籠罩IOA加以限定, 所述側向爪IOB在徑向方向上彈性地可變形。為此目的,在所述環形籠罩IOA的圓柱形側壁IOC上的半開放式狹槽IOD從打算插入在所述圓環的軸向通道7B內位於遠端的第一端 IOE延伸到處於近端的第二端IOF的附近,所述處於近端的第二端IOF終止於被中心開口 IOH刺穿用來讓所述拉杆的連杆9A穿過的橫向底部10G。在有規律地圍繞所述圓柱形側壁 IOC分布的所述狹槽IOD之間,所述完全相同的側向爪IOB得以產生。每一個側向爪IOB以具有斜面IOK的外部徑向凸耳IOJ終止,在所述徑向凸耳IOJ外緣的水平面處的所述側向爪的外直徑DG優選地稍小於所述接收孔4的直徑D,且因此如圖3及圖6A所示,當所述爪 IOB處於原始空閒的狀態不發生形變時,所述側向爪的外直徑DG大於所述圓環7的內直徑 DB。正如在下文中將要出現的,所述測向爪可朝向彼此徑向地運動,並由其彈性的優點呈現出形變狀態,具有較小的與所述軸向通道7B的直徑相等的直徑,而後則自發地恢復到它們的直徑DG。另外,當所述爪IOB居於中立狀態時,注意到所述爪IOB的內直徑DGI (圖6A、8A) 接近或至少等於裝配於所述拉杆的擴張頭部9C上的所述凸肩9D的直徑DE。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具有側壁12A,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的環形橫向端部 12B壓在所述支柱2的開設有盲孔4的表面上,但圍繞在所述圓環的環形凸緣7C的周圍。 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的另一端則為橫向底部12C,所述橫向底部12C在其中心具有開口 12D,以供所述拉杆9穿過其中。就所述驅動裝置11而言,在這個並非專有的實施方式中,它們為螺紋型,所述驅動裝置11由裝配於所述拉杆的連杆9A上的螺線9G以及擰在所述螺線上的螺母14組成,所述螺母14欲通過止推滾珠軸承15以及墊圈16抵壓於所述鍾狀元件12的橫向底部12C 上,正如下文中所描述的。 最後,所述移除工具8包括圓柱形管體17或者有意將所述環形籠罩IOA軸向推入且為達此目的具有與所述環形籠罩的直徑大致相當的直徑的類似物,例如略小於所述圓環 7內的軸向通道的直徑DB。參考圖4到圖9以及圖6A、8A,本發明的移除工具是如何工作的將在下文中予以描述。將強制安裝於所述支柱2內的盲鑽孔4中的所述圓環7移除的步驟如下如圖4所示,所述拉杆9的遠端9B穿過所述圓環7的軸向通道7B被引入所述接收孔4內。由於所述遠端的擴張頭部9C的直徑DT接近地所述軸向通道的直徑DB,所述拉杆9相對於所述接收孔4的X-X軸得以引導且居中。所述拉杆9的擴張頭部9C超出所述圓環進入該圓環與所述橫向底部4B之間的所述接收孔的自由區域4D。顯而易見地,所述擴張頭部可能與所述橫向底部相接觸。而後,如圖5所示,所述接觸裝置10的環形籠罩IOA繞所述拉杆的連杆9A排列, 以使其進入經由所述側向爪IOB與所述圓環的環形凸緣7C相接觸。更特別地,正如該附圖的放大視圖A所示,所述側向爪的斜面IOK被壓在倒稜7G上,所述倒稜7G將所述圓環側壁 7A的內表面連接於所述徑向環形凸緣7C的外部橫向表面。憑藉繞所述拉杆9安裝且抵壓於所述環形籠罩IOA的第二端的橫向底部IOG的圓柱形管體17以及用於擊打所述管體17的錘子(未示出),所述管體17逐漸地將所述爪 IOA推入到所述圓環的軸向通道7B內。這可能要感謝所述環形爪IOB的彈性,當所述斜面 IOK超過所述倒稜7G時,所述環形爪IOB相對於所述縱向X-X軸朝向其它環形爪徑向移動, 而後則沿著劃定所述圓環的軸向通道7B界限的表面滑動到形變狀態。為了便於軸向通道內的側向爪的引導,除功能性的間隙以外,其圓柱形側壁IOC的外直徑DP接近於,或至多等於,所述圓環的內直徑DB。所述管體17繼續地被軸向地推入直至所述側向爪IOB從所述圓環的橫向遠端表面7E伸出,並且自發地恢復它們原始的狀態,由於它們的彈性,所述側向爪IOB相互遠離地徑向地移動。此時,如圖6以及圖6A所示,徑向地向外突出的所述環形爪的凸耳IOJ通過它們的後表面IOL嚙合於所述遠端的環形橫向表面7E。於是,所述爪的外直徑DG接近於所述接收孔4的直徑D,以至於所述圓環7的橫向表面7E通過所述爪的後表面在其整個表面上得以被「佔領」,具有不會與所述接收孔鑽出的側壁4A相接觸的優點。所述圓柱形管體17被從所述拉杆處移除,如圖7所示,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通過其橫向底部12C的開口裝置12D繞所述拉杆的帶有螺線的連杆9A放置。隨後,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隨著連杆滑動,直至所述圓柱形側壁12A的環形端部12B與所述支柱2的相關表面4C相接觸。如圖8所示,所述止推滾珠軸承15繞所述連杆9A安裝,以至於軸向地抵於所述鍾狀零件的橫向底部12C之上,而後為所述墊片16,最後為所述驅動裝置的螺母14。所述螺母14被擰緊在所述螺線9G上,直至其與所述墊片相接觸。此刻,當所述螺母通過未示出的扳手在軸向鄰接位置旋轉時,它的旋轉驅動了所述拉杆9的帶螺線的連杆9A在圖8所示的箭頭F的方向上的軸向拉動,以至於所述連杆的擴張頭部9C相對於所述盲孔4和圓環7上升。在圖8A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述頭部9C的環形凸肩9D逐漸地在所述環形爪IOB之間得以被軸向地接合,這歸功於它們各自相似的直徑DE,DGI,並在其原始狀態上徑向地固定不動。而後,所述拉杆9通過所述側向爪IOB與所述籠罩IOA相接觸。繼續旋轉所述螺母14,優選地,所述拉杆9由未示出的工具裝置(扳手等)夾持, 以防止所述拉杆旋轉,藉助所述拉杆連杆上的螺線9G,所述拉杆連同所述圓環7 —起被軸向地拉出所述接收孔4。圖9示出了所述移除工具8已經通過所述拉杆9的擴張頭部9C與具有彈性爪IOB的環形籠罩IOA的結合,將所述圓環7從盲孔4中取出的時刻。在圖9中, 注意到所述鍾狀零件內套的深度Pl足夠接收所述圓環7,即至少等於所述圓環的長度L。如這些附圖所示,將起初推入到盲孔中的圓環拉出得以被實現,而並不對其側壁的挖鑽表面或者甚至是所述圓環自身產生磨損。因此,每當被緊密安裝在孔內的環形元件由於維修或其它原因必須從所述孔中被移除時,這樣的移除工具能夠被普遍地應用。再者, 由於它的設計和操作為純機械的,其可以在裝配有環形元件的零件被放置時得以使用,這就是說在上述應用中,其可以在所述飛行器被停放後加以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工具,用於移除零件的孔中緊密地安裝的諸如圓環的環形元件(7),尤其是盲孔中的環形元件,該工具在所述環形元件上施加軸向牽引力,該工具包括拉杆(9),其同軸地插入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7B)中;在該拉杆的遠端(9B)形成有擴張頭部(9c),該拉杆的遠端穿過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所述擴張頭部的直徑小於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7B)的內直徑;所述擴張頭部進給到所述孔中,且超出所述環形兀件的遠端橫向表面(7E);接觸裝置(10),其與所述環形元件(7)接觸,呈現為具有側向爪(IOB)的環形籠罩 (IOA)的形狀,所述側向爪在徑向方向上可發生彈性形變,所述環形籠罩環繞所述拉杆(9) 且穿過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7B),所述側向爪(IOB)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上;以及驅動裝置(11),其作用於所述拉杆,以便通過所述接觸裝置的側向爪的作用而將所述環形元件從所述孔中取出,所述接觸裝置的側向爪由所述拉杆的擴張頭部驅動;所述工具的特徵在於當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IOB)穿入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7B)時,該側向爪(IOB)處於徑向地向內發生形變的狀態;當該側向爪穿出所述軸向通道時,其自發地恢復到原始狀態,此時,所述側向爪的外直徑大於所述環形元件的軸向通道的直徑,而小於所述接收孔的直徑;而所述側向爪的內直徑則小於所述擴張頭部的直徑,所述側向爪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上,使得由於所述驅動裝置的作用,所述拉杆通過其擴張頭部與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相接觸,從而將所述環形元件從接收孔中取出;在所述拉杆(9)的擴張頭部 (9C)上設有外部環形凸肩,該凸肩的直徑最多等於所述側向爪(IOB)的內直徑,以使得所述側向爪處於所述原始狀態時收納所述凸肩。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IOB)端部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凸耳(IOJ),使得當由在所述軸向通道內的彈性形變狀態變化到從該軸向通道穿出後的原始狀態時,所述側向爪壓在所述環形元件(7)的遠端橫向表面(7E)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部徑向凸耳(IOJ)還具有斜面 (IOK),以便於所述環形籠罩的側向爪(IOB)插入所述環形元件軸向通道(7B)中。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側向爪(IOB)與設置於所述環形籠罩側壁上的半開放的側向槽(IOD)相互交替。
5.如之前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工具進一步包括鍾狀圓柱形零件(12),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具有自由端(12B),該自由端(12B)壓在所述環形元件的接收孔的邊緣上,而在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的橫向底部(12C)則具有中心開口 (12D),以使所述拉杆(9)從中心開口(12D)穿過。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11)為螺紋型的。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型驅動裝置(11)包括設置在所述拉杆上的螺線(9G)以及安將在該螺線上的可控的螺母(14)。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環形元件的移除過程中,所述驅動裝置的螺母(14)經由推力滾珠軸承(15)而坐於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的橫向底部上,由所述鍾狀圓柱形零件(12)的橫向底部承載。
9.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的近端(9E) 設有印痕(9F),以供板手或類似之物插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在環形元件上(7)上施加軸向拉力的移除工具,具體包括具有擴張頭部(9C)的拉杆(9),所述拉杆(9)被插入到所述環形元件(7)的軸向通道(7B)內並且超出所述環形元件(7),所述移除工具還包括用於接觸所述環形元件(7)的裝置(10),所述裝置為具有側向爪(10B)的環形籠罩(10A),所述側向爪(10B)能夠在徑向方向上發生彈性形變,所述裝置穿過所述軸向通道藉助所述彈性側向爪嚙合於所述環形元件的遠端橫向表面,並且通過所述擴張頭部與所述側向爪的接合使得所述環形元件隨著由驅動裝置(9G,14)所驅動的位於所述接收孔外側的拉杆軸向運動而被移除。
文檔編號B25B27/06GK102596507SQ20108003402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8日
發明者安託萬·費雷拉, 揚·瓦利恩特, 雷內·皮託亞 申請人:梅西耶-布加蒂-道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