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8:50: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屬於給排水管道施工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建築給排水和消防管道施工過程中,在給排水管路和消防管路中預留安裝孔時,通常需要放置一段預留管,目前的做法是採用一段PVC管,對它切割至適當的尺寸後,將PVC管固定在模板的位置,並用鐵釘、鐵絲對其固定,再用沙子或木屑進行填充後,再用膠帶封口,然後澆築混凝土。當清理預留洞時,需清除填充物並取出PVC管,鐵釘、鐵絲、膠帶、填充物、PVC管都不可再次使用,造成極大的浪費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其特徵在於:包括套管、模板、套管支架、套管蓋、螺栓以及螺母,所述套管設置在模板上,所述套管支架設置在套管內,所述套管支架下端通過螺栓固定在模板上;所述套管蓋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套管蓋通過固定孔放置在套管支架上端,所述套管蓋上端通過螺母固定在套管支架上;所述套管內側壁上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套管內側下端垂直設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定位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套管支架包括支杆以及底座,所述支杆垂直設置在底座上相連,所述底座上設有與定位孔相對應的安裝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杆上端設有與螺母相適配的絲牙,所述絲牙下端設有定位點,可以將套管蓋放置在定位點上,可以有效對套管蓋進行定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第一活動卡箍以及第二活動卡箍,所述套管內側壁下端設有與第一活動卡箍相對應的第一卡槽,所述套管內側壁中端設有與第二活動卡箍相對應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活動卡箍設置在第一卡槽內,所述第二活動卡箍設置在第二卡槽內,第一活動卡箍以及第二活動卡箍可以對套管的內側進行支撐,可以使套筒不變形;第一活動卡箍以及第二活動卡箍可以根據套管的大小及時進行調整,可以方便固定與取出,並可以重複利用,有效節約了時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套管內部設有6個支撐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撐片為V型支撐片,本實用新型中的套筒為橡膠管制成,V型支撐片可以使套桶蓋下壓時可承受壓力,不至於讓套桶變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套管蓋下端設有環狀凸塊,所述環狀凸塊的外徑與套管的內徑相同,套管蓋下端的環狀凸塊可以放置在套管內,並對套管進行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澆鑄的過程中進入至預留洞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套管內側下端垂直設有3個定位板。
本實用新型中的套筒為橡膠管等彈性材料製成,套管在安裝以及拆卸的過程中,彈性材料的套管更加容易安裝與拆卸,可以更好的保證排水預留洞套管的加工。
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本實用新型較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套管、套管支架、套管蓋等安裝部件循環使用,有效減少了資源的浪費;本實用新型安裝方便、快捷、安全,可以實現套管的快速安裝,而且後期套管的拆卸也比較方便,有效節約了時間;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套管、套管支架、套管蓋等安裝部件循環使用,有效避免了垃圾的產生,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套管可以將排水預留洞進行密封起來,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混凝土對排水預留洞的汙染,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在進行澆鑄時,外界的混凝土進入排水預留洞內,拆卸後的排水預留洞內沒有混凝土,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套管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固定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活動卡箍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套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套管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套管,2、模板,3、套管支架,4、套管蓋,5、螺栓,6、螺母,7、固定孔,8、固定裝置,9、定位板,10、定位孔,11、支杆,12、底座,13、安裝孔,14、絲牙,15、定位點,16、第一活動卡箍,17、第二活動卡箍,18、第一卡槽,19、第二卡槽,20、支撐片,21、環狀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結合附圖可見,一種環保型排水預留洞套管,包括套管1、模板2、套管支架3、套管蓋4、螺栓5以及螺母6,所述套管1設置在模板2上,所述套管支架3設置在套管1內,所述套管支架3下端通過螺栓5固定在模板2上;所述套管蓋4上設有固定孔7,所述套管蓋4通過固定孔7放置在套管支架3上端,所述套管蓋4上端通過螺母6固定在套管支架3上;所述套管1內側壁上設有固定裝置8;所述套管1內側下端垂直設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上設有定位孔10。
所述套管支架3包括支杆11以及底座12,所述支杆11垂直設置在底座12上相連,所述底座12上設有與定位孔10相對應的安裝孔13。
所述支杆11上端設有與螺母6相適配的絲牙14,所述絲牙14下端設有定位點15。
所述固定裝置8包括第一活動卡箍16以及第二活動卡箍17,所述套管1內側壁下端設有與第一活動卡箍16相對應的第一卡槽18,所述套管1內側壁中端設有與第二活動卡箍17相對應的第二卡槽19,所述第一活動卡箍16設置在第一卡槽18內,所述第二活動卡箍17設置在第二卡槽19內。
所述套管1內部設有6個支撐片20。
所述支撐片20為V型支撐片20。
所述套管蓋4下端設有環狀凸塊21,所述環狀凸塊21的外徑與套管1的內徑相同。
所述套管1內側下端垂直設有3個定位板9。
本實用新型,安裝工藝如下:(1)將第一活動卡箍16設置在第一卡槽18,第二活動卡箍17設置在第二卡槽19內,將套管1放置在模板2上;(2)將套管支架3放置在套管1內,並使套管支架3底座12上安裝孔13與定位板9上的定位孔10相對應;(3)用螺栓5進行安裝,將螺栓5依次通過安裝孔13、定位孔10並固定在模板2上,並將套管支架3固定在模板2上;(4)將套管蓋4上的固定孔7設置在套管支架3的上端,並將套管蓋4放置在定位點15上,將套管蓋4上端通過螺母6固定在套管支架3上,從而實現對套管1的密封:(5)對套管1四周用混凝土進行澆鑄;(6)當套管1需要拆卸時,將套管蓋4上的螺母6拆卸下來,並將套管蓋4取下後,將套管支架3上的螺栓5取出,並將套管支架3取出後將套管1取出,即可得到排水預留洞。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而不應視為對於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包括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中技術特徵的等同替換方案為保護範圍,即在此範圍內的等同替換改進,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