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39:36
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在用作汽車的緩衝裝置的減震器的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本發明如下構成,即在由彈性材料的合成樹脂(PP、PE等)射出成型的主體的外周面以等間隔形成多個波形突起和波形凹槽而使主體成型為中空皺紋管形態,在主體上端形成用於將緩衝塊安裝在緩衝裝置的耦合部件,在主體下端形成用於引入汽缸杆的引入孔,形成在波形突起或波形凹槽的鄰接部分的內外側的彎曲部設置由軟質合成樹脂製成的衝擊緩和部件。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即主體因與氣缸發生衝突而收縮作用時,即使與彎曲部接觸,由於衝擊緩衝部件起緩衝作用而最大限度的減小在彎曲部發生的衝擊,不僅增進緩衝塊的耐久性,且最大限度地減低因彎曲部的收縮引起的噪音的發生。
【專利說明】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更詳細而言,涉及一種在用作汽車緩衝裝置的減震器中為了對應由於汽車的運行狀態上下升降動作的汽缸的衝擊而使用的緩衝塊。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由於路面的陡坡、傾斜、加速或制動、旋迴等從多方向受到偏斜、振動及衝擊等,作為為了在如所述的振動或偏斜中也能穩定地控制汽車的手段而使用緩衝裝置(衝擊吸收裝置)的所謂減震器。
[0003]所述緩衝裝置通過組合填充有油(oil)或氣體(gas)的汽缸和圍繞汽缸的螺旋形彈簧來體現,在構成緩衝裝置的構成零件中包含對應汽缸的衝擊的緩衝塊和從灰塵或其他不純物保護汽缸的防塵罩。
[0004]圖1示出現有緩衝塊I的一實施例,圖2示出現有緩衝塊I的截面圖,如圖所示,現有緩衝塊I在由發泡聚氨酯材料形成為倒錐形的主體Ia形成多個波形槽lb,在主體Ia的中央部形成垂直穿通主體Ia的插入孔lc,在插入孔Ic的上端形成朝上部突出結合單元Id0
[0005]圖3示出現有防塵罩2的一實施例,如圖所示,現有防塵罩2在下部開放而上部被密封的圓筒形管體2a的上部面形成耦合用突起2b,在耦合用突起2b的內側形成耦合孔2c而構成。
[0006]圖4是示出適用緩衝塊I及防塵罩2的緩衝裝置3的一實施例,如圖所示,在設置於安裝架4的底部的彈簧限位器5和保持預定間隔設置的彈簧片6之間設置螺旋彈簧S,並設置通過螺旋彈簧S的內部的汽缸C來體現緩衝裝置3,在彈簧限位器5的底面插入耦合用突起2b來安裝防塵罩2,並利用結合單元Id將緩衝塊I另外安裝在防塵罩2的內側上端,並將汽缸C的槓桿L貫穿緩衝塊I的插入孔lc,從而槓桿L的端部固定在安裝架4,單獨製作緩衝塊I和防塵罩2通過單獨的工程安裝在緩衝裝置3。
【發明內容】
[0007]用於現有緩衝裝置的緩衝塊由發泡聚氨酯材料製成,由於使用昂貴的材料,因此其製造費用昂貴,而且在使用後不能再使用,需全部廢棄,隨此不斷地提出不利於費用及環境汙染方面的問題點,還提起由於另外製作用於所述緩衝裝置的防塵罩之後安裝在緩衝裝置,這會使緩衝裝置的製造工程變複雜,並造成費用上升的問題。
[0008]本發明是為解決如所述的現有緩衝壞和防塵罩的諸多問題點而提出的,提供通過能再利用的合成樹脂(PP、PE等)射出成型的緩衝塊,因此不僅能減低製造費用,而且使用後能夠再使用,這會最大限度地減低對環境的負載,以此為技術課題的重點完成了本發明。另夕卜,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其他技術課題是提供一種使緩衝塊和防塵罩一體化,從而減低緩衝裝置的製造費用的同時,簡化換種裝置的生產工程,從而能提高生產效率的緩衝塊。[0009]本發明的其他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由於在汽缸上下升降動作時的衝突而做收縮作用時,最大限度地減低接觸衝擊,增進緩衝性能及耐久性,並能最大限度地減小因與汽缸衝突而在收縮過程中發生的噪音的緩衝塊。
[0010]為實現所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特徵為如下,即在由彈性材料的合成樹脂(PP, PE等)射出成型厚度為1.5mm至5_的主體,在所述主體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多個波形突起和波形凹槽而使主體成型為中空皺紋管體形態,在主體上端形成用於將緩衝塊安裝在緩衝裝置的耦合部件和楔形卡止突起,在主體下端形成供引入汽缸杆的引入孔,在形成在主體的波形突起或波形凹槽的鄰接部分的內外側的彎曲部設置由軟質合成樹脂製成的衝擊緩和部件而構成。
[0011]本發明所提供的緩衝塊具有以下優點,即通過利用合成樹脂的射出成型以低廉的費用能夠大量生產,從而不僅能減低緩衝裝置的製造費用,同時使用緩衝塊後能夠全部再利用而能夠最大限度的減低環境負載,而且,在本發明所提供的緩衝塊能一體形成防塵蓋,因此不僅能減低費用,而且減少零件及工程數,提高緩衝裝置的生產性。
[0012]而且,本發明因汽車的運行狀態而與上下升降動作的氣缸發生衝突而收縮作用時,即使存在彎曲部的接觸,衝擊緩衝部件起緩衝作用來最大限度的減小在彎曲部發生的衝擊,不僅能增進化衝快的耐久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減低因彎曲部的收縮而引起的噪音發生,因此本發明是能期待技術效果的有益的發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A及圖1B是示出現有緩衝塊的一實施例的主視圖及俯視圖。
[0014]圖2是沿圖1A的A-A線的截面圖。
[0015]圖3是示出現有防塵罩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6]圖4是適用現有緩衝塊及防塵罩的緩衝裝置的參考截面圖。
[0017]圖5A及圖5B是本發明提供的緩衝塊的主視圖及俯視圖。
[0018]圖6是沿圖5A的B-B線的截面圖。
[0019]圖7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0020]圖8A及圖8B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正視圖及平面圖。
[0021 ] 圖9是沿圖8A的D-D線的截面圖。
[0022]圖10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0023]圖11A、圖11B、圖11C、圖11D、圖11E、圖1lF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衝擊緩衝部件的實施形態的參考圖。
[0024]圖中:
3:緩衝裝置,4:安裝架,5:彈簧限位器,6:彈簧片,10:緩衝塊,11:主體,12:波形突起,13:波形凹槽,14:耦合部件,15:通孔,16:緩衝板,17:引入孔,20:防塵罩,21:引入開口,22:波形突起,23:波形凹槽,24:彎折部,C:彎曲部,T:衝擊緩和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圖5A及圖5B示出根據本發明所示的緩衝塊10的優選實施例,圖6是縱向切開緩衝塊10的截面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由PP、PE等彈性材質的合成樹脂射出成型厚度為1.5mm至5_的主體11,在主體11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多個波形突起12和波形凹槽13而使主體11成型為中空皺紋管形態,從而通過組合波形突起12及波形凹槽13對主體11提供如彈簧的彈性(緩衝力)。
[0026]在所述主體11的上端一體形成用於安裝在緩衝裝置3的耦合部件14,在耦合部件14的內側形成供氣缸杆L貫穿的通孔15,在耦合部件14的外周緣設置楔形卡止突起14a,密封主體11的下端面,使密封的下端面起緩衝板16的作用,在緩衝板16的中央部形成用於引入氣缸杆的引入孔17。
[0027]如上所述,通過在主體11形成波形突起12及波形凹槽13,在波形突起12和波形凹槽13的相鄰地區的內外側形成「〈」或「〉」形的多個彎曲部R,在各彎曲部R介設由軟質合成樹脂製成的「O」形衝擊緩和部件T,從而在主體11收縮時能夠緩和施加於彎曲部R的衝擊的冋時,能夠減小因衝擊而引起的卩栄首。
[0028]所述衝擊緩和部件T由彈性及緩和振動及衝擊能力出色的軟質合成樹脂製成,可以利用截面呈圓形的通常的「O」形構造物或截面呈長方形的墊圈形構造物等,根據情況,在一側形成切開槽,而能夠提高緩和振動及衝擊作用,衝擊緩和部件T可以實施多種形態(參照圖11)。
[0029]〈發明的作用〉
如上所述構成的本發明,在設置在安裝架4的底部的彈簧限位器5和以預定間隔設置的彈簧片6之間設置螺旋彈簧S,並設置貫穿螺旋彈簧S的內部的汽缸C而構成的緩衝裝置3上安裝而使用,在彈簧限位器5的底面設置防塵罩2的狀態下,貫穿防塵罩2的通孔的緩衝塊10的耦合部件14插入至形成在彈簧限位器5的通孔,從而緩衝塊10及防塵罩2 —體結合在彈簧限位器5,當緩衝塊10的耦合部件14結合在彈簧限位器5的通孔時,形成在耦合部件14的楔形卡止突起14a被卡止在彈簧限位器5的突起部5a,而堅固地固定緩衝塊17和防塵罩2,然後將汽缸C的槓桿L貫穿緩衝塊10的引入孔17和耦合孔15,使槓桿L的端部固定在安裝架4而使用(參照圖7)。
[0030]本發明由於在汽車發生的衝擊及振動而緩衝裝置3的汽缸C升降時,汽缸C的上部面碰撞在形成於緩衝塊10的下端面的緩衝板15,由於形成在主體11的波形突起12及波形凹槽13對緩衝塊10賦予緩衝力,因此在緩衝塊10和汽缸C衝突過程中發生的負重被主體11緩和,由此,可以最大限度的減低傳到車體的汽缸C和緩衝塊10的衝突負重。
[0031]並且,本發明由於汽缸C和緩衝塊10的衝突而主體11收縮的過程中,通過介設在彎曲部R的衝擊緩衝部件T吸收衝擊,從而緩和施加於彎曲部R的衝擊,而能提高緩衝塊10的緩衝作用,同時減低衝擊負重,增進緩衝塊10的耐久性,並且,最大限度地減小在衝擊緩和部件T和汽缸C衝突的過程中發生的噪音而提供肅靜狀態。
[0032]而且,本發明由於緩衝塊10保持固定在彈簧限位器5的狀態,,因此,即使由於施加在緩衝裝置3的衝擊汽缸C的槓桿L發生移動,緩衝塊10也不會從彈簧限位器5脫離或緩衝塊10隨著氣缸杆L移動,因此在緩衝裝置不會發生噪音。
[0033]〈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
圖8示出本發明提供的緩衝塊10的另一實施例,圖9示出縱向切開所述緩衝塊10的截面圖,如圖所示,在由彈性材料射出形成為具有1.5mm至5mm的厚度的主體11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波形突起12及波形凹槽13,使主體11成型為皺紋管形態,在主體11的上端形成耦合部件14及楔形卡止突起14a及通孔15,在主體11的下端形成供氣缸杆L引入的引入孔17而構成緩衝塊10,在形成在所述主體11的引入孔17設置朝外側擴開的緩衝板16,在緩衝板16設置防塵罩20,從而使主體11和緩衝板16以及防塵罩20成為一體,此時防塵罩20具有大於主體11的預定直徑。
[0034]在所述防塵罩20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多個波形突起22及波形凹槽,通過波形突起22和波形凹槽23對防塵罩20賦予緩衝力,在形成在防塵罩20的下端的引入開口 21的上端部設置直徑比防塵罩20縮小的彎折部24,將緩衝塊10安裝在緩衝裝置3的狀態下,朝防塵罩20的內側引入汽缸C,則彎折部24的內面能被按壓在汽缸C的外周面(圖10參照)。
[0035]此時,防塵罩20及彎折部24的直徑按照適用於緩衝裝置3的汽缸C的規格有彈性地設計,防塵罩20及引入開口 21的直徑是不能特定的。
[0036]如上所述構成緩衝塊10時,當緩衝塊10安裝在緩衝裝置3時一起安裝圍繞汽缸C的防塵罩20(參照圖10),此時由於引入開口 21被按壓在汽缸C的表面,因此能徹底防止不純物流入到汽缸C,並且,由於引入開口 21被汽缸C按壓,因此在汽缸C升降時,防塵罩29也一起進行伸縮作用,從而發生在緩衝塊10的主體11的緩衝力和發生在防塵罩20的緩衝力結合而能更加緩和汽缸C的衝突負重。
[0037]而且,由於緩衝塊10和防塵罩20形成為一體化,因此僅一次的成型能製造,從而與單獨成型緩衝塊10和防塵罩20時相比能縮小工程數和材料,並能減低製造費用,當緩衝塊10安裝在緩衝裝置3時,也一起安裝圍繞汽缸C的防塵罩20(參照圖10),因此能簡化緩衝裝置3的製造工程,且能夠全部再利用緩衝塊10和防塵罩20,因此也能減少環境負載。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其中,包括: 多個波形突起(12)及波形凹槽(13),其形成為中空皺紋管形態,並在具有1.5mm至5mm厚度的由彈性合成樹脂而成的主體(11)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耦合部件(14),其用於在所述主體(11)的上端安裝緩衝部件而形成; 通孔(15),其設置在所述耦合部件(14)的內側; 引入孔(17),其形成在構成所述主體(11)的下端面的緩衝板(16)的中央部用以引入汽缸杆(L); 楔形卡止突起(14a),其形成在所述主體(11)的耦合部件(14)以便卡止在緩衝裝置(3)的彈簧限位器(5)的突起部(5a);以及 「O」形衝擊緩和部件(T),其由軟質合成樹脂製成,在所述主體(11)收縮時為了緩和施加於彎曲部(R)的衝擊介設在「〈」或「〉」形彎曲部(R),「〈」或「〉」形彎曲部(R)形成在所述主體(11)的波形突起(12)和波形凹槽(13)的內側及外側的相鄰地區。
2.一種用於緩衝裝置的緩衝塊,其中,包括: 多個波形突起(12)及波形凹槽(13),其形成為中空皺紋管形態,並在具有1.5_至5_厚度的由彈性合成樹脂而成的主體(11)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 耦合部件(14)、楔形卡止突起(14a)及通孔(15),其用於在所述主體(11)的上端安裝緩衝部件而形成; 引入孔(17),其形成在所述主體(11)的下端用以引入汽缸杆(L); 防塵罩(20),其設置在形成於所述引入孔(17)的緩衝板(16)以使所述主體(11)、緩衝板(16)及防塵罩(20)形成為一體; 多個波形突起(22)及波形凹槽(23),在所述防塵罩(20)的外周面以等間隔連續形成;彎折部(24),其形成在所述引入開口(21)的上端部,並具有比防塵罩(20)縮小的直徑以便彎折部的內面被按壓於氣缸(C)的外周面; 「O」形衝擊緩和部件(T),其由軟質合成樹脂製成,在所述主體(11)收縮時為了緩和施加於彎曲部(R)的衝擊介設在「〈」或「〉」形彎曲部(R),「〈」或「〉」形彎曲部(R)形成在所述主體(11)的波形突起(12)和波形凹槽(13)的內側及外側的相鄰地區, 所述楔形卡止突起(14a)設置在所述主體(11)的耦合部件(14)以便卡止於緩衝裝置(3)的彈性限位器(5)的突起部(5a)。
【文檔編號】F16F9/04GK103671673SQ201210324813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許容薰, 金永春 申請人:許容薰, 金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