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最火的十部推理小說(回顧2022上半年出版的推理小說)
2023-06-01 20:45:17 1
網評最火的十部推理小說?從去年我們「懸疑之疑」專欄上線以來,就有一個保留欄目——每年的年中、年末,以每月一本代表作的形式盤點今年出版的簡體中文版推理小說,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網評最火的十部推理小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網評最火的十部推理小說
從去年我們「懸疑之疑」專欄上線以來,就有一個保留欄目——每年的年中、年末,以每月一本代表作的形式盤點今年出版的簡體中文版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出版的盤點從某一個維度可以剖析國內推理小說的市場風向、讀者喜好以及推理文化整體的發展,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一條推理小說在國內發展的脈絡,從分散引進部分著名作品,到有系統的全集出版,到「無時差」的最前沿推理新作,再到如今各家出版社百花齊放,期間原創推理作品也越來越多地被提起。
2022年上半年無疑又是一個特殊的時間段,疫情反覆、居家辦公,讓一部分人無暇閱讀,也讓另一部分人有了更多的時間閱讀,對於出版社來說,線下活動不能舉辦已是常態,而受限於物流、印廠的影響,壓力也前所未有地大。
至於我個人,在今年的4、5月份,沒有收到一本新書(期間有不少好書出版),直到6月份,這些書籍才陸陸續續地如驚喜般出現。時間緊迫,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全部看完這些新書,所以這一次的一月一本代表作,我在我們神氣精群裡做了一次投票,徵集了眾多推理讀者的意見。我想,通過這些資深推理迷的投票,選出的這次2022年上半年盤點,會比我個人的主觀選擇要更具說服力。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究竟是哪六本推理小說,被選出來了吧。
一月
《名偵探原田亙》 白井智之
《名偵探原田亙》,白井智之著,呂文開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版。
作為2022年開年大作,這本書還沒出版之前就已經在推理迷之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而這個討論度其實和《名偵探原田亙》這本書本身關係並不大,基本上都是圍繞作者白井智之的。
白井智之,日本90後新生代推理作家——如此介紹似乎並不能讓人過癮,事實上,他的作品風格在異色作品層出不窮的新本格推理時代也極具辨識度,有人說他是「鬼畜系設定掌門人」,這一標籤幾乎得到了所有讀者的認可。「鬼畜推理」並不是一個流派,而是白井智之的推理小說除了「鬼畜」之外竟然沒有第二個合適的詞語來概括。
2014年,25歲的白井智之帶著作品《人臉很難吃》首次進入大眾視野,在有栖川有棲和道尾秀介兩位前輩的推薦下,這本處女作入圍了第三十四屆橫溝正史推理及恐怖大獎。從這份出道履歷來看,白井智之的鮮明風格就已經定型。首先,兩位推薦人中有栖川有棲被譽為「日本奎因」,飄逸精妙的邏輯流是他推理小說的一大招牌,呃……或者可以說是唯一招牌,因為有栖川的另一個招牌和推理本身沒什麼關係。而另外一位推薦人道尾秀介,其風格多變,早期專攻恐怖、靈異風格的本格推理,後期逐漸向社會派靠攏,最終拿到心儀獎項。再結合橫溝正史推理及恐怖大獎,以及《人臉很難吃》莫名其妙的書名,白井的風格就已經呼之欲出了:恐怖、怪誕、本格。
而他出道的時候已經是2014年,當時的日本推理文壇遠非二十年前新本格剛剛起步的時候,市面上主打恐怖,或者擁有極致本格的作品都不鮮見,而白井智之能在其中殺出一條血路,憑藉的就是這兩個風格巧妙的融合,並且都玩到了頂點。
此後的《東京結合人類》、《晚安,人面瘡》、《無人逝去》等作品,筆法愈趨成熟的白井智之將他的獨特風格發揮到淋漓盡致。
隨著《晚安,人面瘡》引進中國臺灣,中國讀者開始認識、了解這位推理新星,但是無一例外,不管做了多少心理準備,讀者還是會被作品中肆無忌憚的「噁心」描寫嚇到,比如《晚安,人面瘡》設定在暴發「人瘤病」的日本,得此病者,會在身體任何一處部位長出「人臉」,且這些人臉擁有自己的思維,甚至可以說話,可以說隨著劇情的展開,各色人瘤病患者登場後,閱讀體驗是有一點生理不適的。但奇妙之處就在於,如果熬過了這些「下飯」的描寫,最終作者會給出極為嚴謹的邏輯流解答,將之前的伏線一一回收,其邏輯之密、伏線之巧,放在本格推理黃金時代也不落下風。而那些誇張的設定,最終也都會為了推理而服務,並不是刻意為之。
《晚安,人面瘡》繁體譯本書封。
與此同時,因為白井的作品實在上頭,網上出現了部分作品的民翻,即愛好者知道這些書不太可能引進出版,於是用愛發電,翻譯至網上供同好交流學習。
幾乎自2020年開始,白井智之在中國推理圈的討論度開始急速上升,極少一部分讀者通過閱讀原版,然後瘋狂安利,同時慢慢進行著民翻,而絕大多數讀者都只聞其名,並不能真正閱讀一本白井智之的作品。於是,這股情緒醞釀了兩年之後,《名偵探原田亙》上市了。
這部書在白井所有的作品中肯定不是風格最鮮明的,甚至有「洗白」的傾向,我們依然可以在書中找到屬於白井的惡趣味,以及案件本身的血腥殘暴,但歸根結底,這是一本正兒八經的本格推理,它採樣了日本犯罪史上最著名的幾件重案,用全新的設定來進行破解,在這個過程中,推出全新的雙偵探人設,其本質上是一本名偵探成長之書。
洗掉最強烈最出圈的標籤,用穩紮穩打的本格推理迎來自己的全新創作階段,這樣的改變遲早都會到來,年僅32歲的白井還屬於新生代作者,他的首次引進也是一個漂亮的信號,預示著會有更多人認識白井智之這位推理作家,讓我們一起期待他在未來給我們帶來更多難以預料的新作品。
二月
《時間森林·尋找金苗》 金鵬
《時間森林·尋找金苗》,金鵬著,作家出版社2022年2月。
這是一本相當冷門的小說,冷門到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作者的名字,也不知道這是一本推理小說,打開豆瓣,這本已經出版四個月的小說目前還因「評價人數不足」而沒有評分。
我首次聽說這本書是直播中某位讀者的推薦,當時並沒有放在心上,之後在票選一月一本代表作的群投票中,我驚奇地發現,這本書居然得票率超過1/3,遠高於尤·奈斯博的《刀鋒》、飛鳥高的《細紅線》,和新版的江戶川亂步全集。
作者金鵬是《半月選讀》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本身是一名文字工作者,但並非專攻推理的小說家,《時間森林·尋找金苗》的整個故事雖然始於懸念,但也不像傳統推理小說那樣給讀者很高的解謎期待,故事本身更像是一本青春或成長小說,在尋找謎底的過程中,金苗跌宕起伏的一生慢慢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還有被這一靈魂人物牽扯出來的周遭其他人的命運。在這本如細水般流淌的文學性極佳的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諸如手記推理、多重反轉、邏輯流等推理小說的元素,這些元素並不佔主導地位,不會讓讀者產生「這是在讀一本主打推理的作品」的割裂感,但它們錯落有致地點綴在作品中,毫無疑問是非常具有亮點的。
如果說大風格,這本書有點像阿加莎·克裡斯蒂,即便拋開推理元素,本身也是好看的小說,謎題是故事成立的動機,也是呈現主題的切口。很多讀者認為《時間森林·尋找金苗》中的心證推理非常強,而阿加莎更是心證推理的高手。作品中大量描寫橋牌、麻將的內容,也和阿加莎《底牌》中通過整個橋牌局來完成推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儘管在宣傳上,《時間森林·尋找金苗》並沒有打「推理小說」的賣點,但這本書卻可以推薦給所有推理小說的愛好者,這是一本推理元素多且妙,又並不能被推理小說所定義的優秀作品。
三月
《大誘拐》 天藤真
《大誘拐》,[日] 天藤真 著,趙維真 譯,新星出版社2022年3月版。
關於這部作品,我們專欄已有單篇文章專門撰文介紹過(《這本全員無惡人推理小說,是如何讓人讀了就停不下來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閱讀。
在群投票中,三月的《大誘拐》呈現了壓倒性的優勢,而在投票之前,我心裡也早已認定,三月非這本書不可。
作為一本四十多年前的「新書」,今年引進國內依然得到無數好評,霸佔豆瓣懸疑推理小說周榜數周,可見其跨越時代的影響力。
我不是很喜歡因為一本書特殊的歷史地位來決定它在今天的評價,所以有一些歷史地位很高但本身質量過時、或者說玩法已經被迭代的推理小說,我只會做客觀介紹,主觀上並不會十分推薦。比如愛倫坡的某些短篇,甚至阿加莎的《無人生還》,都是毫無疑問的傑作,但如果要推薦的話,同類型已經有更優秀的作品了。
但這本《大誘拐》,拋開它的歷史地位,光看本身質量,我也只能折服: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推理小說該有的樣子!
四月
《愛麗絲罪惡奇境》 早坂吝
《愛麗絲罪惡奇境》,早坂吝著,潘鬱靈譯,讀客文化|文匯出版社2022年4月。
這幾年,風頭正勁的「邪典推理」作家典範當屬兩位。其中一位是前面介紹過的白井智之,另一位就是早坂吝。兩人的作品在我看來殊途同歸,都是基本功紮實的推理作品,本格技法高超,目的明確,創作力旺盛,並非「一本作家」。風格上,兩人在出道伊始就配置了極其鮮明的標籤,儘管這兩個標籤都難登大雅之堂,但容易出圈,而在作品的最後,兩位作家也總能通過自己優秀的本格實力力挽狂瀾,不僅沒有讓作品變成三流的奇情獵奇,反而使作品形成了「設定-推理-主題」的完美閉環。
巧合的是,兩位作家都是在2014年出道,相較於白井智之,年長兩歲的早坂吝出道作就拿下了梅菲斯特獎,得益於儘早開拓不同風格的系列作品,早坂吝的作品早在2020年就已經正式引進國內,還記得嗎,那一年白井智之的鬼畜推理還只能在民翻中得以見到。
所以在兩位同時代、同樣銳氣逼人的作家中,我個人對早坂吝的潛力更加看好,他的「上木荔枝系列」是立身之本,但他並沒有糾結於此,而是及時開拓新的領域,「偵探AI」系列是早坂吝首次引進國內的作品,所帶來的標籤是「人工智慧」,之後在短時間內連續推出《犯人IA》、《四元館事件》、《無人機偵探》,都是在不斷強化這個前沿科技和推理相結合的標籤,作為一個出道不久的新人,早坂吝的身上已經有了兩個強有力的標籤,並且和推理結合得都很好。
四月是推理出版大月,第一季度因為過年,物流、倉庫等工作力不足,很多書都會放到四月出版,再加上4·23世界讀書日是一個很好的營銷當口,所以四月份的競爭非常激烈。今年四月還有下村敦史《同名同姓受害者協會》、東野圭吾《透明的螺旋》、島田庄司《幻肢》等多本極具號召力的作品,此外《周四推理俱樂部》、《天堂之音、魔鬼之名》等黑馬也躍躍欲試,就連早坂吝本人,也有兩本書在四月上市(《愛麗絲罪惡奇境》、《四元館事件》),在這樣的殘酷競爭下,《愛麗絲罪惡奇境》拿到了最高票,可以說含金量是上半年最高了。
《愛麗絲夢遊仙境2》(2016)劇照。
這本小說若要分類,我認為還是可歸屬於早坂吝的「前沿科技推理」,只是這一次又有了新的挑戰。小說的藍本是著名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童話中那些奇幻的劇情、不可思議的謎題被放置在一個虛擬實境遊戲中,需要通過名偵探式的推理來通過一道道關卡,完成整個大遊戲。在這本書中,設定包含了兩個方面,底層邏輯是虛擬實境,用以打通虛幻和現實,故事包裝是《愛麗絲夢遊仙境》,這個經典童話特別受推理小說作者的歡迎,此前就有小林泰三《謀殺愛麗絲》、北山猛邦《愛麗絲鏡城殺人事件》等有中文簡體版的作品在前,沒有被引進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不斷強化的個人風格、純粹的本格推理,再加上經典IP加持,早坂吝的推理之路,走寬了呀。
五月
《空城計》 呼延雲
《空城計》,呼延雲著,新星出版社2022年5月。
經過這幾年出版社、作者的不斷努力,中國的推理讀者應該都會得出這個結論:中國的原創推理越來越好了,儘管還比不上鄰國日本,但整體是一片欣欣向榮的趨勢。
如果說現在的原創推理和五六年前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我覺得是「作者成熟了」。一位優秀的作者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成熟的,注意,這裡的「成熟」是一種綜合能力,並非單指某一項能力特別突出,在推理小說界,處女作就是最高作的情況比比皆是,如島田庄司的最高作依然是《佔星術殺人魔法》,森博嗣的最高作依然是《全部成為F》,但這些作品優秀則已,並不說明作為作家的島田庄司或森博嗣是成熟的。在我看來,能夠利用自己最擅長的特點,寫出剛出道時不敢想像的作品,才是一位作家真正成熟的標誌。從這一點看,島田庄司有成熟作品,但森博嗣沒有——因為他之後的作品風格,都是在出道時可以想像到的。
以上只針對作家本人,和作品好壞沒有太大關係,而我是樂見一位作者不斷嘗試、始終變化、反覆探索的。這其中的代表人物應該是東野圭吾,他寫了十幾年才以《秘密》成功轉型,創作技法得到成熟。所以我儘管不十分喜歡東野圭吾的大部分作品,但對於他的作家身份,是十分欽佩的。
成熟,當然需要時間,五六年前,中國的原創推理作者還在摸索時期,可以說是無數作者的不懈堅持,才讓今天的原創推理環境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好轉,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作者另謀出路,有些作者堅守風格,有些作者觀望躊躇,有些作者不斷精進,幾年後完成徹底蛻變。
呼延雲,就是完成蛻變的代表作家之一,之前的專欄中我們也介紹過呼延雲一路走來的風格變化,這邊不再贅述。到兩年前的《掃鼠嶺》時,我認為他已經完成了風格上的成熟,並且交出了一本職業生涯代表作。直到兩年後的今天,呼延雲帶著《空城計》回來,我發現他的代表作,真是不宜定義得過早。
《空城計》一共五百頁,作為推理小說實在是太厚了一些,尤其是書中內容全部發生在六個小時以內。時間短意味著人物不會有成長的餘地,推理小說的形式又限制了諸多分支事件的描寫,所以我在讀之前就非常好奇,這麼厚一本書會不會不好看呢?
可等到翻開第一頁,我就無暇顧及這些問題了,因為劇情實在太過緊張,老城區被放棄的兒科急診醫院中,一面是捉襟見肘的醫療團隊,一面是頻發的大小狀況,急診室夜晚該碰到的、不該碰到的都在這個晚上塞進了這座幾乎是「空城」的醫院,六個小時實在不短,反而長得令人絕望。
呼延雲在全職寫作之前,做過健康衛生口的記者,那段經歷給他帶來了充分的素材和專業知識,當然,在決定寫醫院的故事之前,他並沒有靠著知識儲備直接上手,而是又做了兩年調研和考察,最終呈現在作品當中的,是海量的細節和真實的人物。
小說的主人公是醫生,在我看來醫生是最接近偵探的職業,並且是社會派 本格派兩手都要抓,一方面他們會見到最真切的欲望和最本質的行為,這裡穿插著無數生離死別,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冷靜地獲取儘可能多的線索,用科學知識和邏輯思維做出人生的判斷。在《空城計》這本小說當中,作者將醫生的這兩個特質用戲劇性的故事放大到了最大程度。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本推理小說,但是很難定義它是本格推理、社會派推理,還是智鬥小說,這只能說明一件事,這是一本呼延雲式的推理。
六月
《荒墟歸人》 那多
《荒墟歸人》,那多著,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6月。
我對推理小說,或者所有小說的喜愛程度是這樣的:好玩——好看——好,三者遞減。雖然在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中,「好」應該是最難的。
所以,當我知道那多的「靈異手記」有新作上市的時候,是非常激動的,因為這個系列的作品,就是我心目中「好玩」作品,即便作者那多在近幾年改變了創作風格,推出了諸如《十九年謀殺小敘》、《人間我來過》等等「好」的作品,但我心中對靈異手記的喜愛是非常獨特的。
這種具有優秀幻想性,並且不失現實底層邏輯的想像力小說我從小就很喜歡看,而其中優秀的作品並不多,要麼是幻想性不足,要麼是現實邏輯崩塌,脫胎為奇幻小說,印象深刻的,只有倪匡、丹·布朗,以及「那多靈異手記」、君天《異現場調查科》、時晨《陸離事件簿》等作品。
《荒墟歸人》作為時隔多年的「那多靈異手記」,撰寫出發點是因為某種強烈情愫,但作為讀者,翻開書本就會如以前的系列作一樣,一頭扎進神秘事件漩渦中,只是這一次的謎面比起以往格局更大。而且因為現實題材的犯罪小說磨礪,那多的文筆也更加紮實,這種紮實感體現在具體的角色身上,周遭虛無飄渺,角色腳踏實地,行文跳脫浪漫,劇情見微知著,又是和之前不一樣的味道。
2022年上半年國內推理小說的出版回顧總結完,我自己都很驚訝,其中國產推理的佔比達到了一半,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現象。
細細琢磨一下這三本原創,全都不是本格推理,卻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給讀者驚喜。而其餘三本引進作,兩本是正當紅的新本格推理新作,一本是經典作品首次出版。我們或許可以從中窺探到一些訊號,中國的推理市場正處於相對成熟的階段:有底氣引進遺珠之作,最前沿的新本格推理也頗具號召力,此外原創推理已經佔據半壁江山,並且讀者對於「推理小說」的定義從原本的堅守本格,變得包容並蓄——我始終認為,當讀者認可推理多元化時,才是真正對本格推理有了自信。
作者/陸燁華
編輯/宮子 李永博 青青子
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