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1 16:01:51 3
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包括箱體(1)和除碳液罐(3),所述的除碳液罐(3)豎直安裝在箱體(1)內部一側,其上端開口露出在箱體(1)的上端面並用罐蓋(7)封口,所述的除碳液罐(3)通過管道與霧化器(5)相連,該霧化器(5)與箱體(1)內部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端相連,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側安裝有臭氧發生器(2),該臭氧發生器(2)通過管道與文丘裡混合管(4)的中部相連通,該文丘裡混合管(4)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輸出接口相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攜帶方便,能進一步提升除碳液對積炭和油泥的分解效果,降低有害尾氣的排放。
【專利說明】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使用輔助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乘用車數量劇增,石油資源消耗急劇增加,尾氣汙染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汽車或其它的行走機械行駛到一定裡程之後,在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類的燃燒室內、氧傳感器、三元催化器以及OBD系統上產生積碳和油泥,如果不能及時清除以上部位油泥和積碳,會使發動機燃燒性能下降,以致油耗增加,動力下降,尾氣超標。傳統的解決上述問題方法是在汽車發動機的燃料中加入高熱值的碳氫化合物燃燒積碳或拆卸發動機修理,或更換新的零部件,缺點是維修成本高,耗費的時間長,對發動機損傷大。
[0003]目前在汽車內部除碳操作中多是使用除碳液霧化後進入汽車發動機內部對積碳和油泥進行分解,但是目前相應的除碳設備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多在汽車4S店和汽車修理廠中使用,普通的汽車使用者難以擁有,這就給汽車的日常除碳操作帶來很多不便。另夕卜,經過除碳液分解積碳和油泥後的發動機內部充滿了很多有毒氣體和細菌,這些氣體的排出也會造成環境的汙染,所以目前需要一種可攜式的帶有除菌消毒功能的除碳裝置來滿足人們日常的汽車保養需要。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攜帶方便,能進一步提升除碳液對積炭和油泥的分解效果,降低有害尾氣的排放。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包括箱體和除碳液罐,所述的除碳液罐豎直安裝在箱體內部一側,其上端開口露出在箱體的上端面並用罐蓋封口,所述的除碳液罐通過管道與霧化器相連,該霧化器與箱體內部的文丘裡混合管的一端相連,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的一側安裝有臭氧發生器,該臭氧發生器通過管道與文丘裡混合管的中部相連通,該文丘裡混合管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輸出接口相通。
[0006]所述的霧化器為高頻振蕩霧化器。
[0007]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的中空混合管的中部為窄孔通道,該窄孔通道與一側的側接管相通,該側接管與臭氧發生器相接。
[0008]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的一端管道上安裝有流量控制閥。
[0009]所述的箱體上布置有控制面板以通過電路控制流量控制閥動作和臭氧發生器的工作時間。
[0010]所述的箱體的上端面居中布置有提手部。
[0011]所述的霧化器將除碳液霧化成納米級的霧化顆粒,所述的引擎除碳裝置在汽車的怠速運行狀態下運行30?40分鐘完成除碳操作。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攜帶方便,裝有臭氧發生器並用文丘裡將臭氧和霧化後的除碳液按比例混合,混合後的除碳液進入汽車引擎,能將除碳液對積炭和油泥的分解效率提高10?20%,臭氧能對引擎內部空氣進行消毒除菌,降低有害尾氣的排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半剖結構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0018]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包括箱體I和除碳液罐3,所述的除碳液罐3豎直安裝在箱體I內部一側,其上端開口露出在箱體I的上端面並用罐蓋7封口,所述的除碳液罐3通過管道與霧化器5相連,該霧化器5與箱體I內部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端相連,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側安裝有臭氧發生器2,該臭氧發生器2通過管道與文丘裡混合管4的中部相連通,該文丘裡混合管4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輸出接口相通。
[0019]所述的霧化器5為高頻振蕩霧化器。
[0020]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中空混合管41的中部為窄孔通道43,該窄孔通道43與一側的側接管42相通,該側接管42與臭氧發生器2相接。
[0021]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端管道上安裝有流量控制閥6,所述的箱體I上布置有控制面板8以通過電路控制流量控制閥6動作和臭氧發生器2的工作時間,所述的箱體I的上端面居中布置有提手部9。
[0022]實施例1
[0023]上述汽車引擎除碳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0024](a)除碳液罐3中裝有不少於400ml的除碳液,將輸出接口與汽車的進氣歧管相連,汽車怠速運轉;
[0025](b)除碳液罐3中的除碳液在霧化器5進行霧化;
[0026](c)霧化後的霧狀除碳液和臭氧發生器2中產生的臭氧在引擎進氣口的吸力的作用下通入到文丘裡混合管4中按照20:1混合,然後從進氣歧管進入到汽車引擎中;
[0027](d)通過控制面板8控制流量控制閥6的開啟和閉合,起到控制除碳液和臭氧的混合液的流量的作用;
[0028](e)進入進氣歧管的混合液依次經過各種傳感器、進-排氣門、燃燒室、火花塞、噴油嘴、活塞頂、活塞環、三元催化器和OBD系統,消除上述部件中的積炭和油泥,混合液中的臭氧對汽車消除積炭和油泥後的發動機內部空氣進行消毒,清除甲醛和細菌。
[0029]高頻振蕩霧化器將除碳液霧化成納米級的霧化顆粒,所述的引擎除碳裝置在汽車的怠速運行狀態下運行30分鐘完成除碳操作。
[0030]實施例2
[0031]上述汽車引擎除碳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0032](a)除碳液罐3中裝有不少於400ml的除碳液,將輸出接口與汽車的進氣歧管相連,汽車怠速運轉;
[0033](b)除碳液罐3中的除碳液在霧化器5進行霧化;
[0034](c)霧化後的霧狀除碳液和臭氧發生器2中產生的臭氧在引擎進氣口的吸力的作用下通入到文丘裡混合管4中按照23:1混合,然後從進氣歧管進入到汽車引擎中;
[0035](d)通過控制面板8控制流量控制閥6的開啟和閉合,起到控制除碳液和臭氧的混合液的流量的作用;
[0036](e)進入進氣歧管的混合液依次經過各種傳感器、進-排氣門、燃燒室、火花塞、噴油嘴、活塞頂、活塞環、三元催化器和OBD系統,消除上述部件中的積炭和油泥,混合液中的臭氧對汽車消除積炭和油泥後的發動機內部空氣進行消毒,清除甲醛和細菌。
[0037]高頻振蕩霧化器將除碳液霧化成納米級的霧化顆粒,所述的引擎除碳裝置在汽車的怠速運行狀態下運行40分鐘完成除碳操作。
[0038]上述實施例1、2中所述的除碳操作在汽車每行駛10000公裡的時候做一次。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包括箱體(I)和除碳液罐(3),所述的除碳液罐(3)豎直安裝在箱體(I)內部一側,其上端開口露出在箱體(I)的上端面並用罐蓋(7 )封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除碳液罐(3)通過管道與霧化器(5)相連,該霧化器(5)與箱體(I)內部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端相連,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側安裝有臭氧發生器(2),該臭氧發生器(2)通過管道與文丘裡混合管(4)的中部相連通,該文丘裡混合管(4)的另一端通過管道與輸出接口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霧化器(5)為高頻振蕩霧化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中空混合管(41)的中部為窄孔通道(43),該窄孔通道(43)與一側的側接管(42 )相通,該側接管(42 )與臭氧發生器(2 )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文丘裡混合管(4)的一端管道上安裝有流量控制閥(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箱體(I)上布置有控制面板(8)以通過電路控制流量控制閥(6)動作和臭氧發生器(2)的工作時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攜式汽車引擎除碳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箱體(I)的上端面居中布置有提手部(9)。
【文檔編號】F02B77/04GK203559983SQ201320548475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4日
【發明者】姜昌國, 周嶽泉 申請人:寧波奧特唯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