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
2023-06-01 15:57:56 1
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在南瓜種植田設計壟溝,搭設竹竿支架,將自然生長狀態下的南瓜匍匐莖蔓綁紮和纏繞在支架上,使之向上方的空間伸展,莖葉的光照和透風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本發明改善了南瓜植物的光照、通氣等環境條件,南瓜葉面積係數由原來的0.8~1m上升到1.5~2.0;座瓜率提高30%~80%;單位面積產量比對照提高50%~200%;成熟期提前10~20天;果實的外觀品質顯著改善,原來曲頸類型經架式栽培後瓜頸伸展,外觀品質提高,也便於運輸碼放。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植株在架上生長,減少了土傳病害傳播的機會。育種或制種栽培利用時,在架上操作比在地面操作要方便,不同品系間不易混淆,便於管理。
【專利說明】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南瓜的栽培生產主要是田間水平匍匐生長,爬地栽培,導致葉片的光照和透風條件差,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嚴重受到影響,並且管理不便。另外,在南瓜進行育種或品種繁殖制種的過程中,因為要人工控制親本中的父本花粉定向授於母本花粉,田間自然種植時就存在操作不方便、親本花朵不便識別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南瓜莖蔓在地面上匍匐生長的爬地栽培的弊端,本發明提出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目的使南瓜的莖蔓向上面的空間生長和伸展,提高葉面積係數,達到增產、改善品質、便於人工管理。
[0004]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從蔓生南瓜幼苗定植初期開始,在幼苗基部土壤中樹立支架,南瓜幼苗在以後生長中將延長的莖蔓綁縛在支架上,使其向著立體空間的上方伸展,所述相鄰的兩個支架距地面1.6m~2.0m高處用繩子扎縛,形成「人」字支架,繼而在2個相鄰「人」字支架之間再橫向架設綁縛一支和立架用材相同規格的橫竿;將莖蔓用綁縛繩綁縛在支架上,使之向上方空間生長,防止莖蔓掉落地面。
[0005]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包括:
[0006]所述支架的規格是基部直徑約2.0~3.0cm,梢端直徑1.5~2.0cm,長度2.0m~
2.2mο
[0007]採用單主蔓整枝的方式管理莖蔓,隨著南瓜莖蔓的生長,將莖蔓綁縛在支架上;莖蔓每隔3節綁縛一次,綁縛繩要綁在莖節上;綁縛3-4次後,待主蔓爬上水平橫竿時進行落蔓,將以前綁縛的綁縛繩解開,小心地將莖蔓落下,用手圍繞立柱將莖蔓纏繞2-3圈,繼而在距地40~50cm處綁縛。
[0008]待南瓜穩定座瓜3-4個後,可打去蔓頭,抑制莖蔓進一步的伸長生長。
[0009]當某個莖蔓節位上座有果實,需這一莖節上綁縛一個綁縛繩,以固定果實。
[0010]黃瓜所處的種植田需整理成壟,壟長5~15m,壟間距L 8~2.0m,溝寬0.8~lm,每壟上種植2行,行間距0.8m,株間距0.8~lm。
[0011]本發明方法與其它作物的搭架栽培及南瓜的爬地栽培相比有以下優點:
[0012]1、改善了南瓜植物的光照、通氣等環境條件,南瓜葉面積係數由原來的0.8~Im上升到1.5~2.0 ;座瓜率提高30%~80% ;單位面積產量比對照提高50%~200% ;成熟期提前10~20天;果實的外觀品質顯著改善,原來曲頸類型經架式栽培後瓜頸伸展,外觀品質提高,也便於運輸碼放。
[0013]2、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植株在架上生長,減少了土傳病害傳播的機會。
[0014]3、育種或制種栽培利用時,在架上操作比在地面操作要方便,不同品系間不易混淆,便於管理。
[0015]因此利用本發明能提高南瓜的土地利用率,提高種植者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0017]實施例一:中、早熟南瓜架式栽培方法(種植地點為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河南科技學院實驗田)
[0018]1、壟行整理:壟長10m,壟間距1.8m,壟寬lm,溝寬0.8m,每壟上種植2行,行間距
0.8m,株間距 0.8mο
[0019]2、定植:3月20日育苗,4月20日定植,畝栽888株。
[0020]3、搭架:南瓜定植後,在距每一棵南瓜植根部15cm處插入一基部直徑約2.0cm,梢端直徑1.5m,長度2.0m的竹竿,然後將每壟上相對行的2根竹竿在1.6m高處扎縛,形成I人字架,繼而在2個人字支架之間再橫向架設綁縛至少一支和立架用材相同規格的橫竿。
[0021]4、莖蔓綁縛及管理:採用單主蔓整枝的方式管理莖蔓。隨著南瓜莖蔓的生長,將莖蔓綁縛在支架上。立柱上莖蔓每隔3節綁縛一次,綁縛繩要綁在莖節上。約綁縛3-4次後,待主蔓爬上水平橫竿時進行落蔓,將以前綁縛的3-4個綁縛繩解開,小心地將莖蔓落下,用手圍繞立柱將莖蔓纏繞2-3圈,繼而在距地40~50cm處綁縛。以後隨著莖蔓的進一步生長繼續綁縛,使莖蔓向上生長,接著在水平方向上生長。待穩定座瓜3-4個後,可打去蔓頭,抑制莖蔓進一步的伸長生長。在管理過程中,如某個莖蔓節位上座有果實,可在這一莖節上綁縛一個綁縛繩,以固定果實。
[0022]5、栽培管理:水肥管理基本上與爬地栽培相同。
[0023]6、產量:早熟品種如「浙江七葉南瓜」至7月上旬採收完畢,平均單株產量8.35Kg,畝產7414Kg,比普通的爬地栽培增產196.5%。
[0024]實施例二:晚熟南瓜架式栽培方法(種植地點為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河南科技學院實驗田)
[0025]1、壟行整理:壟長10m,壟間距2.0m,壟寬lm,溝寬1.0m,每壟上種植2行,行間距
0.8m,株間距 1.0m0
[0026]2、定植:3月20日育苗,4月20日定植,畝栽666株。
[0027]3、搭架:南瓜定植後,在距每一棵南瓜植根部15cm處插入一基部直徑約3.0cm,梢端直徑2.0m,長度2.2m的竹竿,然後將每壟上相對行的2根竹竿在1.Sm高處扎縛,形成I人字架,繼而在2個人字支架之間再橫向架設綁縛一支和立架用材相同規格的橫竿。
[0028]4、莖蔓綁縛及管理:採用單主蔓整枝的方式管理莖蔓。隨著南瓜莖蔓的生長,將莖蔓綁縛在支架上。立柱上莖蔓每隔3節綁縛一次,綁縛繩要綁在莖節上。約綁縛3-4次後,待主蔓爬上水平橫竿時進行落蔓,將以前綁縛的3-4個綁縛繩解開,小心地將莖蔓落下,用手圍繞立柱將莖蔓纏繞2-3圈,繼而在距地60~80cm處綁縛。以後隨著莖蔓的進一步生長繼續綁縛, 使莖蔓向上生長,接著在水平方向上生長。待穩定座瓜2-3個後,可打去蔓頭,抑制莖蔓進一步的伸長生長。在管理過程中,如某個莖蔓節位上座有果實,可在這一莖節上綁縛一個綁縛繩,以固定果實。
[0029]5、栽培管理:水肥管理基本上與爬地栽培相同。[0030]6、產量:晚熟品種如「蜜本南瓜」至8月上旬採收完畢,平均單株產量11.40Kg,畝產7592Kg,比普通的爬地栽培增產153.1%。
[003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 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從蔓生南瓜幼苗定植初期開始,在幼苗基部土壤中樹立支架,南瓜幼苗在以後生長中將延長的莖蔓綁縛在支架上,使其向著立體空間的上方伸展,所述相鄰的兩個支架距地面1.6m~2.0m高處用繩子扎縛,形成「人」字支架,繼而在2個相鄰「人」字支架之間再橫向架設綁縛一支和立架用材相同規格的橫竿;將莖蔓用綁縛繩綁縛在支架上,使之向上方空間生長,防止莖蔓掉落地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的規格是基部直徑約2.0~3.0cm,梢端直徑1.5~2.0cm,長度2.0m~2.2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單主蔓整枝的方式管理莖蔓,隨著南瓜莖蔓的生長,將莖蔓綁縛在支架上;莖蔓每隔3節綁縛一次,綁縛繩要綁在莖節上;綁縛3-4次後,待主蔓爬上水平橫竿時進行落蔓,將以前綁縛的綁縛繩解開,小心地將莖蔓落下,用手圍繞立柱將莖蔓纏繞2-3圈,繼而在距地40~50cm處綁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待南瓜穩定座瓜3-4個後,可打去蔓頭,抑制莖蔓進一步的伸長生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某個莖蔓節位上座有果實,需這一莖節上綁縛一個綁縛繩,以固定果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瓜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黃瓜所處的種植田需整理成壟,壟長5~15m,壟間距1.8~2.0m,溝寬0.8~1m,每壟上種植2行,行間距0.8m,株間距0.8~1m.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875421SQ201410122683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8日
【發明者】周俊國, 李新崢, 楊鵬鳴, 蔡祖國 申請人:河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