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22:49:3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灸,具體是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
背景技術:
天灸,灸法之一。出自《針灸資生經》。是採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處,使其局部皮膚自然充血、潮紅或起皰的治療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膚有類似艾灸的反應,並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為天灸,又稱自灸、敷灸、藥物灸、發皰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過特定藥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發揮明顯的藥理作用。近年來,這種治療方法被廣泛重視,現在興起的經皮給藥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獻所載天灸法較多,如毛茛灸、斑蝥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另說將硃砂等藥物點塗於穴位亦稱天灸(《荊楚歲時記》)。
「灸」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本草匯言》方,治賊風流通關節不能轉動,以鐵落炒熱,投酒中飲之取止痛之效。鐵落療法,即生鐵落加醋後產生熱量,外敷燙患處,有活血祛瘀止痛之效,治療扭傷疼痛。
本發明在古方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工藝提取的中藥有效成分,製成中藥醋,用中藥醋+生鐵落,通過敷灸到達體表病變部位,通過化學物理反應,自然發熱,打開毛孔,擴張血管,吸收醋、鐵離子,中藥有效成分,透過皮膚直達病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包括質量比為1:6-8的生鐵落和中藥醋,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80-200份、制川烏5-15份、制草烏5-15份、制附子2-6份、肉桂1-5份、麻黃2-4份、細辛1-5份、當歸1-6份、川穹1-3份、鹿角霜1-3份、全蠍2-4份、蜈蚣1-4份、白花蛇1-3份、石南藤2-6份、木瓜1-5份、牛膝2-4份、制馬錢子5-15份、棉芪3-6份、三七粉2-6份、赤芍1-4份、皂刺1-3份、透骨草5-10份、伸筋草4-8份、甘草3-7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包括質量比為1:6-8的生鐵落和中藥醋。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80份、制川烏5份、制草烏5份、制附子2份、肉桂1份、麻黃2份、細辛1份、當歸1份、川穹1份、鹿角霜1份、全蠍2份、蜈蚣1份、白花蛇1份、石南藤2份、木瓜1份、牛膝2份、制馬錢子5份、棉芪3份、三七粉2份、赤芍1份、皂刺1份、透骨草5份、伸筋草4份、甘草3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140份、制川烏10份、制草烏10份、制附子4份、肉桂3份、麻黃3份、細辛3份、當歸3.5份、川穹2份、鹿角霜2份、全蠍3份、蜈蚣2.5份、白花蛇2份、石南藤4份、木瓜3份、牛膝3份、制馬錢子10份、棉芪4.5份、三七粉4份、赤芍2.5份、皂刺2份、透骨草7.5份、伸筋草6份、甘草5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200份、制川烏15份、制草烏15份、制附子6份、肉桂5份、麻黃4份、細辛5份、當歸6份、川穹3份、鹿角霜3份、全蠍4份、蜈蚣4份、白花蛇3份、石南藤6份、木瓜5份、牛膝4份、制馬錢子15份、棉芪6份、三七粉6份、赤芍4份、皂刺3份、透骨草10份、伸筋草8份、甘草7份。
生鐵落:為生鐵煅至紅赤,外層氧化時被錘落的鐵屑。取煅鐵時打下之鐵落,去其煤土雜質,洗淨,曬乾。或煅後醋淬用。藥性:辛、涼。歸肝、心經。功效:平肝鎮驚。
醋:酸苦,溫。歸經:入肝、胃經。醋的ph值(溶液酸鹼性程度數值)為1.5-2.0,很接近於人體胃酸的ph值1.3—1.8,有調節腸胃的功能。醋的酸味可加速唾液分泌,加速消化。醋酸及檸檬酸則能滲透食物,有很強的殺菌能力。醋含較高胺基酸,有助抑制人體老化,預防各種老年疾病。用加醋的水洗臉或洗澡,能起到鬆軟皮膚、增強皮膚活力的作用。
制川烏:為川烏的炮製加工品。製法:取淨川烏,大小個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幹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時(或蒸6~8小時)至取大個及實心者切開內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幹,切片,乾燥。性味歸經:辛、苦,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功能主治:同川烏。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溼痺,乳房疼痛,胸部脹痛,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制草烏:草烏的炮製加工品。具有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的作用。用於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心腹泠痛,寒疝止痛。
制附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與歸經: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功能與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溼邪。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溼痺痛。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歸經:歸腎、脾、心、肝經。功效:止痛藥;助陽藥。功能: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主治: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溫經通脈。
麻黃: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功效: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發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溼痺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麻黃絨作用緩和,適於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
細辛:根莖入藥,用為解熱、利尿、鎮痛、鎮靜藥]。治頭痛,有發汗、祛痰之效。細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性味:味甘;辛;苦;性溫。歸經:歸肝;心;脾經。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痺;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扑損傷。
川穹:辛,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鹿角霜: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等的角熬製鹿角膠後剩餘的骨渣。性味歸經:鹹,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溫腎助陽,收斂止血。用於脾腎陽痿,食少吐瀉,白帶,遺尿尿頻,崩漏下血,癰疽痰核。
全蠍:又名鉗蠍、全蟲、蠍子,茯背蟲。性味歸經:辛,平;有毒。歸肝經。功效: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主治病證: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溼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癧。
蜈蚣:蜈蚣為常用藥材,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能。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症、風溼頑痺、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白花蛇:白花蛇為蝮蛇科動物尖吻蝮(五步蛇)的乾燥全體。性味歸經:甘、鹹,溫;有毒。歸肝經。功能主能: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溼頑痺,麻木拘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對偏癱,癱瘓,手足麻木,中風,風溼,關節炎,牛皮癬,等頑固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石南藤:別名南藤、爬巖香,石葫蘆。為胡椒科植物巴巖香的莖葉或全株。性辛,溫。祛風通絡,補腎壯陽。治風寒溼痺,腎虛腰痛,陽痿,咳喘。功能主治:祛風溼,強腰膝,止痛,止咳。用於風溼痺痛,扭挫傷,腰膝無力,痛經,風寒感冒,咳嗽氣喘。
木瓜:性味:性溫,味酸。歸經:歸肝、脾經。功效:舒筋活絡,和胃化溼。
牛膝:為莧科、牛膝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歸經:肝;腎經。功效: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主治:牛膝-原植物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產後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
制馬錢子:制馬錢子為馬錢科植物雲南馬錢的乾燥成熟種子。功效:活血通絡:馬錢子有舒筋活血,散寒通絡的功效。對於乳腺腫塊,癰疽腫痛有很好的療效。消炎抗菌:馬錢子也有抗炎作用,適用於非特異性炎症癰疽腫痛有一定的療效。止痛:馬錢子是中藥止痛最管用的藥物之一,特別是乳痛風溼骨痛,肌肉損傷疼痛有特效。祛瘀生肌:馬錢子對小兒麻痺,手足麻木,抗癌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棉芪:又稱黃芪。性味:甘,微溫。歸經:歸肺、脾、肝、腎經。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託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託瘡。
三七粉:性味:性溫,味苦回甜。功效:三七功用補血,去瘀損,止血衄,能通能補,功效最良,是方藥中之最珍貴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降血壓,降血脂,並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傷新的優點,熟三七粉可以補身體。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乾燥根。苦,微寒。歸肝經。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功能:其性酸斂陰柔,具有養陰、行瘀、止痛、涼血、消腫。主治: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跌扑損傷。
皂刺:性味:辛,溫。歸經:肝,肺經。功能主治:消毒透膿,搜風,殺蟲。主癰疽腫毒,瘰癧,瘡疹頑癬,產後缺乳,胎衣不下,癘風。
透骨草:又名藥曲草,蠅毒草等。性味:甘、辛,溫。歸經:入肺、肝二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溼,該品辛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溼。舒筋活絡,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而肝主筋.故該品具有舒筋活絡之功效。活血止痛,該品辛散溫通,入肝經血分,故能活血止痛。解毒化疹,治陰囊溼疹,瘡瘍腫毒。
伸筋草: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乾燥全草。性味:苦,辛,溫。歸經:入肝經。功能主治:祛風散寒.除溼消腫,舒筋活絡。用於風寒溼痺,筋脈拘攣疼癰。外用治跌打扭傷腫痛。
甘草: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經。生用偏涼,可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用偏溫,能散表寒、補中益氣。此外,甘草還善於調和藥性,解百藥之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古方基礎上,加入現代工藝提取的中藥有效成分,製成中藥醋,用中藥醋+生鐵落,通過敷灸到達體表病變部位,通過化學物理反應,自然發熱,打開毛孔,擴張血管,吸收醋、鐵離子,中藥有效成分,透過皮膚直達病灶,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炎消腫,鎮痛之目的。本發明適用於頸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風溼類風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股骨頭勞損,骨刺,足跟痛等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包括質量比為1:6的生鐵落和中藥醋,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200份、制川烏15份、制草烏15份、制附子6份、肉桂5份、麻黃4份、細辛5份、當歸6份、川穹3份、鹿角霜3份、全蠍4份、蜈蚣4份、白花蛇3份、石南藤6份、木瓜5份、牛膝4份、制馬錢子15份、棉芪6份、三七粉6份、赤芍4份、皂刺3份、透骨草10份、伸筋草8份、甘草7份。
用法:將中藥醋和生鐵落混合,通過敷灸到達病灶。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包括質量比為1:7的生鐵落和中藥醋,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140份、制川烏10份、制草烏10份、制附子4份、肉桂3份、麻黃3份、細辛3份、當歸3.5份、川穹2份、鹿角霜2份、全蠍3份、蜈蚣2.5份、白花蛇2份、石南藤4份、木瓜3份、牛膝3份、制馬錢子10份、棉芪4.5份、三七粉4份、赤芍2.5份、皂刺2份、透骨草7.5份、伸筋草6份、甘草5份。
用法:將中藥醋和生鐵落混合,通過敷灸到達病灶。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中藥醋生鐵落敷灸,包括質量比為1:8的生鐵落和中藥醋,所述中藥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食醋80份、制川烏5份、制草烏5份、制附子2份、肉桂1份、麻黃2份、細辛1份、當歸1份、川穹1份、鹿角霜1份、全蠍2份、蜈蚣1份、白花蛇1份、石南藤2份、木瓜1份、牛膝2份、制馬錢子5份、棉芪3份、三七粉2份、赤芍1份、皂刺1份、透骨草5份、伸筋草4份、甘草3份。
用法:將中藥醋和生鐵落混合,通過敷灸到達病灶。
本發明在古方基礎上,加入現代工藝提取的中藥有效成分,製成中藥醋,用中藥醋+生鐵落,通過敷灸到達體表病變部位,通過化學物理反應,自然發熱,打開毛孔,擴張血管,吸收醋、鐵離子,中藥有效成分,透過皮膚直達病灶,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炎消腫,鎮痛之目的。本發明適用於頸椎病,肩周炎,骨質增生,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風溼類風溼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股骨頭勞損,骨刺,足跟痛等症。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