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掣動逆向輪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13:50:01 2
專利名稱:可掣動逆向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越式離合器。
背景技術:
普通的摩託車、自行車以及其它機械部件中使用的超越式離合器,其漲珠1所受到的彈簧2的推力始終指向斜楔區12,當外輪3相對於內輪4怠速滑行時,漲珠1受到彈簧2的推力作用使其不能完全脫離與內輪4和外輪3的接觸,漲珠1與內輪4和外輪3發生磨擦,在接觸點5和接觸點6處產生磨損和發熱,另外,外輪3相對於內輪4滑行時不能掣動。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零件磨損過快和滑行時不能掣動的缺陷,提供一種壽命長、滑行時可掣動的逆向輪。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可掣動逆向輪,它包括內輪4、外輪3、撥板盤7和壓蓋8,在內輪4和外輪3之間設置有若干個正向斜楔式滾道13,正向斜楔式滾道13內設置至少一個漲珠1,在內輪4和外輪3之間還設置有若干個反向斜楔式滾道14,反向斜楔式滾道14內設置至少一個漲珠1,漲珠1為短圓柱滾子,正向斜楔式滾道13的表面13-1上開有槽14-2,槽14-2內設置有壓簧14-3,壓簧14-3的彈力指向內輪4的圓周外方向,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表面14-1上開有槽14-2,槽14-2內設置有壓簧14-3,壓簧14-3的彈力指向內輪4的圓周外方向,槽14-2設置在內輪4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撥板盤7的端面7-4與內輪4的側面相貼,端面7-4上設置有若干個撥板7-1,撥板7-1伸在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斜楔區14-4處,撥板7-1的數量與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數量相同,端面7-4上開有環形的槽7-2,槽7-2內設置有拉簧7-3,拉簧7-3的一端固定在內輪4的4-1處,拉簧7-3的另一端固定在撥板盤7的7-6處,撥板盤7的端面7-5與壓蓋8的側面相貼,壓蓋8上設置有凸輪8-1,凸輪8-1的旋轉軸線與壓蓋8的軸線相垂直,凸輪8-1的工作表面與撥板盤7的端面7-5緊密接觸,凸輪8-1的工作表面8-1-1點處連接有拉線8-2。本實用新型的拉簧7-3使撥板盤7相對於內輪4轉動,撥板7-1克服壓簧14-3的彈力將漲珠1推離斜楔區14-4,這樣本實用新型就能做到正向傳動反向滑動。當反向滑動需要掣動時,拉動拉線8-2,凸輪8-1轉動的同時磨擦撥板盤7的端面7-5,撥板盤7隨之轉動,撥板7-1退向斜楔區14-4,漲珠1進入斜楔區14-4完成反向掣動。由於壓簧14-3的彈力不是指向斜楔區14-4,所以外輪3相對於內輪4怠速滑行時,產生的摩擦力很小。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價格低廉,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摩託車、自行車和自動扳手等等在使用中有順向傳動、逆向不傳動要求的機構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超越離合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外輪3和內輪4裝配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撥板盤7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側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壓蓋8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2的A-A向剖視圖,圖8是實施方式五的滾道13-1和滾道14-1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2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下面結合圖2、圖3、圖4、圖5和圖6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一種可掣動逆向輪,它由內輪4、外輪3、撥板盤7和壓蓋8組成,在內輪4和外輪3之間設置有若干個正向斜楔式滾道13,正向斜楔式滾道13內設置至少一個漲珠1,在內輪4和外輪3之間還設置有若干個反向斜楔式滾道14,反向斜楔式滾道14內設置至少一個漲珠1,漲珠1為短圓柱滾子,正向斜楔式滾道13的表面13-1上開有槽14-2,槽14-2內設置有壓簧14-3,壓簧14-3的彈力指向內輪4的圓周外方向,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表面14-1上開有槽14-2,槽14-2內設置有壓簧14-3,壓簧14-3的彈力指向內輪4的圓周外方向,槽14-2設置在內輪4寬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撥板盤7的端面7-4與內輪4的側面相貼,端面7-4上設置有若干個撥板7-1,撥板7-1伸在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斜楔區14-4處,撥板7-1的數量與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數量相同,端面7-4上開有環形的槽7-2,槽7-2內設置有拉簧7-3,拉簧7-3的一端固定在內輪4的4-1處,拉簧7-3的另一端固定在撥板盤7的7-6處,撥板盤7的端面7-5與壓蓋8的側面相貼,壓蓋8上設置有凸輪8-1,凸輪8-1的旋轉軸線與壓蓋8的軸線相垂直,凸輪8-1的工作表面與撥板盤7的端面7-5緊密接觸,凸輪8-1的工作表面8-1-1點處連接有拉線8-2。
具體實施方式
二下面結合圖2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在漲珠1與斜楔區14-4或撥板7-1之間設置漲珠11,漲珠11的直徑小於漲珠1的直徑,漲珠11不與壓簧14-3相接觸。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外輪3與內輪4之間傳遞運動時,漲珠1向斜楔區14-4運動,同時推動漲珠11也向斜楔區14-4運動,漲珠1和漲珠11同時工作在斜楔區14-4,共同傳遞動力,使受力面積增大。
具體實施方式
三下面結合圖7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漲珠1為球形,表面13-1和表面14-1上漲珠1的下面開有圓周方向的滾道14-7,滾道14-7是橫斷面為弧形的凹槽。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下面結合圖7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三的不同點是在漲珠1的側面設置漲珠21,相對於漲珠21的位置開有與槽14-2相同的槽14-6,槽14-6中設置與壓簧14-3相同的壓簧14-5。表面13-1和表面14-1上漲珠21的下面開有圓周方向的滾道14-7,滾道14-7是橫斷面為弧形的凹槽。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同。由於設置了漲珠21,使外輪3和內輪4之間傳遞動力時受力面積增大。
具體實施方式
五下面結合圖8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一的不同點是正向斜楔式滾道13和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立面14-8為內凹的圓弧面,表面13-1和表面14-1為外凸的圓弧面。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由於立面14-8為內凹的圓弧面,漲珠1可以部分地含在圓弧面14-8中,減小了漲珠1與外輪3之間的摩擦。表面13-1和表面14-1為外凸的圓弧面,使漲珠1可以更容易地進入斜楔區14-4進行工作。
具體實施方式
六下面結合圖2和圖9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是,壓簧14-3為一根彈簧絲,壓簧14-3的一端壓在螺釘15的下面,壓簧14-3的另一端與漲珠1的表面接觸,螺釘15旋合在內輪4的螺絲孔16中,槽14-2為環形槽。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權利要求1.可掣動逆向輪,它包括內輪(4)、外輪(3),在內輪(4)和外輪(3)之間設置有若干個正向斜楔式滾道(13),漲珠(1)為短圓柱滾子,其特徵是它還包括撥板盤(7)和壓蓋(8),正向斜楔式滾道(13)內設置至少一個漲珠(1),在內輪(4)和外輪(3)之間還設置有若干個反向斜楔式滾道(14),反向斜楔式滾道(14)內設置至少一個漲珠(1),正向斜楔式滾道(13)的表面(13-1)上開有槽(14-2),槽(14-2)內設置有壓簧(14-3),壓簧(14-3)的彈力指向內輪(4)的圓周外方向,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表面(14-1)上開有槽(14-2),槽(14-2)內設置有壓簧(14-3),壓簧(14-3)的彈力指向內輪(4)的圓周外方向,槽(14-2)設置在內輪(4)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撥板盤(7)的端面(7-4)與內輪(4)的側面相貼,端面(7-4)上設置有若干個撥板(7-1),撥板(7-1)伸在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斜楔區(14-4)處,撥板(7-1)的數量與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數量相同,端面(7-4)上開有環形的槽(7-2),槽(7-2)內設置有拉簧(7-3),拉簧(7-3)的一端固定在內輪(4)的(4-1)處,拉簧(7-3)的另一端固定在撥板盤(7)的(7-6)處,撥板盤(7)的端面(7-5)與壓蓋(8)的側面相貼,壓蓋(8)上設置有凸輪(8-1),凸輪(8-1)的旋轉軸線與壓蓋(8)的軸線相垂直,凸輪(8-1)的工作表面與撥板盤(7)的端面(7-5)緊密接觸,凸輪(8-1)的工作表面(8-1-1)點處連接有拉線(8-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掣動逆向輪,其特徵是在漲珠(1)與斜楔區(14-4)或撥板(7-1)之間設置漲珠(11),漲珠(11)的直徑小於漲珠(1)的直徑,漲珠(11)不與壓簧(14-3)相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掣動逆向輪,其特徵是漲珠(1)為球形,表面(13-1)和表面(14-1)上漲珠(1)的下面開有圓周方向的滾道(14-7),滾道(14-7)是橫斷面為弧形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掣動逆向輪,其特徵是在漲珠(1)的側面設置漲珠(21),相對於漲珠(21)的位置開有與槽(14-2)相同的槽(14-6),槽(14-6)中設置與壓簧(14-3)相同的壓簧(14-5),表面(13-1)和表面(14-1)上漲珠(21)的下面開有圓周方向的滾道(14-7),滾道(14-7)是橫斷面為弧形的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掣動逆向輪,其特徵是正向斜楔式滾道(13)和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立面(14-8)為內凹的圓弧面,表面(13-1)和表面(14-1)為外凸的圓弧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掣動逆向輪,其特徵是壓簧(14-3)為一根彈簧絲,壓簧(14-3)的一端壓在螺釘(15)的下面,壓簧(14-3)的另一端與漲珠(1)的表面接觸,螺釘(15)旋合在內輪(4)的螺絲孔(16)中,槽(14-2)為環形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超越式離合器。它包括內輪、外輪、撥板盤和壓蓋,在內輪和外輪之間還設置有若干個反向斜楔式滾道(14),撥板盤的端面(7-4)與內輪的側面相貼,端面(7-4)上設置有若干個撥板(7-1),撥板(7-1)伸在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斜楔區(14-4)處,撥板(7-1)的數量與反向斜楔式滾道(14)的數量相同,撥板盤的端面(7-5)與壓蓋的側面相貼,壓蓋上設置有凸輪(8-1),凸輪(8-1)的旋轉軸線與壓蓋的軸線相垂直,凸輪(8-1)的工作表面與撥板盤的端面(7-5)緊密接觸,凸輪(8-1)的工作表面(8-1-1)點處連接有拉線(8-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價格低廉,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摩託車、自行車和自動扳手等等在使用中有順向傳動、逆向不傳動要求的機構中。
文檔編號F16D41/00GK2592950SQ0321093
公開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10日
發明者蘭永福 申請人:蘭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