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7-03 00:34:46 2
本發明涉及加氫催化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1,3-丙二醇(1,3-PD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生產抗凍劑、洗滌劑、防腐劑等,是眾多聚合物的基礎原料,目前發展起來的最重要應用是合成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與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相比,PTT既具有耐光性、吸水少、穩定性好等優良性能,同時又具有回彈性好,易生物降解和對環境汙染小等優點,在纖維和塑料領域被廣泛應用,是目前研究和開發的焦點。
目前比較好的羰基加氫催化劑有三種類型:銅系催化劑、鎳系催化劑和貴金屬催化劑。三種不同的催化劑比較而言,以雷尼鎳為代表的鎳系催化劑存在製備複雜,反應工藝複雜,催化劑活性低等特點。而貴金屬催化劑在製備過程中,原料成本較高。銅系催化劑中,在工業上最常用的是銅鉻催化劑、銅鋅鉻催化劑和銅鋅催化劑。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在專利US6348632中公開了有關環氧化物製備1,3-丙二醇的方法,採用鉻酸銅催化劑,180℃下反應15小時,3-羥基丙酸甲酯轉化率僅5%,1,3-丙二醇選擇性僅3%,不僅催化效果不好,而且存在鉻的汙染問題在催化劑製備,反應工藝及後處理過程均須特別注意。Shell公司在US6191321B1中公開了一 種3-羥基丙酸甲酯製備1,3-丙二醇的方法,採用Cu-Zn催化劑,原料以低流速通過反應器,降低了加氫反應的溫度。另外,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在專利CN102059125A中公開了一種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的合成方法,該催化劑活性組分是Cu、Mn和Zr的氧化物。復旦大學在專利CN100503039C中公開了一種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用的納米銅基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該催化劑由是Cu、Si和Al的氧化物按一定重量百分百組成,在醇溶液存在的條件下採用溶膠凝膠法製備而成。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專利CN101195558A中公開了一種由3-羥基丙酸甲酯製備1,3-丙二醇的方法,該方法催化劑採用CuO-SiO2。以上雖報導了有關3-羥基丙酸甲酯製備1,3-丙二醇的方法,但均未涉及製備過程中加料順序及加料方式,也未明確說明加氫條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生產工藝簡單,重複性高的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其特徵在於:以SiO2為載體,採用Cu基催化劑,並加入Zn、Zr、Mn、La、P、Mo、Ni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作為助劑,各元素氧化物質量組成為CuO :45~75%, SiO2:15~45%,助劑:0.1~25%。
本發明的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的製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按上述比例將Cu及助劑的前驅體溶於去離子水中;
(2)將鹼性沉澱劑溶於去離子水中製得鹼性溶液;
(3)將步驟(1)和步驟(2)配置好的溶液在30~90℃,攪拌條件下以一定速率共沉澱;
(4)向步驟(3)所得沉澱物中通入矽溶膠,並調節pH 7.0~13.0;
(5)將步驟(4)所得沉澱物在40~100℃下陳化1~10小時;
(6)將步驟(5)所得沉澱物過濾並洗滌2~6次;
(7)將步驟(5)所得沉澱物在60~140℃下乾燥4~40小時;
(8)將步驟(7)所得固體在300~850℃下焙燒4~24小時,
(9)壓片,破碎、過篩得所述催化劑。
進一步的,步驟(1)所述Cu的前軀體優選為硝酸銅,所述助劑的前驅體為硝酸鋅、硝酸鋯、硝酸錳、硝酸鑭、磷酸銨、鉬酸銨、硝酸鎳的一種或幾種。
步驟(2)所述的沉澱劑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的一種,所得鹼性溶液的濃度為0.3~1.3mol/L。
步驟(3)所述攪拌速度為200~1000rpm;所述共沉澱過程通過蠕動泵進行,進料速率為0.8~8ml/min。
步驟(7)所述乾燥為真空乾燥。
步驟(8)所述焙燒的氣氛為空氣。
步驟(9)過篩選用催化劑為20~60目。
本發明所述催化劑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工藝中,使用前催化劑用氫氣體積濃度5~20vol.% 的氫氮混合氣體進行還原,還原溫度為200~450℃,還原壓力0.01~8.0 MPa,還原時間為1~48小時;反應時3-羥基丙酸甲酯用甲醇稀釋,3-羥基丙酸甲酯的質量濃度為5~20%,反應溫度為140~200℃,反應壓力為6~8MPa,反應時間為4~20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的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以SiO2為載體,採用Cu基催化劑,並加入Zn、Zr、Mn、La、P、Mo、Ni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作為助劑,在劇烈攪拌條件下和鹼性沉澱劑通過蠕動泵以特定速率共沉澱,然後加入矽溶膠。相對其它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制1,3-丙二醇的催化劑製備方法,該催化劑可達納米級粒度,通過控制沉澱速率,使沉澱形成更均勻,從而提高了催化活性,助劑的加入使催化劑各組分的相互作用增強,有效地促進活性組分的分散,比表面積大,防止催化劑的燒結,利於穩定催化劑的活性中心,大大提高了3-羥基丙酸甲酯加氫製備1,3-丙二醇反應的活性及選擇性,重複性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案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實例僅在於舉例說明,並不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
實施例1:
將39.48g硝酸銅,4.12g硝酸錳,溶解於400mL去離子中,和0.7mol/L氫氧化鈉溶液465ml在45℃、200rpm攪拌下以0.8ml/min共沉澱,然後加入20g矽溶膠,待沉澱物pH為12.0後,於66℃陳化1h,洗滌三次後,100℃真空乾燥24小時,500℃焙燒4小時,篩分成20~40目填裝,在450℃,8.0MPa下,用氫氣體積濃度20vol.% 氫氮混合氣體還原1h後,通入質量濃度為5%的3-羥基丙酸甲酯的甲醇溶液,於200℃,6.0MPa,下反應4小時,取出反應後液體採用GC-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評價結果見表1。
實施例2:
將27.34g硝酸銅,3.72g硝酸鑭,2.34g硝酸鎳,溶解於400mL去離子中,和0.3mol/L氫氧化鈉溶液400ml在30℃、600rpm攪拌下以6ml/min共沉澱,然後加入30g矽溶膠,待沉澱物pH為7.0後,於40℃陳化6h,洗滌三次後,60℃真空乾燥40小時,850℃焙燒4小時,篩分成20~40目填裝,在200℃,6.0MPa下,用氫氣體積濃度5vol.% 氫氮混合氣體還原20h後,通入質量濃度為20%的3-羥基丙酸甲酯的甲醇溶液,於160℃,8.0MPa,下反應20小時,取出反應後液體採用GC-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評價結果見表1。
實施例3:
將33.41g硝酸銅,2.19g硝酸鋅,1.47g鉬酸銨,0.60g磷酸銨,溶解於400mL去離子中,和1.3mol/L氫氧化鈉溶液480ml在60℃、800rpm攪拌下以8ml/min共沉澱,然後加入23.33g矽溶膠,待沉澱物pH為13.0後,於100℃陳化10h,洗滌兩次後,140℃真空乾燥4小時,700℃焙燒18小時,篩分成20~40目填裝,在400℃,0.01MPa下,用氫氣體積濃度10vol.% 的氫氮混合氣體還原48h後,通入質量濃度為10%的3-羥基丙酸甲酯的甲醇溶液,於140℃,8.0MPa,下反應15小時,取出反應後液體採用GC-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評價結果見表1。
實施例4:
將45.56g硝酸銅,0.70g硝酸鋯,溶解於350mL去離子中,和0.8mol/L氫氧化鈉溶液350ml在90℃、1000rpm攪拌下以0.8ml/min共沉澱,然後加入16g矽溶膠,待沉澱物pH為10.0後,於100℃陳化6h,洗滌六次後,80℃真空乾燥30小時,300℃焙燒24小時,篩分成40~60目填裝,在300℃,3.0MPa下,用氫氣體積濃度15vol.% 氫氮混合氣體還原10h後,通入質量濃度為7%的3-羥基丙酸甲酯的甲醇溶液,於170℃,6.0MPa,下反應6小時,取出反應後液體採用GC-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評價結果見表1。
實施例5
將36.45g硝酸銅,6.97g硝酸鋯,1.462g硝酸鋅溶解於350mL去離子中,和0.85mol/L氫氧化鈉溶液380ml在55℃、800rpm攪拌下共沉澱,然後加入18.67g矽溶膠,待沉澱物pH為8.6後,於65℃老化5h,洗滌四次後,80℃真空乾燥26小時,800℃焙燒7小時,篩分成40~60目填裝,在300℃,0.5MPa下,用氫氣體積濃度10vol.% 氫氮混合氣體還原12h後,通入質量濃度為10%的3-羥基丙酸甲酯的甲醇溶液,於160℃,7.0MPa,下反應12小時,取出反應後液體採用GC-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評價結果見表1。
實施例6
將36.45g硝酸銅,10.46g硝酸鋯,溶解於350mL去離子中,和1.0mol/L氫氧化鈉溶液300ml在45℃、1000rpm攪拌下以3.5ml/min共沉澱,然後加入10g矽溶膠,待沉澱物pH為9.2後,於70℃陳化4h,洗滌五次後,80℃真空乾燥24小時,750℃焙燒6小時,篩分成40~60目填裝,在300℃,1.0MPa下,用氫氣體積濃度15vol.% 氫氮混合氣體還原6h後,通入質量濃度為10%的3-羥基丙酸甲酯的甲醇溶液,於170℃,6.8MPa,下反應5小時,取出反應後液體採用GC-7890A氣相色譜儀分析測定,評價結果見表1。
表1 實施例1-6所述催化劑的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