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室內的製造方法
2023-07-03 17:36:11 1
空調室內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底殼、前蝸舌、貫流風葉,貫流風葉配合設置在底殼上,前蝸舌與底殼之間形成出風口;前蝸舌包括蝸舌本體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上的蝸舌套,蝸舌本體與底殼一體注塑成型。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通過將前蝸舌分拆為可以和底殼一體注塑成型出模的蝸舌本體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上的蝸舌套,由於蝸舌本體與底殼一體注塑成型,強度較高,能夠有效地防止蝸舌套變形,從而防止前蝸舌變形,使其端部到到貫流風葉的距離均勻,從而消除出風不均勻的現象。
【專利說明】空調室內機【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調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分體空調的室內機,如風管機室內機的結構主要如圖1和2所示,其結構主要包括殼體10,殼體10內部固定設置有換熱器20,換熱器20的下方設置有接水盤30,換熱器20的一側設置有風機40,殼體10上設置有位於換熱器20兩側的進風口 11和出風口 12。換熱器20與風機40主要有如圖1所示的換熱器20位於風機40進風側的吸風式,和如圖2所示的換熱器20位於風機40出風側的吹風式。對於這兩種形式,空調呈左右結構,尺寸較大,而對於嵌入式或者吊頂式空調來說,減小其室內機的尺寸是保證其可靠安裝的重要手段。
[0003]現有技術中出現了一種上下安裝的下回側出的空調室內機,即風機40安裝在換熱器20的上部,進風口位於室內機的下部,使整個室內機結構變得緊湊,有效地減小了室內機的尺寸。現有技術 中空調室內機的剖面圖如圖3所示,風機40採用貫流風機,貫流風機包括貫流風葉41、底殼42、前蝸舌43,其中底殼42和前蝸舌43採用注塑件,注塑件零件空腔部分就是模具實體部分,模具沿著模具滑出方向(圖4中兩個箭頭方向)必須呈現向內的斜度。而由於前蝸舌靠近貫流風葉41的端部(圖4中標號A所示部分)的形狀不規貝U,而導致底殼和前蝸舌注塑件一體成型過程中前蝸舌靠近貫流風輪的端部不能出模。現有技術中為了解決不能出模的問題,將前蝸舌43整體提取出來,形成注塑件之後,再將前蝸舌43兩端用螺釘固定在底殼42上。然而這種方式前蝸舌43中間部分無法固定而導致前蝸舌變形量大,從而導致前蝸舌43的端部到貫流風葉41的距離很不均勻,使出風口風速不均勻,噪音也較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提高前蝸舌直線度的空調室內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前蝸舌無法有效固定而導致端部到貫流風葉的距離不均勻而造成的出風不均勻的問題。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底殼、前蝸舌、貫流風葉,貫流風葉配合設置在底殼上,前蝸舌與底殼之間形成出風口 ;前蝸舌包括蝸舌本體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上的蝸舌套,蝸舌本體與底殼一體注塑成型。
[0006]進一步地,蝸舌套卡接在蝸舌本體上。
[0007]進一步地,蝸舌本體包括靠近貫流風葉的進風側的第一折邊,和靠近貫流風葉的出風側的第二折邊,第一折邊與第一折邊呈V字形,且V字形的頂角朝向貫流風葉。
[0008]進一步地,蝸舌套上設置有勾掛在第一折邊下端的鉤狀卡扣;第二折邊上設置有凹部以及位於凹部內的突起,蝸舌套上設置與突起配合的扣槽。
[0009]進一步地,凹部為設置在第二折邊的中部。
[0010]進一步地,V字形的頂角的角度為Θ,蝸舌套最外側的兩邊之間的夾角為α,其中,α < Θ。
[0011]進一步地,蝸舌套內側還設置有內扣,內扣與第二折邊的形成V字形的頂角的端部配合。
[0012]進一步地,蝸舌套呈彎板狀,包括依次連接並且彼此之間呈彎折狀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鉤狀卡扣設置在第一板的自由端,扣槽設置在第三板上,內扣設置在第二板上。
[0013]進一步地,內扣的配合面與第二折邊之間具有預設間隙d。
[0014]進一步地,預設間隙d的範圍為O < d < 1.5mm。
[0015]進一步地,內扣沿第二折邊的延伸方向的高度為h,其中,0.5mm≤h≤4mm。
[0016]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通過將前蝸舌分拆為可以和底殼一體注塑成型出模的蝸舌本體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上的蝸舌套,由於蝸舌本體與底殼一體注塑成型,強度較高,能夠有效地防止蝸舌套變形,從而防止前蝸舌變形,使其端部到到貫流風葉的距離均勻,從而消除出風不均勻的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內機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內機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現有技術中的空調室內機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圖3的中底殼和前蝸舌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是圖5中標號I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前蝸舌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的前蝸舌的蝸舌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27]如圖5和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包括:底殼42、前蝸舌43、貫流風葉41,貫流風葉41配合設置在底殼42上,前蝸舌43與底殼42之間形成出風口 12 ;前蝸舌43包括蝸舌本體431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431上的蝸舌套432,蝸舌本體431與底殼42 —體注塑成型。本發明的空調室內機,通過將前蝸舌分拆為可以和底殼42—體注塑成型出模的蝸舌本體431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431上的蝸舌套432,由於蝸舌本體431與底殼42一體注塑成型,強度較高,能夠有效地防止蝸舌套變形,從而防止前蝸舌變形,使其端部到到貫流風葉41的距離均勻,從而消除出風不均勻的現象。
[0028]如圖7所示,蝸舌本體431包括靠近貫流風葉41的進風側的第一折邊431a,和靠近貫流風葉41的出風側的第二折邊431b,第一折邊431a與第一折邊431a呈V字形,且V字形的頂角朝向貫流風葉41,頂角Θ的根據出模角度相應的調整。當然蝸舌本體431的形狀也可以設計為其他便於出模和固定蝸舌套432的形狀。[0029]優選地,為了方便安裝蝸舌套432,採用卡接的方式將蝸舌套432固定在蝸舌本體431上。如圖7和圖8所示,蝸舌套432上設置有勾掛在蝸舌本體431的第一折邊431a下端的鉤狀卡扣432a ;蝸舌本體431的第二折邊431b上設置有凹部a以及位於凹部a內的突起al,蝸舌套432上設置與突起al配合的扣槽432b。安裝蝸舌套432時,先將鉤狀卡扣432a勾掛在第一折邊431a下端,然後用了將扣槽432b扣在突起al上,從而將蝸舌套432固定在蝸舌本體431上。
[0030]優選地,凹部a設置在第二折邊431b的中部,既方便在滿足出模的要求的前提下在第二折邊431b上設置突起al,又使設置的突起al方便與蝸舌套432上的扣槽432b配合,使蝸舌套432安裝更穩定。
[0031]如圖7和圖8所示,蝸舌套432呈彎板狀,包括依次連接並且彼此之間呈彎折狀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鉤狀卡扣432a設置在第一板的自由端,扣槽432b設置在第三板上。為了方便安裝接水盤30,也可在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組成的彎板狀的空隙之間設置填充材料433,如泡沫等。
[0032]如圖7所示,蝸舌本體431的V字形的頂角的角度為Θ,蝸舌套432最外側的兩邊(即第一邊與第三邊)之間的夾角為α,其中,α < Θ,使安裝後的蝸舌套432對蝸舌本體431有一定的夾緊力,從而使固定更可靠。為了方便安裝橫嚮導風葉片,可以在第三板上設置安裝橫嚮導風葉片的卡扣432d。
[0033]優選地,為了使蝸舌套432固定更穩定,防止蝸舌套432出現變形後難以固定在蝸舌本體431上,如圖7和圖8所示,蝸舌套432內側還設置有內扣432c,內扣432c設置在第二板上,內扣432c與蝸舌本體431的第二折邊431b的形成V字形的頂角的端部配合。從而使蝸舌套432與蝸舌本體431通過鉤狀卡扣432a、扣槽432b、內扣432c三組卡接配合固定,從而增加扣緊程度。
[0034]通常注塑件在完全冷卻後都會有一定量的變形,為了防止蝸舌本體431變形後V字形的頂角變小,以及第一折邊彎曲。為了防止變形及加工誤差後,造成蝸舌套432無法扣上,如圖7所示,在內扣432c的配合面與第二折邊431b之間設置一定的預設間隙d,以消除蝸舌本體431變形及加工偏差的影響。在不同型號的機型中,預設間隙d的範圍為一般為O到1.5mm,較優選地範圍為0.3mm到1_,能夠有效地消除變形和加工誤差,防止安裝不上,同時又不至於太松而達不到穩定安裝的卡緊程度。
[0035]如圖7所示,為了提高內扣432c與第二折邊配合的可靠性,內扣432c沿第二折邊431b的延伸方向具有高度為h,h越大,安裝後固定越可靠,但是h過大容易造成安裝的時候難以配合上,對安裝造成一定的影響,一般地,0.5mm h ( 4mm。較優選地範圍為I到3mm,能夠可靠固定又不至於太大而造成安裝麻煩。
[0036]我們針對現有技術中將前蝸舌整體提取出來,注塑成型後再安裝在底殼上和本發明的將前蝸舌分拆為可以和底殼一體注塑成型出模的蝸舌本體和配合設置在蝸舌本體上的蝸舌套,這兩種方式生產的產品進行了對比測試,由於傳統方式前蝸舌變形量大加上中間沒有固定,所以前蝸舌到貫流風葉的距離很不均勻,導致出風口風速不均勻,噪音數據也比較大。
[0037]以一款額定製冷量為3.5KW的空調器室內機在最高檔風速下的測試數據如下表一所示,主要測試條件包括:風葉直徑98mm,蝸舌間隙6mm,風口長度600mm。噪音測試條件如下:半消音室,正下方1.4米,A計權。
[0038]表一現有技術與本發明的對比測試的實驗數據
[0039]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室內機,包括:底殼(42)、前蝸舌(43)、貫流風葉(41),所述貫流風葉(41)配合設置在所述底殼(42)上,所述前蝸舌(43)與所述底殼(42)之間形成出風口(12); 其特徵在於,所述前蝸舌(43)包括蝸舌本體(431)和配合設置在所述蝸舌本體(431)上的蝸舌套(432),所述蝸舌本體(431)與所述底殼(42) —體注塑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蝸舌套(432)卡接在所述蝸舌本體(43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蝸舌本體(431)包括靠近所述貫流風葉(41)的進風側的第一折邊(431a),和靠近所述貫流風葉(41)的出風側的第二折邊(431b),所述第一折邊(431a)與所述第一折邊(431a)呈V字形,且V字形的頂角朝向所述貫流風葉(4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蝸舌套(432)上設置有勾掛在所述第一折邊(431a)下端的鉤狀卡扣(432a); 所述第二折邊(431b)上設置有凹部以及位於所述凹部內的突起(al),所述蝸舌套(432)上設置與所述突起(al)配合的扣槽(432b)。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凹部為設置在所述第二折邊(431b)的中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V字形的頂角的角度為Θ,所述蝸舌套(432)最外側的兩邊之間的夾角為α,其中,α < Θ。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蝸舌套(432)內側還設置有內扣(432c),所述內扣(432c)與所述第二折邊(431b)的形成V字形的頂角的端部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蝸舌套(432)呈彎板狀,包括依次連接並且彼此之間呈彎折狀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鉤狀卡扣(432a)設置在所述第一板的自由端,所述扣槽(432b)設置在所述第三板上,所述內扣(432c)設置在所述第二板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扣(432c)的配合面與所述第二折邊(431b)之間具有預設間隙d。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預設間隙d的範圍為O< d ≤ 1.5mm。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空調室內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扣(432c)沿所述第二折邊(431b)的延伸方向的高度為h,其中,0.5mm≤h≤4mm。
【文檔編號】F04D29/42GK103452907SQ201210181652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4日
【發明者】杜輝, 蘇運宇, 尚奈伊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