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03 16:50:11 1
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屬於低壓配電保護【技術領域】。包括底座、電子線路板和罩殼,電子線路板安裝在底座內,罩殼位於電子線路板的上方且與底座固定,電子線路板包括線路板本體、多個發光二極體,特點:電子線路板還包括有導光部件,導光部件位於多個發光二極體的上方且與線路板本體固定,在導光部件上開設有多個導光孔,多個導光孔的數量與多個發光二極體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優點:通過在電子線路板的線路板本體上增設導光部件,當線路板本體上的發光二極體在數量多且比較密集時也能起到很好的導光效果;導光孔採用上寬下窄的孔形結構,能保證發光二極體的光線能很好的顯示在控制器的顯示面板上;安裝、拆卸方便;可減少卡腳斷裂。
【專利說明】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低壓配電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新工藝的不斷出現,特別是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和可靠性技術等新技術的應用,低壓斷路器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智能控制器作為斷路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複雜。作為控制器的顯示單元,用來點亮指示這些功能的發光二極體的數量也就越加增多。由於電子元器件的體積越來越小,生產工藝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發光二極體在智能控制器中作為指示各種電氣參數的重要元件,封裝由原來的插件封裝升級為貼片封裝。這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實際的問題:由於發光二極體的數量多,電子線路板上相鄰發光二極體之間的間距小、密度大,而高度又低,再加上發光二極體的發光面離控制器表面的距離較遠,使點亮的發光二極體帶亮相鄰非點亮指示區域的電氣參數,引起用戶誤解。
[0003]為此,本 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效的探索,終於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並且在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經實驗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帶導光部件的斷路器智能控制器,用於解決電子線路板上的發光二極體在數量多且比較密集時的導光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包括底座、電子線路板和罩殼,電子線路板安裝在底座內,罩殼位於電子線路板的上方且與底座固定,所述的電子線路板包括線路板本體、設在線路板本體上的多個發光二極體,其特點是:所述的電子線路板還包括有導光部件,所述的導光部件位於多個發光二極體的上方且與所述的線路板本體固定,在所述的導光部件上開設有多個導光孔,所述多個導光孔的數量與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各導光孔的中心線與線路板本體所在平面之間呈垂直設置。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各導光孔的中心線與線路板本體所在平面之間呈傾斜設置。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光孔頂部的上孔面的面積大於其底部的下孔面的面積。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導光部件上設有卡腳,所述的線路板本體上設有卡槽,通過卡腳與卡槽的嵌配而使所述的導光部件固定在所述的線路板本體上。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卡腳包括卡腳本體以及延設在卡腳本體高度方向底部的楔形倒鉤,通過楔形倒鉤實現卡腳與線路板本體之間的固定連接。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卡腳還包括加強筋,該加強筋連接在卡腳本體與導光部件本體之間而對卡腳起加固作用。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多個發光二極體在線路板本體上呈單排或雙排排列,與此相對應地,所述的多個導光孔同樣呈單排或雙排排列,兩者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0013]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後,具有的有益效果:通過在電子線路板的線路板本體上增設導光部件,當線路板本體上的發光二極體在數量多且比較密集時也能起到很好的導光效果;導光孔採用上寬下窄的孔形結構,能保證發光二極體的光線能很好的顯示在控制器的顯示面板上;卡腳採用倒鉤方式固定,能方便安裝和拆卸;卡腳上增設加強筋,可以減少卡腳斷裂情況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智能控制器的一實施例結構分解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子線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光部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光部件與所述的線路板本體板配合的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導光部件與所述的線路板本體板配合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底座;2.電子線路板、21.線路板本體、211.卡槽、22.導光部件、221.導光孔、2211.下孔面、2212.上孔面、222.卡腳、2221.楔形倒鉤、2222.卡腳本體、2223.加強
筋、23.發光二極體;3.罩殼;4.顯不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公眾能充分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 申請人:將在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但 申請人:對實施例的描述不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實用新型構思作形式而非實質的變化都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002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特別涉及一種帶導光部件的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包括底座1、電子線路板2和罩殼3,電子線路板2安裝在底座I內,罩殼3位於電子線路板2的上方且與底座I固定,所述的電子線路板2包括線路板本體21、設在線路板本體21上的多個發光二極體23和導光部件22,所述的導光部件22位於多個發光二極體23的上方且與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相固定,在所述的導光部件22上開設有多個導光孔221,所述多個導光孔221的數量與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23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0022]進一步的,各導光孔221的中心線與線路板本體21所在平面之間呈垂直設置。
[0023]或者,各導光孔221的中心線與線路板本體21所在平面之間呈傾斜設置。
[0024]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光部件22上設有卡腳222,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上設有卡槽211,通過卡腳222與卡槽211的嵌配而使所述的導光部件22固定在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上。
[0025]進一步的,所述的多個發光二極體23在線路板本體21上呈單排或雙排排列,與此相對應地,所述的多個導光孔221同樣呈單排或雙排排列,兩者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0026]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斷路器智能控制器的一實施例結構分解圖。所述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包括底座1、電子線路板2、罩殼3和顯示面板4,電子線路板2安裝在底座I內,罩殼3位於電子線路板2的上方與底座I吻合卡接,顯示面板4粘貼在罩殼3的上平面上,在所述的顯示面板4上印有參數字符,用戶只需看點亮的字符就能讀取此時控制器的狀態。
[0027]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電子線路板2包括線路板本體21、導光部件22和多個發光二極體23,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優選採用PCB板(印刷電路板),多個發光二極體23呈單排或雙排或多排排列在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上,所述的導光部件22位於多個發光二極體23的上方且與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相固定,在所述的導光部件22上開設有多個導光孔221,所述多個導光孔221的數量與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23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0028]請參閱圖3、圖4,本實用新型所述導光部件22包括導光部件本體以及設置在導光部件本體左右兩側側面上的卡腳222,所述的導光部件本體在高度方向上間隔開設有多個導光孔221,所述的導光孔221的數量與線路板本體21上的發光二極體23的數量相同並且剛好罩在對應發光二極體23的外部,將相鄰發光二極體23間分隔開來,從而能有效防止光線互相干擾。所述導光孔221的形狀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呈上寬下窄的倒四稜台形,也可以是倒圓錐形等,且其頂部的上孔面2212的面積大於其底部的下孔面2211的面積。在安裝時,導光孔221的下孔面2211貼在線路板本體21上,而上孔面2212貼近控制器的顯示面板4,從而保證發光二極體23的光線能很好的顯示在控制器的顯示面板4上。所述的卡腳222包括卡腳本體2222以及延設在卡腳本體2222高度方向底部的楔形倒鉤2221和加強筋2223,所述的加強筋2223連接在卡腳本體2221與導光部件本體之間,以提高導光部件卡腳222處的穩定性和牢固性,所述的卡腳222通過卡腳本體2222在穿過線路板本體21上的卡槽211後利用楔形倒鉤2221實現與線路板本體21之間的固定連接。
[0029]請參閱圖5,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導光部件22的又一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卡腳222直接設在導光部件22本體的底部。所述的卡腳222包括卡腳本體2222以及延設在卡腳本體2222高度方向底部的楔形倒鉤2221 (即省去了前一實施例的加強筋),所述的卡腳222通過卡腳本體2222在穿過線路板本體21上的卡槽211後利用楔形倒鉤2221實現與線路板本體21之間的固定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包括底座(I)、電子線路板(2)和罩殼(3),電子線路板(2)安裝在底座(I)內,罩殼(3)位於電子線路板(2)的上方且與底座(I)固定,所述的電子線路板(2)包括線路板本體(21)、設在線路板本體(21)上的多個發光二極體(23),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電子線路板(2)還包括有導光部件(22),所述的導光部件(22)位於多個發光二極體(23)的上方且與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固定,在所述的導光部件(22)上開設有多個導光孔(221),所述多個導光孔(221)的數量與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23)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各導光孔(221)的中心線與線路板本體(21)所在平面之間呈垂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各導光孔(221)的中心線與線路板本體(21)所在平面之間呈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光孔(221)頂部的上孔面(2212)的面積大於其底部的下孔面(2211)的面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光部件(22)上設有卡腳(222),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上設有卡槽(211),通過卡腳(222)與卡槽(211)的嵌配而使所述的導光部件(22)固定在所述的線路板本體(21)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腳(222)包括卡腳本體(2222)以及延設在卡腳本體(2222)高度方向底部的楔形倒鉤(2221),通過楔形倒鉤(2221)實現卡腳(222)與線路板本體(21)之間的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腳(222)還包括加強筋(2223),該加強筋(2223)連接在卡腳本體(2221)與導光部件(22)本體之間而對卡腳(222)起加固作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斷路器智能控制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多個發光二極體(23)在線路板本體(21)上呈單排或雙排排列,與此相對應地,所述的多個導光孔(221)同樣呈單排或雙排排列,兩者的數量相同且位置相對應。
【文檔編號】H01H71/00GK203481155SQ201320501733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6日
【發明者】鄧國平, 葉文杰, 周龍明, 王頌凱, 王歡 申請人:常熟開關製造有限公司(原常熟開關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