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牛黃超細粉及製備方法
2023-07-02 23:27:46 4
專利名稱::人工牛黃超細粉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物中藥粉術,更具體涉及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同時還涉及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的製備方法。牛黃系傳統名貴中藥材,多為中藥複方製劑組方的成分,臨床應用廣泛。許多常用中成藥含有牛黃成分,如安宮牛黃丸、牛黃解毒片、六神丸等。
背景技術:
: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是在0.1IOOnm空間尺度內操縱原子和分子,對材料進行加工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或對某物質進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一門嶄新的高科技學科。納米技術已逐步運用於中藥製劑領域。現代醫學認為,生物機體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中藥製劑產生的藥理效應不能僅僅歸之於藥物特有的化學組成,還與該製劑的物理狀態密切相關。一般認為,藥物的吸收度常常受到藥物在吸收部位的溶出速度所支配,而減小粒徑可以增大暴露在介質中的表面積促進溶解,進而提高藥物的吸收度。利用脂質體、納米顆粒等納米技術可有效地改善難溶或不溶性中藥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納米級礦物類中藥材如鈣、鐵、鋅製劑內服吸收率大幅提高,可達98%。其次,利用納米技術將中藥製成1IOOOnm級的微粒,可有效提高其穩定性和有效性,降低給藥劑量和毒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藥的順應性。此外,由於納米技術對物質超微粒化作用,納米級粒子將使中藥在人體內的傳輸更方便,從而提高中藥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增強臨床療效。牛黃為牛科動物牛膽囊、膽管及肝管中的結石。據《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中藥典籍記載,牛黃味苦、甘,性涼。歸心、肝經。具有清心解毒、涼肝息風、豁痰開竅等功效,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癲癇發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由於天然牛黃資源少,價格昂貴,國內很多含有牛黃的中藥製劑多採用人工牛黃代替天然牛黃入藥。人工牛黃為貝斯素、膽酸、豬去氧膽酸、膽紅素、膽固醇、無機鹽等配製而成,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定驚之功效,用於熱痰譫狂、神昏不語、小兒急熱驚風、咽喉腫痛、外用治療疔疽、口瘡等。人工牛黃臨床療效與天然牛黃大體相似,但人工牛黃在水中難溶,傳統工藝製備的人工牛黃吸收度低、起效緩慢,藥效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配方合理,更易於人體吸收,本發明顯著提高了人工牛黃的吸收度,人工牛黃超細粉其粒徑尺度為101000納米。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在於提供了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易於操作,適宜於工業化生產。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該礦物中藥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的,用量為重量份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本發明礦物中藥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用量為重量份(較好範圍)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本發明礦物中藥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用量為重量份(優選範圍)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該礦物中藥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的,用量為重量份(較好)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1十二烷基硫酸鈉2.5蒸餾水96.5。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該礦物中藥是由下列組分製成的,用量為重量份(最好)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1十二烷基硫酸鈉5蒸餾水94。人工牛黃在水中難溶,傳統工藝製備的人工牛黃粒徑較大,吸收度低、起效緩慢,藥效難以得到充分發揮。為了增加人工牛黃的吸收,增強其中藥製劑的臨床療效,必須減小人工牛黃的粒徑。本發明工藝採用現代化的中藥精製提取技術對人工牛黃進行製備,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的製備方法(其粒徑尺度為50500納米),其步驟包括A、將人工牛黃、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蒸餾水混勻,配製成人工牛黃混懸液,用高速分散機(IOOOOrpm)分散二次,每次8_12分鐘;B、將分散後的混懸液經過高壓均質機(150300Bar)均質22_28分鐘;C、將上述均質混懸液,用高壓均質機(10002000Bar)均質循環次數為12_18次,每次28-32分鐘,收集人工牛黃混懸液;D、將人工牛黃混懸液預凍至18_22°C以下,預凍降溫速率為_2V/min;E、將預凍好的人工牛黃混懸液移到乾燥室內,然後抽真空至0.8-1.2Pa,開始加熱溫度至23-27°C,升華乾燥,在23-27°C、0.8-1.2Pa條件下維持100-140分鐘,收集凍乾粉。操作高壓均質機時只用一級閥加壓(請解釋一級閥加壓),工作壓力為1400bar。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本發明的人工牛黃超細粉粒徑較小,分布均勻,工藝簡單,易於工業化生產。2、本發明的人工牛黃超細粉可克服傳統工藝製備的人工牛黃粒徑較大、吸收度低、起效緩慢,藥效難以得到充分發揮的問題,可明顯提高其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增強其中藥製劑的臨床療效,藥理作用效果顯著高於傳統工藝製備的人工牛黃中藥製劑。3、藥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具有明顯的抑菌、抗炎、促進潰瘍癒合和止痛、止血作用。體外抑菌試驗顯示,該種痔瘡藥對外科感染常見致病菌(尤其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有明顯抑、殺菌作用,最低抑菌濃度、最低殺菌濃度明顯低於傳統痔瘡藥;對醋酸致大鼠肛周潰瘍有明顯促進潰瘍癒合作用,對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早期的滲出和腫脹以及對醋酸所致急性炎症早期的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滲出有明顯抑制作用,且能明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該痔瘡藥640、1280和2560mg/kg·bw明顯減少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減少率分別可達42.7%、50.2%和40.2%;該痔瘡藥320、640和1280mg/kg·bw能明顯縮短小鼠尾出血時間,縮短率分別為21.0%,31.8%和37.5%,止痛、止血作用較傳統痔瘡藥顯著增強。毒理學研究結果顯示,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毒性極低、用藥安全。過敏性、刺激性試驗和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該痔瘡藥無致敏性和刺激性,未見明顯的急性毒性作用。長期毒性試驗顯示,該痔瘡藥0.17,0.38,0.92g/kg(分別相當於0.26,0.60、1.44克生藥/kg·bw,為人臨床擬用量的16、36、86倍)連續用藥4周未發現明顯毒副作用。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藥物實施例用量如下(重量份)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的製備方法,其步驟是A、首先,將人工牛黃、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蒸餾水混勻,配製成人工牛黃混懸液,用高速分散機(IOOOOrpm)分散二次,每次8或9或10或11或12分鐘;B、將分散後的混懸液經過高壓均質機(150300Bar)均質22或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分鐘;C、將上述均質混懸液,用高壓均質機(10002000Bar)均質循環十二或十三或十四或十五或十六或十七或十八次,每次28或29或30或31或32分鐘,收集人工牛黃混懸液;D、將人工牛黃混懸液預凍18或19或20或21或22°C以下,預凍降溫速率為-2V/min;E、將預凍好的人工牛黃混懸液移到乾燥室內,然後抽真空至0.8或0.9或1或1.1或1.2Pa,開始加熱溫度至23或24或25或26或27°C,升華乾燥,在23或24或25或26或27°C、0.8或0.9或1或1.1或1.2Pa條件下維持100或110或120或130或140分鐘,收集凍乾粉。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療效顯著、毒性極低、用藥安全,現將藥理毒理學研究結果報告如下表1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外科感染常見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濃度(接種菌量103CFU/mL)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表2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外科感染常見致病菌的最低殺菌濃度(接種菌量103CFU/mL)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表3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醋酸致大鼠肛周潰瘍的影響(X±SD,n=12)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注與空白基質對照組比較,*P<0.05,**P<0.01。表4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X±SD,n=13)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注與空白基質對照組比較,*P<0.05,**P<0.01o表5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響(X士SD,η=13)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注與空白基質對照組比較,*P<0.05,**P<0.01o表6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的影響(X土SD,η=10)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注與空白基質對照組比較,*Ρ<0.05,**Ρ<0.01ο表7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I士SD,η=10)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注與空白基質對照組比較,**P<0.01。表8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對小鼠尾出血時間的影響(I±SD,n=13)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注與空白基質對照組比較,*P<0.05,**P<0.01表9以本發明配製的一種痔瘡藥皮膚過敏反應致敏率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注致敏率=(紅斑例數+水腫例數)/動物數X100%。權利要求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0.5~5十二烷基硫酸鈉1~15蒸餾水85~12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0.64十二烷基硫酸鈉210蒸餾水901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12十二烷基硫酸鈉48蒸餾水98106。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牛黃超細粉,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0.8十二烷基硫酸鈉8蒸餾水10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牛黃超細粉,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1十二烷基硫酸鈉2.5蒸餾水96.5。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牛黃超細粉,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原料重量份人工牛黃1十二烷基硫酸鈉5蒸餾水94。7.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牛黃超細粉的製備方法,其步驟是A、將人工牛黃、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蒸餾水混勻,配製成人工牛黃混懸液,用高速分散機分散二次,每次8-12分鐘;B、將分散後的混懸液經過高壓均質機均質22-28分鐘;C、將上述均質混懸液,用高壓均質機均質循環為12-18次,每次28-32分鐘,收集人工牛黃混懸液;D、將人工牛黃混懸液預凍至18-22°C以下,預凍降溫速率為_2°C/min;E、將預凍好的人工牛黃混懸液移到乾燥室內,然後抽真空至0.8-1.2Pa,開始加熱溫度至23-27°C,升華乾燥,在23-27°C、0.8-1.2Pa條件下維持100-140分鐘,收集凍乾粉。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高壓均質機時用一級閥加壓,工作壓力為1400bar。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牛黃超細粉及製備方法,該藥物由人工牛黃、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蒸餾水按一定重量配比製備而成。其步驟是,A、將人工牛黃、十二烷基硫酸鈉和蒸餾水混勻,配製成人工牛黃混懸液,用高速分散機分散;B、將分散後的混懸液經過高壓均質機均質;C、將上述均質混懸液,用高壓均質機均質循環,收集人工牛黃混懸液;D、將人工牛黃混懸液預凍;E、將預凍好的人工牛黃混懸液移到乾燥室內,然後抽真空,開始加熱,收集凍乾粉。該方法工藝簡單、易於操作,本發明顯著提高了人工牛黃的吸收度,適宜於工業化生產。文檔編號A61P1/02GK101804072SQ20101015319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申請日期2010年4月16日優先權日2010年4月16日發明者嚴常開,陳平申請人: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