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用包裝材料及成形容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03 08:29:31 1
成形用包裝材料及成形容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形用包裝材料(1),其包括作為外側層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作為內側層的熱塑性樹脂層(3)、和配設在這兩層之間的金屬箔層(4),作為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使用當薄膜的斷裂強度為X,且薄膜的斷裂應變為Y時,X/Y的值為230MPa~360MPa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該成形用包裝材料即使不塗覆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也能確保優異的成形性。
【專利說明】成形用包裝材料及成形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成形用包裝材料及成形容器,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例如優選適用於筆記本電腦用、手機用、車載用的定置式二次電池(鋰離子二次電池)的容器,另外優選適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醫藥品的包裝材料。
[0002]此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斷裂強度」是指,以JIS K7127-1999 (日本工業標準K7127-1999)的拉伸試驗為基準,在試驗品寬度為15mm、評價點間距離為100mm、拉伸速度為10mm/分的條件下測定所得的斷裂強度(單位:MPa)。
[0003]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斷裂應變」是指,以JIS K7127-1999的拉伸試驗為基準,在試驗品寬度為15mm、評價點間距離為100mm、拉伸速度為10mm/分的條件下測定所得的斷裂應變(單位:無)。
[0004]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靜摩擦係數」是以JIS K7125-1999為基準測定所得的靜摩擦係數;「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是通過將成形用包裝材料切割成兩片,並使該兩片相互以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接觸而測定所得的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是通過將成形用包裝材料切割成兩片,並使該兩片相互以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接觸而測定所得的。
[0005]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動摩擦係數」是以JIS K7125-1999為基準測定所得的動摩擦係數;「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是通過將成形用包裝材料切割成兩片,並使該兩片相互以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接觸而測定所得的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是通過將成形用包裝材料切割成兩片,並使該兩片相互以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接觸而測定所得的。
[0006]另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鋁」的含義中包括鋁及鋁合金。另外,術語「金屬」的含義中包括金屬單體及合金。
【背景技術】
[0007]鋰離子二次電池廣泛用作例如筆記本電腦、攝像機、手機、電力汽車等的電源。作為該鋰離子二次電池,使用了以使電池主體的周圍由容器包圍的方式構成的電池。作為該容器用包裝材料,例如公知一種通過使由拉伸聚醯胺薄膜構成的外層、鋁箔層、和由熱塑性樹脂構成的內層以該順序粘結一體化的方式構成的包裝材料(參照專利文獻I)。
[0008]這種電池容器用包裝材料可以成形為任意形狀,由此,要求具有較高的深衝成形性和較高的拉伸成形性。由此,在以往,例如採用了將脂肪酸醯胺類的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塗覆在包裝材料的外層薄膜的表面上而使材料在成形時易於向模具內滑入的包裝材料(參照專利文獻2)、或以使外層薄膜的厚度相對於金屬箔層的厚度增厚的方式構成的包裝材料。
[0009]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6631號公報
[0010]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216714號公報
[0011]然而,在外層薄膜的表面上塗覆有脂肪酸醯胺類的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的構成中,需要設置將該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塗敷的工序,由此存在生產性低的問題。
[0012]另外,在使外層薄膜的厚度相對於金屬箔層的厚度增厚的構成中,由於包裝材料的整體厚度增大,所以在收納於有限空間內的用途的情況下,存在內容物(包裝對象物)的容積率降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13]本發明是鑑於上述技術背景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種成形用包裝材料及成形容器為目的,該成形用包裝材料即使不塗覆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也能確保優異的成形性。
[001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人經過銳意研究,發現了如下的新穎的認識而完成本發明,該認識為:通過作為成形用包裝材料的外側層來使用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拉伸試驗所求得的斷裂強度/斷裂應變(fracture strain)的值(由拉伸試驗求得的斷裂強度除以由拉伸試驗求得的斷裂應變所得到的值)會對成形用包裝材料的成形性等產生影響。即,本發明提供以下方案。
[0015]〔 I〕一種成形用包裝材料,包括作為外側層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作為內側層的熱塑性樹脂層、和配設在這兩層之間的金屬箔層,其特徵在於,作為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使用當薄膜的斷裂強度為X,且薄膜的斷裂應變為Y時,X/Y的值為230MPa?360MPa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
[0016]〔 2 )根據前項I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當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A,且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B時,A/B的值為1.0?2.0的範圍,
[0017]並當所述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C,且所述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D時,C/D的值為1.0?2.0的範圍。
[0018]〔 3〕根據前項I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斷裂應變為0.5以上。
[0019]〔 4 ) 一種成形容器,其是通過對前項I?3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進行深衝成形或拉伸成形而形成。
[0020]〔 5〕根據前項4所述的成形容器,其作為電池容器來使用。
[0021]發明效果
[0022]在〔I〕的發明中,作為構成外側層的樹脂拉伸薄膜,使用當薄膜的斷裂強度為X,且薄膜的斷裂應變為Y時,X/Y的值為230MPa?360MPa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因此,能夠抑制基於在利用深衝成形或拉伸成形等冷(常溫)成形法的成形加工時產生的局部拉伸所造成的應力集中,並能使薄膜大致均勻地變形,因此,能夠防止在冷成形時產生氣孔和裂紋。這樣,深衝成形性和拉伸成形等成形性優異,在成形時不會產生氣孔、裂紋,並能夠進行使形狀為稜角分明且成形高度較高的成形。這樣,即使不塗覆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也能確保優異的成形性,由此,無需像現有技術那樣地設置可付與滑動性的成分的工序,使生產性優異。另外,也無需像現有技術那樣地使外層薄膜的厚度相對於金屬箔層的厚度而特別增厚,因此,例如在作為電池用包裝材料來使用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充分的容積率。
[0023]在〔2〕的發明中,A/B的值為1.0?2.0的範圍,且C/D的值為1.0?2.0的範圍,因此,能夠提高成形用包裝材料成形時的包裝材料的滑動性,與採用了上述構成(X/Y的值為230MPa?360MPa的構成)所發揮的效果相輔地,能夠更充分地防止在成形時產生氣孔和裂紋,並能使成形性進一步提聞。
[0024]在〔3〕的發明中,構成外側層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斷裂應變為0.5以上,因此,在成形時,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也會與金屬箔層的拉伸追從地良好地拉伸,由此,能夠確保即使在成形體的角落部等也不會產生氣孔這一優異的成形性。
[0025]在〔4〕及〔5〕的發明中,能夠提供一種成形容器(電池用容器等),其不僅沒有基於成形而產生氣孔,而且使形狀稜角分明且成形高度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成形用包裝材料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
[0028]1-成形用包裝材料
[0029]2-外側層(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
[0030]2a-外側層的外表面(非層疊面)
[0031]3-內側層(熱塑性樹脂層)
[0032]3a_內側層的外表面(非層疊面)
[0033]4-金屬箔層
[0034]5-第一粘結劑層
[0035]6-第二粘結劑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圖1表示本發明的成形用包裝材料I的一個實施方式。該成形用包裝材料I作為鋰離子二次電池容器用包裝材料來使用。即,上述成形用包裝材料I供深衝成形等成形用而作為二次電池容器來使用。
[0037]上述成形用包裝材料I構成為,在金屬箔層4的上表面上經由第一粘結劑層5而層疊一體化有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外側層)2,並且,在上述金屬箔層4的下表面上經由第二粘結劑層6而層疊一體化有熱塑性樹脂層(內側層)3。
[0038]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外側層)2,是主要承擔作為包裝材料來確保良好成形性的作用的部件,即承擔防止因成形時金屬箔的頸縮(necking)而導致的斷裂的作用。
[0039]在本發明中,作為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使用當薄膜的斷裂強度為X,且薄膜的斷裂應變為Y時,X/Y的值為230MPa?360MPa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若X/Y的值不足230MPa,則在進行深衝成形和拉伸成形等成形時,在包裝材料上會產生斷裂或氣孔。另一方面,若X/Y的值超過360MPa,則成形後,在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與金屬箔層4之間會發生剝離。其中,作為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優選使用當薄膜的斷裂強度為X,且薄膜的斷裂應變為Y時,X/Y的值為250MPa?300MPa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
[0040]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2的斷裂應變優選為0.5以上。通過使用斷裂應變為0.5以上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在成形時,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2會與金屬箔層4的拉伸追從地良好地拉伸,因此,能夠確保即使在成形體的角落部等也不會產生氣孔的優異的成形性。
[0041]其中尤其優選為,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2的斷裂應變為0.7以上。[0042]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X/Y的值例如能夠通過調整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heat set)溫度來控制。另外,即使通過選擇拉伸方法(將縱向和橫向同時拉伸的同時雙軸拉伸法、將縱向和橫向依次拉伸的依次雙軸拉伸法等)而改變樹脂的晶體取向,也能進行控制。
[0043]優選為,當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的外表面(非層疊面)2a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A,且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的外表面(非層疊面)2a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B時,A/B的值為1.0?2.0的範圍。通過使用A/B的值為1.0?2.0的範圍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能夠充分地防止在成形時產生氣孔和裂紋。其中,更優選為,上述A/B的值為1.0?1.5的範圍,進一步優選為1.0?1.2的範圍。
[0044]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中的靜摩擦係數、動摩擦係數的調整能夠如下地進行:使得在該聚醯胺薄膜層中含有防粘連劑(anti blocking)(例如二氧化娃顆粒、丙烯酸樹脂顆粒等)等,同時調整其含有率。
[0045]在本發明中,作為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並未特別限定,但能夠使用例如尼龍6薄膜、尼龍66薄膜、尼龍MXD薄膜等。
[0046]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的厚度優選設定為12 μ m?50 μ m。
[0047]在不妨礙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可以在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中添加各種添加劑、脂肪酸醯胺等。
[0048]上述熱塑性樹脂層(內側層)3的耐化學性即使對於使用在鋰離子二次電池等中的腐蝕性較強的電解液等也是優異的,並且上述熱塑性樹脂層(內側層)3承擔對包裝材料付與熱封性的作用。
[0049]作為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並未特別限定,但優選為熱塑性樹脂未拉伸薄膜層。上述熱塑性樹脂未拉伸薄膜層3並未特別限定,但優選為通過從由聚乙烯、聚丙烯、烯烴類共聚物、及它們的酸改性物和離聚物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熱塑性樹脂構成的未拉伸薄膜構成。
[0050]優選為,當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的外表面(非層疊面)3a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C,且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的外表面(非層疊面)3a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D時,C/D的值為1.0?2.0的範圍。通過使用C/D的值為1.0?2.0的範圍的熱塑性樹脂層3,能夠充分地防止在成形時產生氣孔和裂紋。其中,更優選為,上述C/D的值為1.0?1.5的範圍,進一步優選為1.0?1.2的範圍。
[0051]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中的靜摩擦係數、動摩擦係數的調整能夠如下地進行:使得在該熱塑性樹脂層中含有防粘連劑(例如二氧化矽顆粒、丙烯酸樹脂顆粒等)等,同時調整其含有率。
[0052]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的厚度優選設定為20 μ m?80 μ m。通過設定為20 μ m以上能夠充分地防止產生氣孔,並且,通過設定為80 μ m以下,能夠降低樹脂使用量並能謀求成本降低。其中,尤其優選為,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的厚度設定為30μπι?50μπι。
[0053]在不妨礙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內,可以在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中添加各種添加劑、脂肪酸醯胺等。
[0054]此外,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上述熱塑性樹脂層3均可以為單層,也可以為多層。[0055]上述金屬箔層4承擔付與阻止氧和水分向包裝材料侵入的阻隔性(gas barrier)的作用。作為上述金屬箔層4並未特別限定,但優選為鋁箔層。作為上述鋁箔4,優選使用由純鋁或Al-Fe類合金構成的厚度為5 μ m?50 μ m的箔。
[0056]成形用包裝材料的外側層及內側層是由樹脂構成的層,擔心從容器外部向這些樹脂層侵入有光、氧、液體,並擔心從內部向這些樹脂層侵入有內容物(電池的電解液、食品、醫藥品等),即使這些侵入物的侵入量是極其微量的。若這些侵入物到達至金屬箔層,則會成為金屬箔層的腐蝕原因。在本發明中,優選採用在金屬箔的兩面上形成有耐蝕性高的化學轉化薄膜的構成,在該情況下,能夠使金屬箔層4的耐蝕性提高。
[0057]上述化學轉化薄膜是通過對金屬箔的表面施以化學轉化處理而形成的覆蓋膜,例如,能夠通過對金屬箔施以鍍鉻處理、或使用鋯化合物的無鉻型化學轉化處理來形成。例如,在進行鍍鉻處理的情況下,在進行了脫脂處理的金屬箔的表面上塗抹下述I)?3)中任一種水溶液,然後進行乾燥。
[0058]I)由磷酸、鉻酸及金屬氟化物的混合物構成的水溶液
[0059]2)由磷酸、鉻酸、金屬氟化物及非金屬氟化物的混合物構成的水溶液
[0060]3)由丙烯酸類樹脂或/及酚醛類樹脂、磷酸、鉻酸、和金屬氟化物的混合物構成的水溶液。
[0061]上述化學轉化薄膜的鉻附著量(每一面)優選為0.lmg/m2?50mg/m2,尤其優選為2mg/m2?20mg/m2。通過這種鉻附著量的化學轉化薄膜,能夠獲得高耐蝕性的成形用包裝材料。
[0062]此外,還可以採用僅在上述金屬箔的任意一面上形成有化學轉化薄膜的構成。
[0063]作為上述第一粘結劑層5並未特別限定,但是,例如在馬來酸酐改性聚乙烯、馬來酸酐改性聚丙烯等酸改性聚烯烴的基礎上,還能夠列舉由含有聚氨酯類樹脂、丙烯酸類樹月旨、熱塑性彈性體而構成的樹脂等形成的粘結劑層。
[0064]作為上述第二粘結劑層6並未特別限定,但是,例如在馬來酸酐改性聚乙烯、馬來酸酐改性聚丙烯等酸改性聚烯烴的基礎上,還能夠列舉由含有聚氨酯類樹脂、丙烯酸類樹月旨、熱塑性彈性體而構成的樹脂等形成的粘結劑層。
[0065]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採用了設有第一粘結劑層5和第二粘結劑層6的構成,但這兩層5、6均不是必需的構成層,還能採用未設有這些層的構成。
[0066]另外,在本發明中,也可以採用在上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的外表面2a上還層疊有聚酯薄膜層(其中優選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層)的構成。即,在圖1所示的構成中,也可以採用在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的上表面上還層疊有聚酯薄膜層的構成。
[0067]通過將本發明的成形用包裝材料I成形(深衝成形、拉伸成形等),而能夠得到成形容器(電池容器等)。
[0068]實施例
[0069]接著,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定於這些實施例。
[0070]
[0071]將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厚度為25 μ m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2乾式層疊到厚度為40 μ m的鋁箔4的一面上,然後將厚度為40 μ m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3乾式層疊至上述鋁箔4的另一面上,由此得到圖1所示的成形用包裝材料。此外,作為用於乾式層疊的粘結劑而使用聚氨酯類粘結劑5、6。
[0072]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2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將100質量份的尼龍6與0.2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而得到尼龍樹脂組合物,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該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190°C。
[0073]另外,上述未拉伸聚丙烯薄膜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0.1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與0.1質量份的芥酸醯胺混合而得到聚丙烯樹脂組合物,並對該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進行未拉伸T模薄膜加工。
[0074]上述那樣地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0,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075]
[0076]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40MPa且斷裂應變為1.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077]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40MPa且斷裂應變為1.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200°C。
[0078]上述那樣地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1,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079]
[0080]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70MPa且斷裂應變為1.2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並且,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與0.1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而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I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081]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70MPa且斷裂應變為1.2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195°C。
[0082]上述那樣地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4,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3。
[0083]
[0084]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20MPa且斷裂應變為2.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085]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20MPa且斷裂應變為2.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190°C。
[0086]上述那樣地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0,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087]
[0088]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00MPa且斷裂應變為1.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089]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00MPa且斷裂應變為1.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195°C。
[0090]上述那樣地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0,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091]〈實施例6>
[0092]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70MPa且斷裂應變為1.2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00MPa且斷裂應變為0.4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除此之外,與實施例3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093]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00MPa且斷裂應變為0.4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190°C。
[0094]上述那樣地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4,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4。
[0095]
[0096]作為尼龍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尼龍6與0.2質量份的防粘連劑(丙烯酸樹脂顆粒)混合而得到的尼龍樹脂組合物;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由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0.1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與0.2質量份的芥酸醯胺混合而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097]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1,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098]
[0099]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0.2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與0.1質量份的芥酸醯胺混合所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00]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0,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101]〈實施例9>[0102]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與0.15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3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03]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5,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3。
[0104]〈實施例10>
[0105]作為尼龍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尼龍6與0.3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μπι的丙烯酸樹脂顆粒)混合所得到的尼龍樹脂組合物;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與0.10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06]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6,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107]〈實施例11>
[0108]作為尼龍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尼龍6與0.25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尼龍樹脂組合物;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與0.10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09]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4,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3。
[0110]〈實施例12>
[0111]作為尼龍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尼龍6與0.05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尼龍樹脂組合物;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與0.05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12]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2.2,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6。
[0113]〈實施例13>
[0114]作為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而使用將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與0.01質量份的防粘連劑(平均粒徑為2 μ m的二氧化矽顆粒)混合所得到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除此之外,與實施例5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15]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4,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2.2。
[0116]〈比較例1>
[0117]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7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0118]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7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180°C。
[0119]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0,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1。
[0120]〈比較例2>
[0121]代替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350MPa且斷裂應變為0.8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而使用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20MPa且斷裂應變為1.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除此之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得到成形用包裝材料。
[0122]此外,上述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值為220MPa且斷裂應變為1.0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是通過如下步驟而得到的:使用同時雙軸拉伸法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尼龍樹脂組合物進行拉伸加工,並將該拉伸加工時的熱定型溫度設定為220°C。
[0123]進行層疊所得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摩擦係數的比A/B的值為1.5, 該成形用包裝材料中的未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摩擦係數的比C/D的值為1.3。
[0124]【表1】
[0125]
【權利要求】
1.一種成形用包裝材料,包括作為外側層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作為內側層的熱塑性樹脂層、和配設在這兩層之間的金屬箔層,其特徵在於, 作為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使用當薄膜的斷裂強度為X,且薄膜的斷裂應變為Y時,X/Y的值為230MPa~360MPa的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當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A,且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B時,A/B的值為1.0~2.0的範圍, 當所述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C,且所述熱塑性樹脂層的外表面彼此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D時,C/D的值為1.0~2.0的範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的斷裂應變為0.5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箔層是通過在金屬箔的兩面上形成有化學轉化薄膜而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金屬箔層的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在所述金屬箔層的另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 而層疊有所述熱塑性樹脂層, 所述金屬箔層是鋁箔層,所述熱塑性樹脂層是未拉伸聚丙烯薄膜層, 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同時雙軸拉伸尼龍6薄膜。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金屬箔層的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在所述金屬箔層的另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熱塑性樹脂層, 所述金屬箔層是鋁箔層,所述熱塑性樹脂層是未拉伸聚丙烯薄膜層, 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同時雙軸拉伸尼龍66薄膜。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金屬箔層的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在所述金屬箔層的另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熱塑性樹脂層, 所述金屬箔層是鋁箔層,所述熱塑性樹脂層是未拉伸聚丙烯薄膜層, 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同時雙軸拉伸尼龍MXD薄膜。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金屬箔層的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在所述金屬箔層的另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熱塑性樹脂層, 所述金屬箔層是鋁箔層,所述熱塑性樹脂層是未拉伸聚丙烯薄膜層, 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依次雙軸拉伸尼龍6薄膜。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金屬箔層的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在所述金屬箔層的另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熱塑性樹脂層, 所述金屬箔層是鋁箔層,所述熱塑性樹脂層是未拉伸聚丙烯薄膜層, 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依次雙軸拉伸尼龍66薄膜。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金屬箔層的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在所述金屬箔層的另一面上經由聚氨酯類粘結劑層而層疊有所述熱塑性樹脂層, 所述金屬箔層是鋁箔層,所述熱塑性樹脂層是未拉伸聚丙烯薄膜層, 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是依次雙軸拉伸尼龍MXD薄膜。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含有二氧化矽顆粒。
12.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軸拉伸聚醯胺薄膜層含有脂肪酸醯胺。
13.一種成形容器,其特徵在於,其通過對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形用包裝材料進行深衝成形或拉伸成形而形成。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成形容器,其特徵在於,其作為電池容器來使用。
【文檔編號】B32B15/088GK104037364SQ201410077141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5日
【發明者】南堀勇二, 倉本哲伸 申請人:昭和電工包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