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鞋帶回壓系統的浮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0:29:51 5
本實用新型屬於固井設備領域,涉及引鞋帶回壓系統的浮動裝置。
背景技術:
浮動裝置是固井施工中安裝在套管下端的工具,其主要的作用是用來引導套管柱沿井筒順利下到井內,防止套管插入井壁巖層,減少下井阻力,同時其自帶的回壓機構,可以在固井施工後防止水泥漿回流。目前的浮動裝置大多只在本體上帶有一套常規的回壓系統,採用引鞋帽與單一回壓閥的結構,通常有以下三種回壓方式:浮球式、彈簧驅動式以及舌板式,其容易產生的後果是:固井膠塞碰壓完成後,如果單一回壓閥失靈,易造成水泥漿倒流回套管,有「灌香腸」的事故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穩定性好,不易失效的引鞋帶回壓系統的浮動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引鞋帶回壓系統的浮動裝置,包括回壓機構、本體和引鞋帽,所述本體為空腔柱體,所述回壓機構設在所述本體內部的上端,所述引鞋帽連接在所述本體的下端,所述引鞋帽的下端設有導引爪;
所述引鞋帽為空腔柱體,所述引鞋帽內部的上端設有球座,下端設有孔板,所述球座上設有第一過流孔,所述第一過流孔的下端設有密封面,所述密封面為向外的喇叭形,所述孔板上設有第二過流孔;
所述引鞋帽的內部還設有密封球,所述密封球設在所述球座和所述孔板 之間,所述密封球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一過流孔和所述第二過流孔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球座由可鑽除材料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引鞋帽由可鑽除材料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球由膠木材質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喇叭形的角度為90度。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過流孔的數量為七個,其中一個居中設置,另外六個圓周均布。
進一步的,所述球座下端的外圈與所述引鞋帽的內圈之間設有第一O型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回壓結構包括上閥、下閥、彈簧、掛膠半球和支撐杆,所述上閥的外圈與所述本體的內圈之間設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掛膠半球通過設在其下端的所述支撐杆與所述下閥連接,所述掛膠半球的上部的外圈與所述上閥下端的內圈接觸設置,所述彈簧設在所述掛膠半球和所述下閥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平行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彈簧和所述支撐杆同軸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在引鞋帽內設置球座和孔板,並且在球座和孔板之間設置密封球,在壓力驅動下,密封球與球座上的密封面配合可實現密封,形成了與回壓機構作用方式不同的回壓機構,提高作用可靠性,使得固井施工結束後,即使原有回壓閥失效,也能提供一道最後的保障,有效防止水泥漿倒流,減少因回壓閥失效引起的固井事故,提高固井成功率,結構穩定性好,不易失 效;2、球座和引鞋帽採用可鑽除材質,方便後續的鑽除清理;3、密封球採用膠木材質,密封性好,能進一步提升安全性,防止洩露倒灌;4、密封面成喇叭形且設置成90度,保證與密封球的充分接觸,提升密封性;5、球座和引鞋帽之間設置第一O型密封圈,進行提升密封性能;6、回壓結構中,上閥與本體之間設置兩個平行設置的第二O型密封圈,提升回壓結構與本體之間的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引鞋帶回壓系統的浮動裝置主視圖的半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回壓機構;11-上閥;12-第二O型密封圈;13-掛膠半球;14-支撐杆;15-彈簧;16-下閥;161-第三過流孔;2-本體;3-球座;31-第一過流孔;32-密封面;4-孔板;41-第二過流孔;5-引鞋帽;51-導引爪;6-膠木密封球;7-第一O型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引鞋帶回壓系統的浮動裝置,包括回壓機構1、本體2和引鞋帽5,本體2為空腔柱體,回壓機構1設在本體2內部的上端,引鞋帽5連接在本體2的下端,引鞋帽5的下端設有導引爪51;
引鞋帽5為空腔柱體,引鞋帽5內部的上端設有球座3,下端設有孔板4,球座3上設有第一過流孔31,第一過流孔31的下端設有密封面32,密封面32為向外的喇叭形,優選地,喇叭形的角度為90度,孔板4上設有第二過流孔41,優選地,第二過流孔41的數量為七個,其中一個居中設置,另外六個圓周均布,過流更加均勻,密封球6受力均勻,密封更加穩定,更優選地,球座3下端的外圈與引鞋帽5的內圈之間設有第一O型密封圈7。
引鞋帽5的內部還設有密封球6,優選地,密封球6由膠木材質製成,密封球6設在球座3和孔板4之間,密封球6的直徑大於第一過流孔31和 第二過流孔41的直徑。
優選地,球座3由可鑽除材料製成;更優選地,引鞋帽5由可鑽除材料製成。
優選地,回壓結構包括上閥11、下閥16、彈簧15、掛膠半球13和支撐杆14,上閥11的外圈與本體2的內圈之間設有第二O型密封圈12,掛膠半球13通過設在其下端的支撐杆14與下閥16連接,掛膠半球13的上部的外圈與上閥11下端的內圈接觸設置,彈簧15設在掛膠半球13和下閥16之間;更優選地,第二O型密封圈12的數量為兩個,兩個第二O型密封圈12平行設置;更優選地,彈簧15和支撐杆14同軸設置,受力均勻,復位效果好。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回壓機構1為彈簧驅動式回壓系統,包括上閥11、下閥16、彈簧15、掛膠半球13及支撐杆14,其中上閥11上裝有平行設置的兩個第二O型密封圈12與本體2保持密封,下閥16與支撐杆14同軸設置且設置在支撐杆14的外圈,下閥16四周均勻分布六個第三過流孔161,引鞋帽5安裝在整個浮動裝置下部,球座3、孔板4和密封球6都安裝在引鞋帽5的內部,形成了與回壓機構1作用方式不同的回壓機構,提高作用可靠性。球座3中心的第一過流孔31下端為90度喇叭形密封面32,球座3上端的外圈通過螺紋連接在引鞋帽5的上端,球座3下端為外徑稍小的密封面,通過第一O型密封圈7與引鞋帽5的內壁形成密封,孔板4上設有多個第二過流孔(41),用卡簧固定在引鞋帽5內壁,密封球6就放置在孔板4與球座3之間,引鞋帽5的下端帶有均布的五個導引爪51,下套管的時候,導引爪51起著引導套管柱順利下井的作用,引鞋帽5上端的外圈加工有螺紋,整個引鞋帽5通過螺紋與浮動裝置的本體2連接。
當固井施工結束後,水泥漿的反壓使得密封球6緊緊的壓在球座3的密封面32上,形成密封,這樣,即使浮動裝置的其他回壓閥均失效,也能有 效地防止水泥漿倒流,降低因回壓閥失效引起的固井事故發生率,提高固井成功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