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材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7:09:16
專利名稱:線材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材固定裝置,它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一第二固定部位,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藉由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即能達到實質固定線材以與端子連接。
絕大部分電源供應器的開關(SW)或插座(Socket)在使用上,均必須與線材相結合,此稱為線材加工(Wire Harness)作業。另外有少部分則直接將端子插入PC板(即個人電腦的主機外殼板)上,此稱為插板式作業(PC Board Mounted)。而本實用新型的構想,主要是針對前述的線材加工作業方面的缺點提出改進方案。
就目前的現狀而言,所有線材的加工只有兩種作業方式,請參閱
圖1,顯示出一焊接型式(Solder Type)的公插座10,是指將線材11的裸線12部分插入端子13的開孔14內,再利用焊錫(Solder)進行焊接以固定裸線12。另一種作業為圖2中所示的快速端子15型式(Fasten Terminal Type),該領域十分廣泛的應用方式是將線材11先行加工固定於一連結器15(connector)上,即利用圖3中的第一固定部位151來固定線材11的絕緣體111,而第二固定部位152則固定線材11的導電體112,再將連結器15插入而同時夾住端子13,即完成連接的程序。
然而,焊接式的缺點不少,首先是如圖5所示的翹版(Rocker)開關16或圖4中的插座10的熱變形問題原因是一般規定使用烙鐵焊接(Iron Soldering)加工時,操作時間為3-0.5秒,但實際上很難防範每一位作業員都能做到。而一旦焊接時間過長,開關16的固定端子部位17,以及插座10的塑料本體101的固定端子13的突出部位102即很容易過熱變形,輕者造成作業損失,,重者甚至會造成短路而引發危險。
況且在焊接的過程中,需添加高分子助焊劑,就經常會聞到刺鼻的怪味,另外電烙鐵會發出350℃以上的高溫,並且會產生含鉛的有毒氣體,此重金屬會累積在人體器官中,並無法排出體外,故而對人體健康有極不良的影響。雖然大部分的工廠都設有排風管的設備,但仍有些工廠在密閉場所作業,此對作業員健康有極大的威協,更何況就算能將有毒氣體排出,結果仍然是逸散在空氣中,造成了環境的汙染。
另外,國際的知名大廠如英特爾(Intel)或韓國之三星電子等,均要求在焊接線材11的裸線12時,必須先點焊固定裸線12本身的數根股線(圖中未示出),然後才穿入端子13的開孔14並且迴轉到裸線12上,再進行焊接於端子13,如此雖可確保線材11不會脫落,但卻增加了人工作業的負擔,所以是非屬理想的銜接方式。
至於快速端子15的缺點,首先是夾住端子13的強度不夠,雖然沒有因焊線加工所造成的問題,但因作業方式為插入式,既然可用手插入,當然也可用手拔出,如此低的夾緊強度將令製造廠與消費者都要冒萬一線材脫落的風險,或因長期使用就容易造成彈性疲勞。再者,此快速端子15易產生瞬間斷電(Intermittence)現象,因快速端子15是將兩種金屬物(即快速端子15與插座10的端子13)用插入的方式來結合,故無法避免的是,有可能金屬與金屬無法緊密結合,除了造成阻抗的增加,並可能因兩片金屬間的輕微分離於是產生了一空隙(Gap),一旦有此空隙,則通上電流後,就會產生了瞬間斷電的現象,而使此成品亦變為一不良品。
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線材與端子相銜接的問題,經設計人進行一番研究改良後,終於獲得一種線材固定裝置,除了有效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外,亦能更緊密的將兩種金屬的結合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材固定裝置,其中使用一鉚接式(Crimp style)連結器,來穩固的結合線材與開關或插座的端子。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材固定裝置,其中利用具有一中空圓柱的以固定於端子上,實現線材與端子之間的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材固定裝置,其中運用擠壓金屬片的固定方式,使線材與端子得到結合,具有環保的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材固定裝置,其中固定裝置上設有突出板片以與插座端子上的一對凹槽相銜接。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進行一電連接,該端子上並具有一開孔,其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用以固定該線材之一絕緣體,一第二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一固定部位附近,用以固定該線材之一導電體,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用以穿過該開孔,並經過擠壓而將該裝置固定於該端子上,以達到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
較佳是,該裝置還具有一第四固定部位,為一突出板片,而該端子亦具有一第一凹槽,且該第四固定部位即包住該端子而向內折彎,用以扣住該第一凹槽。
較佳是,該裝置還具有一第五固定部位,為一突出板片,並裝設於該第四固定部位之相對位置,而該端子亦具有一第二凹槽,且該第五固定部位即包住該端子而向內折彎,用以扣住該第二凹槽。
該裝置的第三固定部位可以為經由抽拉而延長的一中空圓柱,而該擠壓程序即將該中空圓柱鉚接於該端子的該開孔上。
該中空圓柱穿過該端子之該開孔後可以預留一相對高度,以利於進行該擠壓程序,且該相對高度約為1mm。
較佳是,該裝置的第三固定部位能改成經由切割再彎折之一突出板片,而經擠壓將該突出板片固接於該端子的該開孔上。
較佳是,該裝置所連接的端子為一開關或插座的端子,且該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位均具有一「U」形斷面。
今再依照另外一個觀點來看,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進行一電連接,該端子上並具有一開孔,其包括一第二固定部位,用以固定該線材之一導電體,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用以穿過該開孔,並經過擠壓而將該裝置固定於該端子上,以達到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而此裝置還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用以固定該線材之一絕緣體。
若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進行一電連接,該端子上並具有一開孔,其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用以固定該線材之一絕緣體,一第二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一固定部位附近,用以固定該線材之一導電體,一第四固定部位,用以扣住該端子之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五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四固定部位的相對位置,用以扣住該端子之一第二凹槽,以達到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又此裝置還包含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四固定部位附近,用以穿過該開孔,並經過擠壓而將該裝置固定於該端子上。
綜上所述可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確能利用一鉚接式連接器來銜接端子,並具有穩固結合的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圖1是現有技術的插座上焊接有線材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的插座端子利用快速端子銜接線材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快速端子的平面展開示意圖4是圖1中的塑料本體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現有技術的翹板開關的正面示意圖;圖6是圖5的翹板開關的俯視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的套合過程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8是圖7的插座與固定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9是圖7中固定裝置的平面展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展開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用於電壓開關的正面示意圖;圖12是圖11的裝置與開關的橫向剖視開關動作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另一電壓開關的橫向剖視示意圖;圖14是圖13的裝置與開關的縱向剖視示意圖;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用於翹板開關的橫向剖視開關動作示意圖;圖16是本實用新型的線材固定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17是本實用新型圖16的固定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請參閱圖7,示出一種線材固定裝置20,用於固定一線材21以與一端子22進行一電連接,端子22上並有一開孔23,其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24,用以固定線材21的一絕緣體25(即塑料部分),並能增加裝置20與線材21互相結合的強度,一第二固定部位26,裝設於第一固定部位24附近,用以固定線材21之一導電體27(即裸線),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28,裝設於第二固定部位26附近,用以穿過開孔23,並經過擠壓而將裝置20固定結合於端子22上,以完成線材21與端子22的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20還具有一第四固定部位29,即為一突出板片29,而端子22亦具有一第一凹槽30,且第四固定部位29即用以扣住第一凹槽30(先包住端子22,再向內折彎)。又有一第五固定部位31,其亦為一突出板片31,並裝設於第四固定部位29的相對位置,而端子22亦具有一第二凹槽32,且第五固定部位31即包住端子22而向內折彎,用以扣住第二凹槽32,藉由第四及第五固定部位29,31的相對固定力量,就能夠再增加一對輔助強度,如此即可符合國際規範的必須有第二夾制力的要求。上述的第三固定部位28為經由原先為平面的板片進行抽拉而延長的一中空圓柱28(如圖8所示,此中空圓柱28的兩側柱板281,282的厚度,將因抽拉而變得較薄一些),該擠壓程序即將中空圓柱28鉚接於端子22的開孔23上。
請參閱圖8,可見到此中空圓柱28在穿過開孔23後,可以預留一相對高度H,以利於進行該擠壓程序,且超出端子22的相對高度約為1mm,此裝置20的平面展開圖即如圖9所示。又此第三固定部位28能改成經由切割再彎折的二突出板片283(詳見圖10),該擠壓程序即將突出板片283固接於端子22的開孔23上,且圖中的圓圈231代表進行固接時開孔23的預定位置。
請參閱圖11及12,本裝置20除了連接圖7中的公插座221的端子22外,亦能連接一電壓開關40的端子41,或者是圖13中的另一型電壓開關42的端子43,同時其第三固定部位28的抽拉延長方向是與第一固定部位24的彎折方向相反(詳見圖14所示),並且第四固定部位29是位於第二及第三固定部位26,28之間。而由圖15即可察見裝置20亦能連接控制電源用的翹板開關50的端子51。再參閱圖16及17,本裝置20的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位24,26均具有一「U」形斷面。
今再依照另外一個角度業看圖7,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線材固定裝置20,用於固定一線材21以與一端子22進行一電連接,端子22上並具有一開孔23,其包括一第二固定部位26,用以固定線材21的一導電體27,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28,裝設於第二固定部位26附近,用以穿過開孔23,並經過擠壓程序而將裝置20固定於端子22上,以達到線材21與端子22的電連接,而此裝置20還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位24,裝設於第二固定部位26附近,用以固定線材21的一絕緣體25。
若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線材固定裝置20,用於固定一線材21以與一端子22進行一電連接,端子22上並具有一開孔23,其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24用以固定線材21的一絕緣體25,一第二固定部位26,裝設於第一固定部位24附近,用以固定線材21的一導電體27,一第四固定部位29,用以扣住端子22的一第一凹槽30,以及一第五固定部位31,裝設於第四固定部位29的相對位置,用以扣住端子22的一第二凹槽32,以達到線材21與端子22的電連接。又此裝置20還包含一第三固定部位28,裝設於第四固定部位29附近,用以穿過開孔23,並經過擠壓程序而將裝置20固定於端子22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能以一嶄新的型式,藉由鉚合方式將裝置的中空圓柱穿過端子的開孔,使得線材的連接器得以穩固的與端子銜接。並且在端子上所增設的一對凹槽,可用於與本裝置上的突出板片實質固接,而極適合於工業化生產。故凡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做出修改或修飾,然而,均不脫離如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的電連接,該端子上並具有一開孔,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以固定該線材的一絕緣體;一第二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一固定部位附近,以固定該線材的一導電體;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穿過所述的開孔,該裝置經擠壓固定於該端子上,以形成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具有一第四固定部位,其為一突出板片,而該端子亦具有一第一凹槽,且該第四固定部位即包住該端子而向內折彎,以扣住該第一凹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具有一第五固定部位,為一突出板片,並裝設於該第四固定部位的相對位置,而該端子亦具有一第二凹槽,且該第五固定部位即包住該端子而向內折彎,以扣住該第二凹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三固定部位為經抽拉而延伸的一中空圓柱,該中空圓柱鉚接於該端子的該開孔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中空圓柱穿過所述的開孔,並具有高出相對高度,且該相對高度約為1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第三固定部位為經切割再彎折的一突出板片,該突出板片經擠壓固接於該端子的該開孔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端子為一開關或插座的端子,且該第一及第二固定部位均具有一「U「形斷面。
8.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的電連接,該端子上並具有一開孔,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第二固定部位,用以固定該線材的一導電體;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穿過所述的開孔,該裝置經擠壓固定於該端子上,以形成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以固定該線材的一絕緣體。
10.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的電連接,該端子上並具有一開孔,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以固定該線材的一絕緣體;一第二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一固定部位附近,以固定該線材的一導電體;一第四固定部位,以扣住該端子的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五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四固定部位的相對位置,以扣住該端子的一第二凹槽,以形成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含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四固定部位附近,穿過所述的開孔,該裝置經擠壓固定於該端子上。
專利摘要一種線材固定裝置,用於固定一線材以與一端子的電連接,該端子上具有一開孔,該裝置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位,以固定該線材的一絕緣體,一第二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一固定部位附近,以固定該線材的一導電體,以及一第三固定部位,裝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位附近,穿過所述的開孔,並經擠壓使該裝置固定於該端子上,以形成該線材與該端子的電連接。該固定裝置可達到實質固定線材以連接端子的效果。
文檔編號H01R4/26GK2408578SQ0020133
公開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26日
發明者黃丞邦 申請人:共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