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7:04:11 1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 一種制刷工作平臺,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
背景技術:
國內現有的制刷行業在產品加工的工藝上還比較簡單,設備的自動化程度比較 低,對廉價勞動力的依賴性十分強。制刷工藝主要有夾板、鑽孔、植毛、平毛、出板幾個步驟, 現在的制刷流程是先將刷板裝夾好後送到鑽孔機上鑽孔,然後將鑽好孔的刷板放在植毛機 上植毛,植好毛後取下刷板,然後將刷板再放到平毛機上平毛,最後得到成品,該流程需要 三次周轉、三次裝夾、三次出板,增加了勞動力資本,同時生產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隨著時代 的發展,廉價勞動力即將成為過去時,企業的競爭將從簡單的勞動密集型向高效率、高自動 化程度的現代高科技型轉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提高了 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力資本,減少了裝板、卸板的次數,減少了對制刷機器投入的成本。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包括有底板、支撐 板、星形旋轉板、旋轉主軸、旋轉副軸,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共有上、左、下、右四個工位,星形 旋轉板截面為十字形,旋轉主軸橫向穿過星形旋轉板的中心並設置在支撐板上,支撐板與 底板相連接,星形旋轉板上還平行設有四個旋轉副軸,旋轉副軸以旋轉主軸為中心。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將夾板、鑽孔、植毛、平毛和出板工藝在一臺制刷機上得 以實現,減少了滾刷的裝夾和卸下的次數,減少了生產時間,提供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減少 了機器投入的成本。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是底板,2是支撐板,3是旋轉主軸,4是星形旋轉板,5是旋轉副軸。圖2是星形旋轉板的A-A向結構示意圖。圖中3是旋轉主軸,4是星形旋轉板,5是旋轉副軸,6是滾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包括有底板1、支撐板2、旋轉主軸3、星形 旋轉板4、旋轉副軸5,該星形旋轉工作平臺1共有上、左、下、右四個工位,星形旋轉板4縱 向截面為十字形,其中上工位為鑽孔區、左工位為植毛區、下工位為平毛區、右工位為出板 和夾板區,旋轉主軸3橫向穿過星形旋轉板4的中心並設置在支撐板2上,支撐板2與底板 1相連接,星形旋轉板4上還平行設有四個旋轉副軸5,旋轉副軸5以旋轉主軸3為中心。 生產時在右工位上裝夾一塊滾刷6,啟動電源使星形旋轉板4逆時針旋轉90°,使得右工位上的滾刷6旋轉到上工位,上工位上的旋轉副軸5帶動滾刷6進行旋轉,鑽孔機對滾刷6進 行鑽孔,完成鑽孔工藝後機器停止,在右工位上再裝夾一塊新的滾刷6,啟動電源使星形旋 轉板4逆時針旋轉90°,新裝夾的滾刷6到達上工位進行鑽孔工藝,鑽孔好的滾刷到達左 工位,左工位上的旋轉副軸5帶動滾刷6進行旋轉,植毛頭對滾刷6進行植毛,在右工位上 再裝夾一塊滾刷6,等鑽孔機和植毛頭停止工作後,啟動電源使星形旋轉板4再逆時針旋轉 90°,植好毛的滾刷6旋轉到下工位,下工位上的旋轉副軸5帶動滾刷6進行旋轉,平毛機 對滾刷6進行平毛工藝,上工位的滾刷6旋轉到左工位進行植毛工藝,右工位的滾刷6旋轉 到上工位進行鑽孔工藝,在右工位上再裝夾一塊新的滾刷6,等鑽孔機、植毛頭和平毛機完 成工作停止後,啟動電源使旋轉平臺逆時針旋轉90°,平毛結束的滾刷6到達右工位,此時 將夾具鬆開,用一定的氣流將滾刷6吹出,得到成品,同時在右工位上再裝夾一塊新的滾刷 6,如此循環操作。
權利要求
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底板、支撐板、星形旋轉板、旋轉主軸、旋轉副軸,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共有上、左、下、右四個工位,星形旋轉板截面為十字形,旋轉主軸橫向穿過星形旋轉板的中心並設置在支撐板上,支撐板與底板相連接上,星形旋轉板上還平行設有四個旋轉副軸,旋轉副軸以旋轉主軸為中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制滾刷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包括有底板、支撐板、星形旋轉板、旋轉主軸、旋轉副軸,星形旋轉工作平臺共有上、左、下、右四個工位,星形旋轉板截面為十字形,旋轉主軸橫向穿過星形旋轉板的中心並設置在支撐板上,支撐板與底板相連接上,星形旋轉板上還平行設有四個旋轉副軸,旋轉副軸以旋轉主軸為中心。本發明將夾板、鑽孔、植毛、平毛和出板工藝在一臺制刷機上得以實現,減少了滾刷的裝夾和卸下的次數,減少了生產時間,提供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減少了機器投入的成本。
文檔編號A46D3/00GK101862077SQ20091003099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0日
發明者尤志俊 申請人:江都市帕沃精密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