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6:48:31 5
專利名稱:發電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自發電功能的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正在使用和製造的空調器都是利用電能轉換成機械能,驅動壓縮機工作,通過截流而形成強大壓力,使製冷劑相變而實現制熱製冷的任務。雖然它們的制熱製冷能效比及效果都較理想,但是由於它工作時需較強的壓力,耗電量仍然非常大,消費者都很難消費的起,因此民間流傳著「能買的起而用不起」的說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出以下方案,即提供一種空調器,它能充分利用壓縮機強勁的推壓力、推動發電機進行發電的同時實現對製冷劑的限流相變,完成制熱製冷工作;同時利用空調製熱製冷時形成的溫差發電及內、外風機,在不影響空調正常運作的基礎上,通過控制系統將電力導給空調本身自用,充分利用電能,減少了電能的消耗。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發電空調器,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外風機、蒸發器、內風機、連接導管。還包括溫差發電方陣、外風力發電機、具有發電功能的限流器、內風力發電機。其中溫差發電方陣安裝於壓縮機與換向閥之間最高溫處,並置放於冷凝器後,受外風機作用散熱形成內熱外冷的溫差,進行溫差發電。外風力發電機設置於外風機正前方, 利用外風機的風力發電。內風力發電機置於蒸發器內側的內風機正前方,利用內風機的風力發電。具有發電功能的限流器取代了現有空調器及制冷機組中的截流系統,其製冷劑進口、製冷劑出口分別與冷凝器、蒸發器連接,利用製冷劑的流體作用發電。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在不影響製冷制熱正常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傳統空調器及制冷機組中的各電動部件,發揮多元化作用,把整個空調器及各種制冷機組系統變成發電系統。其發電量大、結構簡單、節能環保、成本低,易於推廣。將製冷器改變成自身會發電的發電空調器。具體為1、將空調器及各種制冷機組中耗電量最大的壓縮機變成了發電機的驅動機,由於功率大,它會發出非常理想的電量來支持整個製冷系統的正常運作。2、根據空調器高溫製冷的特點,合理運用溫差發電,既散熱又發電。3、根據空調器只要工作,內、外風機就都吹風的特點,充分利用風力進行發電,十分節能環保。
圖1為本發明發電空調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限流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壓縮機,2、溫差發電方陣,3、換向閥,4、冷凝器,5、外風機,6、外風力發電機,7、限流器,7-1、流體發電機,7-2、製冷劑進口,7-3、製冷劑出口,7-4、葉輪,7-5、限流器上蓋,8、蒸發器,9、內風機,10、內風力發電機,11、連接導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發電空調器,包括壓縮機1、冷凝器4、外風機5、蒸發器8、內風機9、連接導管11。以及包括溫差發電方陣2、外風力發電機6、限流器7、內風力發電機 10。壓縮機1出口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溫差發電方陣2,溫差發電方陣2的出口端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到換向閥3上,再通過連接導管11和冷凝器4的入口端相連,冷凝器4的出口端與蒸發器8之間裝有一個具有發電功能的限流器7,限流器7取代了現有空調器及制冷機組中的截流系統。蒸發器8的出口端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到換向閥3,最後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到壓縮機1的進口端。其中溫差發電方陣2安裝於壓縮機1與換向閥3之間最高溫處,並置放於冷凝器 4後,受外風機5作用散熱形成內熱外冷的溫差,進行溫差發電。外風力發電機6設置於外風機5正前方,利用外風機5的風力發電。內風力發電機10置於蒸發器8內側的內風機9 正前方,利用內風機9的風力發電。製冷時,壓縮機1首先給溫差發電方陣2 —端通過導管11供熱,而溫差發電方陣 2的另一端則通過散熱翅片在外風機5的幫助下進行降溫,形成較大的溫差進行發電。發電後的製冷劑通過管道11流向換向閥3直接進入冷凝器4,進入冷凝器4的製冷劑需持續降溫,外風機5則不斷給予降溫,設置在外風機5正前方的風力發電機6受外風機5作用則快速運轉達到發電的目的。由於製冷劑需形成液態才能達到理想製冷,因此在外風機5不斷給冷凝器4降溫的同時,壓縮機1則藉助限流器7不斷限流加壓形成液態,壓縮機1在對限流器7中的液態製冷劑不斷的推壓作用時又實現了發電。圖2是具有發電功能的限流器 7的結構示意圖。限流器7中有一個流體發電機7-1和一個葉輪7-4,限流器7最上端有一限流器上蓋7-5。限流器7的製冷劑進口 7-2、製冷劑出口 7-3分別與冷凝器4、蒸發器8連接,從冷凝器4到蒸發器8流動的製冷劑推動葉輪7-4旋轉,使流體發電機7-1發電。限流器7的作用是利用製冷劑的流體作用發電。發電後液態狀態的製冷劑通過導管11進入蒸發器8要吸熱汽化製冷。需內風機9不斷高速旋轉增加蒸發器8氣流量換熱製冷。設置在內風機9內側正前方的內風力發電機10受內風機9作用旋轉發電,同時實現較好的製冷效果。吸熱汽化後的製冷劑通過導管11經過換向閥3回到壓縮機1循環利用。制熱時,則由換向閥3改變製冷劑的流動方向。即可制熱同時發電。其控制方式包括製冷時由壓縮機推動運行的製冷介質在通過溫差發電方陣後,經冷凝器運行至限流器時,受到一定流量限制,形成一定的壓力達到製冷劑相變的目的。液態狀製冷劑進入室內蒸發器,吸熱降溫後再循環至壓縮機。同時內風機和外風機中軸上所設置的發電機進行不同量的發電。本系統中幾處發電機組所有電量均通過控制系統傳導至空調器及各種制冷機組的用電系統。
權利要求
1.一種發電空調器,包括壓縮機(1)、冷凝器G)、外風機(5)、蒸發器(8)、內風機(9)、 連接導管(11),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溫差發電方陣O)、外風力發電機(6)、具有發電功能的限流器(7)、內風力發電機(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空調器,其特徵在於壓縮機(1)出口通過連接導管 (11)連接溫差發電方陣O),溫差發電方陣O)的出口端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到換向閥 (3)上,再通過連接導管(11)和冷凝器的入口端相連,冷凝器的出口端與蒸發器 (8)之間裝有限流器(7),限流器(7)取代了現有空調器及制冷機組中的截流系統;蒸發器 (8)的出口端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到換向閥(3),最後通過連接導管(11)連接到壓縮機 (1)的進口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電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溫差發電方陣(2)安裝於壓縮機 (1)與換向閥(3)之間最高溫處,並置放於冷凝器(4)後,受外風機(5)作用散熱形成內熱外冷的溫差,進行溫差發電;外風力發電機(6)設置於外風機(5)正前方,利用外風機(5) 的風力發電;內風力發電機(10)置於蒸發器⑶內側的內風機(9)正前方,利用內風機(9) 的風力發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空調器,其特徵在於限流器(7)中有一個流體發電機 (7-1),限流器(7)最上端有一限流器上蓋(7-5);限流器(7)的製冷劑進口(7-2)、製冷劑出口(7- 分別與冷凝器G)、蒸發器(8)連接,從冷凝器(4)到蒸發器(8)流動的製冷劑推動葉輪(7-4)旋轉,使流體發電機(7-1)發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自發電功能的空調裝置。溫差發電方陣安裝於壓縮機與換向閥之間最高溫處,並置放於冷凝器後,受外風機作用散熱形成內熱外冷的溫差,進行溫差發電。外風力發電機設置於外風機正前方,利用外風機的風力發電。內風力發電機置於蒸發器內側的內風機正前方,利用內風機的風力發電。具有發電功能的限流器取代了現有空調器及制冷機組中的截流系統,利用製冷劑的流體作用發電。在不影響原空調製熱製冷的前提下,把用來制熱製冷的傳統空調改變成一臺綜合型制熱製冷發電一體機,發出的電通過控制系統提供給空調自身使用。本發明發電量大、結構簡單、節能環保、成本低,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F24F5/00GK102538096SQ20121001073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張安然 申請人:張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