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動力發電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8:47:31 2
專利名稱:雙動力發電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發電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雙動力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發電機組由內燃機/水輪機和發電機組成,內燃機或水輪機的輸出軸與發電機的輸入軸連接。以內燃機為動力的發電機組雖然使用簡單,攜帶、移動方便,應 用廣泛,但其消耗汽油或柴油量大,使用成本高,並且排放廢氣會汙染環境。以水輪機為動 力的發電機組使用成本低、清潔,適用於大的河流等,例如電站,但其不能移動,不適合用於 開發丘陵山區的小型水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根據需要採用燃油或水能作為動 力源的雙動力發電機組。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動力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其關鍵在 於所述發電機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的兩端伸出,該發電機輸入軸的一端與內燃機的輸 出軸連接,發電機輸入軸的另一端與水輪機的輸出軸連接。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內燃機可以單獨帶動發電機工作,水輪機也可以單獨帶動發 電機工作,並且內燃機和水輪機互不幹涉,這樣在需要水能發電的地方使水輪機驅動發電 機工作,在需要緊急供電時使內燃機驅動發電機發電,可以滿足用戶不同情形的實際需要。在所述內燃機與水輪機之間設有蓄電池,該蓄電池通過導線與發電機的輸出端連 接。以上結構可以直接輸出電能,也可以將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然後從蓄電池向外輸出。所述內燃機位於發電機的正上方,水輪機位於發電機的正下方。雙動力發電機組 採用立式結構,緊湊、小巧,有利於攜帶、安裝。為了簡化結構、有效利用空間,並增加蓄電量,在所述發電機的兩側均設有蓄電 池。所述內燃機位於發電機的一側,水輪機位於發電機的另一側。雙動力發電機組採 用臥式結構,體積小、組裝快,攜帶、移動靈活。為了方便布置及安裝,有效提高蓄電能力,在所述發電機的上下方均設有蓄電池。為了方便移動及攜帶,所述發電機、內燃機和水輪機安裝在同一機架上。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動力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其關鍵在 於所述發電機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的一端伸出,並與內燃機或者水輪機的輸出軸連接, 並且內燃機和水輪機位於發電機的同一側。以上方案採用臥式結構,水輪機位於內燃機的下面,或者水輪機位於內燃機的前 面,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水輪機與發電機連接,使水輪機驅動發電機工作;或者選用內燃機與 發電機連接,使內燃機驅動發電機工作。在所述發電機上設有蓄電池,該蓄電池通過導線與發電機的輸出端連接。以上結構可以直接輸出電能,也可以將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然後從蓄電池向外輸出。為了方便移動及攜帶,所述發電機、內燃機和水輪機安裝在同一機架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攜帶、移動靈活;2、能夠有效開發偏遠地區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_小型水能;3、可以緩解丘陵山區電力不足的困難,彌補電網無法覆蓋的偏遠地區用電難題;4、適用範圍廣,日常用電可以依靠廉價、清潔、可再生的小型水能,當水能不足或需要緊急供電時可以採用備用內燃機發電。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由發電機1、內燃機2、水輪機3和蓄電池4構成,其中內燃 機2採用柴油發動機或汽油發動機,該內燃機2位於發電機1的正上方,而水輪機3位於發 電機1的正下方,發電機1、內燃機2和水輪機3安裝在同一機架上。所述發電機1的輸入 軸從發電機機體垂直方向的兩端伸出,該發電機1輸入軸的上端與內燃機2的輸出軸連接, 發電機1輸入軸的下端與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在所述內燃機2與水輪機3之間設有蓄 電池4,蓄電池4位於發電機1的兩側,且蓄電池4通過導線與發電機1的輸出端連接。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內燃機2位於發電機1的一側,水輪機3位於發電機1 的另一側。所述發電機1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水平方向的兩端伸出,該發電機1輸入軸 的一端與內燃機2的輸出軸連接,發電機1輸入軸的另一端與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在 所述發電機1的上下方均設有蓄電池4,本實施例的其餘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贅 述。實施例3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發電機1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的一端伸出,並與內燃 機2的輸出軸連接,或者通過皮帶、鏈條等類似的傳動機構與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並且 內燃機2和水輪機3位於發電機1的同一側,水輪機3位於內燃機2的下面或者二者水平 並排布置。在所述發電機1上設有蓄電池4,本實施例的其餘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 做贅述。
權利要求一種雙動力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1),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機(1)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的兩端伸出,該發電機(1)輸入軸的一端與內燃機(2)的輸出軸連接,發電機(1)輸入軸的另一端與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內燃機(2)與水輪機 (3)之間設有蓄電池(4),該蓄電池(4)通過導線與發電機⑴的輸出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燃機(2)位於發 電機⑴的正上方,水輪機⑶位於發電機⑴的正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發電機(1)的兩側均 設有蓄電池(4)。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燃機(2)位於發 電機⑴的一側,水輪機⑶位於發電機⑴的另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發電機(1)的上下方 均設有蓄電池(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機(1)、內燃機(2) 和水輪機(3)安裝在同一機架上。
8.一種雙動力發電機組,包括發電機(1),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機(1)的輸入軸從發 電機機體的一端伸出,並與內燃機(2)或者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並且內燃機(2)和水 輪機⑶位於發電機(1)的同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發電機(1)上設有蓄 電池(4),該蓄電池⑷通過導線與發電機(1)的輸出端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雙動力發電機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機(1)、內燃機 (2)和水輪機(3)安裝在同一機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動力發電機組,具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發電機(1)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的兩端伸出,該發電機(1)輸入軸的一端與內燃機(2)的輸出軸連接,發電機(1)輸入軸的另一端與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種方案是發電機(1)的輸入軸從發電機機體的一端伸出,並與內燃機(2)或者水輪機(3)的輸出軸連接,並且內燃機(2)和水輪機(3)位於發電機(1)的同一側。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攜帶、移動靈活;能夠有效開發偏遠地區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小型水能,使丘陵山區日常用電可以依靠廉價、清潔、可再生的小型水能,當水能不足或需要緊急供電時可以採用備用內燃機發電。
文檔編號H02J7/00GK201588693SQ20102010250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7日
發明者李勇剛 申請人:李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