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黑面前三角窗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8:14:01 1
一種黑面前三角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配件【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包括玻璃升降導軌、包覆體、硬質體以及透光玻璃,玻璃升降導軌與包覆體、硬質體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透光玻璃安裝在玻璃槽內,包覆體分為外觀面和安裝面,安裝面位於內側並與硬質體固定連接,外觀面位於外側且顏色呈黑面,玻璃升降導軌與包覆體中部的連接端上設置有插頭體,在插頭體的反側面上設置有鎖定槽。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在汽車後視鏡以及A柱位置處安裝前三角窗結構,使得具有良好視野性和外型美觀性,通過插頭體進行安裝,縮短裝配周期,在不改變原有玻璃升降導軌的基礎上增加前三角窗結構,使得與其它配合對手件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安裝方便且牢靠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黑面前三角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配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黑面前三角窗。
【背景技術】
[0002]三角窗玻璃總成是汽車側圍後部的一種玻璃固定結構,與整體的側圍以及車窗玻璃進行匹配,形成一致風格,時尚美觀,其主要功能是增加透光率,三角窗一般都是安裝在汽車的後部位置,在汽車前面的後視鏡以及A柱位置處經常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因此現在高端車上就開始研究能否在汽車後視鏡以及A柱位置處安裝一種前三角窗,以增加良好視野性和外型美觀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外觀美觀,以增加良好視野的黑面前三角窗。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其特徵在於,包括玻璃升降導軌、包覆體、硬質體以及透光玻璃,所述的包覆體與硬質體注塑形成一整體,玻璃升降導軌與包覆體、硬質體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透光玻璃安裝在玻璃槽內,包覆體分為外觀面和安裝面,安裝面位於內側並與硬質體固定連接,外觀面位於外側且顏色呈黑面,所述的玻璃升降導軌與包覆體中部的連接端上設置有插頭體,在插頭體的反側面上設置有鎖定槽。這裡本實用新型主要在汽車後視鏡以及A柱位置處本黑面前三角窗以增加良好視野性,由於之前該位置都沒有前三角結構,因此不僅要考慮安裝的牢靠性,也要考慮與其它對手件的配合關係如升降玻璃、水切、門板等組件,其中玻璃升降導軌一方面作為前三角窗的固定主體,另一方面下端作為升降玻璃,由於是外側且顏色是黑面,所以直接採用整體注塑而成,工藝方便快捷且牢靠,固定是一方面通過插頭體進行固定,同時通過鎖定槽進行鎖定,另外玻璃升降導軌需要整體焊接到車門上,當玻璃升降導軌焊接後黑面前三角窗也得到了固定。
[0005]為優化上述方案採取的措施具體包括:
[0006]在上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中,所述的玻璃升降導軌分為上側的固定連接部和下側的玻璃升降部,所述的固定連接部與包覆體、硬質體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下側的玻璃升降部上安裝有升降玻璃密封條供升降玻璃升降。這樣只要在原有的玻璃升降導軌上注塑增加前三角窗結構即可進行安裝,一方面實現了前三角窗結構,另一方也實現原有的玻璃升降結構。
[0007]在上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中,所述的包覆體和硬質體之間具有固定安裝槽,在固定安裝槽上安裝有前外鈑金和前門外加強板,所述的包覆體上還具有貼靠唇,貼靠唇上設置有前內鈑金和前門內加強板,所述的貼靠唇貼靠在前內鈑金和前門內加強板上。這裡通過固定安裝槽可以將整個前三角窗牢靠的進行固定,從而保證固定牢靠性,同時依靠貼靠唇彌補配合間隙,方便在安裝時進行組裝,同時貼靠唇也增強了密封性能。
[0008]在上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中,所述的包覆體的上側內沿上設置有阻擋件,在包覆體的一端側上設置有端部貼靠件。這裡通過阻擋件將透光玻璃的邊沿與其它組件安裝後阻擋,防止劃傷透光玻璃的邊沿,同時貼靠件可以對前三角窗端部進行支撐,保證配合的緊密性。
[0009]在上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中,所述的插頭體安裝在前門外水切、前內鈑金和前門內加強板所組成的卡勾空間上,在插頭體包括位於前部斜插入頭體部以及位於後部的倒卡勾部,所述的倒卡勾部卡置於卡勾空間上。這裡通過倒卡勾部滑入到卡勾空間上進行定位後,防止前三角窗橫向方向鬆動脫落。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在汽車後視鏡以及A柱位置處安裝前三角窗結構,使得具有良好視野性和外型美觀性,通過插頭體進行安裝,縮短裝配周期,在不改變原有玻璃升降導軌的基礎上增加前三角窗結構,使得與其它配合對手件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安裝方便且牢靠性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黑面前三角窗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黑面前三角窗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1的A-A向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圖1的B-B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0016]圖中,玻璃升降導軌I ;固定連接部Ia ;玻璃升降部Ib ;包覆體2 ;外觀面2a ;安裝面2b ;硬質體3 ;透光玻璃4 ;玻璃槽5 ;阻擋件6 ;貼靠件7 ;插頭體8 ;斜插入頭體部8a ;倒卡勾部8b ;鎖定槽9 ;固定安裝槽10 ;前外鈑金11 ;前門外加強板12 ;貼靠唇13 ;前內鈑金14 ;前門內加強板15 ;卡勾空間16 ;前門外水切17 ;升降玻璃密封條18。
[0017]如圖1和圖2所示,本黑面前三角窗,包括玻璃升降導軌1、包覆體2、硬質體3以及透光玻璃4,包覆體2與硬質體3注塑形成一整體,玻璃升降導軌I與包覆體2、硬質體3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5,透光玻璃4安裝在玻璃槽5內,包覆體2的上側內沿上設置有阻擋件6,在包覆體2的一端側上設置有端部貼靠件7,這裡通過阻擋件6將透光玻璃4的邊沿與其它組件安裝後阻擋,防止劃傷透光玻璃4的邊沿,同時貼靠件7可以對前三角窗端部進行支撐,保證配合的緊密性。
[0018]包覆體2分為外觀面2a和安裝面2b,安裝面2b位於內側並與硬質體3固定連接,外觀面2a位於外側且顏色呈黑面,玻璃升降導軌I與包覆體2中部的連接端上設置有插頭體8,在插頭體8的反側面上設置有鎖定槽9,玻璃升降導軌I分為上側的固定連接部Ia和下側的玻璃升降部Ib,固定連接部Ia與包覆體2、硬質體3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5,下側的玻璃升降部Ib上安裝有升降玻璃密封條18供升降玻璃升降。這樣只要在原有的玻璃升降導軌I上注塑增加前三角窗結構即可進行安裝,一方面實現了前三角窗結構,另一方也實現原有的玻璃升降結構,這裡本實用新型主要在汽車後視鏡以及A柱位置處本黑面前三角窗以增加良好視野性,由於之前該位置都沒有前三角結構,因此不僅要考慮安裝的牢靠性,也要考慮與其它對手件的配合關係如升降玻璃、水切、門板等組件,由於是外側且顏色是黑面,所以直接採用整體注塑而成,工藝方便快捷且牢靠,固定是一方面通過插頭體8進行固定,同時通過鎖定槽9進行鎖定,另外玻璃升降導軌I需要整體焊接到車門上,當玻璃升降導軌I焊接後黑面前三角窗也得到了固定。
[0019]為了方便進行安裝固定,如圖3所示,包覆體2和硬質體3之間具有固定安裝槽10,在固定安裝槽10上安裝有前外鈑金11和前門外加強板12,包覆體2上還具有貼靠唇13,貼靠唇13上設置有前內鈑金14和前門內加強板15,貼靠唇13貼靠在前內鈑金14和前門內加強板15上,這裡通過固定安裝槽10可以將整個前三角窗牢靠的進行固定,從而保證固定牢靠性,同時依靠貼靠唇13彌補配合間隙,方便在安裝時進行組裝,同時貼靠唇13也增強了密封性能,如圖4所示,插頭體8安裝在前門外水切17、前內鈑金14和前門內加強板15所組成的卡勾空間16上,在插頭體8包括位於前部斜插入頭體部8a以及位於後部的倒卡勾部8b,倒卡勾部8b卡置於卡勾空間16上,這裡通過倒卡勾部8b滑入到卡勾空間16上進行定位後,防止前三角窗橫向方向鬆動脫落。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其特徵在於,包括玻璃升降導軌、包覆體、硬質體以及透光玻璃,所述的包覆體與硬質體注塑形成一整體,玻璃升降導軌與包覆體、硬質體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透光玻璃安裝在玻璃槽內,包覆體分為外觀面和安裝面,安裝面位於內側並與硬質體固定連接,外觀面位於外側且顏色呈黑面,所述的玻璃升降導軌與包覆體中部的連接端上設置有插頭體,在插頭體的反側面上設置有鎖定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玻璃升降導軌分為上側的固定連接部和下側的玻璃升降部,所述的固定連接部與包覆體、硬質體的整體之間形成有玻璃槽,下側的玻璃升降部上安裝有升降玻璃密封條供升降玻璃升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包覆體和硬質體之間具有固定安裝槽,在固定安裝槽上安裝有前外鈑金和前門外加強板,所述的包覆體上還具有貼靠唇,貼靠唇上設置有前內鈑金和前門內加強板,所述的貼靠唇貼靠在前內鈑金和前門內加強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包覆體的上側內沿上設置有阻擋件,在包覆體的一端側上設置有端部貼靠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黑面前三角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插頭體安裝在前門外水切、前內鈑金和前門內加強板所組成的卡勾空間上,在插頭體包括位於前部斜插入頭體部以及位於後部的倒卡勾部,所述的倒卡勾部卡置於卡勾空間上。
【文檔編號】B60J1/10GK203920349SQ20142032326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明者】喻陳卓 申請人:武漢和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