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
2023-06-03 14:34:41 2
專利名稱: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動物藥物的製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 症藥物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肝膽綜合症是魚類集約化養殖中的一種常見病。患病魚體肝臟、膽囊等主要臟器 出現嚴重病變、受損,造成魚類採食量下降,甚至出現不攝食現象,機體抗病能力下降,其他 致病菌更容易侵染魚體,患肝膽綜合症的魚類常常伴有出血、爛腮、腸炎、爛尾等症狀。藥 物、病菌(包括寄生蟲)等對魚體產生不良刺激時,會加重肝膽綜合症的危害性,引起魚類死 亡,在分塘、捕撈等應激條件下尤為嚴重。近年來,由於養殖密度增大、配合飼料質量不統一、汙染物過量排放等極易誘發淡 水魚類脂肪肝、肝細胞壞死等病變,進而加劇了魚類肝膽綜合症的爆發頻率。此病危害較 大,鯉、鯽、草魚、團頭魴、青魚、羅非魚、斑點叉尾鮰等的成魚和魚種都可能發生,且較難治 療,死亡率可達50% 60%,甚至可達90%以上,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採取有效的 措施控制魚類肝膽綜合症是確保養殖效益的關鍵所在。目前對此類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的 防治的藥物,在藥效、藥物殘留方面還存在令人不甚滿意的地方。因此,提供一種製備簡單、效果顯著的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 是該領域科研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重要難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組方合理、製備簡單、使用方便、 效果顯著的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實施步驟如下
(1)按重量份數稱取以下原料藥黃芪200 400份,甘草300 400份,水飛薊100 200 份;
(2)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步驟(1)稱取的原料藥置於全封閉粉體設備中, 在-50°C 30°C溫度下採用機械擠壓、撞擊使其粉碎成微粉;
(3)按重量份數稱取葡醛內酯10 30份、澱粉100 200份;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和 澱粉與步驟(2)加工粉碎後的黃芪、甘草、水飛薊微粉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本發明組分的主要特性
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黃芪的化學成分主要有黃酮類、皂苷 類和多糖等。黃芪味甘、性溫,歸肺、脾經。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關於黃芪的藥理 作用強心、抗心律失常、調節血壓等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抗 肝纖維化,保護肝臟,降低血清轉氨酶,抗消化道潰瘍等消化系統方面的作用;對缺血性腎 病有保護作用;抗癌作用,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等。
3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乾燥根及根莖,其味甘、性平,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 止痛、解痙等諸多功效,是臨床最常用的藥物之一。甘草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主要是三萜 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甘草甜素是從甘草根莖中提取出來的一種高甜度、低熱值 混合物質的通稱,甘草製劑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解毒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水飛薊為菊科水飛薊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味苦、涼,歸肝、膽經,具有清熱解 毒、疏肝利膽的功能。從水飛薊種子中提取水飛薊素是一種新型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成分 有水飛薊賓、異水飛薊賓、水飛薊寧、水飛薊亭等。其中,以水飛薊賓含量最高,活性也最 強。它具有保肝、降血脂、抗氧化、防止糖尿病、保護心肌、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腫瘤等生理作 用。葡醛內酯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遇光色漸變深;溶於水 後,一部分內酯變成葡萄糖醛酸,達成平衡狀態,顯酸性反應。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略溶, 在乙醇中微溶。葡萄糖醛酸內酯在體內可形成葡萄糖醛酸,能與許多體內外毒物(肝內、腸 內毒素、化學藥物、毒物)及其代謝產物結合成無毒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物後排出體外,從而 發揮保肝護肝和解毒排毒的作用。用於水產動物疾病肝功能的保護和修復,並顯示出了良 好的效果。澱粉主要起粘合劑的作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上述各組分有機組合,相輔相成,可以最大限度地 發揮各組分的功能,其中的中草藥成分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增加藥物的溶出度,提 高有效成份的生物利用度,細胞破壁率高,同時搭配西藥葡醛內酯,中西藥組分功能協同作 用,對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具有更好的防治作用,而且無藥物殘留。本發明組方合理,製備 簡單,防治效果非常顯著。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作出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 (每份按Ikg計)
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芪200kg、甘草400kg、水飛薊200kg、葡醛內酯IOkg、澱粉200kg ; 採用常規的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待粉碎的各種原料藥黃芪、甘草、水飛薊置於全封閉 粉體設備中,在-50°C 30°C溫度下(可選擇的溫度範圍較寬,製備條件非常寬鬆)採用機械 擠壓、撞擊使原料藥粉碎成微粉;然後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及澱粉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即 製成一種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的中西複方藥物。本發明採用的各種原料藥等均為市售產品。實施例2
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芪300kg、甘草300kg、水飛薊IOOkg、葡醛內酯20kg、澱粉IOOkg ; 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待粉碎各種原料藥置於全封閉粉體設備中,在-50°C 30°C溫度下採用機械擠壓、撞擊使中藥材粉碎成微粉;然後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及澱粉進 行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其它同實施例1。實施例3
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芪400kg、甘草400kg、水飛薊IOOkg、葡醛內酯IOkg、澱粉IOOkg ;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待粉碎各種原料藥置於全封閉粉體設備中,在-50°C 30°C溫度下採用機械擠壓、撞擊使中藥材粉碎成微粉;然後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及澱粉進 行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其它同實施例1。實施例4
按重量份數稱取黃芪400kg、甘草300kg、水飛薊IOOkg、葡醛內酯25kg、澱粉200kg ; 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待粉碎各種原料藥置於全封閉粉體設備中,在-50°C 30°C溫度下採用機械擠壓、撞擊使中藥材粉碎成微粉;然後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及澱粉進 行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其它同實施例1。應用實驗
泗陽縣今年發生多起魚類肝膽綜合症。開始魚類吃食正常、活動正常,後來,發現有一 尾鯽魚鰓部嚴重充血,但鰓絲完整,該鯽魚體表也沒有任何症狀,解剖後其內臟器官也無明 顯症狀。起初認為可能是鰓部受傷所致,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大概3天後發現有5條草魚 在水面掙扎,撈起後發現病魚鰓部有鮮血流出,掀開鰓蓋發現鰓部有大量的淤血,但鰓絲完 整;病魚肛門有一點發紅,體表無任何明顯症狀;解剖後發現腸道外壁無明顯症狀,但內壁 充血嚴重;肝臟偏大、呈土黃色;膽囊偏大,顏色偏淡。第二天又發現有鯽魚和草魚同時在 水面掙扎,解剖後症狀基本一致,只是有的魚的肝臟上有充血症狀。就這樣連續死亡5天, 每天死亡數量在6 7尾,在魚發病的整個過程中吃食量一直沒有明顯的變化。治療過程 第一天用一元二氧化氯化水全池潑灑,同時用本產品(每袋IOOOg拌料200 kg)拌餌投喂, 連用3天,至第四天已無死魚。本發明方法製備的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的中西複方藥物,針對水產動物肝膽 綜合症進行防治效果顯著,且無藥物殘留。上述參照實施例對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進行的詳細描述,是 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根據所限定範圍例舉出若干個實施例,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 總體構思下的變化和修改,應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實施步驟如下(1)按重量份數稱取以下原料藥黃芪200~400份,甘草300~400份,水飛薊100~200份;(2)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步驟(1)稱取的原料藥置於全封閉粉體設備中,在 50℃~30℃溫度下採用機械擠壓、撞擊使其粉碎成微粉;(3)按重量份數稱取葡醛內酯10~30份、澱粉100~200份;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和澱粉與步驟(2)加工粉碎後的黃芪、甘草、水飛薊微粉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藥物的製備方法,實施步驟如下(1)按重量份數稱取以下原料藥黃芪200~400份、甘草300~400份、水飛薊100~200份;(2)採用細胞破壁微粉生產工藝,將步驟(1)稱取的各種原料藥置於全封閉粉體設備中,在-50℃~30℃溫度下採用機械擠壓、撞擊使其粉碎成微粉;(3)按重量份稱取葡醛內酯10~30份、澱粉100~200份;將所述量的葡醛內酯和澱粉與步驟(2)加工粉碎後的黃芪、甘草及水飛薊微粉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本發明組方合理,製備簡單,效果顯著;採用細胞破壁微粉工藝,增加原料藥的溶出度,提高有效成份的生物利用度,且中西藥成分協同作用,對水產動物肝膽綜合症具有很好的防治功能,且無藥物殘留。
文檔編號A61K36/484GK101961373SQ201010207298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倫豔霞 申請人:天津生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