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深寬比tsv通孔分步刻蝕和側壁修飾方法
2023-06-03 09:03:16 2
大深寬比tsv通孔分步刻蝕和側壁修飾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深寬比TSV通孔分步刻蝕和側壁修飾方法,首先在P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CVD方法澱積一層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矽窗口;然後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矽晶圓表面;最後進行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本發明不引入K+汙染,不經高溫工藝處理,具有通孔尺寸佔用晶片面積小、經濟效益高,與IC工藝兼容,不僅能製作出高密度、大深寬比通孔,減少通孔側壁「扇貝」尺寸、提高側壁平整度,降低後續側壁絕緣工藝難度,還能提升擊穿電壓,增加TSV立體集成器件可靠性。
【專利說明】大深寬比TSV通孔分步刻蝕和側壁修飾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微電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TSV通孔製作技術主要採用ICP刻蝕技術Bosch工藝實現大深寬比TSV通孔的製作。「U.S.PatentN0.5501893」專利中寫道:Bosch工藝是利用鈍化、刻蝕交替進行的方法進行深孔刻蝕。首先用C4F8沉積一層聚合物用於側壁保護,然後用SF6再將聚合物與矽同時刻蝕掉。鈍化、刻蝕步驟高速交替循環,最終達到各向異性的刻蝕效果。但此方法的缺點是:傳統的Bosch工藝使用的SF6具有各向同性刻蝕特性,所以刻蝕過程中會橫向刻蝕側壁,從而形成微小弧度結構。經過後續數次鈍化、刻蝕步驟循環,最終會形成「扇貝型」側壁。此外,由於採用靜態過程參數控制Bosch工藝,所以會造成TSV通孔上部「扇貝」結構較大,中部逐漸縮小,底部最小特徵,嚴重影響側壁整體平整度(參見圖1),這將對後續通孔側壁絕緣、阻擋層/種子層製作、通孔金屬化工藝產生嚴重影響,並造成漏電增加、耐壓降低,影響立體集成器件性能和可靠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相續文獻研究了基於KOH溼法腐蝕形成TSV通孔和熱氧化法修飾側壁減少TSV通孔側壁「扇貝」結構技術。
[0003]KOH溼法腐蝕技術在「矽通孔互連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中國集成電路》2007年第三期)」中介紹道:Κ0Η溼法腐蝕是利用(111)晶面自停技術形成TSV通孔。但該方法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由於(111)晶面和(100)晶面固有夾角的存在,TSV通孔開口會隨著腐蝕深度變大而增大,使該類TSV通孔佔用面積過大,經濟型差;二是該工藝使用KOH作為附屬液容易引入K+汙染,會對CMOS工藝線造成K+汙染。
[0004]「一種TSV通孔形成方法和通孔修正方法(N0.201010250521) 」專利中提出用生長熱氧層來消除側壁「扇貝」結構的方法。其原理是:首先在高溫(>1000°c)環境下對具有「扇貝」結構的TSV通孔進行較長時間熱處理,確保氧氣和側壁「扇貝」結構充分反應,使「扇貝」結構儘可能多的氧化為Si02,然後再用HF酸漂洗去除Si02,進而減小「扇貝結構」。但此方法缺點是:一是需要較長時間的高溫工藝,無法用於完成金屬化工藝後的Via-last TSV工藝;二是對於SOI材料而言,利用HF酸腐蝕氧化TSV側壁氧化的「扇貝」結構時會同時腐蝕掉埋氧層,造成TSV通孔結構在頂層矽和矽基底間形成空洞結構,後續絕緣層、阻擋層、種子層容易在此處斷裂,形成隱患,基於SOI材料的器件無法採用此方法;三是對於較小孔徑的TSV通孔,由於液體表面張力效應,HF酸無法進入深達數十微米通孔內部,去氧化層步驟難於實現。
【發明內容】
[0005]為了避免現有通孔製造技術不能獲得較高密度、較大深寬比和較高側壁平整度,並影響側壁絕緣特性及器件性能的不足,本發明專利提出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方法,進行大深寬比TSV通孔刻蝕和側壁修飾。與KOH溼法腐蝕法與高溫熱氧法相比,本發明方法不引入K+汙染,不經高溫工藝處理,具有通孔尺寸佔用晶片面積小、經濟效益高,與IC工藝兼容,適用於SOI材料器件立體集成應用和所有TSV工藝流程的特點。不僅能製作出高密度、大深寬比通孔,減少通孔側壁「扇貝」尺寸、提高側壁平整度,降低後續側壁絕緣工藝難度,還能提升擊穿電壓,增加TSV立體集成器件可靠性。
[0006]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0007]I)在P〈100>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 CVD方法澱積一層I μ m~5 μ m 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矽窗口,所述的窗口圖形為圓孔,孔直徑5 μ m~30 μ m。
[0008]2)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娃晶圓表面。
[0009]3)進行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刻蝕氣體使用SF6,鈍化氣體使用C4F8,刻蝕機臺Bias、Source功率值、氣體流量值、刻蝕/鈍化時間比在以下每一步驟變化時均在初始值的基礎上變化,所述初始值為單步Bosch刻蝕工藝參數的設定值,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0010]步驟1.刻蝕通孔頂部時,C4F8流量增加初始值的1/6~1/3,SF6流量減少初始值的1/6~1/3 ;在初始值的基礎上,增加鈍化時間ls~2s,減少刻蝕時間lsis,Bias為初始值,Source功率值減少初始值的1/6~1/5 ;此步驟作業時間為10mirTl5min ;
[0011]步驟2.刻蝕通孔中部時,氣體流量值、刻蝕/鈍化時間比、Source功率值改為初始值,Bias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1/5~1/4 ;此步驟作業時間20mirT30min ;
[0012]步驟3.刻蝕通孔底部時,在初始值的基礎上增大1/6~1/3SF6流量,減少1/6~1/3C4F8流量,增加刻蝕間ls~2s,減少鈍化時間Isls ;Bias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1/4~1/2,Source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1/6~1/5 ;此步驟作業時間10mirTl5min ;
[0013]步驟4.通孔刻蝕深度達到要求後,停止鈍化氣體C4F8保護,通入各向同性刻蝕氣體SF6, SF6氣體流量100sccnTl50sccm,Bias、Source功率值為初始值;此步驟作業時間30s~lmin。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傳統Bosch工藝會造成通孔頂部「扇貝」大,中部逐漸縮小,底部最小特徵,所以本發明提出的多步優化的Bosch刻蝕工藝採用動態參數控制,隨著刻蝕深度的增加,工藝參數也會相應的變化,在保證可加工高密度、深寬比約10:1的TSV通孔的同時,將TSV通孔側壁「扇貝」結構減少到小於70nm,從而降低後續側壁絕緣工藝的難度,解決TSV通孔頂部漏電大、耐壓低問題,提升TSV通孔整體耐壓(>70V)特性、減小漏電,提升立體集成器件性能。
[0015]與KOH溼法腐蝕法相比,該發明不會引入K+汙染,由於不存在各向異性腐蝕中(111)晶面和(100)晶面固有夾角,所以通孔開口不會隨著刻蝕深度增加而變大,比KOH溼法腐蝕更加節省晶片面積,更具有經濟效益。
[0016]與高溫熱氧法相比,該發明不經高溫工藝處理,避免了高溫熱氧法後續HF去氧化層難於實現並會對SOI材料結構造成工藝隱患的缺點,具有與傳統IC工藝兼容,適用於SOI材料器件立體集成應用和所有TSV工藝流程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傳統Bosch刻蝕工藝示意圖,其中,Ca)為傳統Bosch刻蝕工藝刻蝕通孔頂部示意圖, (b)為傳統Bosch可是工藝刻蝕通孔中部與底部示意圖。[0018]圖2是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流程示意圖,
[0019]其中,1-Si襯底,2_Si02 掩膜,
[0020](a)是步驟I通孔頂部刻蝕示意圖;增大C4F8流量,減少SF6流量或增加鈍化時間,減少刻蝕時間來增強通孔頂部的鈍化保護;
[0021](b)是步驟2通孔中部刻蝕示意圖;在步驟I的基礎上適當增大SF6流量,減少C4F8流量或通過增加刻蝕間,減少鈍化時間;
[0022](c)是步驟3通孔底 部刻蝕示意圖;在步驟2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加強縱向刻蝕效果;
[0023](d)是步驟4通孔刻蝕後處理示意圖,進行適當的各向同性刻蝕處理。
[0024]圖3是本發明刻蝕工藝的流程框圖,
[0025]其中,3-TSV通孔刻蝕前步驟,4-TSV通孔刻蝕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7]為了避免現有通孔製造技術不能獲得較高密度、較大深寬比和較高側壁平整度,並影響側壁絕緣特性及器件性能的不足。針對傳統大深寬比TSV通孔刻蝕採用靜態過程參數控制Bosch工藝,造成TSV通孔上部「扇貝」結構大,中部逐漸縮小,底部最小的特徵(參見圖1),本發明專利提出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方法,進行大深寬比TSV通孔刻蝕和側
壁修飾。
[0028]技術方案
[0029]1.首先在P〈100>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 CVD方法澱積一層I μ m~1.5 μ m 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矽窗口(窗口圖形為圓孔,孔直徑 5 μ m~30 μ m)。
[0030]2.然後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娃晶圓表面。
[0031]3.接著進行本發明提出的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刻蝕氣體使用SF6,鈍化氣體使用C4F8,刻蝕機臺Bias (偏壓),Source (源功率)功率值,氣體流量值,刻蝕/鈍化時間比在以下每一步驟變化時均在初始值的基礎上變化(初始值為單步Bosch刻蝕工藝參數的設定值)。
[0032]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其特徵在於工藝步驟如下:
[0033]步驟1.刻蝕通孔頂部時,C4F8流量增加初始值的1/6~1/3,SF6流量減少初始值的1/6~1/3。在初始值的基礎上,增加鈍化時間ls~2s,減少刻蝕時間lsis,Bias為初始值,Source功率值減少初始值的1/6~1/5。此步驟作業時間為IOmin~15min(參見圖2(a))。
[0034]步驟2.刻蝕通孔中部時,氣體流量值,刻蝕/鈍化時間比,Source功率值改為初始值,Bias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1/5~1/4。此步驟作業時間20mirT30min (參見圖2 (b))。
[0035]步驟3.刻蝕通孔底部時,在步驟2的基礎上需要更進一步加強縱向刻蝕效果,所以在初始值的基礎上增大1/6~1/3SF6流量,減少1/6~1/3C4F8流量,增加刻蝕間lsis,減少鈍化時間ls~2s。Bias功率值可增加初始值的1/4~1/2,Source功率值可增加初始值的1/6~1/5。此步驟作業時間10mirTl5min (參見圖2 (C))。[0036]步驟4.通孔刻蝕深度達到要求後,停止鈍化氣體C4F8保護,通入各向同性刻蝕氣體SF6, SF6氣體流量100sccnTl50sccm,Bias、Source功率值為初始值。此步驟作業時間30s?Imin (參見圖 2 (d))。
[0037]整個工藝步驟可參見圖3流程框圖。
[0038]實施例1:
[0039]本實施例用於直徑ΙΟμπι,深寬比要求為10:1的TSV通孔製作。孔刻蝕材質為Ρ〈100>型矽,掩膜為Ιμπι厚Si02。ICP刻蝕機臺型號為阿爾卡特AMS-100,根據本發明具體步實施驟如下(參見圖3):
[0040]1.首先在P〈100>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 CVD方法澱積一層I μ m 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娃窗口(窗口圖形為圓孔,孔直徑10 μ m)。
[0041]2.然後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娃晶圓表面。
[0042]3.接著進行本發明提出的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刻蝕氣體使用SF6,鈍化氣體使用C4F8,刻蝕氣體SF6初始值300SCCm,鈍化氣體C4F8初始值300sCCm,機臺Bias初始設定功率80W,Source初始設定功率1500w,刻蝕/鈍化時間比初始值為Is:9s,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步驟如下(參見圖2):
[0043]步驟1:參見圖2(a),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頂部「扇貝」尺寸較大的情況,應削弱頂部刻蝕效果,增強鈍化保護。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80w,Source功率設定為125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250sccm、C4F835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2s:8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 13min。
[0044]步驟2:參見圖2 (b),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中部「扇貝」尺寸小於頂部的情況,應在步驟I的基礎上適當增強刻蝕效果,增強縱向的刻蝕能力。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95w, Source功率設定為150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300sccm、C4F830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1s:9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25min。。
[0045]步驟3:參見圖2 (C),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底部「扇貝」尺寸遠小於頂部的情況,為了達到刻蝕所需深度,應在步驟2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縱向刻蝕效果。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100w,Source功率設定為175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350sccm、C4F825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2s:8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13min。
[0046]步驟4:參見圖2 (d),為了進一步減少「扇貝」尺寸,通入適當的各向同性氣體進行各向同性刻蝕。此時,設定氣體流量為:SF6120sccm、C4F80sccm,Bias 80W, Source 1500w。此步驟時間設定40s。
[0047]實施例2:
[0048]本實施例用於直徑5μπι,深寬比要求為10:1的TSV通孔製作。孔刻蝕材質為Ρ〈100>型矽,掩膜為1.5μπι厚Si02。ICP刻蝕機臺型號為阿爾卡特AMS-100,根據本發明具體步實施驟如下(參見圖3):
[0049]1.首先在P〈100>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 CVD方法澱積一層1.5 μ m 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矽窗口(窗口圖形為圓孔,孔直徑5 μ m)。
[0050]2.然後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娃晶圓表面。
[0051]3.接著進行本發明提出的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刻蝕氣體使用SF6,鈍化氣體使用C4F8,刻蝕氣體SF6初始值300SCCm,鈍化氣體C4F8初始值300sCCm,機臺Bias初始設定功率80W,Source初始設定功率1500w,刻蝕/鈍化時間比初始值為Is:9s,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步驟如下(參見圖2):
[0052]步驟1:參見圖2(a),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頂部「扇貝」尺寸較大的情況,應削弱頂部刻蝕效果,增強鈍化保護。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80w,Source功率設定為1200?,設定氣體流量為:SF6200sccm、C4F840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3s:7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 lOmin。
[0053]步驟2:參見圖2 (b),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中部「扇貝」尺寸小於頂部的情況,應在步驟I的基礎上適當增強刻蝕效果,增強縱向的刻蝕能力。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100w,Source功率設定為150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300sccm、C4F830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1s:9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20min。。
[0054]步驟3:參見圖2 (C),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底部「扇貝」尺寸遠小於頂部的情況,為了達到刻蝕所需深度,應在步驟2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縱向刻蝕效果。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120w,Source功率設定為180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400sccm、C4F825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2s:8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lOmin。
[0055]步驟4:參見圖2 (d),為了進一步減少「扇貝」尺寸,通入適當的各向同性氣體進行各向同性刻蝕。此時,設定氣體流量為:SF6150sccm、C4F8Osccm, Bias 80W, Sourcel500wo此步驟時間設定Imin。
[0056]實施例3:·
[0057]本實施例用於直徑30μπι,深寬比要求為10:1的TSV通孔製作。孔刻蝕材質為Ρ〈100>型矽,掩膜為1.5μπι厚Si02。ICP刻蝕機臺型號為阿爾卡特AMS-100,根據本發明具體步實施驟如下:
[0058]1.首先在P〈100>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 CVD方法澱積一層1.5 μ m 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矽窗口(窗口圖形為圓孔,孔直徑30 μ m)。
[0059]2.然後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娃晶圓表面。
[0060]3.接著進行本發明提出的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刻蝕氣體使用SF6,鈍化氣體使用C4F8,刻蝕氣體SF6初始值300SCCm,鈍化氣體C4F8初始值300sCCm,機臺Bias初始設定功率80W,Source初始設定功率1500w,刻蝕/鈍化時間比初始值為Is:9s,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步驟如下(參見圖2):
[0061]步驟1:參見圖2(a),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頂部「扇貝」尺寸較大的情況,應削弱頂部刻蝕效果,增強鈍化保護。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80w,Source功率設定為128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220sccm、C4F837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2s:8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 15min。
[0062]步驟2:參見圖2 (b),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中部「扇貝」尺寸小於頂部的情況,應在步驟I的基礎上適當增強刻蝕效果,增強縱向的刻蝕能力。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95w, Source功率設定為150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300sccm、C4F830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1s:9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25min。。
[0063]步驟3:參見圖2 (C),針對傳統Bosch工藝刻蝕後底部「扇貝」尺寸遠小於頂部的情況,為了達到刻蝕所需深度,應在步驟2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縱向刻蝕效果。此時,Bias功率設定為110w,Source功率設定為1750w,設定氣體流量為:SF6380sccm、C4F8220sccm。刻蝕/鈍化時間比:2s:8s。此步驟時間設定為15min。
[0064]步驟4:參見圖2 (d),為了進一步減少「扇貝」尺寸,通入適當的各向同性氣體進行各向同性刻蝕。此時,設定氣體流量為:SF6100sccm、C4F80sccm,Bias 80W, Source 1500w。此步驟時間設定20s。
【權利要求】
1.一種大深寬比TSV通孔分步刻蝕和側壁修飾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1)在P〈100>型單晶矽晶圓表面用PECVD方法澱積一層Ιμπ?.δμπι SiO2,並在SiO2表面塗光刻膠,曝光顯影,露出需要刻蝕的二氧化矽窗口,所述的窗口圖形為圓孔,孔直徑`5 μ m~30 μ m ; 2)用等離子幹法刻蝕方法在露出的窗口處進行二氧化矽層的刻蝕,一直刻蝕至單晶矽晶圓表面; 3)進行優化的多步Bosch刻蝕工藝,刻蝕氣體使用SF6,鈍化氣體使用C4F8,刻蝕機臺Bias,Source功率值、氣體流量值、刻蝕/鈍化時間比在以下每一步驟變化時均在初始值的基礎上變化,所述初始值為單步Bosch刻蝕工藝參數的設定值,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步驟1.刻蝕通孔頂部時,C4F8流量增加初始值的1Α1/3,SF6流量減少初始值的1/6~1/3 ;在初始值的基礎上,增加鈍化時間ls~2s,減少刻蝕時間lsis,Bias為初始值,Source功率值減少初始值的1/6~1/5 ;此步驟作業時間為10mirTl5min ; 步驟2.刻蝕通孔中部時,氣體流量值、刻蝕/鈍化時間比、Source功率值改為初始值,Bias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1/5~1/4 ;此步驟作業時間20mirT30min ; 步驟3.刻蝕通孔底部時,在初始值的基礎上增大1/6~1/3SF6流量,減少1/6~1/3C4F8流量,增加刻蝕間ls~2s,減少鈍化時間ls~2s ;Bias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Ι/?/2,Source功率值增加初始值的1/6~1/5 ;此步驟作業時間10mirTl5min ; 步驟4.通孔刻蝕深度達到要求後,停止鈍化氣體C4F8保護,通入各向同性刻蝕氣體SF6, SF6氣體流量100sccnTl50sccm,Bias、Source功率值為初始值;此步驟作業時間30s~lmin。
【文檔編號】H01L21/768GK103715131SQ201210371478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單光寶, 劉松, 孫有民, 蔚婷婷, 李翔 申請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