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計算機的橋式起重機檢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9:30:06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檢測領域,特別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橋式起重機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起重機是特種設備的一種,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起重機這類特種設備必須要每年檢測一次。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大型企業使用起重機來運輸貨物,起重機的檢測工作量也越來越大。
橋式起重機是起重機的一種,它主要應用於廠房內部,一般起重重量為0.5~20噸不等。現在的中型企業大部分都擁有至少三臺的橋式起重機。檢驗員在對橋式起重機檢驗的時候,通常需要使用遙控器挨個檢測,既需要檢測鋼絲繩是否斷裂,又需要檢測橋式起重機的限位裝置是否可靠,這種檢驗方式需要用肉眼觀察和經驗判斷,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導致一些深層的問題難以被發現,從而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並且,挨個檢測很容易讓人產生疲倦,降低檢測效率。
現代計算機技術的興起,推動了社會信息化的進程。在檢測領域,也需要計算機的引領,使檢測工作更智能方便,不僅節約了時間還提高了效率。針對上述問題,如果設計一種集中化智能檢測裝置,則可以給檢測員帶來極大的便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基於計算機的橋式起重機檢測裝置,它能夠對場內多個橋式起重機進行集中檢測,並且具有智能化自動化的特性,能夠提高檢測效率,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於計算機的橋式起重機檢測裝置,包括集中檢測計算機、移動操作終端和不少於三個的分系統檢測單元;集中檢測計算機通過CAN總線與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控制連接,移動操作終端通過無線網絡與集中檢測計算機控制連接,分系統檢測單元一對一地安裝在橋式起重機上;其中,所述分系統檢測單元包括前碰撞感應器、後碰撞感應器、應變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計算機,前碰撞傳感器安裝在橋式起重機的制動杆前端,後碰撞傳感器安裝在橋式起重機的制動杆後端,應變傳感器安裝在橋式起重機的鋼絲繩上,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安裝在支撐梁上,橋式起重機固定在支撐梁上;所述前碰撞感應器、後碰撞感應器、應變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與計算機的輸入端連接;橋式起重機上設有升降運行開關和前後運行開關,升降運行開關與前後運行開關與計算機的輸出端連接。
前碰撞感應器用於檢測橋式起重機的前端限位裝置是否可靠,當正常的橋式起重機向前運行時,遇到限位杆時,會自動停止;如果不自動停止則說明橋式起重機存在問題。前碰撞感應器是感應橋式起重機碰撞發生的時間,如果該時間長於橋式起重機運行到接觸限位杆的時間,則該橋式起重機存在問題。
後碰撞感應器用於檢測橋式起重機的後端限位裝置是否可靠,其原理與前碰撞感應器一直。
應變傳感器用於檢測橋式起重機的鋼絲繩是否斷裂。在橋式起重機載重運行時,如果鋼絲繩斷裂,則該應變傳感器發出的應變值應該要略大於正常鋼絲繩的應變值。
溫度傳感器和溼度傳感器用於記錄檢測時場地的溫度和溼度。
升降運行開關用於控制橋式起重機啟動鋼絲繩上下移動,前後運行開關用於控制橋式起重機前後運行。
進一步地,所述前碰撞感應器、後碰撞感應器、應變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均為無線傳感器,它們與計算機的輸入口通過無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操作終端為手機。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操作終端通過無線WiFi或者藍牙與集中控制計算機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所述集中檢測計算機通過CAN總線與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的計算機控制連接。
當開始檢測時,移動操作終端控制集中控制計算機對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的計算機進行控制,啟動檢測操作,計算機則運行升降運行開關和前後運行開關,通過接收前碰撞感應器、後碰撞感應器及應變傳感器的數據來判端各個橋式起重機是否存在問題,然後反饋給集中控制計算機,再通過移動操作終端反饋給檢測員。
進一步地,所述計算機中設有用於存儲各個橋式起重機銘牌信息的存儲器。
檢測員通過存儲器則可以自動獲得各個橋式起重機的銘牌信息,免於手動查詢和抄寫,節省了檢測的整體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CAN總線將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進行集中控制與檢測,再通過移動操作終端實現了移動檢測的功能;並且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設計合理具有智能化自動化的特性,能夠提高檢測效率,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架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分系統檢測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分系統檢測單元的連接線路示意圖。
圖中:1—前碰撞感應器,2—後碰撞感應器,3—應變傳感器,4—溫度傳感器,5—溼度傳感器,6—計算機,7—橋式起重機,8—制動杆,9—鋼絲繩,10—支撐梁,11—升降運行開關,12—前後運行開關,13—存儲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如圖所示,一種基於計算機的橋式起重機檢測裝置,包括集中檢測計算機、移動操作終端和四個分系統檢測單元;集中檢測計算機通過CAN總線與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控制連接,移動操作終端通過無線網絡與集中檢測計算機控制連接,分系統檢測單元一對一地安裝在橋式起重機上;其中,所述分系統檢測單元包括前碰撞感應器1、後碰撞感應器2、應變傳感器3、溫度傳感器4、溼度傳感器5、計算機6,前碰撞傳感器1安裝在橋式起重機7的制動杆8前端,後碰撞傳感器2安裝在橋式起重機7的制動杆8後端,應變傳感器3安裝在橋式起重機7的鋼絲繩9上,溫度傳感器5和溼度傳感器6安裝在支撐梁10上,橋式起重機7固定在支撐梁10上;所述前碰撞感應器1、後碰撞感應器2、應變傳感器3、溫度傳感器4、溼度傳感器5與計算機6的輸入端連接;橋式起重機7上設有升降運行開關11和前後運行開關12,升降運行開關11與前後運行開關12與計算機6的輸出端連接。
具體的,所述前碰撞感應器1、後碰撞感應器2、應變傳感器3、溫度傳感器4、溼度傳感器5均為無線傳感器,它們與計算機6的輸入口通過無線連接。
具體的,所述移動操作終端為手機。
具體的,所述移動操作終端通過無線WiFi或者藍牙與集中控制計算機連接在一起。
具體的,所述集中檢測計算機通過CAN總線與各個分系統檢測單元的計算機控制連接。
具體的,所述計算機6中設有用於存儲各個橋式起重機7銘牌信息的存儲器13。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同等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