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5-28 11:58:11 1
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底部的截面呈圓弧狀,在機體內部設有阻斷網和濾網,所述阻斷網位於濾網下方,且阻斷網和濾網均與機體內壁貼合安裝,在機體內插裝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上端伸出機體頂面上方,輸送管下端開口位於阻斷網下平面上,輸送管主體依次貫穿濾網和阻斷網,本裝置結構巧妙,將輸送管下端開設在阻斷網下平面上,汙水從下至上處理,避免了常規從上至下過濾時雜物在重力擠壓作用下破壞過濾裝置的情況,保證了汙水的有效處理,在機體內設置曝氣機,曝氣使汙水中氧氣溶解量增加,使汙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加速分解,使汙水中的大顆粒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均能得到有效的處理。
【專利說明】
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汙水,通常指受一定汙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汙水主要有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汙水的主要汙染物有病原體汙染物、耗氧汙染物、植物營養物和有毒汙染物等。
[0003]城市市政的汙水,其主要汙染物為汙泥、糞便等大顆粒雜物及有機汙染物,目前對於大量市政汙水的處理主要採用過濾法,但常規的過濾法是將汙水傾倒在過濾裝置上,利用水自身的重力穿過過濾網,使汙染物被阻攔在過濾網上方,這樣的過濾方式在進行大批量的汙水處理時,過濾裝置上往往會堆積大量的汙泥,容易出現汙泥在重力擠壓作用下破壞過濾裝置的情況,並且過濾裝置上的汙泥難以清除。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底部的截面呈圓弧狀,在機體內部設有阻斷網和濾網,所述阻斷網位於濾網下方,且阻斷網和濾網均與機體內壁貼合安裝,在機體內插裝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上端伸出機體頂面上方,輸送管下端開口位於阻斷網下平面上,輸送管主體依次貫穿濾網和阻斷網,且輸送管外壁與濾網和阻斷網密封固定,在阻斷網和濾網之間設有曝氣機,所述曝氣機固定在機體側壁上,在機體外壁上設有與曝氣機相連接的高壓管道,所述高壓管道另一端與高壓空氣輸送裝置相連接,在機體頂部設有排氣口和電機,所述排氣口與機體內部相連通,所述電機固定在機體頂面中央,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伸入機體內部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依次貫穿濾網和阻斷網,且攪拌軸分別與濾網和阻斷網轉動連接,在攪拌軸下端安裝有刮片,所述刮片呈圓弧狀,在機體底部開設有汙泥排出口,在機體側面開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於濾網上方。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氣口呈向上收口的圓錐狀。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結構巧妙,將輸送管下端開設在阻斷網下平面上,汙水從下至上處理,避免了常規從上至下過濾時雜物在重力擠壓作用下破壞過濾裝置的情況,保證了汙水的有效處理,在機體內設置曝氣機,曝氣使汙水中氧氣溶解量增加,使汙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加速分解,使汙水中的大顆粒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均能得到有效的處理,並且在機體內設置通過電機驅動的刮片,保證機體內底部的汙泥被完全刮下排出,進而保證了裝置下次使用時對汙水的處理效果。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機體,2-輸送管,3-阻斷網,4-濾網,5-汙泥排出口,6-排水口,7-排氣口,8-電機,9-攪拌軸,10-刮片,11-曝氣機,12-高壓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2]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包括機體I,所述機體I底部的截面呈圓弧狀,在機體I內部設有阻斷網3和濾網4,所述阻斷網3位於濾網4下方,且阻斷網3和濾網4均與機體I內壁貼合安裝,在機體I內插裝有輸送管2,所述輸送管2上端伸出機體I頂面上方,輸送管2下端開口位於阻斷網3下平面上,輸送管2主體依次貫穿濾網4和阻斷網3,且輸送管2外壁與濾網4和阻斷網3密封固定,在阻斷網3和濾網4之間設有曝氣機11,所述曝氣機11固定在機體I側壁上,在機體I外壁上設有與曝氣機11相連接的高壓管道12,所述高壓管道12另一端與高壓空氣輸送裝置相連接,在機體I頂部設有排氣口 7和電機8,所述排氣口 7與機體I內部相連通,排氣口 7呈向上收口的圓錐狀,所述電機8固定在機體I頂面中央,電機8的輸出端連接有伸入機體I內部的攪拌軸9,所述攪拌軸9依次貫穿濾網4和阻斷網3,且攪拌軸9分別與濾網4和阻斷網3轉動連接,在攪拌軸9下端安裝有刮片10,所述刮片10呈圓弧狀,在機體I底部開設有汙泥排出口 5,在機體I側面開設有排水口 6,所述排水口 6位於濾網4上方;
[0013]進行汙水的治理時,將汙水通過輸送管2送入機體I內,汙水進入機體I後首先到達阻斷網3下方,關閉汙泥排出口,汙水在水壓作用下上升,通過阻斷網3時,汙水中的汙泥等大顆粒雜物被阻斷網3阻攔留在阻斷網3下方,啟動曝氣機11,將空氣曝入汙水中,由阻斷網3下方上升至阻斷網3和濾網4之間的汙水在曝氣作用下析出水中的懸浮物,曝氣使汙水中氧氣溶解量增加,使汙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析出的懸浮物在濾網4的作用下被攔截,經過攔截後的汙水繼續上升並最終從排水口6排出,汙水從下至上處理,避免了常規從上至下過濾時雜物在重力擠壓作用下破壞過濾裝置的情況,保證了汙水的有效處理,在進行曝氣時產生的廢氣通過排氣口 7集中收集處理,避免了二次汙染的形成,水處理排除後打開汙泥排出口 5並啟動電機8,在刮片10的作用下保證機體I內底部的汙泥被完全刮下排出,進而保證了裝置下次使用時對汙水的處理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裝置結構巧妙,將輸送管2下端開設在阻斷網3下平面上,汙水從下至上處理,避免了常規從上至下過濾時雜物在重力擠壓作用下破壞過濾裝置的情況,保證了汙水的有效處理,在機體I內設置曝氣機11,曝氣使汙水中氧氣溶解量增加,使汙水中的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加速分解,使汙水中的大顆粒汙染物和有機汙染物均能得到有效的處理,並且在機體I內設置通過電機8驅動的刮片10,保證機體I內底部的汙泥被完全刮下排出,進而保證了裝置下次使用時對汙水的處理效果。
[0015]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6]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包括機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機體底部的截面呈圓弧狀,在機體內部設有阻斷網和濾網,所述阻斷網位於濾網下方,且阻斷網和濾網均與機體內壁貼合安裝,在機體內插裝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上端伸出機體頂面上方,輸送管下端開口位於阻斷網下平面上,輸送管主體依次貫穿濾網和阻斷網,且輸送管外壁與濾網和阻斷網密封固定,在阻斷網和濾網之間設有曝氣機,所述曝氣機固定在機體側壁上,在機體外壁上設有與曝氣機相連接的高壓管道,所述高壓管道另一端與高壓空氣輸送裝置相連接,在機體頂部設有排氣口和電機,所述排氣口與機體內部相連通,所述電機固定在機體頂面中央,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伸入機體內部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依次貫穿濾網和阻斷網,且攪拌軸分別與濾網和阻斷網轉動連接,在攪拌軸下端安裝有刮片,所述刮片呈圓弧狀,在機體底部開設有汙泥排出口,在機體側面開設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於濾網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汙水逆循環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氣口呈向上收口的圓錐狀。
【文檔編號】C02F3/02GK205710057SQ20162042017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明人】欒冰聰
【申請人】上海博大園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