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1:59:16 1
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甘草6—8份,黃芩8—10份,牡丹皮8—10份,生地黃20—24份,大黃10—12份,連翹25—30份,赤芍12—15份,薏苡25—30份,紫草12—15份,黃柏10—12份,徐長卿12—15份,地膚子12—15份,玄參10—12份,蟬蛻10—12份,苦參12—15份,土茯苓25—30份,白鮮皮12—15份,蒼耳子10—12份,防風6—8份,重樓10—12份,石菖蒲10—12份,威靈仙12—15份。本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能夠標本兼治,且對身體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多年來,通過對10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有效率達到100%,顯效率達到93%,治癒率達到90%。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
[0001]【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
[0002]【背景技術】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的一種皮膚病。皮膚瘙癢症屬於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症疾患。皮膚瘙癢可於全身發生,尤以面、背和四肢為多。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很多,本發明主要研究的是臨床常見的證型之一——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該病症由風熱襲表、肺衛失宣而致,發病急,風團色紅,灼熱劇癢,兼見發熱、惡寒、咽喉腫痛、心煩口渴、胸悶腹痛、噁心欲吐、脈浮數、舌紅苔薄白或薄黃等症狀。目前,西醫治療該症多採取使用激素類藥物的方式,治標不治本,副作用極大,且容易形成依賴性。
[000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按照「辛涼解表、疏風清熱」治療原則,提供一種能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採用該中藥不僅治癒速度快,愈後不再復發,而且無任何副作用,對身體健康還有良好的調理作用。
[0004]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甘草6— 8份,黃芩8 —10份,牡丹皮8—10份,生地黃20—24份,大黃10—12份,連翹25—30份,赤芍12—15份,薏苡25—30份,紫草12 —15份,黃柏10 —12份,徐長卿12 —15份,地膚子12 —15份,玄參10—12份,蟬蛻10 —12份,苦參12 —15份,土茯苓25— 30份,白鮮皮12 —15份,蒼耳子10—12份,防風6—8份,重樓10—12份,石菖蒲10—12份,威靈仙12—15份。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為:將各種藥材粉磨成末,然後用常規方法「全成分」提取製成速溶中藥顆粒,按照每小袋10克進行分裝,密閉,於陰涼、乾燥處保存。飯後用開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為正常現象,混勻後全部服下,一日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忌菸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學會合理減壓,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儘量避免熬夜。`
[0005]本發明所採用的甘草具有瀉火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採用的黃芩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採用的牡丹皮具有降溫解熱、涼血的功效;採用的生地黃具有清熱、生津、涼血的功效;採用的大黃具有有攻積滯、清溼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採用的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採用的赤芍具有行瘀、涼血、消腫的功效;採用的薏苡具有健脾利溼、清熱排膿的功能;採用的紫草具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採用的黃柏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採用的徐長卿具有祛風化溼、止痛止癢的功效;採用的地膚子具有清熱利溼、祛風止癢的功效;採用的玄參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的功效;採用的蟬蛻具有散風除熱、利咽、透疹的功效;採用的苦參具有清熱燥溼的功效;採用的土茯苓具有祛溼熱、解毒涼血的功效;採用的白鮮皮具有清熱燥溼、祛風解毒之功效;採用的蒼耳子具有散風、除溼、通竅的功效;採用的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癢的功效;採用的重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的功效;採用的石菖蒲具有化溼開胃、開竅豁痰的功效;採用的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溼的功效。本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能夠標本兼治,且對身體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多年來,通過對10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有效率達到100%,顯效率達到93%,治癒率達到90%。下面通過對有關數據的基本情況分析,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0006]表一:患者人員結構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熱襲表證型皮膚瘙癢的中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製成的中藥製劑:甘草6—8份,黃芩8 —10份,牡丹皮8 —10份,生地黃20— 24份,大黃10 —12份,連翅25—30份,赤苟12一 15份,薏該25一 30份,紫草12—15份,黃柏10—12份,徐長卿12—15份,地膚子12 —15份,玄參10 —12份,蟬蛻10 —12份,苦參12 —15份,土茯苓25—30份,白鮮皮12—15份,蒼耳子10—12份,防風6—8份,重樓10—12份,石菖蒲10—12份,威靈仙12 —15份。`
【文檔編號】A61K36/90GK103550638SQ20131054690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孫麗 申請人: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