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
2023-05-27 22:24:56 1
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它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它的工藝技術路線為:杜仲鮮葉攤晾→分級→殺青→風選冷卻→揉捻(初揉)→解塊→烘焙(初烘)→攤晾→揉捻(復揉)→解塊→復烘→攤晾→足幹焙香→精選包裝,本發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杜仲葉中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同時,在特殊工藝加工過程中,杜仲葉內一些不易被人體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經過複雜的理化變化轉化為易被人體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質和香氣滋味成份。飲用時用開水衝泡,十分方便,且滋味鮮醇,清香怡人。長期飲用可防癌治病,強健身體,延年益壽。
【專利說明】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
[0002]
【背景技術】: 杜仲--是一種源於我國且具有神奇營養保健藥用功效的遠古植物。《神農本草經》記 載:"杜仲味辛平。主治腰膝痛,補中益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溼,小便餘浙,久服輕身 耐老。"《本草綱目》載:"杜仲能入肝而補腎,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治腎虛腰痛,久服 輕身耐老。"近代醫學研究證明:杜仲含有80多種天然活性物質,除具有抗衰老、調節血壓 功效(雙向調節血壓功能),還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潤腸通便、減肥、美容、增強免疫力、抗疲 勞、補腎壯陽和護肝醒酒等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杜仲還具有抗氧化、抗腫瘤、防癌抑癌 作用。
[0003] 現有的杜仲大部分是以中藥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也有一小部分製作成代用 茶,但這些代用茶的加工工藝不定型,且各工序關鍵控制點的技術參數沒有統一的標準,致 使茶葉質量不穩定,嚴重影響產品質量(色?香?味?形),同時也影響杜仲葉內含有效成分 的轉化和保留,降低產品的藥用保健功效。
[0004]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杜仲葉中對 人體有益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同時,在特殊工藝加工過程中,杜仲葉內一些不易被人體 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經過複雜的理化變化轉化為易被人體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質和香氣 滋味成份。飲用時用開水衝泡,十分方便,且滋味鮮醇,清香怡人。長期飲用可防癌治病,強 健身體,延年益壽。
[0005]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選杜仲的幼嫩芽 葉為原料,其工藝技術路線為:杜仲鮮葉攤晾一分級一殺青一風選冷卻一揉捻(初揉)一解 塊一烘焙(初烘)一攤晾一揉捻(復揉)一解塊一復烘一攤晾一足幹焙香一精選包裝,杜仲鮮 葉標準為一芽、二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
[0006] 本發明的具體制配工藝為: (1)、鮮葉攤晾:晾青室內要裝除溼及空調設備,溼度在70- 80%,溫度在16-20°C ;晾青 簸為竹編制,晾青架為三角鐵架。進廠的鮮葉要按照不同級別分別簿攤於晾青簸內,鮮葉攤 瞭厚度一般掌握在2-3cm,一般粗老葉稍厚,嫩葉稍薄,晴天葉稍厚,雨天葉稍薄。攤瞭時間 一般掌握在4-6小時,待青草氣散發,青香溢露,即可進入分級殺青。
[0007] (2)、鮮葉分級:鮮葉分級主要是針對老嫩不一的混裝原料進行的,將老嫩大小不 一的鮮葉分開,鮮葉分級是在鮮葉分級機中進行的。
[0008] (3)、殺青:殺青採用蒸汽殺青或熱風式滾筒連續殺青,採用蒸汽茶青時,蒸汽溫度 在150°C _170°C,速度為600轉/秒,脫水熱風溫度140°C _160°C,採用熱風式連續滾筒殺 青時,滾筒溫度為200°C _220°C,筒內氣溫為140°C _160°C,殺青時間2-3分鐘。投葉量視 機型而定,70型蒸汽殺青機每小時40-60kg,6CST3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15-25kg,6CST40 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25-30kg,6CST6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80-100kg,6CSAT70型 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量150_200kg,6CSAT8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量200-300kg ;殺 青失水率25-35%;殺青適度:葉色失去光澤,葉軟如綿,折梗不斷,手捏團,鬆手即散,散發 清香。
[0009] (4)、風選冷卻:殺青後的在制品(殺青葉)需經過風選去雜和攤晾冷卻,風選去雜 在風選機中進行,攤晾冷卻在攤晾平臺上進行,攤晾厚度為3-5cm,時間20-30分鐘。
[0010] (5)、揉捻:製作杜仲茶宜用6C12-30或6C12-40型揉捻機。初揉時,上述兩種機 型的投葉量分別為6-8kg和10-15kg殺青葉,復揉時,投葉量分別為5-6kg和8-12kg烘坯 葉;揉捻時間:初揉20-35分鐘,復揉30-40分鐘;揉捻加壓,杜仲茶揉捻加壓採用輕(6-8分 鍾)、重(3-5分鐘)、輕(8-10分鐘)、空(2-3分鐘);揉捻適度:葉捲成條、勻整,成條率達到 90%以上,葉汁外溢,且芽葉斷碎少。
[0011] 出)、烘焙(初烘):杜仲茶烘乾(初烘)宜選用6CHM-3烘焙機或6CHB-5B百葉式烘乾 機,烘坯厚度1. 5-2cm,烘焙溫度110-130°C,烘至3-4成幹下機。
[0012] (7)、攤晾冷卻:攤晾在竹編器具或攤晾平臺進行,攤晾厚度2-3cm,攤晾時間 1. 5-2小時。
[0013] (8)、復烘:杜仲茶復烘仍在6CHM-3烘焙機或6CHB-5B百葉烘乾機中進行,烘坯厚 度3-4cm,烘溫90°C -110°C,時間10-15分鐘,烘至6-7成幹下機攤晾。
[0014] (9)、足幹焙香:杜仲茶的足幹焙香在自動提香機中進行,溫度60-80°C,時間 1. 5-2小時,攤葉厚度3-4cm,烘乾期間翻動或倒篩2-3次,烘至茶條手捻成粉末(含水量在 5%以下)時下烘攤晾。
[0015] (10)、精選包裝:將足幹焙香後的毛茶,經攤晾後,分篩、揀剔、割末去雜質後按照 標準分別包裝入庫冷藏。
[0016]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杜仲葉中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生物 活性物質的同時,在特殊工藝加工過程中,杜仲葉內一些不易被人體吸收的高分子化合物 經過複雜的理化變化轉化為易被人體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質和香氣滋味成份。飲用時用開 水衝泡,十分方便,且滋味鮮醇,清香怡人。長期飲用可防癌治病,強健身體,延年益壽。
[0017]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選杜仲的幼嫩芽葉為原料,其工藝技術路線為: 杜仲鮮葉攤晾一分級一殺青一風選冷卻一揉捻(初揉)一解塊一烘焙(初烘)一攤晾一揉捻 (復揉)一解塊一復烘一攤晾一足幹焙香一精選包裝,杜仲鮮葉標準為一芽、二葉及同等嫩 度的對夾葉。
[0018]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具體制配工藝為: (1)、鮮葉攤晾:晾青室內要裝除溼及空調設備,溼度在60- 70%,溫度在16-20°c ;晾青 簸為竹編制,晾青架為三角鐵架。進廠的鮮葉要按照不同級別分別簿攤於晾青簸內,鮮葉攤 瞭厚度一般掌握在2-3cm,一般粗老葉稍厚,嫩葉稍薄,晴天葉稍厚,雨天葉稍薄。攤瞭時間 一般掌握在4-6小時,待青草氣散發,青香溢露,即可進入分級殺青。
[0019] (2)、鮮葉分級:鮮葉分級主要是針對老嫩不一的混裝原料進行的,將老嫩大小不 一的鮮葉分開,鮮葉分級是在鮮葉分級機中進行的。
[0020] (3)、殺青:殺青採用蒸汽殺青或熱風式滾筒連續殺青,採用蒸汽茶青時,蒸汽溫度 在150°C _170°C,速度為600轉/秒,脫水熱風溫度140°C _160°C,採用熱風式連續滾筒殺 青時,滾筒溫度為200°C -220°C,筒內氣溫為140°C -160°C,殺青時間2-3分鐘。投葉量視 機型而定,70型蒸汽殺青機每小時40-60kg,6CST3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15-25kg,6CST40 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25-30kg,6CST6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80-100kg,6CSAT70型 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量150_200kg,6CSAT8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量200-300kg ;殺 青失水率25-35%;殺青適度:葉色失去光澤,葉軟如綿,折梗不斷,手捏團,鬆手即散,散發 清香。
[0021] (4)、風選冷卻:殺青後的在制品(殺青葉)需經過風選去雜和攤晾冷卻,風選去雜 在風選機中進行,攤晾冷卻在攤晾平臺上進行,攤晾厚度為3-5cm,時間20-30分鐘。
[0022] (5)、揉捻:製作杜仲茶宜用6C12-30或6C12-40型揉捻機。初揉時,上述兩種機 型的投葉量分別為6-8kg和10-15kg殺青葉,復揉時,投葉量分別為5-6kg和8-12kg烘坯 葉;揉捻時間:初揉20-35分鐘,復揉30-40分鐘;揉捻加壓,杜仲茶揉捻加壓採用輕(6-8分 鍾)、重(3-5分鐘)、輕(8-10分鐘)、空(2-3分鐘);揉捻適度:葉捲成條、勻整,成條率達到 90%以上,葉汁外溢,且芽葉斷碎少。
[0023] ¢)、烘焙(初烘):杜仲茶烘乾(初烘)宜選用6CHM-3烘焙機或6CHB-5B百葉式烘乾 機,烘坯厚度1. 5-2cm,烘焙溫度110-130°C,烘至3-4成幹下機。
[0024] (7)、攤晾冷卻:攤晾在竹編器具或攤晾平臺進行,攤晾厚度2-3cm,攤晾時間 1. 5-2小時。
[0025] (8)、復烘:杜仲茶復烘仍在6CHM-3烘焙機或6CHB-5B百葉烘乾機中進行,烘坯厚 度3-4cm,烘溫90°C -110°C,時間10-15分鐘,烘至6-7成幹下機攤晾。
[0026] (9)、足幹焙香:杜仲茶的足幹焙香在自動提香機中進行,溫度60-80°C,時間 1. 5-2小時,攤葉厚度3-4cm,烘乾期間翻動或倒篩2-3次,烘至茶條手捻成粉末(含水量在 5%以下)時下烘攤晾。
[0027] (10)、精選包裝:將足幹焙香後的毛茶,經攤晾後,分篩、揀剔、割末去雜質後按照 標準分別包裝入庫冷藏。
[0028] 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杜仲葉中對人體有益的 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同時,在特殊工藝加工過程中,杜仲葉內一些不易被人體吸收的高分 子化合物經過複雜的理化變化轉化為易被人體吸收的低分子活性物質和香氣滋味成份。飲 用時用開水衝泡,十分方便,且滋味鮮醇,清香怡人。長期飲用可防癌治病,強健身體,延年 益壽。
【權利要求】
1. 一種杜仲茶及其加工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它選杜仲的幼嫩芽葉為原料,其工藝技 術路線為:杜仲鮮葉攤晾一分級一殺青一風選冷卻一揉捻(初揉)一解塊一烘焙(初烘)一攤 晾一揉捻(復揉)一解塊一復烘一攤晾一足幹焙香一精選包裝,杜仲鮮葉標準為一芽、二葉 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
2. 它的制配工藝為:⑴、鮮葉攤晾:瞭青室內要裝除溼及空調設備,溼度在70-80%, 溫度在16-20°C ;晾青簸為竹編制,晾青架為三角鐵架。 進廠的鮮葉要按照不同級別分別簿攤於晾青簸內,鮮葉攤晾厚度一般掌握在2-3cm,一 般粗老葉稍厚,嫩葉稍薄,晴天葉稍厚,雨天葉稍薄。 攤晾時間一般掌握在4-6小時,待青草氣散發,青香溢露,即可進入分級殺青。 (2) 、鮮葉分級:鮮葉分級主要是針對老嫩不一的混裝原料進行的,將老嫩大小不一的 鮮葉分開,鮮葉分級是在鮮葉分級機中進行的。 (3) 、殺青:殺青採用蒸汽殺青或熱風式滾筒連續殺青,採用蒸汽茶青時,蒸汽溫度在 150°C _170°C,速度為600轉/秒,脫水熱風溫度140°C _160°C,採用熱風式連續滾筒殺青 時,滾筒溫度為200°C _220°C,筒內氣溫為140°C _160°C,殺青時間2-3分鐘。 投葉量視機型而定,70型蒸汽殺青機每小時40-60kg,6CST3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 15-25kg,6CST4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25-30kg,6CST6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 80-100kg,6CSAT7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葉量150-200kg,6CSAT80型滾筒殺青機每小時 投葉量200-300kg ;殺青失水率25-35% ;殺青適度:葉色失去光澤,葉軟如綿,折梗不斷,手 捏團,鬆手即散,散發清香。 (4) 、風選冷卻:殺青後的在制品(殺青葉)需經過風選去雜和攤晾冷卻,風選去雜在風 選機中進行,攤晾冷卻在攤晾平臺上進行,攤晾厚度為3-5cm,時間20-30分鐘。 (5) 、揉捻:製作杜仲茶宜用6C12-30或6C12-40型揉捻機。 初揉時,上述兩種機型的投葉量分別為6-8kg和10-15kg殺青葉,復揉時,投葉量分別 為5-6kg和8-12kg烘坯葉;揉捻時間:初揉20-35分鐘,復揉30-40分鐘;揉捻加壓,杜仲 茶揉捻加壓採用輕(6-8分鐘)、重(3-5分鐘)、輕(8-10分鐘)、空(2-3分鐘);揉捻適度:葉 捲成條、勻整,成條率達到90%以上,葉汁外溢,且芽葉斷碎少。 (6) 、烘焙(初烘):杜仲茶烘乾(初烘)宜選用6CHM-3烘焙機或6CHB-5B百葉式烘乾機, 烘坯厚度1. 5-2cm,烘焙溫度110-130°C,烘至3-4成幹下機。 (7) 、攤晾冷卻:攤晾在竹編器具或攤晾平臺進行,攤晾厚度2-3cm,攤晾時間1. 5-2小 時。 (8) 、復烘:杜仲茶復烘仍在6CHM-3烘焙機或6CHB-5B百葉烘乾機中進行,烘坯厚度 3-4cm,烘溫90°C -110°C,時間10-15分鐘,烘至6-7成幹下機攤晾。 (9) 、足幹焙香:杜仲茶的足幹焙香在自動提香機中進行,溫度60-80°C,時間1. 5-2小 時,攤葉厚度3-4cm,烘乾期間翻動或倒篩2-3次,烘至茶條手捻成粉末(含水量在5%以下) 時下烘攤晾。 (10) 、精選包裝:將足幹焙香後的毛茶,經攤晾後,分篩、揀剔、割末去雜質後按照標準 分別包裝入庫冷藏。
【文檔編號】A23F3/34GK104186851SQ201410447751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房映儒, 張賢貴 申請人:陝西普田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