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35:36 1

本申請涉及一種麻袋,尤其涉及一種配備乾燥劑袋且麻袋錶面塗布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的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
背景技術:
黃麻在我國廣泛種植,其纖維具有降解性,對環境友好,且黃麻纖維具有良好的抑制菌性。由黃麻製成的麻袋耐磨、價格低廉,因此廣泛應用於農業和工業領域。但是,現有的麻袋不具備防潮的功能,市場上也未見有具備類似防潮功能的麻袋。進一步地,也未有簡單實用的方法來查看麻袋是否浸過水。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包括袋體、乾燥劑袋和多條柔性帶,所述袋體為雙層結構,自內向外分別為由黃麻纖維形成的第一麻纖維層和第二麻纖維層,所述第二麻纖維層的黃麻纖維絲印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所述乾燥劑袋呈圓柱狀,豎直地設置於所述袋體內,所述多條柔性帯中的每一條柔性帶的一端與所述乾燥劑袋的頂部相連,另一端與所述袋體相連。
優選地,所述乾燥劑袋內填充矽膠乾燥劑。
優選地,所述乾燥劑袋為無紡布袋。
優選地,所述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印刷規則圖案。
根據本發明的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袋體內設置有乾燥劑袋,能夠有效吸收麻袋袋體內部的潮氣,使麻袋內的物品保持乾燥,乾燥劑袋豎直設置於麻袋袋體內,使乾燥劑對袋體各部分的乾燥效果趨於等同。乾燥劑選取矽膠乾燥劑,矽膠乾燥劑無毒無害,且可重複使用。另外,在倉儲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如雨水打溼麻袋,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的規則圖案在雨水的作用下變得模糊,方便工作人員查看受潮的麻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第二麻纖維層示意圖。
圖中:
1-袋體;2-乾燥劑袋;3-柔性帶;4-矽膠乾燥劑;11-第一麻纖維層、12-第二麻纖維層;13-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整體示意圖,其中以虛線表示出乾燥劑袋、乾燥劑、柔性帶和內層的第一麻纖維層。
如圖1所示,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主要包括袋體1,袋體1為雙層結構,自內向外分別為內層的第一麻纖維層11和外層的第二麻纖維層12,第一麻纖維層11和第二麻纖維層12由黃麻纖維形成並在袋體1頂部接合。袋體1內設置有乾燥劑袋2和柔性帶3。乾燥劑袋2整體呈圓柱狀,其長度小於袋體1的高度,乾燥劑袋2豎直地放置於袋體1內並通過多條柔性帶3相對固定使其不偏離袋體1的中部。
乾燥劑袋2由無紡布製成,其內填充矽膠乾燥劑4。矽膠乾燥劑4無毒無害,並且矽膠乾燥劑4在吸收水分後可通過熱脫附方法將水分除去進行再生,以重複使用。
圖2為本發明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俯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中僅示出了乾燥劑袋2和柔性帶3。本實施例中以四條柔性帶3為例進行說明,柔性帶3一端與乾燥劑袋2的頂部相連,並以乾燥劑袋2的頂部為中心向袋體1延伸並與袋體1相連。兩兩柔性帶3在袋體1上的連接點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以上連接點之間距離的均等設置有助於將乾燥劑袋2布置在袋體1的中部。優選地,各柔性帶3在袋體1上的連接點位於同一平面。
圖3為本發明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的第二麻纖維層示意圖。如圖所示,第二麻纖維層12外覆有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13。具體為將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絲印到作為第二麻纖維層的黃麻纖維上。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13印刷規則圖案。在麻袋遭遇水浸或雨淋時,不可逆遇水變色油墨層13印刷的規則圖案擴散並變得模糊,這種圖案的直觀變化有助於工作人員判斷麻袋是否遇水。
根據本發明的防潮且顯示受潮部位的麻袋,袋體內設置有乾燥劑袋,能夠有效吸收麻袋袋體內部的潮氣,使麻袋內的物品保持乾燥,乾燥劑袋豎直設置於麻袋袋體內,使乾燥劑對袋體各部分的乾燥效果趨於等同。乾燥劑選取矽膠乾燥劑,矽膠乾燥劑無毒無害,且可反覆使用。另外,經歷惡劣天氣後,工作人員可方便查看麻袋是否被雨水打溼或者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