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18:16 1
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端蓋(3)和軸承(2),所述軸承座(4)設置於端蓋(3)內壁的中心部,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4)的頂面上設置有用於固定軸承(2)外圈的卡塊(1),所述卡塊(1)通過螺栓(11)與軸承座(4)頂面相連接,當軸承(2)固定於軸承座(4)上時,所述卡塊(1)以螺栓(11)為中心經水平轉動將卡塊(1)位於軸承(2)外圈上,並擰緊螺栓(11)將卡塊(1)擠壓於軸承(2)外圈的端面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這種設計能使卡塊卡住軸外圈,防止軸承走外圈,使軸承穩定地嵌置在軸承座中,從而有效地防止了軸承與軸承座的相對活動,消除了由於軸承與軸承座這間相對活動而出現磨損現象,保證了電機中機芯與機體相對轉動的穩定性,從而有效地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電機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電機一般包括殼體、轉軸以及電機蓋,電機蓋內設有使轉軸旋轉支承的軸承,軸承嵌置在端蓋中部的軸承座中,其外圈與軸承座內壁緊密貼合,當轉軸轉動時,軸承的內圈也隨之轉動。由於軸承是嵌置在軸承座中,沒有專門的定位機構,因此使用時間久了會因為磨損等原因,軸承的外圈與軸承座之間會發生滑動,不能很好的相互固定,這種情況不僅會使得電機的運行效果差,而且噪音增大、容易卡死,還會減低電機的使用壽命,因此其結構還有待於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設計巧妙、結構簡單且能有效地防止軸承座與軸承相對活動的安裝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本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端蓋和軸承,軸承座設置於端蓋內壁的中心部,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的頂面上設置有用於固定軸承外圈的卡塊,所述卡塊通過螺栓與軸承座頂面相連接,當軸承固定於軸承座上時,所述卡塊以螺栓為中心經水平轉動將卡塊位於軸承外圈上,並擰緊螺栓將卡塊擠壓於軸承外圈的端面上。
[0005]作為改進,所述卡塊可優選為兩塊,並以軸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於軸承座頂面上。
[0006]作為改進,所述卡塊上與螺栓相連接的螺孔位於卡塊的偏心位置,當卡塊水平轉動後從軸承外圈的外壁伸入軸承端面的最大距離不超過軸承外圈的內壁面。
[0007]作為改進,所述軸承座的頂面上分別設置有卡塊能更牢固地固定於軸承座頂面上的護邊凸沿,在每塊卡塊上的護邊凸沿只位於卡塊的一邊,且護邊凸沿位於相對兩塊卡塊的左右邊上。
[0008]再改進,電機軸承可優選為垂直安裝於軸承座上。
[0009]作為改進,所述端蓋的外側面上可設置有沉頭孔,所述沉頭孔的底部螺孔腔延伸出軸承座的頂面,所述螺栓從沉頭孔中伸入與位於軸承座頂面上的卡塊相互固定在一起。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所述軸承座的頂面上設置有用於固定軸承外圈的卡塊,所述卡塊通過螺栓與軸承座頂面相連接,當軸承固定於軸承座上時,所述卡塊以螺栓為中心經水平轉動將卡塊位於軸承外圈上,並擰緊螺栓將卡塊擠壓於軸承外圈的端面上。這種設計能使卡塊卡住軸外圈,防止軸承走外圈(即指容易鬆動或轉動,是軸承的專利術語),使軸承穩定地嵌置在軸承座中,從而有效地防止了軸承與軸承座的相對活動,消除了由於軸承與軸承座這間相對活動而出現磨損現象,保證了電機中機芯與機體相對轉動的穩定性,還有,電機通過軸承垂直與端蓋側面相固定,這種設計能分散軸承的承受力,避免所有重力分布於前軸承上,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電機運行的穩定性,從而有效地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還有,因消除了相對活動而減少了噪音,確保了電機的正常工作的運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中的兩個卡塊沒有壓住軸承外圈的立體圖;
[0013]圖3為圖2立體分解圖;
[0014]圖4為圖1不同視角的立體圖;
[0015]圖5為圖1中組裝上電機機芯與殼體後的立體圖;
[0016]圖6是圖5不同視角的立體圖;
[0017]圖7是圖6去掉電機殼體後的立體圖;
[0018]圖8是圖1中圖螺栓與卡塊連接在一起的立體圖;
[0019]圖9是圖8去掉螺栓後的卡塊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1]如圖1至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端蓋3和軸承2,所述軸承座4設置於端蓋3內壁的中心部,所述軸承座4的頂面上設置有用於固定軸承2外圈的卡塊1,所述卡塊I通過螺栓11與軸承座4頂面相連接,當軸承2固定於軸承座4上時,所述卡塊I以螺栓11為中心經水平轉動將卡塊I位於軸承2外圈上,並擰緊螺栓11將卡塊I擠壓於軸承2外圈的端面上。本實施例的卡塊I為兩塊,並以軸5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於軸承座4頂面上。卡塊I上與螺栓11相連接的螺孔10位於卡塊I的偏心位置,當卡塊I水平轉動後從軸承2外圈的外壁伸入軸承2端面的最大距離不超過軸承2外圈的內壁面。所述軸承座4的頂面上分別設置有卡塊I能更牢固地固定於軸承座4頂面上的護邊凸沿41,在每塊卡塊I上的護邊凸沿41隻位於卡塊I的一邊,且護邊凸沿41位於相對兩塊卡塊I的左右邊上。所述電機通過軸承2為垂直安裝於軸承座4上。所述端蓋3的外側面上設置有沉頭孔31,所述沉頭孔31的底部螺孔腔延伸出軸承座4的頂面,所述螺栓11從沉頭孔31中伸入與位於軸承座4頂面上的卡塊I相互固定在一起。
[0022]工作原理為:端部固定有軸承的電機,通過軸承垂直固定於端蓋的軸承座中,然後將卡塊由外向內水平轉動,將卡塊伸入軸承外圈的端面,然後擰緊從端蓋外側面沉頭孔中伸入的螺栓,將卡塊牢固地擠壓於軸承外圈上,這樣軸承就能穩定地嵌置在軸承座4中,從而有效地防止了軸承2與軸承座4的相對活動,消除了由於軸承2與軸承座4之間相對活動而出現磨損現象,保證了電機中機芯與機體相對轉動的穩定性,大幅度地延長了電機的使用壽命,還有,因消除了相對活動而減少了噪音,確保了電機的正常工作的運行。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蓋與軸承的安裝結構,包括端蓋(3)和軸承(2),軸承座(4)設置於端蓋(3)內壁的中心部,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4)的頂面上設置有用於固定軸承(2)外圈的卡塊(I),所述卡塊(I)通過螺栓(11)與軸承座(4)頂面相連接,當軸承(2)固定於軸承座(4)上時,所述卡塊(I)以螺栓(11)為中心經水平轉動將卡塊(I)位於軸承(2)外圈上,並擰緊螺栓(11)將卡塊(I)擠壓於軸承(2)外圈的端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塊(I)為兩塊,並以軸(5)心為對稱點對稱設置於軸承座(4)頂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塊(I)上與螺栓(11)相連接的螺孔(10)位於卡塊(I)的偏心位置,當卡塊(I)水平轉動後從軸承(2)外圈的外壁伸入軸承(2)端面的最大距離不超過軸承(2)外圈的內壁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座(4)的頂面上分別設置有卡塊(I)能更牢固地固定於軸承座(4)頂面上的護邊凸沿(41),在每塊卡塊(I)上的護邊凸沿(41)只位於卡塊(I)的一邊,且護邊凸沿(41)位於相對兩塊卡塊(I)的左右邊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電機通過軸承(2)為垂直安裝於軸承座⑷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端蓋(3)的外側面上設置有沉頭孔(31),所述沉頭孔(31)的底部螺孔腔延伸出軸承座(4)的頂面,所述螺栓(11)從沉頭孔(31)中伸入與位於軸承座⑷頂面上的卡塊⑴相互固定在一起。
【文檔編號】H02K5/16GK203674859SQ201420013113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3日
【發明者】徐祖平, 徐濟高, 楊友生, 裘霖富, 賈元振 申請人:紹興摩泰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