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造型前保進氣格柵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2:23:46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變造型前保進氣格柵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前保造型都是固定的,冬天溫度比較低,如果格柵一直保持較大的開啟角度,水溫上升的速度比較慢,預熱時間比較長;並且橫梁若不採用相應的措施進行一起調節,會影響上格柵或下格柵的通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變造型前保進氣格柵系統,目的是使前保進氣格柵通風面積可調節,且橫梁能夠相應性調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變造型前保進氣格柵系統,包括格柵本體和橫梁,所述格柵本體包括設於橫梁上、下邊側的上格柵與下格柵,所述系統還包括用於使橫梁沿格柵本體兩邊側上下滑動的滑動機構和用於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拉延壓縮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與驅動機構連接。
所述滑動機構包括設于格柵本體兩邊側的兩個導軌,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導軌連接,且驅動機構帶動橫梁沿導軌來回運動。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調整電機和伸縮推桿組,所述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均與伸縮推桿組連接,所述調整電機通過伸縮推桿組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同向運動。
所述上格柵的格柵關節包括兩個第一上部格柵關節和兩個第二上部格柵關節,且第一上部格柵關節與第二上部格柵關節相間隔設置,所述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包括兩個第一下部格柵關節和兩個第二下部格柵關節,且第一下部格柵關節與第二下部格柵關節相間隔設置。
所述上格柵與下格柵均為菱形結構。
通過設置於車輛室內的操作開關進行控制驅動機構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上下運動。
所述上格柵與下格柵對稱設置於橫梁的兩側。
所述格柵本體與前保險槓為一體式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使格柵通風面積可調,且橫梁能夠相應性調節,可實現進氣格柵和前保造型變化,實現快速提高水溫上升速度,減少預熱時間;進氣格柵的變化來改變車輛造型效果,實現一車兩樣,同時變化造型替代自動格柵的效果實現更好的保溫控制。格柵本體與前保險槓為一體式連接的方式,不需要單獨設置格柵本體零件,減少零件數量和減少匹配環節,適合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格柵開啟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下格柵開啟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橫梁,2、上格柵,3、下格柵,4、導軌,5、第一上部格柵關節,6、第二上部格柵關節,7、第一下部格柵關節,8、第二下部格柵關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並有助於其實施。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可變造型前保進氣格柵系統,包括車輛控制單元、格柵本體和橫梁1,格柵本體包括設於橫梁上、下邊側的上格柵2與下格柵3,該可變造型前保進氣格柵系統還包括用於使橫梁沿格柵本體兩邊側上下滑動的滑動機構和用於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拉延壓縮運動的驅動機構,滑動機構與驅動機構連接;驅動機構與車輛控制單元電連接,通過車輛控制單元發出驅動信號進行控制驅動機構工作。上格柵2與下格柵3均為菱形結構。上格柵2與下格柵3可以對稱設置於橫梁1的兩側。
其中,滑動機構包括設于格柵本體兩邊側的兩個導軌4,橫梁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導軌4連接,且驅動機構帶動橫梁1沿導軌4來回運動。
驅動機構包括調整電機和伸縮推桿組,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1均與伸縮推桿組連接,調整電機通過伸縮推桿組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1同向運動。其運動機理為:通過調整電機的旋轉運動轉變為伸縮推桿的直線往復運動,類似於現有電動推桿的電力驅動機構。
上格柵的格柵關節包括兩個第一上部格柵關節5和兩個第二上部格柵關節6,且第一上部格柵關節5與第二上部格柵關節6相間隔設置,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包括兩個第一下部格柵關節7和兩個第二下部格柵關節8,且第一下部格柵關節7與第二下部格柵關節8相間隔設置。上述的格柵關節均為活動關節,可實現格柵的拉延與壓縮。伸縮推桿組包括第一伸縮推桿、第二伸縮推桿、第三伸縮推桿、第四伸縮推桿和第五伸縮推桿,第一伸縮推桿的一端與第一上部格柵關節5連接,第二伸縮推桿的一端與第二上部格柵關節6連接,第三伸縮推桿的一端與第一下部格柵關節7連接,第四伸縮推桿的一端與第二下部格柵關節8連接,第五伸縮推桿的一端與橫梁的連接,通過車輛控制單元控制調整電機帶動第一伸縮推桿、第二伸縮推桿、第三伸縮推桿、第四伸縮推桿和第五伸縮推桿往復運動,進而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1進行同向上下運動。
為了便於車輛內乘員手動操作控制,通過設置於車輛室內的操作開關進行控制驅動機構帶動上、下格柵的格柵關節及橫梁上下運動。操作開關包括與車輛控制單元電連接的上格柵通風開啟按鍵和下格柵通風開啟按鍵。
此外,格柵本體與前保險槓可以為一體式連接。此種結構不需要單獨設置格柵本體零件,減少零件數量和減少匹配環節,適合批量生產。格柵本體的周邊布置又安裝孔,適用於對進氣格柵與保險槓的連接強度有較高要求的情況。
具體的操作過程:當車輛需要上部通風時,通過室內開關開啟上格柵通風開啟按鍵,調整電機帶動第一下部格柵關節7和第二下部格柵關節8向下運動,且帶動前保中部活動橫梁沿著導軌4向下移動。同時拉動第一上部格柵關節5和第二上部格柵關節6向下運動。這樣就形成了上部格柵呈立菱形,增加了上部格柵的通風面積,下部格柵呈橫菱形的效果,壓縮了敞開面積,形成了阻風面從而對下部格柵進行保溫的效果和目的。當車輛需要下部通風時,通過室內開關開啟下格柵通風開啟按鍵,調整電機帶動第一下部格柵關節7和第二下部格柵關節8向上運動,且帶動前保中部活動橫梁沿著導軌4向上移動。同時拉動第一上部格柵關節5和第二上部格柵關節6向上運動。這樣就形成了上部格柵呈橫菱形,壓縮了敞開面積,形成了阻風面從而對下部格柵進行保溫的效果和目的,下部格柵呈立菱形的效果,增加了上部格柵的通風面積。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