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2:19:01 1
專利名稱: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採油、採氣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石油勘探 開發中的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採油油嘴有節流降壓的作用,使油井採油樹提供的高壓 油氣經過油嘴後達到降壓、節流,同時採油樹提供的高壓油氣經過油 嘴時需要吸收周圍大量的熱量,造成油嘴周圍形成水合物冰堵問題。 在氣井生產當中,油嘴周圍形成水合物冰堵問題非常普遍。 一般採用 注乙二醇或採用加熱方式解決油嘴的水合物冰堵問題。採用加熱方式 如蒸汽熱交換器、燃油加熱器、或電加熱帶。由於油嘴管匯的外觀 形狀複雜,呈不規則狀,不利於對油嘴及其後部管線實施有效的加熱 和外保溫。因此,油嘴及其後部管線的加熱和外保溫問題一直困擾著 油田技術工作人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利用高 壓管線的高溫與油嘴後的低溫壓管線實現連續的熱交換,從而減少油 嘴後管線結冰形成水合物冰堵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技術方案的原理是將油嘴及其部分低壓 管線嵌套在高壓管線中,利用高壓管線內的井內流體溫度提高油嘴後 的低溫壓管線的管壁溫度,實現高壓管線與油嘴後的低壓管線連續熱
交換,使水合物不能在低壓管線內壁上結冰附著。
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主要由三通、高壓管線、低壓管線和油 嘴組成。低壓管線套在高壓管線的內部,在高壓管線與低壓管線之間 形成環形空間,來自採油樹的高溫高壓流體能在環形空間內流動。高 壓管線的一端固定在三通的熱交換端;低壓管線固定在三通的熱交換 端並連接三通的出液端。在高壓管線的另一端固定有盲板法蘭。在低 壓管線的另一端固定有油嘴套,油嘴套內固定有油嘴。自採油樹的高 溫高壓流體能通過油嘴,降壓節流後進入低壓管線,經低壓管線流入 分離器。
所述的三通為矩形,三通有進液端面、出液端面和熱交換端面。三 通的進液端面有中心孔和螺栓孔,並採用螺栓固定有進液法蘭。進液 端面相對是熱交換端面,熱交換端面有低壓中心孔,低壓中心孔與低 壓管線連接。在低壓中心孔的周圍有高壓孔,高壓孔與進液端面中心 孔連通。在高壓孔周圍有固定高壓管線的螺栓孔。在出液端面有出液 孔,出液孔與低壓中心孔連通。出液孔周圍有螺栓孔,能連接分離器 管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在不 需要外部熱源的環境下,能使油嘴及後面的低壓管線始終處於連續的 熱環境中,以解油嘴周圍形成水合物冰堵問題。
圖l是本實用新型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2是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進液端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三通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高壓管線,2.低壓管線,3.油嘴,4.油嘴套,5.三 通,6.盲板法蘭,7.進液管,8.進液法蘭,9.螺栓,IO.低壓中心
孔,ll.高壓孔,12.螺栓孔,13.出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參閱圖l。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高壓管線l直徑
177. 8毫米,壁厚20. 6毫米,長度3000毫米;低壓管線2直徑88. 9 毫米,壁厚9. 55毫米,長度2850毫米。油嘴3可更換。
低壓管線2套在高壓管線1的內部,在高壓管線1與低壓管線2 之間形成23.85毫米寬的一個環形空間。來自採油樹的高溫高壓流體 能在環形空間內流動。採用螺栓將高壓管線1的一端固定在三通5的 熱交換端;低壓管線2固定在三通5的熱交換端並連接三通5的出液 端。在高壓管線1的另一端採用螺栓固定有盲板法蘭6。在低壓管線2 的另一端固定有油嘴套4,油嘴套4內固定有油嘴3。自採油樹的高溫 高壓流體能通過油嘴3,降壓節流後進入低壓管線2,再經低壓管線2 流入分離器。
所述的三通5為矩形,長、寬、高各為479毫米。三通5有進液端 面、出液端面和熱交換端面。三通5的進液端面有中心孔和8個螺栓 孔,並採用螺栓9固定有進液法蘭8。進液法蘭8與採油樹出口高壓管 線7連接。進液端面相對是熱交換端面,熱交換端面有低壓中心孔10, 低壓中心孔10與低壓管線2連接。在低壓中心孔10的周圍有7個高 壓孔11,高壓孔11與進液端面中心孔連通。在高壓孔11周圍有固定 高壓管線1的12個螺栓孔12。在出液端面有出液孔13,出液孔13與 低壓中心孔10連通。出液孔13周圍有8個螺栓孔,能連接分離器管 線。
權利要求1.一種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主要由三通(5)、高壓管線(1)、低壓管線(2)和油嘴(3)組成,其特徵在於低壓管線(2)套在高壓管線(1)的內部,在高壓管線(1)與低壓管線(2)之間形成環形空間,高壓管線(1)的一端固定在三通(5)的熱交換端;低壓管線(2)固定在三通(5)的熱交換端並連接三通(5)的出液端,在高壓管線(1)的另一端固定有盲板法蘭(6),在低壓管線(2)的另一端固定有油嘴套(4),油嘴套(4)內固定有油嘴(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其特徵是 所述的三通(5)為矩形,三通(5)有進液端面、出液端面和熱交換端面, 三通(5)的進液端面有中心孔和螺栓孔,並採用螺栓(9)固定有進液法 蘭(8),進液端面相對是熱交換端面,熱交換端面有低壓中心孔(IO), 低壓中心孔(10)與低壓管線(2)連接,在低壓中心孔(10)的周圍有高壓 孔(ll),高壓孔(ll)與進液端面中心孔連通,在高壓孔(ll)周圍有固 定高壓管線(1)的螺栓孔(12),在出液端面有出液孔(13),出液孔(13) 與低壓中心孔(10)連通,出液孔(13)周圍有螺栓孔,能連接分離器管 線。
專利摘要油嘴前後自身熱交換裝置,應用於油田採油、採氣技術領域。特徵是低壓管線套在高壓管線的內部,在高壓管線與低壓管線之間形成環形空間。高壓管線的一端固定在三通的熱交換端;低壓管線固定在三通的熱交換端並連接三通的出液端。在高壓管線的另一端固定有盲板法蘭。在低壓管線的另一端固定有油嘴套,油嘴套內固定有油嘴。效果是在不需要外部熱源的環境下,能使油嘴及後面的低壓管線始終處於連續的熱環境中,以解油嘴內壁及油嘴後一段管線內壁形成水合物冰堵問題。
文檔編號F28D7/10GK201196542SQ200820079628
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28日
發明者康健利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