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板材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3:17:21 1
專利名稱:炭板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高溫炭和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加入纖維材料、粘接劑等混練成形的炭板材,特別涉及具有強韌性、耐火性能、吸溼及氣體吸附性能等優異特性的炭板材。
現有技術在現有技術中,有人提出將木炭和竹炭粉碎,將其混入到各種材料中用於建築材料的加炭板的方案。例如,可以列舉出特開平7-150645號,特開平6-49916號及實用新案登錄第3039587號。這些加炭板的特徵,從利用炭自身具有的吸溼性及吸附性等特性的角度,作為應對最近成為很大問題的居室(sick house)綜合症及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對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但是,在上述現有技術的加炭板中,由於其強度不足,在長時間使用時摻入的炭會從板材表面剝落,所以作為內裝飾材料未必能夠滿足要求。
因此,申請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以前提出了特願2000-252606。該發明中在炭板中摻入馬尼拉麻等纖維以提高強度。
本發明的發明人等著眼於通過進一步在炭板材中埋設加強材料,大幅度提高炭板的強度。
此外在著眼於通過將高溫炭及低溫炭混合提高對各種氣體的吸附性能的同時,還著眼於通過添加氧化鈣不僅提高對氣體的吸附性能還改善耐火性能。進而,本發明還著眼於通過選擇粘接劑來提高耐火性能及氣體吸附性能。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炭板,作為能夠有效地應對居室綜合症以及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建築內裝飾材料可以有效地靈活運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權利要求1所述的炭板材,其特徵為,是在高溫炭及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加入纖維材料及粘接劑進行混練形成板狀構成的。
根據本發明,由於用高溫炭和低溫炭構成混合炭粉,可有效地利用各種炭的吸附特性,可以達到對多種有害氣體的吸附。
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在高溫炭及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添加氧化鈣、纖維材料及粘接劑並進行混練,將其形成板狀。
根據本發明,通過在高溫炭及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加入氧化鈣,可以提高吸溼性和氣體吸附性。
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在權利要求2所述的炭板材中,前述氧化鈣的含量相對於混合炭粉而言為10~30重量%。
根據本發明,通過以上述比例將混合炭粉與氧化鈣混合,更進一步提高上述特性。
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中,前述纖維材料為馬尼拉麻或木漿。
根據本發明,馬尼拉麻或木漿等纖維交織在一起增加炭板材的強韌性。
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中,前述粘接劑以從醋酸乙烯酯、硅藻土、水泥、異氰酸酯樹脂乳劑、澱粉糊及藻酸鹽中選擇出來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為主成分。
根據本發明,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途適當地選擇各種粘接劑。例如,通過選擇硅藻土、水泥,可以大幅度提高炭板材的耐火性能。此外,在使用醋酸乙烯酯作為粘接劑時,通過加入作為天然粘接劑的澱粉糊、藻酸鹽,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還可以防止只使用醋酸乙烯酯時降低炭的吸附性能。進而,作為醋酸乙烯酯的代用品,也可以使用不是環境激素對象的異氰酸酯樹脂乳劑。異氰酸酯樹脂乳劑不論是從其強度還是其吸附性能均不亞於醋酸乙烯酯。
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中,其內部埋設加強材料,此外,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前述加強材料為網狀材料,布材或蜂窩結構體。
根據本發明,通過在內部埋設網狀材料、布材或蜂窩結構體等的加強材料,可進一步提高炭板材的強韌性及剛性,可廣泛作為建築用內裝飾材料使用。
權利要求8所述的發明,其特徵為,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中,在板的一面粘貼具有透氣性的厚紙,在板的另一面粘貼含光觸媒的薄紙。
根據本發明,在板的一面粘貼具有透氣性的厚紙,不會妨礙炭板材的吸溼性及氣體吸附性,可以加強炭板材。此外,由於在板的另一面上粘貼具有光觸媒活性的薄紙,可以用光觸媒分解炭所吸附的有機化合物,炭的吸附效果可以長期持續。此外,薄紙可以原封不動地作為壁紙使用。
下面詳細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的實施形式。在本實施例中的炭板材是在將木炭及竹炭等粉碎所獲得的炭粉中添加馬尼拉麻、木漿等纖維材料、粘接劑,並根據需要添加氧化鈣進行混練,將其注入到規定的型箱中形成板狀。在把這樣製成的炭板材作為建築物的內裝飾材料、天花板材料等使用時,優選地在板的一個面上粘貼厚紙。
上述炭粉的原料並不受特定的限制,它可以是以間伐等為目的從山林中採伐的杉、柏等針葉樹以及從拆卸的建築物中取出的廢料,進而,還有竹子等。上述炭粉優選地為高溫炭和低溫炭的混合物。通過兩者的混合,具有可以擴大吸附氣體的種類的優點。例如,高溫炭對於苯,甲苯,二甲苯,乙基苯,氯苯等具有高的吸附特性,與此相對,低溫炭則對於氨,甲醛,胺等具有高的吸附特性。從而,通過將兩者混合,可以有效的利用相互的吸附特性,能夠吸附多種有害的氣體。此外高溫炭是在800℃以上燒的炭,顯示出體積電阻10Ω·cm以下的導電性,通過含有高溫炭還附加有防靜電及屏蔽電磁波的效果。低溫炭是在500℃以下燒的炭,體積電阻為109~1012Ω·cm。此外,高溫炭和低溫炭的混合比例可根據炭板材的用途適當地選擇。上述炭粉的粒徑優選為小粒徑,例如優選地是通過2.5mm的過濾器、篩那樣而使粒徑均勻化。通過使粒徑處於一定的範圍內,具有可使炭粉均勻分散的效果。
混入炭粉內的氧化鈣是為了提高炭的吸附性而加入的。特別是可大幅度提高對苯,甲苯,甲醛等氣體的吸附性。此外,通過摻入氧化鈣,還可以提高耐火性能。這種氧化鈣,可利用燒制貝殼時生成的貝殼燒制鈣或生石灰。此外,代替這種氧化鈣可以使用硅藻土及水泥等粘接劑,可大幅度提高耐火性能。
作為加強用纖維材料將馬尼拉麻、木漿等加入到前述炭粉中。馬尼拉麻是作為非木漿的一種纖維質,強韌且輕,同時其耐水性大,因此,作為加強材料最為合適。例如,將馬尼拉麻切割成2~5mm及5~10mm的長度,通過對炭粉以5~20重量%左右摻入炭粉內,可賦予炭板材相當大的強度。通過摻入長度不同的兩種,可以抑制纖維的不勻,不會造成強度的不均勻。此外,當纖維質在5重量%以下時,不會充分地產生增加強度的效果,反之當超過20重量%時,有損壞炭粉特有的性質的危險。此外,不限於馬尼拉麻,可以使用具有同樣的強韌且耐水的纖維材料。
為了使分散有上述纖維材料的炭粉混練凝固,加入粘接劑。在這種情況下,粘接性強的醋酸乙烯酯作為這種板材的粘接劑是很優異的。但在使用時優選地加入澱粉糊、藻酸鹽。這是由於如上所述,在考慮到環境的同時,還防止單獨使用醋酸乙烯酯時炭的吸附性能的降低。作為藻酸鹽的代表例有藻酸鈉。即,當炭板材含有醋酸乙烯酯時,是苯等一部分氣體的吸附性能下降的原因,但通過添加藻酸鈉,具有抑制前述吸附性下降的效果。澱粉糊及藻酸鈉相對於醋酸乙烯酯的比例優選為,相對於作為固態成分的醋酸乙烯酯20~60重量%,澱粉糊和藻酸鈉各為40~80重量%。同時粘接劑總體對炭粉的比例優選地為5~30重量%左右。
此外,作為除上述醋酸乙烯酯以外的粘接劑,硅藻土,水泥,異氰酸酯樹脂乳劑等也是有效的。這些粘接劑可以分別單獨使用,但和醋酸乙烯酯一樣,當和澱粉糊及藻酸鹽混合使用時,會更進一步增強其效果。此外,也可以將硅藻土和水泥一起使用。在把硅藻土、水泥作為粘接劑使用時,可更進一步提高耐火性能,可以製造相當於阻燃一級的炭板材。另一方面,異氰酸酯樹脂乳劑除賦予與醋酸乙烯酯同等或更高的強度及氣體吸附性能之外,還具有不產生環境激素的優點。作為水泥,例如可以利用普通波特蘭特水泥,中熱波特蘭特水泥,快硬波特蘭特水泥,高爐水泥,矽石水泥等,異氰酸酯樹脂乳劑、硅藻土可利用市售品。
在把上述炭板材用作內牆材料時,優選在一面粘貼厚紙。厚紙總體粘貼在背面側,其目的是加強炭板材,為了無損於炭板材所具有的吸溼性及吸附性能,選擇具有透氣性的材料。此外,為了保持強度,優選使用牛皮紙這類材料,厚度約為0.2~0.5mm。另一方面,在上述炭板材的表面側也可以粘貼含有光觸媒的薄紙。這種薄紙為固定有氧化鈦等無機微粒、賦予光觸媒活性的造紙。通過利用光觸媒活性,分解炭板材所吸附的有機化合物,可以防止炭板材的吸溼性及吸附性能的降低,另外,可以在牆紙、日本紙等中含浸光觸媒,在其表面上也可以自由地描繪各種圖案和花樣。
上述炭板材本身具備有和石膏板類似的強度,但如果在炭板材內部埋設網狀材料或布材則可進一步增加其強韌性,作為內部裝飾材料使用時進一步提高耐衝擊性能。上述網狀材料的種類及材質沒有特定的限制,例如可以使用防蟲網等市售的材料。此外,代替網狀材料,在內部埋設用麻繩、麻線編織的麻布,也獲得和網狀材料同樣的效果。此外,網狀材料、麻布在將混練材料注入到型箱中加壓形成板狀時進行埋設,通過在炭板材中全面進行埋設對增強其強度是有利的。由於從炭板材的外部看不到網狀材料及麻布,所以不會破壞其美觀性。
圖1及圖2是表示把炭板材用作內部裝飾材料時的一種實施形式。根據這種實施形式的炭板材1為其整體內部具有蜂窩狀結構的加強材料2的炭板材。這種加強材料2由於將大約一個立方釐米的六角形的許多小房間沿縱向和橫向排列成蜂巢的形狀,所以極大地提高了炭板材1的比強度及剛性。在製作炭板材1時,以厚紙3的一面與加強材料2已經粘接好的狀態提供,將該加強材料2的四周包圍在型箱(圖中未示出)的中間,注入炭板材的混練材料,以加強材料2的上端被稍稍隱蔽起來的方式將其上表面壓延成形。由於加強材料2隱藏在炭板材1的內部,所以對其美觀性不會引起問題。此外,在與厚紙3的對向側面上,可以粘貼含有上述光觸媒的薄紙。
下面根據圖3說明上述炭板材的製造工藝,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種工藝。
炭板材的製造工藝大致由炭粉製造工藝A、粘接液生成工藝B及板材成形工藝C三個工藝構成。首先,在炭粉生成工藝A中,將作為原料的木材,例如杉、柏等的間伐材料、建築物的廢舊材料、竹材等切割成適當的大小,將它們乾燥後放入爐子內炭化,獲得高溫炭和低溫炭(工藝A1)。適當地選擇兩者的混合比例。然後用輥壓機等將配合好的高溫炭和低溫炭進行粉碎(工藝A2),用規定孔目的過濾器進行分選之後(工藝A3)將通過過濾器的炭粉作為混合炭粉使用。
另一方面,在粘接液生成工藝B中,將馬尼拉麻及木漿等纖維材料切割成適當的大小,將其混入水中打散(工藝B1)。然後,在打散的纖維材料水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粘接劑(工藝B2),充分攪拌混合(工藝B3)。粘接劑可以從下述材料中選擇,這些材料是,在醋酸乙烯酯加入澱粉糊及藻酸鈉的材料,在硅藻土及水泥的等量混合物中加入澱粉糊及藻酸鈉用適量的水混合形成的材料,還有在異氰酸酯樹脂乳劑中加入澱粉糊及藻酸鈉構成的材料等各種種類以及這些材料的組合。通過加入粘接劑並進行攪拌,製成使得將纖維材料打散的水溶液的粘度增大的粘接液。
在炭板材成形工藝C中,將在前述炭粉生成工藝A中生成的混合炭粉按規定的比例與前述粘接液生成工藝B中生成的粘接液充分混練生成板材原料(工藝C1)。然後,將混練好的板材原料注入型箱內,壓緊固化成形為一定的厚度(工藝C2)。然後以原封不動地保持在型箱內的方式送進乾燥爐內,在常溫或60℃以下乾燥約3~5小時(工藝C3)。在從乾燥爐內取出後,卸下型箱,取出炭板材,完成炭板材的製造。此外,在炭板材內埋設網狀材料時,分兩次進行將上述混練固化的原料注入型箱內的工藝,在最初注入工藝注入到型箱的大致一半時,將網狀材料鋪設於其上,進而將剩餘的原料注入到其上方,接著經過和上面相同的工藝形成加入網狀材料的炭板材。
如前面所述的方式成形的炭板材,在作為內裝飾材料使用時,在背面粘貼厚紙,在表面側粘貼浸有光觸媒的薄紙。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的一個實施形式的透視圖。
圖2是沿前述圖1的A-A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的成形工藝的說明圖。
圖4是表示試驗體A的阻燃性能試驗的測定結果的曲線圖。
圖5是表示試驗體B的阻燃性能試驗的測定結果的曲線圖。
圖6是表示試驗體C的阻燃性能試驗的測定結果的曲線圖。
圖7是表示在實施例4中甲醛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8是表示在實施例4中苯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9是表示在實施例4中甲苯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0是表示在實施例4中氨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1是表示在實施例5中苯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2是表示在實施例5中甲苯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3是表示在實施例6中氨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4是表示在實施例7中氣體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5是表示在實施例8中氣體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實施例1)炭板材的彎曲強度試驗將100g馬尼拉麻混合到高溫炭及低溫炭的混合炭粉1000g中,向其中加入粘接劑(作為固態成分的醋酸乙烯酯60g,向其內混合澱粉糊80g及藻酸鈉80g)220g及貝殼燒制鈣200g,用上述製造工藝成形300×400×15mm的炭板。以這種炭板作為本實施例的基本試驗體,分成在試驗體的內部不加入加強材料的情況(試驗體A),作為加強材料於內部加入網狀材料的情況(試驗體B),以及代替網狀材料混入麻繩的情況(試驗體C)。此外,將14條(5×9)麻繩以柵網狀配置在整個炭板內。將上述試驗體A,B,C在溫度20℃、相對溼度60%的試驗室內靜置一周以上,調整試驗體的溫度及含水率之後,進行彎曲強度試驗。
彎曲強度試驗以JIS A 6901的8.5彎曲試驗為標準進行。其中,令試驗體的支持跨距為350mm,從試驗體的背面施加彎曲負荷。試驗結果示於表1。此外,各試驗體的彎曲強度根據下式求出。
彎曲強度(N/mm2)=3PL/2bt2其中,P彎曲破壞負荷(N)L跨距(mm)b試驗體斷裂面的寬度(mm)t試驗體斷裂面的厚度(mm)表1
(實施例2)在上述試驗體A,B,C的兩面粘貼厚紙時的彎曲強度試驗作為試驗體使用和上述實施例1相同的炭板,在其兩面粘貼厚度0.3mm的厚紙。將它們分別作為試驗體A′,B′,C′。此外,其試驗方法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試驗結果示於表2。
表2
根據上述表2,試驗體A′的彎曲破壞負荷的平均值為1202N,它顯示出石膏板(15mm厚)的基準值650N大約兩倍的彎曲強度。
(實施例3)炭板的耐火性能試驗試驗體使用和前述實施例1相同的炭板。該試驗根據JIS A 1321(建築物的內裝飾材料及施工方法的阻燃性試驗方法)規定的阻燃三級的表面試驗進行。主熱源1.50kw,副熱源0.35升/分(L.P.G),加熱時間6分鐘。試驗結果如表3及圖4至圖6所示。從結果中可以看出,試驗體的發煙係數(CA)為0.9,0.6,0.5,對於JIS A 1321規定的阻燃三級表面試驗合格。
表3
(實施例4)炭板材的氣體吸附性能試驗在本實施例中,同時測定炭板材本身的氣體吸附能及炭板中含有氧化鈣時的氣體吸附能的差別。作為含有氧化鈣的試驗體使用與前述實施例1中的試驗體A相同的炭板材,作為不含氧化鈣的試驗體使用從前述試驗體A中除去氧化鈣的炭板材(試驗體D)。試驗方法為將各試驗體放入30升的密閉試驗箱內,於該箱中注入適當濃度的氣體,測定氣體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所使用的氣體的種類是甲醛,苯,甲苯,氨四種氣體。試驗結果示於圖7至圖10。由這些結果可以看出,試驗體A、D對任何一種氣體都有吸附效果。此外,對於苯和甲苯,試驗體A的氣體濃度減少量明顯地大,表明氧化鈣的吸附效果顯著。
(實施例5)因粘接劑種類的不同造成的氣體吸附能試驗本實施例中所使用的試驗體為,作為粘接劑使用醋酸乙烯酯、澱粉糊及藻酸鈉的上述實施例1中的試驗體A以及從該試驗體A的粘接劑中除去澱粉糊及藻酸鈉而僅使用醋酸乙烯酯時的試驗體E。用這些試驗體對於甲醛、氨、苯、二甲苯用與上述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測定氣體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得到表4所示的結果。在該表4中,○號表示氣體吸附效果大,▲號表示氣體吸附效果小。此外,圖11表示苯的氣體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圖12表示甲苯的氣體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表4
(實施例6)測定高溫炭與低溫炭不同時的氨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圖13表示用和上述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測定氣體濃度隨時間變化的結果。這裡,試驗體A使用高溫炭和低溫炭各一半混合時的混合炭粉,試驗體F使用高溫炭粉,試驗體G使用低溫炭粉。各試驗體A,F,G的成形方法以上述實施例1為標準。
根據測定結果可以看出,對於氨,試驗體G(使用低溫炭)的氣體吸附能大。此外,可以看出混合炭粉由於也具備低溫炭的特徵,所以對氨也有大的氣體吸附能。
(實施例7)利用水泥和硅藻土作為粘接劑時的氣體吸附能試驗(1)試驗體的製作作為板的基體材料採用各250g的高溫炭和低溫炭的炭粉。作為纖維材料使用馬尼拉麻100g,混入到粘接劑內。作為粘接劑採用將普通波特蘭特水泥和硅藻土各250g混合到適量的水中,並添加澱粉糊和藻酸鈉各50g的粘接劑。將板的基體材料和粘接劑充分混合,一直到成為粘土狀,採用上述製造工藝成形為長、寬600×900mm,厚度15mm的炭板材,將其作為試驗體。
(2)試驗方法及測定方法將一個上述試驗體粘貼在容積8立方米的密閉的試驗室的內壁上,製成總面積8平方米的炭板壁。在試驗室內設氣體輸入口及上下兩個部位處的測定樣採集口。注入到該試驗室內的氣體為甲醛,苯,甲苯,氨四種。由於這些氣體在常溫下處於液體狀態,所以將規定的量預先投入到10升的三角錐形紙袋中,在其中裝入10升空氣,使上述物質揮發。在三角錐形紙袋內的氣體濃度大約為幾千ppm。然後,從氣體輸入口將該三角錐形紙袋中的氣體注入到上述試驗室中。就試驗室內的氣體濃度的標準來講,甲醛約3ppm,其它苯、甲苯、氨氣大約30ppm左右。在注入氣體之後,每經過規定的時間從上下兩處的測定樣品口抽取出內部的空氣,用氣體濃度測定裝置(北川式氣體檢測管)測定其中的氣體濃度。
每經過規定的時間所測得的氣體濃度的結果分別示於表5及圖14。此外,將該時刻的氣體吸附率示於表6。根據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注入氣體之後約1~2小時之間氣體濃度急劇下降,然後平緩地下降,顯示出明顯的氣體吸附效果。
表5氣體濃度ppm
表6
吸附率(%)
(實施例8)用異氰酸酯樹脂乳劑作為粘接劑時的氣體吸附能試驗(1)試驗體的製作和上述實施例7一樣,用高溫炭和低溫炭的炭粉各250g。作為纖維材料使用100g馬尼拉麻混合到粘接劑中。作為粘接劑使用將大鹿レヂン B-1605(大鹿振興株式會社制的異氰酸酯樹脂粘接劑)在水中乳化製成的乳劑150g中加入澱粉糊50g和藻酸鈉50g製成的粘接劑。將板的基體材料及粘接劑充分混合直到成為粘土狀,根據上面所述的製造工藝成形為長寬600×900mm、厚15mm的炭板材,作為試驗體。
(2)試驗方法及測定方法試驗方法及測定方法用和前述實施例7同樣的方式進行。在氣體注入之後,每經過規定的時間測定氣體濃度的結果分別示於表7及圖15。此外,將所述時刻的氣體吸附率示於表8。根據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使用異氰酸酯樹脂乳劑作為粘接劑時,在注入氣體之後大約1~2小時的期間內,同樣地,氣體濃度急劇下降,然後平緩地下降,與前述實施例7有同樣的傾向。
表7
吸附率(%)
表8
氣體濃度ppm
如上面所說明的,利用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通過使用高溫炭和低溫炭的混合炭粉,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種炭所特有的的吸附特性,能夠吸附多種有害的氣體。此外,通過在其中加入氧化鈣,進一步提高氣體的吸附性能。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可以被有效地用作能夠應對居室綜合症及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建築用內部裝飾材料。
同時,採用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途從各種粘接劑中選擇恰當的粘接劑,例如,通過選擇硅藻土及水泥,可以大幅度提高炭板的耐火性能。
進而,採用根據本發明的炭板材,通過在炭板材中埋設網狀材料,布材或蜂窩狀結構體等加強材料,可進一步提高炭板材的強韌性及剛性,作為建築用內裝飾材料可以獲得足夠的強度。
權利要求
1.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將纖維材料及粘接劑加入高溫炭和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進行混練,將其成形為板狀。
2.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將氧化鈣、纖維材料和粘接劑加入高溫炭及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進行混練,將其成形為板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前述氧化鈣的含量相對於混合炭粉為10~30重量%。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前述纖維材料為馬尼拉麻或木漿。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其中,前述粘接劑以從醋酸乙烯酯,硅藻土,水泥,異氰酸酯樹脂乳劑,澱粉糊及藻酸鹽中選擇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為主成分。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其內部埋設有加強材料。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前述加強材料為網狀材料、布材或蜂窩狀結構體。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炭板材,其特徵在於,在其一面粘貼具有透氣性的厚紙,在其另一面上粘貼含有光觸媒的薄紙。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通過提高炭板材的耐火性能及氣體吸附能、強韌性,可有效地應對居室綜合症及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實用性高的建築用內裝飾材料。所述材料的製備方法為:在高溫炭及低溫炭的混合炭粉中加入馬尼拉麻、木漿等纖維材料以及硅藻土、水泥、澱粉糊及藻酸鹽構成的粘接劑進行混煉,將其與具有蜂窩狀結構的加強材料一起成形為板狀。
文檔編號B01D53/02GK1384263SQ0210273
公開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2日
發明者及川紀久雄, 淺田隆志, 小松徹, 西卷龍介, 天野一 申請人:山英建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