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及其方法
2023-05-27 21:01:41 1
專利名稱: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及其方法,特別是指一種節省人力和耕地且構成循環生產線的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農業人力日趨難求,且農耕地面積日益減縮,並因溫室效應引發全球氣候異常,導致農業的經營相對困難,但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卻日益增加,因此採用農業自動化來節省人力,為全球共同研發的目標。現有用於栽培植物的溫室,多是在溫室空間的地面上直接架設多件支撐架,且將多數栽培盆放置在該等支撐架上,這種傳統的植物栽培,是以平面式培育,所需要的植栽面積相當大,不僅產能有限,且相對地造成生產成本過高,在培育過程中,雖可於支撐架結合自動灑水系統、照明設備等機械化處理以節省人力,但每一階段間卻不接續,如施肥、生長監控等仍需仰賴人工做接續處理,不僅耗時、效能差且人力成本高,而由人力執行上述作業,也會有作業不均或遺漏的缺失,故未能達到產線化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及其方法,解決現有栽培植物的溫室所存在的需要的植栽面積大、產能有限、仰賴人工及未能達到產線化的問題,以自動化控制及循環移動的設計構成連續的循環生產線,進而降低所需的人力及耕地面積,達到節省人力和耕地且構成循環生產線的實用進步性。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主結構包括有至少一環繞設置的託盤組,而託盤組於至少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監測裝置、至少一補液裝置及至少一照度感測裝置,且託盤組設置於一溫室內,並溫室具有至少一燈具及至少一乾濕溫度感控裝置,而溫室外一側處設有至少一作業區域,且託盤組設有一凸出溫室並進入該作業區域的延伸部,並託盤組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間,而容置空間供容置培養液,且容置空間內設置有至少一培養液感測裝置,並容置空間穿設有至少一循環傳輸模塊,而循環傳輸模塊於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機房控制中心,且機房控制中心與上述循環傳輸模塊、補液裝置、培養液感測裝置、監測裝置、照度感測裝置、燈具、乾濕溫度感控裝置信息連結並加以控制;當本發明實施時於作業區域內的延伸部處栽種植物,且植物由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至溫室內沿著託盤組環繞移動,並且植物藉由接觸、吸收容置空間內的培養液以生長,而機房控制中心監測植物生長狀況且自動調整各種設定值,除控制植物質量外,控制植物於生長完成時,循環傳輸模塊剛好將植物運送至作業區域內的延伸部,進而方便採收,不斷循環。
本發明具體包括
一種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包括
至少一託盤組,該託盤組環繞設置,且該託盤組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間;
至少一循環傳輸模塊,該循環傳輸模塊穿設該容置空間。
其中該託盤組的該容置空間供容置培養液,而該託盤組於至少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監測裝置及至少一補液裝置,且該監測裝置及該補液裝置信息連結有至少一機房控制中心,並該機房控制中心與該循環傳輸模塊信息連結;
其中該機房控制中心設於該循環傳輸模塊一側處;
其中該託盤組於至少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照度感測裝置,且該託盤組的該容置空間內設置有至少一培養液感測裝置,並該照度感測裝置及該培養液感測裝置與該機房控制中心信息連結;
其中該託盤組設置於一溫室內,且該溫室包括有至少一燈具及至少一乾濕溫度感控裝置,並該溫室與該機房控制中心信息連結,再該溫室外一側處設有至少一作業區域;
其中該託盤組設有一凸出該溫室且進入該作業區域的延伸部,並於託盤組側處設有至少一維修通道;
其中該循環傳輸模塊進一步包括有複數相連結組構的循環傳輸裝置;
其中該循環傳輸模塊上設置有至少一網狀殼體,且該網狀殼體於至少一側處設有至少一可供開啟的網狀蓋體,並該網狀殼體內披覆有至少一透水層,而該透水層與該網狀蓋體包覆有具保水功能的基材。本發明的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的方法為依照下列步驟進行
(a)依照欲栽種的該植物種類,藉由設於該循環傳輸模塊一側處的該機房控制中心,信息連結且設定設於該託盤組的該循環傳輸模塊、該補液裝置、該培養液感測裝置、該監測裝置、該照度感測裝置的設定值,以及供設置該託盤組的該溫室所包含的該燈具和該乾濕溫度感控裝置其設定值。(b)該循環傳輸模塊開始運作,且於該溫室外一側處的該作業區域,對該託盤組從該溫室延伸至該作業區域的該延伸部處栽種該植物,並該植物栽植在設於該循環傳輸模塊上的網狀殼體內的基材。(C)該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該網狀殼體前進進入該溫室,而該基材與該託盤組的該容置空間內的該培養液接觸。Cd)該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該網狀殼體脫離該託盤組,而該基材脫離該培養液,且該植物藉由該基材所吸附在內的該培養液持續生長。(e)該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該網狀殼體進入另一該容置空間內,且該基材與另一該容置空間內的該培養液接觸。(f)該循環傳輸模塊持續循環運送該網狀殼體,直到該循環傳輸模塊將該網狀殼體沿著該延伸部運送出溫室,返回該作業區域。(g)採收該植物且對該基材進行清理、檢視或補充,並重複步驟(a),不斷循環。其中該機房控制中心經該監測裝置監測該植物生長狀況,且依生長狀況調整該循環傳輸模塊行進速度、該溫室照度和乾濕度及該培養液種類和濃度,且可於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種類的該培養液。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一、藉由託盤組與循環傳輸模塊配合動作,令本發明達到節省耕地且構成循環生產線的實用進步性。二、藉由機房控制中心資運連結且控制循環傳輸模塊、監測裝置、溫室、照度感測裝置、補液裝置、培養液感測裝置,令本發明達到節省人力、降低人為誤判的自動化生產的實用進步性。三、藉由託盤組與循環傳輸模塊配合動作,令本發明達到持續不間斷生產的實用進步性。四、藉由託盤組、循環傳輸模塊及補液裝置相組配,令本發明達到有機栽培、無浪費、無流失且可於不同階段提供不同培養液的實用進步性。五、藉由溫室與作業區域隔離作業,令本發明達到無蟲害、零汙染的實用環保性及實用健康性。
圖I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一。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二。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一。圖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二。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方塊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生長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上升脫離容置空間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上升進入另一容置空間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下降脫離容置空間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下降進入另一容置空間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種植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I至附圖4所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一、實施示意圖二、局部示意圖一及局部示意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包括有至少一環繞設置的託盤組I及至少一循環傳輸模塊2,而託盤組I於本實施例中以近似長方形的形狀層迭三層,且環設兩圈為實施形態,並上述託盤組I僅為其中之一實施形態,其形狀、數量及態樣不設限於此,而託盤組I側處設有至少一維修走道16,且託盤組I設置於一溫室4內,並溫室4包括有至少一燈具41及至少一乾濕溫度感控裝置42,而溫室4外一側處設有至少一作業區域5,且託盤組I設有一凸出溫室4並進入作業區域5的延伸部12,而託盤組I於至少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監測裝置13、至少一補液裝置14及照度感測裝置15,且託盤組I具有至少一 容置空間11,而容置空間11供容置培養液141,且容置空間11內設置有至少一培養液感測裝置111,並容置空間11供穿設循環傳輸模塊2,而循環傳輸模塊2進一步包括有複數相連結組構的循環傳輸裝置21,且循環傳輸模塊2上設置有至少一網狀殼體6,而網狀殼體6於至少一側處設有至少一可供開啟的網狀蓋體61,且網狀殼體6內披覆有至少一透水層62,並且透水層62與網狀蓋體61共同包覆有具保水功能的基材63,又循環傳輸模塊2位於作業區域5內的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機房控制中心3,且機房控制中心3與循環傳輸模塊2、監測裝置13、補液裝置14、照度感測裝置15及溫室4 (含燈具41及乾濕溫度感控裝置42)信息連結。如附圖I至附圖11所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一、實施示意圖二、局部示意圖一、局部示意圖二、方塊流程圖、動作示意圖、生長示意圖、上升脫離容置空間示意圖、上升進入另一容置空間示意圖、下降脫離容置空間示意圖及下降進入另一容置空間示意圖,由圖中可楚看出,本發明的生產方法步驟為
(a)依照欲栽種的植物7種類,藉由設於循環傳輸模塊2 —側處的機房控制中心3,信息連結且設定設於託盤組I的循環傳輸模塊2、補液裝置14、培養液感測裝置111、監測裝置13、照度感測裝置15的設定值,和供設置託盤組I的溫室4及其所包含的燈具41和乾濕溫度感控裝置42其設定值。
(b)循環傳輸模塊2開始運作,且於溫室4外一側處的作業區域5,對託盤組I從溫室4延伸至作業區域5的延伸部12處栽種植物7,並植物7栽植在設於循環傳輸模塊2上的網狀殼體6內的基材63。(c)循環傳輸模塊2運送網狀殼體6前進進入溫室4,而基材63與託盤組I的容置空間11內的培養液141接觸。(d)循環傳輸模塊2運送網狀殼體6脫離託盤組1,而基材63脫離培養液141,且植物7藉由基材63所吸附在內的培養液141持續生長。(e)循環傳輸模塊2運送網狀殼體6進入另一容置空間11內,且基材63與另一容置空間11內的培養液141接觸。Cf)循環傳輸模塊2持續循環運送網狀殼體6,直到循環傳輸模塊2將網狀殼體6沿著延伸部12運送出溫室4,返回作業區域5。(g)採收植物7且對基材63進行清理、檢視或補充,並重複步驟(a),不斷循環。如步驟(a)所述,溫室4可進一步包含有二氧化碳感控裝置(圖中未標示),且機房控制中心3依植物7生長時間設定植物7於生長完成後隨即送出溫室,而如步驟(b)所述(如附圖6所示),其作業區域5可進一步分為種植區51、採收包裝區52及整理區53,且種植區51供進行種植植物7,而如步驟(c)所述(如附圖7所示),基材63部分高於培養液141液面,使植物7根部得以呼吸,且因基材63與網狀殼體6之間設有透水層62,藉此預防植物7根部纏繞網狀殼體6,而如步驟(d)及步驟(e)所述(如附圖8至附圖11所示),循環傳輸模塊2可進一步運送網狀殼體6上升或下降進入另一容置空間11內,且藉此可於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種類的培養液141,而如步驟(g)所述(如附圖6所示),植物7於生長完成同時進入採收包裝區52以進行採收,且採收後的網狀殼體6繼續運送至整理區53,並於整理區53清理基材63,同時檢視基材63是否可以繼續使用或需補充,若需補充開啟設於網狀殼體6的網狀蓋61體補充基材63並閉合,而當基材63不符使用時,可將網狀殼體6或循環傳輸模塊2所包含的該循環傳輸裝置21取下且快速置換,並置換動作不妨礙循環傳輸模塊2循環動作,又機房控制中心3經監測裝置13監測植物7生長狀況,且依生長狀況調整循環傳輸模塊2行進速度、溫室4照度和乾濕度及該培養液141種類和濃度,並種植、採收及置換循環傳輸裝置21動作可由人力或自動化進行。如附圖12所示,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種植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包括有受網狀殼體6a所包覆的基材63a,且基材63a可同時種植複數植物7a。
權利要求
1.一種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 至少一託盤組,該託盤組環繞設置,且該託盤組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間; 至少一循環傳輸模塊,該循環傳輸模塊穿設該容置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託盤組的該容置空間供容置培養液,而該託盤組於至少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監測裝置及至少一補液裝置,且該監測裝置及該補液裝置信息連結有至少一機房控制中心,並該機房控制中心與該循環傳輸模塊信息連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機房控制中心設於該循環傳輸模塊一側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託盤組於至少一側處設置有至少一照度感測裝置,且該託盤組的該容置空間內設置有至少一培養液感測裝置,並該照度感測裝置及該培養液感測裝置與該機房控制中心信息連結。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託盤組設置於一溫室內,且該溫室包括有至少一燈具及至少一乾濕溫度感控裝置,並該溫室與該機房控制中心信息連結,再該溫室外一側處設有至少一作業區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託盤組設有一凸出該溫室且進入該作業區域的延伸部,並於託盤組側處設有至少一維修走道。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循環傳輸模塊進一步包括有複數相連結組構的循環傳輸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其中該循環傳輸模塊上設置有至少一網狀殼體,且該網狀殼體於至少一側處設有至少一可供開啟的網狀蓋體,並該網狀殼體內披覆有至少一透水層,而該透水層與該網狀蓋體包覆有具保水功能的基材。
9.一種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方法為依照下列步驟進行 (a)依照欲栽種的該植物種類,藉由設於該循環傳輸模塊一側處的該機房控制中心,信息連結且設定設於該託盤組的該循環傳輸模塊、該補液裝置、該培養液感測裝置、該監測裝置、該照度感測裝置的設定值,以及供設置該託盤組的該溫室所包含的該燈具和該乾濕溫度感控裝置其設定值; (b)該循環傳輸模塊開始動作,且於該溫室外一側處的該作業區域,對該託盤組從該溫室延伸至該作業區域的該延伸部處栽種該植物,並該植物栽植在設於該循環傳輸模塊上的網狀殼體內的基材; (C)該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該網狀殼體前進進入該溫室,而該基材與該託盤組的該容置空間內的該培養液接觸; Cd)該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該網狀殼體脫離該託盤組,而該基材脫離該培養液,且該植物藉由該基材所吸附在內的該培養液持續生長; (e)該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該網狀殼體進入另一該容置空間內,且該基材與另一該容置空間內的該培養液接觸; (f)該循環傳輸模塊持續循環運送該網狀殼體,直到該循環傳輸模塊將該網狀殼體沿著該延伸部運送出溫室,返回該作業區域; (g)採收該植物且對該基材進行清理、檢視或補充,並重複步驟(a),不斷循環。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該機房控制中心經該監測裝置監測該植物生長狀況,且依生長狀況調整該循環傳輸模塊行進速度、該溫室照度和乾濕度及該培養液種類和濃度,且可於 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種類的該培養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有關於一種輸送式的植物自動生產設備及其方法,其包括有至少一環繞設置的託盤組,而託盤組設置於一溫室內,且溫室外設有至少一作業區域,並託盤組設有一凸出溫室且進入作業區域的延伸部,再託盤組與至少一循環傳輸模塊配合,而循環傳輸模塊一側處設有一機房控制中心;當本發明動作時於作業區域栽種植物,且植物由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至溫室環繞生長,而機房控制中心監測生長狀況且自動調整各種設定值,於植物生長完成同時由循環傳輸模塊運送至作業區域採收,不斷循環,令本發明達到節省人力和耕地且構成循環生產線的實用進步性。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2696470SQ20121020473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明者鄒成豐 申請人:鄒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