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27 21:10:52 1


本發明屬於油田化學驅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化學驅驅油技術是一種維持原油穩產、增產重要的提高採收率技術,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驅油體系是聚合物驅油體系和由聚合物及其它添加劑(表面活性劑、鹼等)複合形成的複合驅油體系。水溶性聚合物是化學驅驅油體系中應用最為成熟的增稠劑,其主要作用是依靠良好的增粘性提高體系粘度,從而改善油水流度比、提高波及效率,進而提高原油採收率。然而,化學驅體系配方中的聚合物除應具有高效增粘能力外,還應具有良好的注入能力和傳導能力,只有與油層滲透率相匹配的驅油體系才能保證良好的實施效果。因此,針對差異性較大且複雜的不同油藏,確定驅油體系與不同滲透率或滲透率極差油藏的適應性顯得意義重大。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應用的推廣,水溶性疏水締合聚合物(HAWSP)因其優於傳統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HPAM)的溶液性能和流變特性而在化學驅(特別是聚合物驅)中表現出廣闊應用潛力和價值。HAWSP是一類在大分子主鏈上引入少量疏水基團的水溶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這些疏水基團能夠以類似於表面活性劑在其臨界膠束濃度以上時的膠束化方式而相互締合以最小化與溶劑的接觸,促使聚合物分子在溶液中無需化學交聯便能相互締合併形成結構可逆的超分子聚集體。當疏水單體含量較高時,HAWSP在溶液中所形成的超分子聚集體的尺寸較大,驅油時可能會堵塞油層孔喉和孔隙,造成地層傷害;而含量較低時,聚集體尺寸較小,驅油體系增粘性較差,需要較高濃度才能實現較好的增粘行為,影響化學驅的有效性和技術經濟效果。因此,在研究由締合聚合物形成的化學驅驅油體系的注入性能時,除考察聚合物濃度、分子量、注入方式、注入速度等因素的影響,更應考慮對聚集體尺寸影響較大的其它本質因素,如疏水單體含量等。考察疏水單體含量對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與不同油藏適應性的影響對保證化學驅(尤其是聚合物驅)技術的經濟有效性具有關鍵作用。

近些年來,人們通過宏觀巖心(或填砂管)驅替、光散射測試和微孔濾膜過濾等方法開展了許多相關工作,直接或間接地研究了聚合物濃度、分子量等對常規聚丙烯醯胺聚合物驅油體系油藏適應性的影響,但均鮮有涉及對存在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油藏適應性的研究。而前述的實驗方法大多不能直接用於評價存在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的油藏適應性,都需要在相應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完善。東北石油大學的盧祥國等人在渤海油田條件下,以人造均質柱狀巖心、方巖心及三層非均質方巖心宏觀物理模型模擬不同油藏開展了模擬原油的驅替實驗,並結合動態光散射實驗研究分析了聚合物濃度對一種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影響,結果證實只有當聚合物濃度適中時,締合聚合物的分子聚集體與油藏孔喉之間才具有良好匹配性,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較好,為認識聚合物濃度對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影響提供了有利參考(Xie,Kun;Lu,Xiangguo et al.Analysis of Reservoir Applicability of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SPE Journal,2015,21(1))。然而,類似的常規宏觀驅替方法仍未涉及疏水單體含量對油藏適應性的影響研究且不能直觀可視的獲得不同條件下的驅替特徵。同時,與均質性油藏不適應或適應性較差的締合聚合物是否會因為能在高低滲透層間實現「驅」和「調」相結合而能夠較好的適應於非均質性油藏的問題也是急需進行研究和驗證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

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所述聚驅壓差穩定為聚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不低於5PV;所述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為水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不低於1PV;

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並計算油採收率;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優選的,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的滲透率為0.2~6.1μm2;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的滲透率極差範圍為1~5倍。

優選的,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為平板夾砂微觀模型;所述平板夾砂微觀模型上設置有與計算機相連接的攝像頭。

優選的,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包括均質油藏模型與非均質油藏模型;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中的滲透率通過在平板夾砂微觀模型中填充不同目數的砂粒並施加圍壓進行控制。

優選的,所述施加圍壓的範圍為0~0.8MPa。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的驅油締合聚合物包含疏水單體;所述驅油締合聚合物中疏水單體的摩爾含量為0~1.0%。

優選的,所述油採收率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RO表示原油採收率,單位為%;SOi表示初始含油飽和度,單位為%;SOr表示殘餘油飽和度,單位為%。

優選的,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

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同時得到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與注入傳導性能;所述聚驅壓差穩定為聚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不低於5PV;所述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為水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不低於1PV;

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計算油採收率;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及注入傳導性能,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優選的,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

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

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計算油採收率,同時得到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的變化趨勢;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及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的變化趨勢,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所述聚驅壓差穩定為聚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不低於5PV;所述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為水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不低於1PV;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並計算油採收率;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簡單易行的模擬不同滲透率和不同滲透率極差的油藏,並且能夠直觀獲得疏水單體含量對締合聚合物在不同滲透率和滲透率極差條件下的動態滲流行為和原油驅替特徵的影響,進而可通過調節疏水單體含量確定適合於不同滲透率及滲透率極差油藏中「驅」或「調驅」的最佳疏水締合聚合物,方法重複性良好,且可靠性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較高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變化曲線圖;

圖2為不同驅油體系在6.1μm2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

圖3為不同驅油體系在4.7μm2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

圖4為不同驅油體系在3.1μm2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

圖5為不同驅油體系在1.1μm2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

圖6為不同驅油體系在0.37μm2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

圖7為不同驅油體系在3倍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低滲透層接近1μm2,高滲透層接近3μm2);

圖8為不同驅油體系在5倍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模型中的驅替圖像(低滲透層接近1μm2,高滲透層接近5μm2);

圖9為不同驅油體系在不同滲透率均質模型中的採收率對比圖;

圖10為不同驅油體系在不同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模型中的採收率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

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所述聚驅壓差穩定為聚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不低於5PV;所述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為水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不低於1PV;

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並計算油採收率;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其中,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優選為平板夾砂微觀模型;所述平板夾砂微觀模型上設置有與計算機相連接的攝像頭,從而使物理模型為可視化可定量的平板夾砂微觀模型;所述攝像頭優選為高清攝像頭,其可用來採集照片觀察流體移動前緣和移動畫面變化。

所述油藏的物理模型優選包括均質模型與非均質模型;所述均質模型的滲透率範圍優選為0.2~6.1μm2;所述非均質模型的滲透率極差範圍優選為1~5倍,中間倍數極差可通過固定低滲層變化高滲層實現,也可通過同時變化高低滲層實現。物理模型的不同滲透率及滲透率極差優選分別通過在均質和非均質模型的填砂凹槽中填充不同目數的砂粒並施加圍壓進行控制,更優選填充不同目數的砂粒並刮平後再施加圍壓壓實進行控制;所述施加圍壓的範圍優選為0~0.8MPa。

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所述鹽水的濃度優選為8000~10000mg/L,更優選為9000~10000mg/L,再優選為9200~9500mg/L,最優選為9374.15mg/L。

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其中所述驅油締合聚合物優選包含疏水單體;所述驅油締合聚合物中疏水單體的摩爾含量優選為0~1.0%。在本發明中採用不同疏水單體含量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為減少不同疏水單體含量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其他方面的影響,優選採用相同條件(同剪切速率或同溫度或同礦化度)下的相近粘度體系或同濃度體系的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

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所述聚驅壓差穩定為聚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不低於5PV,所述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為水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不低於1PV,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參與阻力係數,優選還考察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與注入傳導性能。

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所述油在物理模型中作為原油,其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可用於實驗室模型的油即可,並無特殊的限制,本發明中優選為稠油、稀油或模擬油。

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其中,所述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同上所述,在此不再贅述。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並計算油採收率,優選在記錄含油飽和度的同時得到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的變化趨勢;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優選為攝像頭採集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所述油採收率優選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RO表示原油採收率,單位為%;SOi表示初始含油飽和度,單位為%;SOr表示殘餘油飽和度,單位為%。

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更優選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及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和注入傳導性能,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最優選為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和注入傳導性能及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的變化趨勢,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的標準優選為壓差能夠逐級趨於平穩(±0.001MPa)且油採收率最高。

在本發明中,所述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優選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

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同時得到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與注入傳導性能;所述聚驅壓力穩定為聚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不低於5PV;所述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為水驅壓差從開始平穩後再持續注入不低於1PV;

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計算油採收率;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及注入傳導性能,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更具體地,包括以下步驟:

1)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

2)將鹽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並記錄飽和結束時壓差數值,再將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進行驅替,至聚驅壓差穩定後進行後續水驅至壓差再次穩定,計算驅油締合聚合物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

3)將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飽和,然後注入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溶液驅替物理模型中的油,通過可視化記錄含油飽和度計算油採收率,同時得到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的變化趨勢;所述含油飽和度根據可視化記錄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進行計算並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根據驅油締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殘餘阻力係數與油採收率的關係及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的變化趨勢,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油藏適應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考察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驅油締合聚合物在不同滲透率及滲透率極差油藏中適應性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實現在不同均質及非均質油藏中含有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和原油驅替特徵的直觀可視化研究,以壓差能夠逐級趨於平穩且原油採收率最高為判別標準,能夠通過調節疏水單體含量確定適合於不同滲透率及滲透率極差油藏中「驅」或「調驅」的最佳疏水締合聚合物,方法重複性良好,且可靠性較高。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評價驅油締合聚合物油藏適應性的方法進行詳細描述。

以下實施例中所用的試劑均為市售。

實驗條件

實驗模型:層內均質的可視平板夾砂模型,其滲透率均分別接近0.2μm2、0.37μm2、1.1μm2、3.1μm2、4.7μm2與6.1μm2;層間連通的非均質可視平板夾砂模型,其滲透率極差為固定低滲層滲透率為接近1μm2的3倍極差和5倍極差。

實驗用驅油體系:實驗選取在7.34s-1剪切速率下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的相近粘度體系作為驅油體系,即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水溶液,驅油體系在該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均在80mPa·s左右。不同締合聚合物的具體分子結構參數及其驅油體系的參數如表1中所示,疏水單體含量為零的即為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

表1不同締合聚合物的分子結構參數及其驅油體系參數

實驗用水:模擬地層水,礦化度為9374.15mg/L。

實驗用油:渤海綏中36-1原油與0#柴油按體積混合配製而成的模擬原油,7.34s-1剪切速率下粘度為150mPa·s。

實驗溫度:45℃。

實驗步驟

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和注入性能考察:

選取一定目數的石英砂在三個平板夾砂模型上進行填砂模擬三個滲透率相近的均質油藏,在45℃條件下,用模擬地層水飽和2h後測定其溼重,分別確定模型孔隙體積(即PV)、孔隙度及滲透率;

將三個相近滲透率的平板夾砂模型串聯,後將相近剪切粘度的聚合物驅油體系溶液以3m/d的滲流速率注入模型中進行滲流傳導實驗;

通過連接好的壓力傳感器記錄不同時間下的準確壓力值,待進口端注入壓差從開始穩定至持續5PV後轉後續水驅,並測定模型出口流出液的粘度計算聚合物粘度保留率,當注入壓差再次從開始穩定並持續1PV後結束實驗;

通過不同時期的穩定壓差計算阻力係數RF和殘餘阻力係數RRF;

重複以上實驗步驟,完成驅油體系在不同滲透率條件下的實驗,分析對比不同驅油體系在不同條件下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

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驅油締合聚合物的原油驅替特徵和效果考察:

選取一定目數的石英砂在平板夾砂模型上進行填砂模擬均質油藏和層間連通非均質油藏,在45℃條件下,用模擬地層水飽和2h後測定其溼重,分別確定模型孔隙體積(即PV)、孔隙度及滲透率;

45℃條件下,以3m/d的滲流速率將預先配製好的模擬原油注入模型飽和原油,直至平板夾砂模型出口端無水產出為止,通過電腦軟體自動將攝像頭採集的圖片轉換為黑白灰度圖,按照式(a)自動計算含油飽度;

式(a)中,SO表示含油飽和度,單位為%;Ai表示未飽和油之前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Bi表示飽和油前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表示飽和油之後的灰度值(0~255),無量綱;表示飽和油後的像素點數,單位為個;

45℃條件下,以3m/d的滲流速率將相近剪切粘度的驅油體系溶液注入已飽和原油的模型中進行驅油實驗,通過攝像頭採集記錄驅替液驅替前緣的變化圖像,至驅替圖像不再變化(或模型出口無油流出)後結束實驗,並通過電腦軟體按照式(b)自動計算最終原油採收率;

式(b)中,RO表示原油採收率,單位為%;SOi表示初始含油飽和度,單位為%;SOr表示殘餘油飽和度,單位為%。

重複以上實驗步驟,完成驅油體系在不同滲透率和滲透率極差條件下的實驗,分析對比不同驅油體系在不同條件下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變化及原油採收率差異。

實驗結果與分析

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驅油締合聚合物的滲流行為和注入性能考察。

實施例1

採用100~12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6.1μm2的均質模型並將其串聯模擬均質油藏,注入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滲流實驗,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具體實驗結果如表2。

表2不同驅油體系在6.1μm2均質油藏中的滲流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6.1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相近粘度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均比較容易達到穩定,聚驅穩定粘度保留率均較高且沒有明顯差別,所建立的阻力係數RF和殘餘阻力係數RRF在各級模型中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表明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不同締合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的注入傳導性能良好。但締合聚合物的穩定壓差和所建立的RF和RRF要略高於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的,且隨著疏水單體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表明驅油體系建立流動阻力和降低滲透率的能力逐漸增強。

實施例2

採用120~14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4.7μm2的均質模型並將其串聯模擬均質油藏,注入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滲流實驗,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具體實驗結果如表3。

表3不同驅油體系在4.7μm2均質油藏中的滲流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4.7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也較容易達到穩定,聚驅穩定粘度保留率均較高且沒有明顯差別,表明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不同締合聚合物的注入傳導性能良好。但穩定壓差及所建立的RF和RRF的變化規律不盡相同:疏水單體含量較低的締合聚合物的穩定壓差及RF和RRF略大於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的,且在各級串聯模型中基本接近;而由疏水單體含量較高的締合聚合物實現的穩定壓差及建立的RF和RRF明顯增大,並且在各級串聯模型中是逐級增大的,表明疏水單體含量較高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建立流動阻力和降低滲透率的能力明顯增強。

實施例3

採用140~16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3.1μm2的均質模型並將其串聯模擬均質油藏,注入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滲流實驗,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具體實驗結果如表4。

表4不同驅油體系在3.1μm2均質油藏中的滲流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3.1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較更高滲透率時有明顯增大,但也較容易達到穩定,聚驅穩定粘度保留率僅有略微減小,且依然較高,表明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不同締合聚合物的注入傳導性能良好。但穩定壓差及所建立的RF和RRF的變化規律又有所不同:締合聚合物的穩定壓差及RF和RRF均明顯大於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的,疏水單體含量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且在各級串聯模型中均是逐級增大的,表明在該均質條件下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建立流動阻力和降低滲透率的能力明顯強於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且隨疏水單體含量的增加而增強。

實施例4

採用160~18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1.1μm2的均質模型並將其串聯模擬均質油藏,注入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滲流實驗,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具體實驗結果如表5。

表5不同驅油體系在1.1μm2均質油藏中的滲流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1.1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較更高滲透率時有明顯增大,但依然能夠達到穩定,聚驅穩定粘度保留率僅有所減小,但依然保持在較高值,表明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不同締合聚合物的注入傳導性能整體沒有明顯變差。同時,穩定壓差及所建立的RF和RRF的變化規律大致與高滲透率下的相同。但疏水單體含量較高的締合聚合物的穩定壓差及RF和RRF在各級串聯模型中均是逐級顯著增大的,表明在該均質條件下該建立流動阻力和降低滲透率的能力明顯強增強,傳導能力相對較差。

實施例5

採用180~22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0.37μm2的均質模型並將其串聯模擬均質油藏,注入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滲流實驗,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具體實驗結果如表6。

表6不同驅油體系在0.37μm2均質油藏中的滲流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0.37μm2的均質條件下,僅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和較低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能夠達到穩定,但較其它較高滲透率條件下的明顯增大,聚驅穩定粘度保留率有所減小,所建立的RF和RRF也顯著增大,表明此時這兩種驅油體系的注入傳導性相對變差。而較高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差在第一級模型中便持續增加(注入壓差變化曲線如圖1),超出圍壓極限(0.8MPa),表明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較高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已不能良好注入和深入傳導。

實施例6

採用大於22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0.2μm2的均質模型並將其串聯模擬均質油藏,注入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滲流實驗,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注入傳導性能和滲流行為,具體實驗結果如表7。

表7不同驅油體系在0.2μm2均質油藏中的滲流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0.2μm2的均質條件下,聚合物驅油體系的注入壓力在圍壓極限範圍內均不能達到穩定(注入壓力變化曲線與圖1中類似,不再給出),表明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較高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已不能良好注入和深入傳導。

實施例7

採用100~12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6.1μm2的均質模型模擬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2,具體實驗結果如表8。

表8不同驅油體系在6.1μm2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6.1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變化在體系注入過程中沒有特別明顯的差別,驅替前緣穩定性較差且原油主要以分散的油滴形式殘留於未被波及區域,但最終驅替圖像中的黑白區域大小(表示原油的最終被波及程度)卻有明顯不同,疏水單體含量適中(0.5mol%)的聚合物驅油體系的白色區域最大。同樣最終原油採收率並不是隨著疏水單體含量增加而線性增大,而是先增大後減小的,並且最高疏水單體含量締合聚合物的還要低於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的,表明實現最大採收率的驅油締合聚合物存在最佳疏水單體含量,疏水單體含量適中的締合聚合物在該滲透率油藏中的適應性最好。

實施例8

採用120~14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4.7μm2的均質模型模擬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3,具體實驗結果如表9。

表9不同驅油體系在4.7μm2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4.7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在注入過程中的變化與更高滲透率條件下的一致,只是相同注入量下驅替圖像中白色區域相對減小。隨著疏水單體含量增加,驅替圖像的白色區域和最終採收率也是疏水單體含量適中(0.5mol%)的聚合物驅油體系最大,表明該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與該滲透率的油藏適應性最好。

實施例9

採用140~16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3.1μm2的均質模型模擬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4,具體實驗結果如表10。

表10不同驅油體系在3.1μm2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3.1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在注入過程中的變化與更高滲透率條件下的基本一致,只是相同注入量下驅替圖像中白色區域相對減小。隨著疏水單體含量增加,驅替圖像的白色區域和最終採收率也是疏水單體含量適中(0.5mol%)的聚合物驅油體系最大,表明該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與該滲透率的油藏適應性最好。

實施例10

採用160~18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1.1μm2的均質模型模擬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5,具體實驗結果如表11。

表11不同驅油體系在1.1μm2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1.1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在注入過程中的變化與更高滲透率條件下的有所不同,且相同注入量下驅替圖像中白色區域明顯減小。在注入0.3PV後驅替前緣明顯得到改善,指進較小,但原油主要以連續油塊的形式留在未被波及區域。隨著疏水單體含量增加,驅替圖像的白色區域和最終採收率最大時所對應的最佳疏水單體含量減小為0.2mol%,表明該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與該滲透率的油藏適應性最好。

實施例11

採用180~22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均接近於0.37μm2的均質模型模擬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的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6,具體實驗結果如表12。

表12不同驅油體系在0.37μm2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滲透率為0.37μm2的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在注入過程中的變化與1.1μm2下的基本相同,驅替前緣進一步得到改善,相同注入量下驅替圖像中白色區域顯著減小。然而,在該滲透率條件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的驅替圖像白色區域和最終採收率是最大的,表明能夠適應於該滲透率油藏的聚合物為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而締合聚合物已不再適應。據此,結合上述在0.2μm2均質條件下的注入傳導性考察,可知所考察的聚合物均不能適應0.2μm2的均質油藏,在該滲透率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不再給出。

實施例12

在層間連通的非均質模型中,分別採用160-180目和140-16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接近於1μm2的低滲層和3μm2的高滲層模擬3倍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7,具體實驗結果如表13。

表13不同驅油體系在3倍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3倍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在注入過程中的變化不盡相同。驅替液在注入量超過0.2PV以前,僅僅進入高滲層,但在注入0.4PV後明顯進入到低滲層;隨著疏水單體含量增加,高低滲層的驅替前緣逐漸得到改善、粘性指進減弱,而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在低滲層產生明顯的不均勻波及。在高滲層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獲得的採收率最大,而疏水單體含量為0.2mol%的締合聚合物獲得了低滲層中的最大採收率,由於其在高滲層中的採收率也較高,從而綜合其也獲得了最大總採收率。這與締合聚合物在驅替高低滲透層的同時,也調整了高低滲透層的剖面有關,表明能夠適應於該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油藏的聚合物對應的最佳疏水單體含量0.2mol%,其同時起到「驅」和「調」的作用。

實施例13

在層間連通的非均質模型中,分別採用160~180目和120~140目的石英砂填制滲透率接近於1μm2的低滲層和5μm2的高滲層模擬5倍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油藏,飽和模擬原油後用相近粘度的締合聚合物驅油體系進行驅替,考察不同驅油體系在該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油藏中的驅替特徵和驅替性能,驅替圖像變化如圖8,具體實驗結果如表14。

表14不同驅油體系在5倍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油藏中的驅替實驗數據

在5倍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條件下,不同聚合物驅油體系的驅替圖像和驅替前緣在注入過程中的變化與3倍極差條件下的不盡相同。當注入量未達到0.6PV以前,驅替液僅僅進入高滲層,但在注入0.6PV後最高疏水單體含量(1.0mol%)的聚合物驅油體系能夠以穩定的驅替前緣進入低滲層;當注入達0.8PV後,較低疏水單體含量(0.2mol%和0.5mol%)的締合聚合物也明顯進入到低滲層,而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幾乎沒有波及到低滲層。隨著疏水單體含量增加,高低滲層的驅替前緣進一步改善。在高滲層中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獲得的採收率與疏水單體含量為0.2mol%的締合聚合物獲得的相當且最大,而疏水單體含量最高(1.0mol%)的締合聚合物卻獲得了低滲層中的最大採收率且與3倍極差時低滲層中的採收率相當,其總採收率也是最大。這與締合聚合物高低滲透層間的「驅」和「調」作用發揮的程度不同有關,極差越大,「調」的作用越強,而「驅」的作用相對變弱,表明最高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能最好地適應於該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油藏,其最佳疏水單體含量1.0mol%,也說明滲透率極差增大,有利於提高更高疏水單體含量的締合聚合物與油藏的適應性。

圖9為不同驅油體系在不同滲透率均質模型中的採收率對比圖。

圖10為不同驅油體系在不同滲透率極差的非均質模型中的採收率對比圖。

綜上所述,不同疏水單體含量(0~1.0mol%)的驅油締合聚合物其在大於0.37μm2的均質油藏中注入傳導性均良好,在0.37μm2的均質油藏中僅疏水單體含量為零和0.2mol%的聚合物注入傳導性良好,在0.2μm2的均質油藏中所有聚合物均不能良好注入和傳導;而在滲透率為6.1μm2、4.7μm2、3.1μm2的均質油藏中獲得最大採收率的聚合物疏水單體含量均為0.5mol%,在滲透率為1.1μm2時則為0.2mol%,滲透率為0.37μm2時為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同時,在3倍滲透率極差下獲得最大採收率的聚合物疏水單體含量為0.2mol%,在5倍極差時則為1.0mol%。結合注入傳導性和最終採收率的分析,可得到適應於6.1μm2、4.7μm2、3.1μm2均質油藏的最佳驅油聚合物為疏水單體含量為0.5mol%的締合聚合物;適應於1.1μm2均質油藏的最佳驅油聚合物為疏水單體含量為0.2mol%的締合聚合物;適應於0.37μm2均質油藏的最佳驅油聚合物為疏水單體含量為零的締合聚合物;在所考察的範圍內無聚合物能夠適應於0.2μm2的均質油藏;適應於3倍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油藏的最佳驅油聚合物為疏水單體含量為0.2mol%的締合聚合物;適應於5倍滲透率極差非均質油藏的最佳驅油聚合物為疏水單體含量為1.0mol%的締合聚合物。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