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
2023-05-27 21:10:36
冰箱及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包括:提供一個第一內膽,所述第一內膽包括膽體和對應於所述膽體開口側的框板,所述框板包括與所述膽體相對設置的收容部和自所述收容部向外突伸的突伸部;提供一個第二內膽;在所述突伸部上挖孔,並將所述第二內膽插置於所述孔內。
【專利說明】冰箱及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冰箱,尤其涉及一種冰箱及其內膽的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冰箱是一種利用製冷作用使冰箱內部維持在低溫狀態從而保存食物的裝置。
[0003]目前,冰箱冷凍室內的獨立溫區間室的設計通常有兩種方式:一、在冷凍室內用保溫隔板隔離形成一個獨立的溫區,繼而在該獨立溫區的內膽頂部貼附蒸發器,以形成獨立的製冷系統,但這樣的設計方式通常密封性差、製冷管路無法排布、溫度難於調控;二、採用同模吸附兩個內膽的方式形成兩個獨立分離的區域,但由於兩個內膽之間的間距較小,故難以吸附成型,同時無法在內膽上直接成型滑道結構、蒸發器貼覆沒有操作空間、溫度不易控制。
[0004]有鑑於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冰箱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該組裝方法簡單、易實現。
[0006]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個第一內膽,所述第一內膽包括膽體和對應於所述膽體開口側的框板,所述框板包括與所述膽體相對設置的收容部和自所述收容部向外突伸的突伸部;提供一個第二內膽;在所述突伸部上挖孔,並將所述第二內膽插置於所述孔內。
[0007]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內膽為吸附成型,且所述膽體與所述框板一體吸附成型,所述第二內膽為注塑成型。
[0008]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膽體與所述第二內膽均為注塑成型,所述框板的收容部上開設有用以插置所述膽體的通孔。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內膽設置在所述第一內膽的下方,所述第一內膽設有第一卡接件,且所述第一卡接件自所述膽體的底壁前端朝靠近所述第二內膽的方向突伸。
[0010]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內膽包括內膽本體和卡設在所述內膽本體上的邊框,所述內膽本體設有第二卡接件,且所述第二卡接件自所述內膽本體的頂壁前端朝靠近所述膽體的方向突伸。
[00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邊框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接件相卡持配合的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持在所述第二卡接件與所述第三卡接件之間,以固定卡接所述第一內膽、內膽本體及邊框。
[00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自所述內膽本體頂壁前端朝靠近所述膽體方向突伸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末端沿垂直於所述基部方向延伸並呈L型狀的彎折部。
[0013]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卡接件還包括自所述基部一側邊與所述彎折部同向延伸的第一對接部,且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彎折部之間形成有第一收容槽。
[0014]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三卡接件包括自所述邊框頂端與所述基部同向突伸的限制部以及自所述限制部一側邊朝靠近所述基部方向突伸的第二對接部,所述第二對接部與所述邊框頂端之間形成有第二收容槽。
[001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對接部收容於所述第二收容槽內,所述第二對接部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槽內,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持在所述彎折部與所述限制部之間。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勢在於:本發明的冰箱通過在第一內膽上設置框板,同時在所述框板的突伸部上開孔,從而可將第二內膽插置在所述孔內,以實現第一內膽與第二內膽的卡接裝配,簡單、易實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明冰箱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中第一內膽的主視圖。
[0019]圖3是圖1中第二內膽的立體圖。
[0020]圖4是圖3中第二內膽的分解圖。
[0021]圖5是圖1中第一內膽與第二內膽卡接配合的側視圖。
[0022]圖6是圖5中A區域的放大圖。
[0023]圖7是本發明冰箱的第一內膽與第二內膽的組裝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0025]如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的冰箱包括上部間室及位於所述上部間室下方的下部間室。所述上部間室內設置有第一內膽10,所述下部間室內設置有第二內膽20。
[0026]所述第一內膽10包括膽體11和對應於所述膽體11開口側的框板12。所述膽體11內設置有用以放置物品的收容腔(未標號),所述框板12包括與所述膽體11相對設置的收容部121和自所述收容部121底端向下延伸的突伸部122,所述突伸部122上開設有孔1221。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內膽10為吸附成型,且所述膽體11與所述框板12 —體吸附成型,所述收容部121與所述收容腔相連通,所述第二內膽20為注塑成型並插置於所述孔1221內;而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膽體11與所述第二內膽20均為注塑成型,所述框板12的收容部121上開設有用以插置所述膽體11的通孔(未圖示),從而所述膽體11插置在所述通孔內,所述第二內膽20插置在所述孔1221內。
[0027]所述第二內膽20收容於所述孔1221內,且所述第二內膽20包括內膽本體21和卡設在所述內膽本體21上的邊框22。
[0028]所述內膽本體21包括開口側211、與所述開口側211相鄰的四個側壁及與所述開口側211相對的後壁212。所述四個側壁分別為頂壁213、與所述頂壁213相對設置的底壁214以及連接所述頂壁213與所述底壁214的兩側壁215。所述頂壁213、底壁214、後壁212及兩側壁215共同圍設形成收容空間(未標號),用以放置物品。
[0029]所述兩側壁215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內膽本體21 —體成型的滑道216,且所述兩側壁215上的所述滑道216對稱並相對設置。所述底壁214上凸設有與所述內膽本體21一體成型的凸筋217,從而在將物品放入到所述第二內膽20的收容空間內時,所述凸筋217能夠起到支撐的作用,避免物品與所述底壁214直接接觸。
[0030]所述邊框22卡設在所述內膽本體21上以卡扣連接所述第一內膽10與所述內膽本體21。所述第一內膽10設有第一卡接件13,且所述第一卡接件13設置在所述膽體11的下方邊緣;所述內膽本體21設有第二卡接件23,且所述第二卡接件23設置在所述內膽本體21的上方邊緣;所述邊框22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接件23相卡持配合的第三卡接件24,且所述第三卡接件24設置在所述邊框22的上方邊緣。
[0031]所述第一卡接件13自所述膽體11的底壁前端朝靠近所述第二內膽20的方向突伸,所述第二卡接件23自所述內膽本體21的頂壁前端朝靠近所述膽體11的方向突伸,所述第三卡接件24自所述邊框22的上方邊緣朝靠近所述膽體11的方向突伸,且所述第一卡接件13卡持在所述第二卡接件23與所述第三卡接件24之間,以固定卡接所述第一內膽
10、內膽本體21及邊框22。
[0032]所述第一卡接件13包括主體部131。所述第二卡接件23包括自所述內膽本體21頂壁前端朝靠近所述膽體11方向突伸的基部231、自所述基部231末端沿垂直於所述基部231方向延伸並呈L型狀的彎折部232以及自所述基部231—側邊與所述彎折部232同向延伸的第一對接部233。所述第一對接部233與所述彎折部232之間形成有第一收容槽234。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彎折部232上還開設有卡槽235,且所述卡槽235上下貫穿所述彎折部232,從而在用發泡料發泡連接所述第一內膽10與所述第二內膽20時,所述卡槽235能夠通過注滿發泡料而增加所述第一內膽10與所述第二內膽20之間的粘結力。
[0033]所述第三卡接件24包括自所述邊框22頂端與所述基部231同向突伸的限制部241以及自所述限制部241 —側邊朝靠近所述基部231方向突伸的第二對接部242,以使得所述第三卡接件24與所述邊框22頂端組合形成倒F型。所述第二對接部242與所述邊框22頂端之間形成有第二收容槽243。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對接部242上還設置有朝向所述卡槽235突伸且與所述卡槽235相對設置的卡勾2421,從而在所述第二卡接件23與所述第三卡接件24卡接配合時,所述卡勾2421可卡持收容於所述卡槽235內,以進一步限制所述內膽本體21和所述邊框22發生位移。
[0034]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對接部233收容於所述第二收容槽243內,所述第二對接部242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槽234內且所述卡勾2421卡持收容於所述卡槽235內,所述主體部131卡持在所述彎折部232與所述限制部241之間,以共同通過所述第一對接部233與所述第二收容槽243的配合、所述第二對接部242與所述第一收容槽234的配合、所述卡勾2421與所述卡槽235的配合及所述主體部131與所述彎折部232和所述限制部241的配合,將所述第一內膽10、內膽本體21和邊框22卡接固定。
[0035]如圖7並結合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的冰箱在組裝所述第一內膽10與所述第二內膽20時,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個第一內膽10,所述第一內膽10包括膽體11和對應於所述膽體11開口側的框板12,所述框板12包括與所述膽體11相對設置的收容部121和自所述收容部121底端向下延伸的突伸部122 ;
提供一個第二內膽20 ; 在所述突伸部122上挖孔1221,並將所述第二內膽20插置於所述孔1221內。
[0036]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冰箱一方面通過在所述第一內膽10上設置框板12,同時在所述框板12的突伸部122上開設孔1221,從而可將所述第二內膽20插置在所述孔1221內,以實現所述第一內膽10與所述第二內膽20的卡接裝配,簡單、易實現;另一方面,通過在所述第一內膽10上設置第一卡接件13、在所述內膽本體21上設置第二卡接件23以及在所述邊框22上設置第三卡接件24,從而可通過所述第一卡接件13、所述第二卡接件23及所述第三卡接件24的相互卡接配合,將所述第一內膽10和所述第二內膽20穩固卡接,以形成兩個獨立密封的溫區間室,不僅能有效防止食物串味,同時還可一體成型滑道結構,工藝簡便。
[0037]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提供一個第一內膽,所述第一內膽包括膽體和對應於所述膽體開口側的框板,所述框板包括與所述膽體相對設置的收容部和自所述收容部向外突伸的突伸部;提供一個第二內膽;在所述突伸部上挖孔,並將所述第二內膽插置於所述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內膽為吸附成型,且所述膽體與所述框板一體吸附成型,所述第二內膽為注塑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膽體與所述第二內膽均為注塑成型,所述框板的收容部上開設有用以插置所述膽體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內膽設置在所述第一內膽的下方,所述第一內膽設有第一卡接件,且所述第一卡接件自所述膽體的底壁前端朝靠近所述第二內膽的方向突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內膽包括內膽本體和卡設在所述內膽本體上的邊框,所述內膽本體設有第二卡接件,且所述第二卡接件自所述內膽本體的頂壁前端朝靠近所述膽體的方向突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邊框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接件相卡持配合的第三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持在所述第二卡接件與所述第三卡接件之間,以固定卡接所述第一內膽、內膽本體及邊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自所述內膽本體頂壁前端朝靠近所述膽體方向突伸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末端沿垂直於所述基部方向延伸並呈L型狀的彎折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卡接件還包括自所述基部一側邊與所述彎折部同向延伸的第一對接部,且所述第一對接部與所述彎折部之間形成有第一收容槽。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卡接件包括自所述邊框頂端與所述基部同向突伸的限制部以及自所述限制部一側邊朝靠近所述基部方向突伸的第二對接部,所述第二對接部與所述邊框頂端之間形成有第二收容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內膽的組裝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對接部收容於所述第二收容槽內,所述第二對接部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槽內,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持在所述彎折部與所述限制部之間。
【文檔編號】F25D19/00GK104344640SQ201310379834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明者】張奎, 費斌, 紀璇, 任憲偉 申請人:海爾集團公司,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