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冰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0:39:46 2
專利名稱:頸部冰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臨床醫療護理用冷敷工具,特別是公開一種頸部冰袋。
背景技術:
冰袋是臨床上常用的護理用具,一般為長方形,外包裝材料多為塑料或橡膠,內容填充物為水或乾冰,常常用於臨床物理降溫、消腫、止血等。五官科咽喉部手術術後也常要使用到冰袋冷敷頸部咽喉部,以達到止血、消腫、止痛的目的。目前臨床使用時,通常讓患者平臥,將冰袋用毛巾包裹之後放置在術後頸部頌下部位,但患者頭部運動受限,頭頸一轉動或翻身,冰袋容易從頸部滑脫,而且患者坐起或下床活動時,冰袋無法固定,需要用手固定扶住冰袋,給患者生活帶來了不便,另外也影響了冷敷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易於固定,不易滑脫,方便患者翻身和起床活動的頸部冰袋。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頸部冰袋,包括冰袋主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冰袋主體由兩個形狀對稱的冰袋組成,所述兩個冰袋的內側之間設有喉部連接帶,所述冰袋的外側設有頸帶,所述冰袋上設有帶注水蓋的注水孔。所述冰袋的上方邊緣呈下凹的圓弧形,所述冰袋的內側邊緣的高度小於冰袋的外側邊緣的高度。所述頸帶的末端設有一對頸帶魔術貼。所述喉部連接帶上設有用於調節喉部連接帶的喉部魔術貼。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合理,經濟實用,使用方便。在進行冷敷時,冰袋不僅適合頸部的解剖結構,而且易於固定,不易滑脫,方便患者翻身,起床活動,給患者帶來了方便,並保證了冷敷的效果,而且頸帶固定的長短也可以通過魔術貼隨機調整,適合不同體型的人群,使患者的護理更加人性化。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冰袋;2、喉部連接帶;3、頸帶;4、注水蓋;5、注水孔;6、上方邊緣;7、內側邊緣;8、外側邊緣;9、頸帶魔術貼;10、喉部魔術貼。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圖1、圖2,本發明包括冰袋主體,所述冰袋主體由兩個形狀對稱的冰袋1組成,所述兩個冰袋1的內側之間設有喉部連接帶2,所述冰袋1的外側設有頸帶3,所述冰袋 1上設有帶注水蓋4的注水孔5。所述冰袋1的上方邊緣6呈下凹的圓弧形,圓弧形的弧度為5 10度。所述冰袋1的內側邊緣7的高度小於冰袋的外側邊緣8的高度,即使得兩個冰袋1的上方邊緣6組合呈中間低兩端高的形狀。所述頸帶3的末端設有一對頸帶魔術貼9。 所述喉部連接帶2上設有用於調節喉部連接帶2長度的喉部魔術貼10。所述冰袋1採用軟塑料冰袋,頸帶3部分為厚防水布。在常規情況下,使用本發明操作方法如下
1.將水從注水孔5注入冰袋1內,注入九成滿,蓋上注水蓋4,放入冰箱冷凍室冰凍。2.將一小毛巾圍在患者的頸部,主要是冰袋1接觸患者皮膚的部位。3.然後將冰凍好的本發明取出,圍戴在患者的頸部,冰袋1置於頸正中兩側頌下區域,不同體型的人可通過喉部連接帶2上的喉部魔術貼10進行調節。4.將兩邊的頸帶3圍繞到頸背部,用頸帶魔術貼9將其固定,固定的長短也可以通過頸帶魔術貼9隨機調整。
權利要求
1.一種頸部冰袋,包括冰袋主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冰袋主體由兩個形狀對稱的冰袋組成,所述兩個冰袋的內側之間設有喉部連接帶,所述冰袋的外側設有頸帶,所述冰袋上設有帶注水蓋的注水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冰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冰袋的上方邊緣呈下凹的圓弧形,所述冰袋的內側邊緣的高度小於冰袋的外側邊緣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冰袋,其特徵在於所述頸帶的末端設有一對頸帶魔術貼。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部冰袋,其特徵在於所述喉部連接帶上設有用於調節喉部連接帶的喉部魔術貼。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頸部冰袋。包括冰袋主體,所述冰袋主體由兩個形狀對稱的冰袋組成,所述兩個冰袋的內側之間設有喉部連接帶,所述冰袋的外側設有頸帶,所述冰袋上設有帶注水蓋的注水孔。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合理,經濟實用,使用方便。在進行冷敷時,冰袋不僅適合頸部的解剖結構,而且易於固定,不易滑脫,方便患者翻身,起床活動,給患者帶來了方便,並保證了冷敷的效果,而且頸帶固定的長短也可以通過魔術貼隨機調整,適合不同體型的人群,使患者的護理更加人性化。
文檔編號A61F7/10GK102335060SQ201110324698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4日
發明者孫廣濱, 張婭 申請人:孫廣濱, 張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