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0:14:51 1
專利名稱: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處理過程中一種採用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這種池內布局結構可以提高充氣效率,並簡化池體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生物處理技術已經廣泛應用與汙水處理領域,向汙水中大量充入空氣以保證微生物的需氧量是生物處理工藝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充氣裝置安裝方法有固定式和非固定式兩種,固定式多安裝在水下的池底上,安裝和拆卸均需要排空池中的水,不方便維護和維修;非固定式多採用將充氣裝置懸掛在水面的漂浮物上,如BIOLAK生物處理工藝中將充氣裝置懸掛在漂浮在水面上的整條輸氣支管上。在BIOLAK生物處理工藝中,在池子的縱向一側布置不鏽鋼的主輸氣管,通過三通接口橫向布置了許多較大直徑的塑料輸氣支管。由於直徑較大,這些漂浮在水面上的輸氣支管具有較大的浮力,橫向可託起十幾個充氣裝置。同時這種塑料輸氣支管具有一定的柔度,能夠隨充氣裝置在水下的平移而擺動,在水面上形成彎曲擺動的蛇狀。輸氣管這種蛇狀擺動能夠加大充氣裝置在水中的水平移動量,增加充氣面積,提高充氣效率。因此,採用此類安裝方式的生物處理池被廣泛應用。但是,在具體應用中經過仔細地觀察發現,較大直徑的塑料管在充氣後的柔度是有限的。其在水面上做蛇狀擺動受到自身形狀的限制,擺動量很小;況且每個充氣裝置在水中都有自己特定的擺動軌跡,將許多充氣裝置同時懸掛在同一根較大直徑的塑料輸氣支管上,束縛了一部分充氣裝置的自由擺動,這對於擴大有效的充氣面積是不利的。同時,在這種工藝的生物處理池中往往布置有十幾行的充氣裝置,採用不鏽鋼管做縱向主輸氣管和採用十幾根較大直徑的塑料輸氣支管兼做懸浮管,成本也是較高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生物處理池充氣裝置的懸掛方式產生的充氣裝置被迫一起移動和移動量小,以及管材用量大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這種結構的生物處理池中,每一個充氣裝置都是單獨懸掛在兩個獨立的浮漂上。浮漂在水面上有較大的移動範圍,有助於充氣裝置在水下產生更大的水平移動,增加有效的充氣面積。通過浮漂頂部加裝一根限定長度的細鎖鏈,可以控制浮漂的移動範圍。同時,在池子縱向兩邊加裝兩根漂浮在水面上塑料材質的輸氣管,左右兩個方向輸氣,可以減小輸氣管的管徑。細的管徑即節約材料又有較大的柔軟度,使每個充氣裝置水平移動的自由度更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每一個充氣裝置都是單獨懸掛在兩個獨立的浮漂上,充氣裝置軟塑進氣管的一端連接充氣裝置,另一端向上竄過一個獨立的浮漂中心孔並與一個特製三通連接,這個特製三通在丁字型的上方焊有一個圓環,圓環連接了一根細鎖鏈,細鎖鏈的另一端通過鉸連結方式固定在其上方的橫向鋼絲繩上,細鎖鏈的長度決定了浮漂的漂移範圍大小,通常細鎖鏈的長度是保持相鄰兩組充氣裝置在水下不碰撞情況下的最大長度。每根軟塑進氣管上端特製三通之間是通過橫向軟塑輸氣支管相連接的,軟塑輸氣支管的直徑只按氣體流量計算,因此直徑相對較小,可保持較好的柔軟度;軟塑輸氣支管的長度是根據相鄰兩根軟塑進氣管上端特製三通隨浮漂所能漂移的最大距離確定的,通常軟塑輸氣支管長度大於這個最大距離5-50公分。浮漂形狀採用雙圓臺對稱合併型狀,圓臺的大頭合併在一起,並採用發泡塑料壓鑄而成;浮漂中心孔的直徑大於軟塑進氣管直徑5--20毫米,浮漂的中心孔對軟塑進氣管橫向定位,而軟塑進氣管上端的管箍對軟塑進氣管縱向下限定位,上限不做定位。浮漂外表用不鏽鋼薄或其它抗老化材料覆裹。在池子的縱向兩邊漂浮安裝兩根塑料材質的主輸氣管,輸氣管的直徑以所輸送的氣體流量計算,不必考慮增加浮力而人為地加大管材直徑;在主輸氣管上根據橫向安裝充氣裝置的位置開孔安裝出氣接頭,通過橫向的軟塑輸氣支管左右兩個方向同時供氣。主輸氣管與其上方的橫向鋼絲繩通過兩條斜拉板線拉緊,以保證主輸氣管儘可能地減少擺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充氣裝置懸掛在兩個獨立的浮漂上,可以獲得更大的移動範圍,有利於提高充氣效果。特製三通上的細鎖鏈鉸鏈固定在橫向鋼絲繩上,可控制浮漂的漂移範圍,不致產生充氣裝置的相互碰撞。左右兩根漂浮的主輸氣管同時供氣,減小了輸氣管的直徑和敷設在池邊結構中的土建工程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例的橫向剖面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例的結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例中浮漂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立柱、2.主輸氣管、3.橫向鋼絲繩、4.細鎖鏈、5.軟塑輸氣支管、6.特製三通、7.管箍、8.鉸鏈固定、9.浮漂、10.斜拉板線、11.池體、12.軟塑進氣管、13.充氣裝置、14.軟帶管、15.軟帶管卡、16.固定管卡、17.不鏽鋼薄殼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圖2和圖3中,充氣裝置(13)的軟塑進氣管(12)不僅可以向充氣裝置輸送氣體,還兼做懸掛繩索。軟塑進氣管(12)的下端連接充氣裝置(13)的一端,軟塑進氣管(12)的另一端向上竄過浮漂(9)的中心孔後與一個特製三通(6)連接。這個特製三通不僅具有向下和左右的接口,在丁字型的上方還焊接了一個圓環,圓環連接了一根細鎖鏈(4),細鎖鏈的另一端通過鉸鏈固定(8)固定在橫向鋼絲繩(3)上,即細鎖鏈的一端可以在橫向鋼絲繩上活動,但是不能移動。細鎖鏈(4)的長度是根據保持相鄰兩組充氣裝置在水下不碰撞情況下的最大長度;細鎖鏈上應有一節是可以用手輕易打開的環,便於維修時方便地取走本位置的充氣裝置。特製三通(6)的左右接口通過橫向的軟塑支氣管(5)與鄰近的特製三通相連接,軟塑支氣管的直徑只要能滿足氣體流量即可,因為儘量小的管徑可使軟塑支氣管保持良好的柔軟度;軟塑支氣管(5)的長度是根據相鄰兩個特製三通(6)隨浮漂(9)所能漂移的最大距離確定的,通常軟塑輸氣支管(5)長度大於這個最大距離5-50公分,以保證不影響浮漂(9)的自由漂移。浮漂(9)的形狀採用雙圓臺對稱合併型狀,並採用發泡塑料壓鑄而成;其中心孔的直徑大於軟塑進氣管(12)直徑5--20毫米。浮漂的中心孔可水平方向定位軟塑進氣管,而軟塑進氣管的縱向定位是靠軟塑進氣管上端的管箍(7)對軟塑進氣管縱向下限定位,上限不做定位。浮漂(9)的外層覆裹一層不鏽鋼薄殼(17)或其它抗老化的薄層材料,可有效延長浮漂(9)的使用壽命。在池子(11)的縱向兩邊漂浮安裝兩根塑料材質的主輸氣管(2),主輸氣管(2)只起輸送氣體的作用,不再起懸掛充氣裝置的作用,所以其直徑以所輸送的氣體流量計算,不必考慮增加浮力而人為地加大管材直徑;在主輸氣管(2)上根據橫向安裝充氣裝置的位置開孔安裝出氣接頭,用軟塑輸氣支管連接相鄰的特製三通(6)。主輸氣管(2)與其上方的橫向鋼絲繩通過兩條斜拉板線(10)拉緊,斜拉板線(10)是通過固定管卡(16)固定在主輸氣管(2),以保證主輸氣管儘可能地減少擺動。橫向鋼絲繩(3)的安裝位置是根據橫向安裝充氣裝置的位置而確定,在池體兩邊的相應位置上預埋立柱(1),用拉緊器將橫向鋼絲繩(3)拉緊並固定。每根主輸氣管的一端是被封堵的,另一端通過軟帶管(14)與壓縮空氣源連接,軟帶管(14)是通過軟帶管卡(15)與主輸氣管連接的。由於主進氣管(2)採用左右兩條漂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管,主進氣管不再敷設在池子(11)的池體上,池子(11)的結構更加簡單,減少了工程量,使用黏土建造池體也更加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由池體、主輸氣管、充氣裝置、軟塑進氣管、浮漂、特製三通、細鎖鏈、軟塑輸氣支管和橫向鋼絲繩組成,其特徵是每一個充氣裝置都是通過軟塑進氣管單獨懸掛在兩個獨立的浮漂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軟塑進氣管的一端連接充氣裝置,另一端向上竄過一個獨立的浮漂中心孔並與一個特製三通連接。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特製三通在丁字型的上方焊有一個圓環,圓環連接了一根細鎖鏈,細鎖鏈的另一端通過鉸連結方式固定在橫向鋼絲繩上。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細鎖鏈的長度是保持相鄰兩組充氣裝置在水下不碰撞情況下的最大長度。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特製三通之間是通過橫向軟塑輸氣支管相連接的,軟塑輸氣支管的長度是相鄰兩個特製三通隨浮漂所能漂移的最大距離再增加5-50公分。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浮漂形狀採用發泡塑料壓鑄而成的雙圓臺對稱合併型狀,圓臺的大頭合併在一起,浮漂中心孔的直徑大於軟塑進氣管直徑5--20毫米。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浮漂外表用不鏽鋼薄覆裹。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其特徵是在池子的縱向兩邊漂浮安裝兩根塑料材質的主輸氣管,通過橫向的軟塑輸氣支管左右兩個方向同時供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浮漂式單獨懸掛充氣裝置的生物處理池,每一個充氣裝置都是單獨懸掛在兩個獨立的浮漂上。浮漂在水面上有較大的移動範圍,有助於充氣裝置在水下產生更大的水平移動,增加有效的充氣面積。通過浮漂頂部加裝一根限定長度的細鎖鏈,可以控制浮漂的移動範圍。在池子縱向兩邊加裝兩根漂浮在水面上塑料材質的輸氣管,左右兩個方向輸氣,可以減小輸氣管的管徑。
文檔編號C02F3/02GK2752252SQ20042009705
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3日
發明者賈潤 申請人:賈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