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8 00:15:41
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轉輪熱的全新風除溼結構,屬於空氣調節設備應用領域。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包括框架、轉輪熱回收裝置及送風機,所述框架為上、下兩層結構,所述上層為再生風風道,下層為新風風道,所述再生風風道與新風風道之間通過中間風道相連;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設置在框架內,框架上設有新風入口和再生風出口,所述再生風出口處設有送風機;送風機將空氣由新風入口吸入依次經過新風風道、轉輪熱回收裝置、中間風道、再生風風道、轉輪熱回收裝置後由再生風出口排出。本實用新型結構轉輪熱回收幾乎不耗能,只需提供軸承轉動的一點動力;轉輪熱回收,一方面對新風進行了預冷;一方面為送風提供再熱量。
【專利說明】—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的應用轉輪熱回收來提高節能效果的全新風除溼結構系統方案,屬於空氣調節設備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建築能耗所佔社會商品能源總消耗量的比例在持續增加,而建築採暖與空調系統能耗約佔建築能耗的60%,因此採暖空調系統的節能必將成為建築節能的關鍵。新型供暖方式的開發-如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做為優化建築設計的一項已經開始慢慢實施......
[0003]全新風除溼系統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冷凍除溼、溶液除溼和轉輪除溼。冷凍除溼需要露點除溼,造成溫度過低,一方面造成能源品質的浪費;另一方面,在一些要求較高的場所,還需再熱,冷熱抵消,能源進一步浪費;溶液除溼需要低品位廢熱才能更好的達到節能效果,特別適宜冷熱電三聯供場所,使用區域受限;轉輪除溼需要高溫再生,自身能源消耗品位高。雖然溫溼度獨立控制系統整體節能,但除溼方式上也要盡力選擇便利節能的方案。目前各全新風除溼廠家都在努力尋找各種節能的解決措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型節能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目的是解決全新風除溼機中更好地進行節能。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包括框架、轉輪熱回收裝置及送風機,所述框架為上、下兩層結構,所述上層為再生風風道,下層為新風風道,所述再生風風道與新風風道之間通過中間風道相連;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設置在框架內,框架上設有新風入口和再生風出口,所述再生風出口處設有送風機;送風機將空氣由新風入口吸入依次經過新風風道、轉輪熱回收裝置、中間風道、再生風風道、轉輪熱回收裝置後由再生風出口排出。
[0007]所述新風風道內,位於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與中間風道之間還設有換熱器。
[0008]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為全熱轉輪熱回收裝置。
[0009]所述中間風道上設置有除菌裝置。
[0010]所述除菌裝置為空氣過濾器。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的優勢和有益效果:
[0012]第一、轉輪熱回收幾乎不耗能,只需提供軸承轉動的一點動力;
[0013]第二、轉輪熱回收,一方面對新風進行了預冷;一方面為送風提供再熱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型節能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系統結構的布置示意圖;
[0015]其中:1、轉輪熱回收裝置;2、換熱器;3、中間風道;4、送風機;5、框架;6、新風入口 ;7、再生風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具體應用加以詳細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7]請參閱附圖1所示: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包括送風機4、轉輪熱回收裝置I及框架5,所述框架5內具有新風風道、中間風道及送風風道,新風首先經過所述新風風道經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進行預冷,然後經過所述中間風道3後引向送風風道,再經轉輪熱回收I再生區調溫後由送風機4送出。
[0018]位於所述框架5同一側的下部和上部分別設有新風入口和再生風出口,一具有中間風道3的隔斷層將所述新風入口和再生風出口分隔開,使得所述框架5內腔的下部和上部分別形成新風風道和送風風道。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優選,所述新風風道內,位於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除溼區的出風側還設有換熱器2。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優選,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為全熱轉輪熱回收裝置。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再生區的出風側與送風出口之間設置所述風機4。
[002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創新,所述中間風道3上設置有除菌裝置。
[002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創新,所述除菌裝置為空氣過濾器。
[0024]本實用新型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的工作原理是:
[0025]新風首先經過所述新風入口經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進行預冷,然後經過換熱器2深度冷卻除溼,再經過所述中間風道3後引向送風風道,再經轉輪熱回收I調溫後由送風機4送出。轉輪熱回收利用風道布局和送風段前後溫差進行能量回收,達到能量充分利用的目的。
[0026]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框架(5)、轉輪熱回收裝置(I)及送風機(4),所述框架(5)為上、下兩層結構,所述上層為再生風風道,下層為新風風道,所述再生風風道與新風風道之間通過中間風道(3)相連;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設置在框架(5)內,框架(5)上設有新風入口和再生風出口,所述再生風出口處設有送風機(4);送風機(4)將空氣由新風入口吸入依次經過新風風道、轉輪熱回收裝置(I)、中間風道(3)、再生風風道、轉輪熱回收裝置(I)後由再生風出口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新風風道內,位於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與中間風道(3 )之間還設有換熱器(2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輪熱回收裝置(I)為全熱轉輪熱回收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風道(3)上設置有除菌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全新風轉輪熱回收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除菌裝置為空氣過濾器。
【文檔編號】F24F13/30GK204063371SQ201420431523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日
【發明者】姚永明, 趙紅梅 申請人:江蘇高科應用科學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