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44:56 2

本發明涉及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工技術領域,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速公路採用人工收費的方式,一方面不利於車輛快速通過,對車主造成了不便,加劇了交通擁堵狀況和事故發生頻率,另一方面人工收費工作為簡單重複勞動的形式,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包括左側設有推移部的主體,所述推移部上側的所述主體左側端面內設有刷卡腔,所述刷卡腔內部上側面內設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內設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配合連接有刷卡滑移塊,所述推移部內設有左右延長設置的第二滑移槽,所述所述推移部右側的所述主體內設有嵌槽,所述嵌槽左側端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右側延長末尾相穿透設置,所述嵌槽右側內壁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之間設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方的所述嵌槽右側內壁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之間設有花鍵轉柱,所述嵌槽內的所述第二螺杆上周設有第一錐轉輪,所述第二滑移槽內的所述第二螺杆上配合連接有向上延長設置的推移塊,所述推移塊向上延長段長到所述推移部頂部端面外,所述第二螺杆上方的所述推移塊右側端面內設有凹狀槽,所述凹狀槽頂部內部設有第二錐轉輪,所述推移部頂部端面外的所述推移塊右側端面內設有第四滑移槽,所述第四滑移槽內設有上下延長設置的第四螺杆,所述第四螺杆底部延長段穿透所述第四滑移槽內底面且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四螺杆末尾與所述第二錐轉輪頂部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螺杆上配合連接有升落移塊,所述升落移塊右側端面固定設有固定臺,所述第二滑移槽內的所述花鍵轉柱穿透所述凹狀槽且與所述凹狀槽左側的所述推移塊配合連接,所述固定臺內頂壁上設置有接觸感應元件,所述接觸感應元件與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電性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螺杆左側端與所述第一滑移槽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杆右側端與第一驅動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右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螺杆左側端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杆右側端面與所述嵌槽右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四螺杆頂部端與所述第四滑移槽內部上側面迴轉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刷卡滑移塊底部端面內固定設有刷卡驅動裝置,所述刷卡驅動裝置底部設有延入所述刷卡腔內的刷卡讀取部。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花鍵轉柱左側端與所述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花鍵轉柱右側端與第二驅動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所述嵌槽右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嵌槽頂部內壁設有第三滑移槽,所述第三滑移槽內設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上配合連接有底部延入所述嵌槽內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末尾設有導移件,所述導移件左右兩側端面內均設有穿孔,所述花鍵轉柱穿透所述穿孔且配合連接,所述導移件左右兩側端面之間的所述花鍵轉柱上滑移配合連接有雙向錐轉輪,所述第三螺杆左側端與所述第三滑移槽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螺杆右側端與第三驅動裝置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三滑移槽右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雙向錐轉輪位於所述第二錐轉輪與所述第一錐轉輪之間的所述花鍵轉柱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推移部內設左右延長設置的第二滑移槽,推移部右側的主體內設嵌槽,嵌槽左側端與第二滑移槽右側延長末尾相穿透設置,嵌槽右側內壁與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之間設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方的嵌槽右側內壁與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之間設花鍵轉柱,嵌槽內的第二螺杆上周設第一錐轉輪,第二滑移槽內的第二螺杆上配合連接向上延長設置的推移塊,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推移塊的左右滑移工作以及升落移塊上下升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嵌槽頂部內壁設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內設第三螺杆,第三螺杆上配合連接底部延入嵌槽內的滑移杆,滑移杆末尾設導移件,導移件左右兩側端面內均設穿孔,花鍵轉柱貫穿透孔且配合連接,導移件左右兩側端面之間的花鍵轉柱上滑移配合連接雙向錐轉輪,第三螺杆左側端與第三滑移槽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第三螺杆右側端與第三驅動裝置配合連接,第三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第三滑移槽右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雙向錐轉輪與第二錐轉輪和第一錐轉輪之間切換驅動。
3.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推移塊與主體的自動密閉工作,提高安全性,且能實現自動控制刷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力浪費。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推移塊滑移到第二滑移槽最右側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雙向錐轉輪與第二錐轉輪嚙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升落移塊上升滑移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刷卡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花鍵轉柱與雙向錐轉輪配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7所示,本發明的一種高速公路電子收費設備,包括左側設有推移部41的主體4,所述推移部41上側的所述主體4左側端面內設有刷卡腔42,所述刷卡腔42內部上側面內設有第一滑移槽44,所述第一滑移槽44內設有第一螺杆441,所述第一螺杆441上配合連接有刷卡滑移塊443,所述推移部41內設有左右延長設置的第二滑移槽45,所述所述推移部41右側的所述主體4內設有嵌槽46,所述嵌槽46左側端與所述第二滑移槽45右側延長末尾相穿透設置,所述嵌槽46右側內壁與所述第二滑移槽45左側內壁之間設有第二螺杆452,所述第二螺杆452上方的所述嵌槽46右側內壁與所述第二滑移槽45左側內壁之間設有花鍵轉柱451,所述嵌槽46內的所述第二螺杆452上周設有第一錐轉輪453,所述第二滑移槽45內的所述第二螺杆452上配合連接有向上延長設置的推移塊5,所述推移塊5向上延長段長到所述推移部41頂部端面外,所述第二螺杆452上方的所述推移塊5右側端面內設有凹狀槽53,所述凹狀槽53頂部內部設有第二錐轉輪54,所述推移部41頂部端面外的所述推移塊5右側端面內設有第四滑移槽51,所述第四滑移槽51內設有上下延長設置的第四螺杆52,所述第四螺杆52底部延長段穿透所述第四滑移槽51內底面且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四螺杆52末尾與所述第二錐轉輪54頂部端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螺杆52上配合連接有升落移塊55,所述升落移塊55右側端面固定設有固定臺56,所述第二滑移槽45內的所述花鍵轉柱451穿透所述凹狀槽53且與所述凹狀槽53左側的所述推移塊5配合連接,所述固定臺56內頂壁上設置有接觸感應元件561,所述接觸感應元件561與所述第二驅動裝置455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螺杆441左側端與所述第一滑移槽44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一螺杆441右側端與第一驅動裝置442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442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滑移槽44右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螺杆452左側端與所述第二滑移槽45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螺杆452右側端面與所述嵌槽46右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四螺杆52頂部端與所述第四滑移槽51內部上側面迴轉配合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其中,所述刷卡滑移塊443底部端面內固定設有刷卡驅動裝置444,所述刷卡驅動裝置444底部設有延入所述刷卡腔42內的刷卡讀取部445。
其中,所述花鍵轉柱451左側端與所述第二滑移槽45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花鍵轉柱451右側端與第二驅動裝置455配合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裝置455外表面設置在所述嵌槽46右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嵌槽46頂部內壁設有第三滑移槽411,所述第三滑移槽411內設有第三螺杆412,所述第三螺杆412上配合連接有底部延入所述嵌槽46內的滑移杆413,所述滑移杆413末尾設有導移件415,所述導移件415左右兩側端面內均設有穿孔,所述花鍵轉柱451穿透所述穿孔且配合連接,所述導移件415左右兩側端面之間的所述花鍵轉柱451上滑移配合連接有雙向錐轉輪454,所述第三螺杆412左側端與所述第三滑移槽411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三螺杆412右側端與第三驅動裝置414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驅動裝置414外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三滑移槽411右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雙向錐轉輪454與第二錐轉輪54和第一錐轉輪453之間切換驅動。
其中,所述雙向錐轉輪454位於所述第二錐轉輪54與所述第一錐轉輪453之間的所述花鍵轉柱451上。
初始狀態時,推移塊5位於第二滑移槽45內的最左側位置,同時,升落移塊55位於第四滑移槽51的最底部位置,此時,第三驅動裝置414帶動第三螺杆412迴轉,使第三螺杆412帶動滑移杆413以及滑移杆413底部的導移件415朝右側滑移,直至導移件415上的雙向錐轉輪454右側底部與第一錐轉輪453左側頂部嚙合連接。
當需要刷卡通過時,首先將收費卡放在固定臺56頂部內,所述接觸感應器561感應到收費卡後控制第二驅動裝置455帶動花鍵轉柱451以及花鍵轉柱451上的雙向錐轉輪454迴轉,由花鍵轉柱451帶動第一錐轉輪453迴轉以及第一錐轉輪453上的第二螺杆452迴轉,由第二螺杆452帶動推移塊5沿第二滑移槽45右側方向滑移,使推移塊5右側的固定臺56逐漸延入刷卡腔42內,直至如圖3所示推移塊5滑移到第二滑移槽45內的最右側位置時,此時控制第二驅動裝置455停止迴轉,使推移部41頂部上方的推移塊5右側端面與主體4左側端面相抵接,此時刷卡腔42處於密閉狀態,然後通過第三驅動裝置414帶動第三螺杆412反轉,使第三螺杆412帶動滑移杆413以及滑移杆413底部導移件415內的雙向錐轉輪454沿花鍵轉柱451左側方向滑移,直至如圖4所示雙向錐轉輪454左側頂部與第二錐轉輪54右側底部嚙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三驅動裝置414停止迴轉,同時通過第二驅動裝置455控制花鍵轉柱451以及雙向錐轉輪454迴轉,由雙向錐轉輪454帶動第二錐轉輪54以及第二錐轉輪54頂部的第二螺杆452迴轉,由第二螺杆452帶動升落移塊55以及升落移塊55右側端面的固定臺56沿第四滑移槽51頂部方向滑移如圖5所示,直至如圖6所示固定臺56上的收費卡頂部端面與刷卡讀取部445實現刷卡工作,最後通過第一驅動裝置442控制第一螺杆441正反轉,使第一螺杆441帶動刷卡滑移塊443以及刷卡滑移塊443內的刷卡驅動裝置444和刷卡讀取部445左右滑移實現左右滑移控制刷卡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推移部內設左右延長設置的第二滑移槽,推移部右側的主體內設嵌槽,嵌槽左側端與第二滑移槽右側延長末尾相穿透設置,嵌槽右側內壁與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之間設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方的嵌槽右側內壁與第二滑移槽左側內壁之間設花鍵轉柱,嵌槽內的第二螺杆上周設第一錐轉輪,第二滑移槽內的第二螺杆上配合連接向上延長設置的推移塊,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推移塊的左右滑移工作以及升落移塊上下升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嵌槽頂部內壁設第三滑移槽,第三滑移槽內設第三螺杆,第三螺杆上配合連接底部延入嵌槽內的滑移杆,滑移杆末尾設導移件,導移件左右兩側端面內均設穿孔,花鍵轉柱貫穿透孔且配合連接,導移件左右兩側端面之間的花鍵轉柱上滑移配合連接雙向錐轉輪,第三螺杆左側端與第三滑移槽左側內壁迴轉配合連接,第三螺杆右側端與第三驅動裝置配合連接,第三驅動裝置外表面設置在第三滑移槽右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雙向錐轉輪與第二錐轉輪和第一錐轉輪之間切換驅動。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推移塊與主體的自動密閉工作,提高安全性,且能實現自動控制刷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人力浪費。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