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4:07:41
專利名稱: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種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屬農作物加工技
術領域。
背景技術:
桑葚是一種野生果實,生長在鄉間野地,長期無人問津,近年來人們重視對於野生 果實的開發利用,經研究發現桑葚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果肉富含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對於補血養血療效顯著,經常食用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但是其生長環境較差,產量很低, 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 術,通過採用選擇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沙土壤,整地、育苗,定植親本、施肥、病蟲害防治等 措施,得到乾淨無雜質的桑籽,經農戶栽培推廣,使桑葚產量提高,在提高農戶經濟收入的 同時,也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其特徵是該技術 包括整地、定植親本、定植方法、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
(1)整地種植前30d深耕曬土,按每株3kg,即每畝(1畝=1/15ha) 1. 5_2t豬糞 或雞糞,備足底肥,加5% (每畝150kg)鈣鎂磷肥堆漚7-10d後使用,種植前3-5d碎土、按 行距1. 3m,深0. 3m開種植溝; (2)定植親本a)定植密度株距85cm,行距1. 3m,每畝栽600株,父本與母本的 比例為l : (10-15),父本與父本之間相鄰距離在5m以內,呈品字形排列,父本與母本的排 列為第1行為母本,第2行的第1、2株種母本,第3株種父本,第4-8株種母本,第9株種父 本,以後每隔5株母本種1株父本,以此類推;b)定植方法定植前l-3d將堆漚好的底肥均
勻撒入種植溝內,再按每畝50kg俄羅斯含氮(n : p : k = 16 : 16 : 16)複合肥均勻撒
入種植溝,將土與底肥、複合肥混合,然後覆蓋土壤,按父本與母本的排列方法將苗定植,壓 實根部、扶正主杆,澆足定根水,為了保持水份,再蓋上稻草或薄土,定植後在嫁接部位以上 7-10cm處定杆,發芽後枝條長到10-12cm時,留2_3個枝條作第1層分枝,以後每當枝條長 到20-30cm時打頂,發芽後枝條長到10cm時留2個枝條作第2、3、4層分枝;
(3)施肥在下足底肥的基礎上,還需要生長期間的追肥,在第2、3、4層分枝萌發 生長期間每畝分別追施15kg、25kg、50kg俄羅斯含氮(n : P : K = 16 : 16 : 16)複合 肥,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溼度,開好四周與中間的排水溝,行與行之間的排水溝,以防雨天 積水; (4)病蟲害防治每天注意觀察生長情況,一般蟲害使用內吸、胃毒、觸殺性殺蟲 劑如樂果、氯氰菊酯、辛硫磷等,每次發芽時以及發芽後每隔15-20d噴1次殺蟲劑,預防蟲 害發生;
(5)收桑籽桑果變黑紫色時及時採收,將桑果放入口袋中,然後用力擠壓,使桑 籽與果肉、果皮分離,把經擠壓的桑果放在篩中,浸入水中反覆漂洗,得到乾淨無雜質的桑 籽,經脫水後晾乾放入布袋,在o-i °C的低溫條件下存放。 本發明的優點是該技術簡單易操作,通過採用選擇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沙土 壤,整地、育苗,定植親本、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得到乾淨無雜質的桑籽,經農戶栽培推 廣,使桑葚產量提高,在提高農戶經濟收入的同時,也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該技術包括整地、定植親本、定植方法、施肥、病蟲害防 治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 (1)整地種植前30d深耕曬土,按每株3kg,即每畝(1畝=1/15ha) 1. 5_2t豬糞 或雞糞,備足底肥,加5% (每畝150kg)鈣鎂磷肥堆漚7-10d後使用,種植前3-5d碎土、按 行距1.3m,深0. 3m開種植溝; (2)定植親本a)定植密度株距85cm,行距1. 3m,每畝栽600株,父本與母本的 比例為l : (10-15),父本與父本之間相鄰距離在5m以內,呈品字形排列,父本與母本的排 列為第1行為母本,第2行的第1、2株種母本,第3株種父本,第4-8株種母本,第9株種父 本,以後每隔5株母本種1株父本,以此類推;b)定植方法定植前l-3d將堆漚好的底肥均
勻撒入種植溝內,再按每畝50kg俄羅斯含氮(n : p : k = 16 : 16 : 16)複合肥均勻撒
入種植溝,將土與底肥、複合肥混合,然後覆蓋土壤,按父本與母本的排列方法將苗定植,壓 實根部、扶正主杆,澆足定根水,為了保持水份,再蓋上稻草或薄土,定植後在嫁接部位以上 7-10cm處定杆,發芽後枝條長到10-12cm時,留2_3個枝條作第1層分枝,以後每當枝條長 到20-30cm時打頂,發芽後枝條長到10cm時留2個枝條作第2、3、4層分枝;
(3)施肥在下足底肥的基礎上,還需要生長期間的追肥,在第2、3、4層分枝萌發 生長期間每畝分別追施15kg、25kg、50kg俄羅斯含氮(n : P : K = 16 : 16 : 16)複合 肥,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溼度,開好四周與中間的排水溝,行與行之間的排水溝,以防雨天 積水; (4)病蟲害防治每天注意觀察生長情況,一般蟲害使用內吸、胃毒、觸殺性殺蟲 劑如樂果、氯氰菊酯、辛硫磷等,每次發芽時以及發芽後每隔15-20d噴1次殺蟲劑,預防蟲 害發生; (5)收桑籽桑果變黑紫色時及時採收,將桑果放入口袋中,然後用力擠壓,使桑 籽與果肉、果皮分離,把經擠壓的桑果放在篩中,浸入水中反覆漂洗,得到乾淨無雜質的桑 籽,經脫水後晾乾放入布袋,在0-1 °C的低溫條件下存放。
權利要求
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其特徵是該技術包括整地、定植親本、定植方法、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1)整地種植前30d深耕曬土,按每株3kg,即每畝(1畝=1/15ha)1.5-2t豬糞或雞糞,備足底肥,加5%(每畝150kg)鈣鎂磷肥堆漚7-10d後使用,種植前3-5d碎土、按行距1.3m,深0.3m開種植溝;(2)定植親本a)定植密度株距85cm,行距1.3m,每畝栽600株,父本與母本的比例為1∶(10-15),父本與父本之間相鄰距離在5m以內,呈品字形排列,父本與母本的排列為第1行為母本,第2行的第1、2株種母本,第3株種父本,第4-8株種母本,第9株種父本,以後每隔5株母本種1株父本,以此類推;b)定植方法定植前1-3d將堆漚好的底肥均勻撒入種植溝內,再按每畝50kg俄羅斯含氮(N∶P∶K=16∶16∶16)複合肥均勻撒入種植溝,將土與底肥、複合肥混合,然後覆蓋土壤,按父本與母本的排列方法將苗定植,壓實根部、扶正主杆,澆足定根水,為了保持水份,再蓋上稻草或薄土,定植後在嫁接部位以上7-10cm處定杆,發芽後枝條長到10-12cm時,留2-3個枝條作第1層分枝,以後每當枝條長到20-30cm時打頂,發芽後枝條長到10cm時留2個枝條作第2、3、4層分枝;(3)施肥在下足底肥的基礎上,還需要生長期間的追肥,在第2、3、4層分枝萌發生長期間每畝分別追施15kg、25kg、50kg俄羅斯含氮(N∶P∶K=16∶16∶16)複合肥,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溼度,開好四周與中間的排水溝,行與行之間的排水溝,以防雨天積水;(4)病蟲害防治每天注意觀察生長情況,一般蟲害使用內吸、胃毒、觸殺性殺蟲劑如樂果、氯氰菊酯、辛硫磷等,每次發芽時以及發芽後每隔15-20d噴1次殺蟲劑,預防蟲害發生;(5)收桑籽桑果變黑紫色時及時採收,將桑果放入口袋中,然後用力擠壓,使桑籽與果肉、果皮分離,把經擠壓的桑果放在篩中,浸入水中反覆漂洗,得到乾淨無雜質的桑籽,經脫水後晾乾放入布袋,在0-1℃的低溫條件下存放。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種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雜交桑種子制種技術,屬農作物加工技術領域。該技術通過採用選擇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沙土壤,整地、育苗,定植親本、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得到乾淨無雜質的桑籽,經農戶栽培推廣,使桑葚產量提高,在提高農戶經濟收入的同時,也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1720663SQ20091021346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9日
發明者王茂國 申請人:王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