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隆胸多次(女明星隆胸十年被迫)
2023-07-01 03:11:40
天使愛米粒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知名段子手、34歲的模特Chrissy Teigen最近宣布將進行外科手術,把10年前做隆胸手術的假體給取出來。
先是曬自己做核酸檢測視頻惹爭議,再公開自己要做「拆彈」手術,果然是2980萬IG粉絲的大網紅啊,太懂得宣傳自己了。
今年初,她就表達過對手術的後悔,因為疫情原因延遲了手術,如今終於要得償所願了。她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現在的我只想能拉上適合我尺寸的衣服拉鏈,躺下時肚子不會感覺有壓力,不要『波濤洶湧』了。
婚後生下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經歷兩次妊娠,她對英國版《Glamour》雜誌說自己之所以隆胸,是希望穿上泳裝比基尼拍照時能更自信。
「當時我只有20歲,我只希望上鏡是拍照效果是『驚人』的,哪怕是一些平躺的姿勢。但現在經歷兩次妊娠和母乳,我真的累了。」
她還介紹,自己10年前的手術方案是在底部放上一對淚滴狀假體,這樣上緣胸線就顯得飽滿,因此這次她不但要『拆彈』,還要做一個提拉手術,她對粉絲們說:「不過別擔心,我還是會有胸的,之後以後就是純脂肪了。」
不過她也對手術風險表示擔心:「有了孩子你就會考慮這些了,這個不是我能想到的離開世界的方式。」
史蒂芬·庫裡的妻子、名人廚師Ayesha Curry也在下面留言:「去年我也『拆彈』了,它們真的讓我不舒服。」
Ayesha生了三個孩子,此前接受採訪時她也表示,隆胸後懷孕時,自己才深深後悔:「我原本只希望它們看起來大一點,但現在它們卻成了最不想承受的負擔!」
其實,她真不是最糟糕那個,隆胸最常見的術後症狀就是頸肩和背部的疼痛,還有各種不適感,因人而異有所不同。最難受是妊娠時體重增加,分娩後承擔母乳重任。
因此,過去這些年,做過隆胸手術的女明星不少,也有不少像Chrissy Teigen這樣過了幾年果斷拆掉。「拆彈「的理由各有不同,有人是因為不適合自己,也有人是出於健康考量。
出演過《歡樂合唱團》的Heather Morris 說:「我年輕的時候是如此渴望擁有它們,但現在我不想了。手術之後運動太難了,太疼了,我實在受不了,所以它們必須離開。」
貝嫂2017年在英國版《Vogue》上寫了一封給年輕時自己的公開信,其中就有一條:「別動你的胸,你現在已經很美了 。」
當時已經生了四個孩子的她就已經做完了『拆彈』手術,理由同樣是因為「太疼了」。
每年全世界有數百萬女性因為各種原因接受了隆胸手術,但副作用的報導卻遠遠不夠多。
而整形手術的最初目的,也與如今大相逕庭。
整形手術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治療方法之一。有文獻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外科手術就被用來治療面部創傷。
公元前800年,古印度的醫生就用植皮來進行整形手術,在古代東方歷史上,也留下了不少關於皮膚移植和重建手術的記錄。
在希臘羅馬時期,外科醫學取得了巨大進步,並被記錄在古代文獻中。正是在這一時期,羅馬醫學作家奧留斯·科尼利厄斯·塞爾蘇斯(Aulus Cornelius Celsus)寫下了《醫學論(De Medicina)》一書,列出了重建耳朵、嘴唇和鼻子的外科手術方法。
在拜佔庭時期,奧裡巴斯(Oribasius)編纂了一部完整的醫學百科全書,名為《猶太醫學(Synagogue Medicae)》,這部70卷的著作包含了許多致力於修復面部缺陷的重建技術的段落。
在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和技術有了更大的進步,促成了更安全、更有效的外科技術發展。Serafeddin Sabuncuoglu於15世紀撰寫了一部名為《帝國外科(Imperial Surgery)》的文獻,其中包括191個外科主題內容,其中還包含面外科和眼瞼外科的相關資料、以及一份治療男性乳房發育症的方案,被認為是現代乳房縮小手術方法的基礎。
20世紀早期,在逐步解決了疼痛、出血、感染三大難題之後,現代外科手術開始蓬勃發展。
而整形手術真正的進步是伴隨著近代戰爭發展起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將整形手術帶入了醫療技術的新階段,因為戰爭的傷亡使得許多士兵必須進行整形手術;韓戰時期的戰地醫院在整形手術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包括處理面部骨折的內部接線技術以及使用旋轉皮瓣修復大面積皮膚損傷和畸形等等。
也是在這一時期,外科醫生開始認識到一個人的外貌可能對他或她一生中產生一定的潛在影響。帶著這種認識,美容外科手術開始取代整形外科手術,並越來越受到重視。
1946年7月,一份專門針對整形外科醫生的科學雜誌《整形與重建外科雜誌(the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正式發行,成為整形外科醫生們傳播知識和醫學發現的重要論壇。
隨著整形醫生認證資格的到位,整形外科在1950年完全融入醫療機構,並開始進入公眾的意識。
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用來治療皮膚缺陷的矽膠在某些整形手術中越來越受歡迎,並在接下來十年中用在了幾乎所有可以想像得到的面部和身體部位。
其實最受歡迎的就是隆胸手術。
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繁榮,整形手術慢慢進入美國的主流社會,此後十年,關於矽膠植入物的爭議也越來越多,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2001年籤署了一項法案,其中一項條款要求保險公司支付乳房切除術後重建手術的費用。
進入21世紀,整形手術成了熱門行當,多個國家都推出過整形真人秀節目。
目前,整容手術最重要的趨勢是採用微創手術抗衰老,據估計,單是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10萬例注射肉毒桿菌,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步增長。
一方面曾經與整容手術有關的恥辱感正在消失,整形的優缺點依舊非常明顯,作為消費者,了解整容手術的潛在風險和回報也越來越重要。
就拿隆胸來說,米國的數據是大多數女性可以在5天內返回工作崗位;在手術後的前六周,需要避免舉起超過5公斤的東西或者過度鍛鍊。通常在六周後就能恢復正常活動。
手術之後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包膜攣縮(capsular contracture),就需要移除硬化的包膜來加速癒合過程,填充物周圍出現鈣沉澱,傷口有可能出現感染、出血狀況,植入物周圍有可能壞死組織形成。此外,植入的假體有可能出現破裂、充氣、摺疊,還有的女性可能會因為體重減輕或增加使得假體移動到錯誤的位置。
包膜攣縮是啥,大家自己看吧,我看完都昏過去了……
此外還有的風險和併發症,還包括術後短則六個月長則多年不敏感甚至麻木;手術疤痕變紅變厚……專家還表示:「雖然你的傷疤會隨著時間癒合和消退,但它們永遠不會完全消失。」
受了這麼多苦,這還不是一勞永逸的手術!
除了定期檢查,醫生建議10年更換一次假體。平均而言,植入物使用10到15年之後,破裂的風險開始顯著增加。一旦植體發生破損或滲漏,還可能導致晚期包膜攣縮、瘢痕組織堆積,導致更換手術操作起來更加困難。
真人秀演員Heidi Montag 就表示,自己之所以拆掉F cup,是因為假體已經嚴重破話自己原本的乳房組織。
"它們太沉了,都陷進皮膚裡了,而且又疼又不舒服。後來我忍不住問自己『要這麼大幹嘛呢?』"
最恐怖是英國老牌真人秀女星Sharon Osbourne ,拆彈原因是假體破裂!
「我有一天早上起來,發現一邊胸比另一邊大好多,醫生告訴我是假體已經破裂,流到了胃裡……」做完手術才恢復了正常,她忍不住驚嘆:「終於沒有一張水床壓在我胸口的感覺了!」
Hadid姐妹花的名模媽媽Yolanda Hadid前幾年才移除假體,原因也是因為破裂。
不止拆彈,去年,她把自己全身的填充材料都取了出來,還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重生照」:「健康就是你的財富,所以在把任何東西放入你的身體之前,請仔細思考,做出明智的決定。」
一代性感女神Pamela Anderson 1999年就拆掉了假體,不僅僅是因為發現其中一個假體已經洩漏,更是自己的審美發生了變化:「擁有它們的感覺,太不好了,我不再覺得這樣是美的,反而覺得很不自在。」
還記得客串過《美恐3:女巫集會》的傳奇搖滾巨星Stevie Nicks 嗎?姐姐1976年就做了隆胸手術,1994年選擇「拆彈」,還好及時處理了,做完手術後醫生才告訴她:「你的兩個假體都爛了。」
最讓人唏噓是Playboy 創始人Hugh Hefner 的遺孀Crystal Hefner 。
2012年12月24日休·赫夫納和年輕自己60歲的玩伴女郎克麗絲特爾·哈裡斯正式結婚。
2016年,30歲的Crystal Hefner宣布因為身體不適進行拆彈手術,手術前Crystal Hefner被診斷得了萊姆症,病痛徹底擊垮了她的身體:周身疼痛、記憶力減退、毛髮生長遲緩、免疫力低下,還罹患了甲狀腺和腎上腺疾病。
2017年Hugh Hefner去世,根據婚前協議,Crystal雖然會得到個人照顧,卻分不到一分遺產。
她在IG上寫道:「用2016年來恢復我的健康,擁抱和愛上真正的自己。」
是的,至少自己還有健康啊,擁有一對D又如何?多少用取悅的方式贏得男人歡心的美人,最終都是錯付了。
世界飛速發展,「美」成了流水線上的千篇一律,可女性的成長本來就該經歷這破繭成蝶的過程:迷惘過、懷疑過、自卑過,最終自己的好與不好都坦然接受。
美不是一蹴而就的,漫長的歲月裡沉澱下的美都是不同的。
無法阻攔每一顆愛美的心,但做決定前請給自己一個足夠長的冷靜期吧。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
歡迎關注「天使愛米粒」,本訂閱號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