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萬物皆有裂痕的原因(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2023-06-21 20:25:18 2

霹靂

作為「80後」獨生子女的我,童年與一般城裡孩子差不多。上小學時成績不錯,當過中隊長。學過鋼琴,參加過學校組織的軍隊團。從小喜歡遊泳,多次隨父母去秦皇島北戴河戲水。似乎一切都挺正常,我也被教育要考重點中學,將來要上大學……

然而,命運另有安排。

12歲那年,我被查出患有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零點三的脊髓內腫瘤。更兇險的是,腫瘤從頸椎一直長到腰椎,面積太廣,病情太重,就連北京最著名的神經外科專家都婉轉地告訴我的父母「帶孩子回家吃點好的吧」。這猶如晴天霹靂,我的人生徹底改變。

父母當然無法輕言放棄,帶我接受當時「大熱」的氣功按摩,拜訪老中醫,讓我一碗碗地喝苦澀的藥湯……然而,病魔並未「手下留情」,在一年時間裡,由於腫瘤壓迫中樞神經,我的四肢逐漸癱瘓,呼吸都變得困難,命懸一線。

就在這時,父親偶然得知上海一家醫院做這類手術成功率較高。面對一線生機,父母毅然帶我前往,但也做好了「去時三人,歸來一雙」的準備。

臨行前一天,母親單位的幾個叔叔阿姨到訪我家,他們帶來一個牛皮紙信封,上面鄭重地寫著「新聞所同志向馬桂芝同志捐款共計肆仟零肆拾元整 1994年3月11日),還有一張包括44位叔叔阿姨的捐款名單。(我的母親馬桂芝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工作人員)

據說,這是母親單位工會僅用半天時間就為我募集的。由於沒趕上這次捐款,後來又有三位叔叔阿姨通過其他途徑送來1200元。上世紀九十年代,人們的工資都很低,總共5000多元捐款是一筆巨款。母親單位的在職人員只有幾十人,他們踴躍為我獻愛心送祝福,給處於最艱難時刻的我家,帶來難以言表的感動。

後來,我父親的單位人民日報社的工會同樣對我家的特殊情況給予了幫扶。如果沒有組織上的關心和幫助,我家很可能挺不過去。

我先後經歷了兩次每次時長都超過12小時的高難度大手術,在重症監護室住了一個多月,熬過了猶如煉獄的術後高燒40攝氏度、心跳每分鐘160次,又接受了20多次令我作嘔和脫髮的放療,在上海住院長達半年,才撿回一條小命。大夫說,這是奇蹟。

生命保住了,但代價也極為慘痛——我落下了下肢癱瘓、左手不靈活的嚴重後遺症,14歲起只能與輪椅為伴。

自學

不能行走,無法自理,徹底脫離同齡人的成長軌道……窗外的世界五光十色,但被「囚禁」在家中、多數時間躺在床上的我,面對的世界——更多時候是天花板,則是一片灰暗。有近一年時間,我整天以淚洗面。人生無法重來,我不知該往哪個方向「走」。

後來,我想到自學英語,一方面是不想墮落下去,另一方面是想找點事做,轉移注意力,減少消極悲觀情緒,更想著以後做翻譯可能是個活兒。

學英語當然是枯燥的,也是漫長的。好在,我有的是時間。一遍遍聽磁帶,一次次讀課文,一個個背單詞,一條條記語法……我自己制定學習計劃並且嚴格執行,我不會自己糊弄自己。有人曾問我:為什麼不請家教?坦白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很少有家教。何況,父母為我治病,花光了積蓄,還借了債。

漸漸地,我能看懂的英文越來越多,日子也比以前充實了,心態有所好轉。但我更知道,相比在學校的同齡人,我自學的東西還是少。所以,我只能更努力地學。

就這樣,寒來暑往,年復一年,我自學了從中學到研究生的全部英語課程,背過英語六級和GRE單詞,用壞了多個複讀機……

這期間,我也學計算機。從DOS開始(那時還沒有WINDOWS),一個命令行一個命令行地背,還學了WPS文字處理軟體(那時也沒有WORD)。隨著電腦技術進步,又跟著多媒體教學光碟認識電腦硬體,試著給自己和親友攢電腦。更學了一段時間編程。

我還看了很多「雜書」,天天看報紙和雜誌,喜歡看社會新聞,關心社會時事。

自學有多苦,有多少疑惑,有多少孤寂,一言難盡。心結始終存在,無處排解,我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記錄我心中的點點滴滴。

歲月更迭,我從少年變為青年。雖然學了一些東西,但到底能做什麼,能靠什麼謀生,我依然很迷茫,也很自卑。

轉折

人生有許多十字路口,但決定關鍵命運的,可能只有幾個,甚至更少。如果沒有遇上那個路口,或者錯過了那個路口,今天的我可能完全不同。

2004年5月的一天,上海東方網一位負責評論創作的老師,約在報社做了大半輩子編輯的父親寫文章。父親對我說:「要不你也試著寫寫?」我問:「我行嗎?」父親說:「文章寫不好,還能寫壞了嗎?」我聽著有理,嘗試著寫了「處女作」。

那篇文章是談F1賽車的,是我熟悉和感興趣的內容,它更像是一篇體育觀後感。沒想到,真的獲得了發表!這對當時彷徨困惑的我,彷佛是一根「救命稻草」。我覺得,必須抓住這個機會,不能讓它溜走。

寫第二篇、第三篇乃至更多文章,顯然不會容易。後來,我寫評論的流程大致是這樣——先在網上到處看新聞,找那些我有感覺、認為自己能說上幾句的話題,有時候要找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因為,起初我對新聞的敏感性,對話題的把握度,知識的儲備,自然不足。找到一個我覺得能「發揮」的話題後,再細緻地想分幾部分寫,有哪些想法可以說。真正動筆時,還可能發現涉及專業性的東西,比如政策、法律,又需要在網上查資料,先搞懂法規,再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在邊寫邊學、邊學邊寫的過程中,少不了沒弄明白時吃不下飯、沒寫完睡不著覺的時候。

我的心血沒有白費,網站老師認可我的文章,都獲得了發表。隨著我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編輯老師也給我出「命題作文」,我也都努力完成。

東方網是上海的主流新聞網站。有一次,網站老師告訴我,上海市委宣傳部領導看過我的文章後,給予了肯定,說要鼓勵我多寫。這對一個剛剛從陰霾中走出的青年,意味良多。

2006年3月,東方網召開網評員工作會,專門邀請我和父親從北京前往上海。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也是我在家「閉關」多年後第一次遠行,新鮮與激動自不必說。這更是時隔多年後重返賦予我「新生」的地方——我曾在上海通過手術重獲生命,又在那裡看到了工作的希望,真是百感交集。

上海之行,我見到了很多新聞界的老師和前輩,在會場當眾正式發言,接過了有關領導頒發的東方網特約評論員和優秀評論員證書,還接受了《新民晚報》記者專訪……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忐忑,太多的感觸,太多的激勵,令我難忘。

同時,我也開始為其他媒體撰稿,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北京日報》《羊城晚報》《京華時報》《今晚報》等報紙和《前線》《讀者》《民主》《群言》等雜誌發表作品數百篇。

2007年,我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是中國作協首批「80後」會員。

《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北京日報》以及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先後對我的經歷和故事進行過採訪報導。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在機會到來之前,誰能做到針對性的準備?回想自己走上寫作道路,既是機緣巧合,又與多年自學英語、寫日記、看雜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英譯中、中譯英的過程中,在記錄日常點滴、抒發個人情感的筆觸下,在被雜書、雜誌、雜事、雜文「薰陶」後,我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表達和寫作的潛能。這真是無心插柳,又是造化弄人。

成長

我現在是人民網專職評論員。

人民網是中央新聞網站,被稱為「網上的人民日報」。我給人民網寫評論,大約是從2005年1月開始,當時也是做特約評論員。最初我是忐忑的。畢竟,人民網的牌子響噹噹。好在,我已有一些寫作經驗。隨著我寫的一篇篇文章獲得發表,我也更自信。

有一回,人民網編輯和我說領導點名讓我寫一篇評論。我問:「為什麼指定我?」對方說:「領導覺得只有你能把這事說清楚。」後來我明白了,那篇文章的題目是關於網絡的,想來是領導覺得作為年輕評論員的我,對這個話題更了解、更有把控力。獲得這樣的賞識,我的幹勁兒更足。

由於不斷在《人民時評》(相當於人民網社論)發表文章並獲好評,我先後被人民網評為「2005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網評人」「2006年最受網民關注的十大網評人」。

有一年我過生日,人民網觀點頻道特地送來鮮花與祝福。雖然我與人民網的朋友只是作者與編輯的關係,但由於雙方交流較多、配合默契,似乎有種「戰友」的感覺。

2006年,我出版了第一部個人著作《蔣萌網評》。這本書的研討會是由人民網、東方網、北京市雜文學會、福建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團中央、中國作協、中國殘聯也派人參加了研討會。幾十位專家學者和著名作家在會上發言,肯定我取得的成績,令我深深感動。

有老師看到我與人民網合作密切,建議我正式入職,並向有關領導反映了情況。對此,我心裡犯嘀咕,人民網員工都是知名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雖然我挺能寫,但沒學歷,能成為正式員工嗎?

2008年初,經人民網領導研究決定,接受我成為人民網正式一員。真可謂「不拘一格降人才」!

蛻變

2018年末,我接到了「希望之家生活重建營」的來電。這對我又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時刻。

對方介紹,「希望之家生活重建營」是由政府和殘聯大力支持並出資、由專業培訓機構幫傷友鍛鍊恢復、助傷友重返社會的公益項目。這個項目更得到了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的肯定。訓練的全部食宿費用都由政府與愛心機構支付,不用參訓傷友出一分錢。

在這個項目中,傷友服務傷友的「同儕」模式及理念,特別吸引我。也就是,由同為因脊髓損傷而坐輪椅的傷友做教練,訓練並幫助學員努力實現生活自理。我想,傷友之間更能理解彼此的難處,訓練會更有針對性。來電的老師坦言,自己就是傷友,經過訓練成功實現自理,這帶給我很大激勵。

在大興區的「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封閉集訓的48天,令我終生難忘。在那裡,我不僅看到了一個個意氣風發的殘疾人運動員,更看到了通過鍛鍊實現完全自理的輪椅青年男女有情人終成眷屬。在無障礙環境下,傷友獨立做飯、洗衣、拖地,生活無需他人幫助。「輪椅族」甚至可以駕駛小汽車,自由出行……太多超乎想像,刷新了我對殘疾人生活的舊有認知。

當然,一個顯見的事實是,「輪椅族」要實現生活自理,過上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必須依靠臂膀和雙手,鍛鍊上肢力量及手部的靈活性極為關鍵。這也是我們來此的核心目的之一。

真正鍛鍊起來,絕不是說起來那樣輕鬆。對我們那期「頸椎班」傷友而言,因為傷得更重,就更難。我們舉啞鈴、練沙袋、練器械、劃輪椅,訓練課程排得滿滿的。同樣坐輪椅的指導老師,一方面風趣幽默、調動大家鍛鍊的熱情和積極性;另一方面,該嚴格時,又一絲不苟。老師總說「一定要咬牙堅持」,越到最後沒力氣時、努力完成的動作才越長勁。在嚴格要求的同時,又不忘叮嚀「一定注意不要拉傷肌肉」,如果完不成15個、20個動作,盡力做好10個、15個,以後再逐步加量,但動作一定要標準到位。

在上肢力量逐步提升後,老師開始教「轉移」技巧。包括輪椅和床鋪之間的轉移、輪椅到馬桶的轉移、輪椅到汽車的轉移……這一切無不是為了讓我們更多實現生活上的自理。當然,還少不了教授「二便」管理,這些曾經羞於啟齒的內容,在訓練中卻可以自由討論交流,大家都不會感到尷尬。

傷友在一起彼此鼓勵支持,相互比著賽著練,訓練的良好氛圍是一個人獨自在家練所沒有的。許多同學的「臉色」也有了變化。有的同學剛來時,皺著眉頭、不愛說話,漸漸有了笑臉、和別人交流也多了。逐步敞開心扉,對康復同樣重要。

除了身體訓練,老師們還進行心理輔導,邀請已經實現重返社會的傷友「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故事和經驗。老師們更帶領傷友一起外出,去超市購物,去影院觀影,適應社會環境,學習在公共場所和陌生人相處。一些傷友多年不出家門,健全人看似再平常不過的外出活動,對他們是那麼新鮮、那麼收穫滿滿。

在訓練營的48天裡,我流下過疲憊卻又極有成就感的汗水,也流下過因自理能力提升而激動或因他人故事而感動的淚水、更流下過因練得過猛而弄破皮肉的血水。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實現了自理的蛻變,還交了一幫同樣坐輪椅的好朋友。

感謝訓練營的老師們,感謝為此傾力付出的所有人!

什麼是黨和政府以及殘聯為殘疾人辦的實事、好事?我想,這就是最生動、最切實的體現!

收穫

歲月如梭,我進入人民網工作已經13年,寫作已有17年。

多年來,我撰寫了數千篇各類評論、雜文、隨筆,原創數百萬字。我的作品不僅受到編輯和讀者的好評,有的文章還被中宣部《新聞閱評》評價「鞭辟入裡」、榮獲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百篇網絡正能量文字作品」。

我還被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評為「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

我主持並撰寫的人民網《觀點1 1》欄目被《南方都市報》評選為「2009年度致敬欄目」。並榮獲人民網2009年新聞大賽品牌獎。

2019年五四青年節前夕,我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愛崗敬業」組)。隨後,人民日報社召開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暨表彰大會,號召向我和其他優秀青年學習。

我已出版《蔣萌網評》《觀點·良知》《另開一扇門》三部網評集,收入我在各媒體上發表的時評文章。這些作品受到了讀者和專業人士的好評。

2019年3月,我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自傳《生命是劫後重生的奇蹟》,這本書被中國作家協會列為重點扶持作品。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在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好作品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對我的自傳給予充分肯定。中國殘聯宣文部主任郭利群參加了這本書的研討會,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給予我很大鼓勵。《生命是劫後重生的奇蹟》還入選了中國殘聯宣文部、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共享芬芳」中西部地區百縣公益贈書計劃。

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中國殘聯在網上隆重推薦了張海迪、史鐵生和我等9名中國優秀殘疾人作家及其代表作。

2020年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我受中央電視臺《我的藝術清單》欄目之邀,參加國際殘疾人日特別節目訪談,講述我在「文壇」找到別樣自我和表達的故事,我也在節目中呼籲人們更多關注殘疾人事業。

我感覺:哪怕是在人生的至暗時刻,也請不要忘記,黑暗過後終會迎來黎明。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不放棄自己,不封閉心扉,外界的「陽光」才會照耀進來。

從命懸一線的孩子被大愛挽回生命,到孤寂自卑少年磕磕絆絆摸索前路,再到忐忑青年叩開屬於自己的那扇生活之門,這一路走來,我有太多人要感謝,有太多事值得感懷。

我生活、工作在黨報大院幾十年,我周圍有不少新聞前輩,他們深受黨的教育和培養,有著良好的思想品質和素養,天天耳濡目染,我多少也沾點光。人民日報社大院如花園般的金臺園、高聳入雲的辦公大樓,我坐著輪椅也能深深感受到共和國的巨大變遷。

我很慶幸,趕上了黨的百年華誕和偉大的新時代!

本文為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主題徵文比賽一等獎作品,作者蔣萌。

,
同类文章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紅色旅遊景點(如畫風景如歌往事)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紅色旅遊景點(如畫風景如歌往事)

上海灣區,金山如畫, 紅色文化,生生不息。 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初心館、 上海南社紀念館、朱學範故居…… 【回首初心路】紅色旅遊路線 帶您追憶革命事跡,感悟紅色精神! DAY 1 ★ 上午: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 初心館 ★ 在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緬懷先烈,銘
電動三輪車不過電怎麼修(電動三輪車用久了動力下降怎麼辦)

電動三輪車不過電怎麼修(電動三輪車用久了動力下降怎麼辦)

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後續會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電動車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它的成員很多,有為人們提供代步的電動車、電動汽車,也有可以從事貨運的電動三輪車,而貨運和載人不同,代步主要看的是續航和舒適度,電動三輪車貨運,它的動力好不好才是更關鍵。
北京建築大學是市重點大學(歡迎報考北京唯一建築類高校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是市重點大學(歡迎報考北京唯一建築類高校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所建築類高校,也是國內唯一一所在未來城市設計領域設有高精尖創新中心的高校,更是國內唯一一所設有建築遺產保護領域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高校!來北京建築大學,這裡不僅有多個教學基地為你提供實踐平臺,更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在等著你!北京建築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兼招生辦公室主任黃鶴與
貴州六盤水必去景點(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值得遊玩的旅遊景點自駕遊攻略)

貴州六盤水必去景點(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值得遊玩的旅遊景點自駕遊攻略)

#六盤水#六枝特區屬六盤水市轄區域,位於貴州省西部,系三線建設時期由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併而成。東臨普定、鎮寧兩縣,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地,南連關嶺縣,北靠織金、納雍縣,全區國土面積1799.48平方公裡。六枝特區地處「中國涼都」六盤水市的東大門,長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大小河流共40餘條,屬亞
灃河區旅遊景點(你的灃河段旅遊攻略出爐)

灃河區旅遊景點(你的灃河段旅遊攻略出爐)

HAAPY SUMMER 臨近暑假了 正是組團出遊的好時候 下面 小編列出一份 灃河段的遊玩攻略 讓你快人一步~ 西鹹新區灃河綠道 位於灃河兩岸 分灃東新城和灃西新城綠道 綠道全長54.5公裡 共有一級驛站兩座 二級驛站四座 三
山姆南京店會員店必買攻略(各城市山姆會員店數量排名)

山姆南京店會員店必買攻略(各城市山姆會員店數量排名)

12月25日,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旗下高端商業品牌——山姆會員商店將在重慶禮嘉天街開業。與此同時,有消息透露,杭州第二家山姆會員店將在杭州城北的西子智慧產業園開業待客。 山姆會員店 品質高端,獨樹一幟 山姆會員商店是世界500強企業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消費者須購買超市年卡,
聖安地列斯和自由城對比(聖安地列斯三大城市您想掌管哪個)

聖安地列斯和自由城對比(聖安地列斯三大城市您想掌管哪個)

大家好,我是榴槤科長。本期我們來談談假如您是主角CJ,您會掌管《聖安地列斯》三大城市中的哪一座城市?在《GTA:SA》的地圖設定中,包含了——「洛杉磯、舊金山、拉斯維加斯」,三座城市各有特色,不知道玩家在稱霸《GTA:SA》之後,更願意接手哪一座城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一:洛杉磯 葛洛夫
適合一個人3天旅行的地方(一個人旅行去這20個地方吧)

適合一個人3天旅行的地方(一個人旅行去這20個地方吧)

聚 ° 焦° 麗°江 作者 | 吳小姐 關注我們 【每日分享】 帶你每天了解一個美麗的地方 最實用的攻略一站獲取 還記得有首歌裡唱到「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很多人都會覺得一個人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但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 一個人可以瀟瀟灑灑
喜歡身材好愛運動的男(愛運動愛旅行身材好)

喜歡身材好愛運動的男(愛運動愛旅行身材好)

記者 安曉冬 8月4日,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主辦,濟南市婦女聯合會指導的2022首屆「壹點動心·齊魯相親大會」濟南主會場暨第16屆七夕千佛山相親大會正式開幕。 「趁著今天休息,跟媽媽一塊來相親。」這位活潑開朗的89年小姐姐在千佛山相親大會跟媽媽一邊談笑一邊觀看男嘉賓的信息牌。
張家口第二屆旅發大會現場(第三屆張家口市旅發大會)

張家口第二屆旅發大會現場(第三屆張家口市旅發大會)

壩上香飄八月天,白雲綠草染河山。仲夏的壩上張北,繁花似錦,清爽宜人,處處生機盎然。 8月2日,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內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文化旅遊行業的200多位代表和上萬名遊客一道走進這裡,同看京津冀駿馬越野競技,共賞「記憶中都」恢宏文化盛宴。 而距此40公裡外草原天路上則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