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1 11:06:31

本發明屬於病例登記網絡管理系統,特別涉及一種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社會的進步、醫療科技手段的創新發展,促使了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傳統的經驗醫學到如今的循證醫學、精準醫學,給臨床資料的收集、患者的隨訪管理、醫學研究的開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腎癌是泌尿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對於早期或局部進展期腎癌,手術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術後仍有20-30%的患者出現腫瘤復發或轉移,而晚期腎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免疫治療的療效也非常有限,近年興起的靶向治療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患者往往用藥6-15個月後出現疾病進展。因此,腎癌患者的術後隨訪和用藥監控尤為重要。為適應大規模臨床數據的收集、整理、儲存和分析,規範臨床數據管理,為必要的前瞻性研究奠定基礎,我們對接醫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了腎癌全程管理資料庫,試圖將近年來我院收治的腎癌患者的的碎片化管理轉變為模塊化全程管理,整合患者人口學及臨床信息,更好地服務於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用於臨床病例數據的管理、醫生跟蹤和監控病人腎癌的病情變化以及輔助腎癌臨床科研開展,適應現在循證醫學的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用於醫生跟蹤和監控病人腎癌的病情變化,包括:腎癌數據管理平臺、標本庫、影像數據平臺以及腫瘤病理結果數據平臺;
所述腎癌數據管理平臺,包括:
病例資料模塊,用於錄入並存儲患者基本信息和臨床檢查資料;
影像資料模塊,用於對接所述影像數據平臺查閱調取每名患者對應的影像學資料;
病理分析模塊,用於對接所述腫瘤病理結果數據平臺獲取患者病理分析信息;
隨訪模塊,用於錄入並存儲患者預後情況、術後治療、安排複查和檢查結果,並指導醫生實時更新診療方案;
數據分析模塊,用於篩選所述病例資料模塊、病理分析模塊、隨訪模塊中的欄位信息,對腎癌患者的病況進行分析統計,並形成至少一種疾病分類模型及與所述疾病分類模型對應的治療方案;
預診療模塊,用於根據每名患者的病例資料,從所述數據分析模塊中獲取相應的疾病分類模型及與之對應的治療方案作為預診斷,供後續治療參考;
所述標本庫,用於存放與腎癌相關的組織標本,每份組織標本與患者身份一一對應,並將所述病例樣本信息錄入所述病歷資料模塊。
進一步的,所述病例資料模塊包括病人基本信息(ID號、姓名、性別、年齡等)、既往史(腎癌治療史、腫瘤家族史、吸菸飲酒史等)、初次就診狀態(臨床症狀,腫瘤數目、大小、部位,體能狀況等)、血檢驗指標(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就診記錄、治療方案、手術方式等。
進一步的,所述影像資料包括超聲圖像、CT、PET-CT、核磁共振、骨全身顯像、腎小球濾過率GFR等。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分析模塊包括腎細胞癌診斷治療指南中AJCC腎癌TNM分期、腫瘤複雜程度RENAL評分、影響轉移性腎癌預後的危險因素評分和體能狀態評分標準。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分析模塊中的疾病分類模型是根據患者年齡、性別、初次就診狀態和病理分析信息進行分析統計,並形成至少一種疾病分類模型,並根據該疾病分類模型輸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進一步的,所述與腎癌相關的組織標本包括腫瘤組織、癌旁組織、正常腎臟組織、手術前後血液標本(包括血清、血漿、血細胞)、手術前後尿液標本。
進一步的,所述病理分析信息包括術中冰凍病理結果、腫瘤病理分型、Fuhrman分級、免疫組化結果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規範了腎癌患者的臨床數據管理,設計腎癌患者專門的資料收集軟體,實現與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無縫對接,保證臨床數據的完整性;
2)腎癌的治療涉及到一套綜合的治療體系,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因此通過腎癌患者的隨訪管理定期隨訪病人,督促患者複查,及時了解病情進展,調整治療方案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有利於改善腎癌患者的預後;
3)通過創建腎癌單病種組織標本庫,充分保護和合理利用腎癌腫瘤標本資源,為臨床和科學研究者提供合適數量的腫瘤標本,促進腎癌的研究;
4)基於臨床數據的全面收集管理、腎癌標本庫的建立,開展腎癌相關基礎和臨床研究,進一步明確腎癌轉移及靶向治療耐藥機制,改進腎癌手術方法,拓展腎癌治療手段等,最終能夠為每一位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造福腎癌患者;
5)本發明的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設計了疾病分類模塊和預診斷模塊,當醫生在針對特殊病例給出診療方案時,不再單純的依賴於自己的臨床經驗,同時可以參考資料庫的統計結果,也就是單中心的循證醫學證據,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並結合臨床經驗,給予患者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腎癌病例管理及數位化信息系統。
圖2為本發明的腎癌病例管理及數位化信息系統中隨訪模塊的畫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腎癌病例數位化信息管理系統,用於醫生跟蹤和監控病人腎癌的病情變化,包括:腎癌數據管理平臺1、標本庫2、影像數據平臺4以及腫瘤病理結果數據平臺3。
其中,腎癌數據管理平臺1,包括:
病例資料模塊11,用於錄入並存儲患者基本信息和臨床檢查資料。其中,病歷資料模塊包括病人基本信息(ID號、姓名、性別、年齡)、既往史(腎癌治療史、腫瘤家族史、吸菸飲酒史等)、初次就診狀態(臨床症狀,腫瘤數目、大小、部位,體能狀況等)、血檢驗指標(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就診記錄、治療方案、手術方式等。
影像資料模塊14,用於對接影像數據平臺4查閱調取每名患者對應的影像學資料。其中,影像資料包括超聲圖像、CT、PET-CT、核磁共振、骨全身顯像、腎小球濾過率GFR等。
病理分析模塊12,用於對接腫瘤病理結果數據平臺3獲取患者病理分析信息。其中,病理分析信息包括術中冰凍病理結果、腫瘤病理分型、Fuhrman分級、免疫組化結果等。
隨訪模塊13,用於錄入並存儲患者預後情況、術後治療、安排複查和檢查結果,並指導醫生實時更新診療方案。如圖2所示,隨訪模塊13包括了患者的一般情況:Zubord-ECOG-WHO PS評分和Karnofsky評分,用來評估患者的一般身體狀況;
術後腎功能恢復情況記錄:包括血肌酐和GFR等指標;以及,治療後轉移及復發情況,包括了多項檢查評估信息,及時了解患者的術後恢復情況,並根據恢復進展,及時調整術後治療方案。
數據分析模塊16,用於篩選病例資料模塊11、病理分析模塊12、隨訪模塊13中的欄位信息,對腎癌患者的病況進行分析統計,並形成至少一種疾病分類模型及與疾病分類模型對應的治療方案。
數據分析模塊16根據腎細胞癌診斷治療指南中AJCC腎癌TNM分期、腫瘤複雜程度RENAL評分、影響轉移性腎癌預後的危險因素評分和體能狀態評分標準分別設計自動分期、評分功能,具體說明如下:
註:①UISS風險評分針對局限性或局部進展性腎癌。
②TNM分期採用1997年AJCC標準【與AJCC2010年第7版TNM分期系統有所差異:第7版N分期分為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和N1(單個區域淋巴結轉移),取消了N2;T1、T2、T4分期相同;T3分期有所區別:1997年T3分期定義為腫瘤侵入大靜脈、腎上腺或腎周組織但未超過Gerota筋膜】
③組織學分級採用Fuhrman分級標準
④體能狀態評估採用ECOG-PS評分
MSKCC風險分級:□I級 □II級 □III級 □IV級
說明:晚期腎癌MSKCC評分
低危:具有0項下述因素
中危:具有1項下述因素
高危:具有≥2項下述因素
1 危險因素乳酸脫氫酶水平>正常水平上限的1.5倍
2 血紅蛋白10mg/dL(2.5mmol/L)
3 初始診斷到開始全身治療的時間間隔小於1年
4 Karnofsky體力狀態評分≤70
5 轉移器官數目≥2個
R.E.N.A.L.系統統計
腫瘤最大徑(R)/cm:□1分(≤4) □2分(>4且<7) □3分(≥7)
外凸/內生比例(E):□1分(≥50%) □2分(4且<7) □3分(≤4)
腹側/背側(A):□a □p □x
沿腎臟縱軸位置(L):□1分(完全在上極線以上或下極線以下) □2分(腫瘤穿過極線) □3分(腫瘤>50%穿過極線(a)或腫瘤穿過腎臟中線(b)或腫瘤完全在極線之間(c)
R.E.N.A.L腎臟測量評估結果:□低危(4-6分) □中危(7-9分) □高危(10-12分)
數據分析模塊16中的疾病分類模型是根據患者年齡、性別、初次就診狀態和病理分析信息進行分析統計,並形成至少一種疾病分類模型,並根據該疾病分類模型輸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預診療模塊15,用於根據每名患者的病例資料,從數據分析模塊16中獲取相應的疾病分類模型及與之對應的治療方案作為預診斷,供後續治療參考。
標本庫2,用於存放與腎癌相關的組織標本,每份組織樣本與患者身份一一對應,並將病例樣本信息錄入病歷資料模塊11。
其中,與腎癌相關的病例樣本包括腫瘤組織、癌旁組織、正常腎臟組織、手術前後血液標本(包括血清、血漿、血細胞)、手術前後尿液標本。
以上已對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