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區建設規劃(重大國家戰略中的)
2023-06-21 09:09:15 1
東營地處黃河三角洲核心區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為全面貫徹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適應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要求,抓住數字經濟時代湧現的新機遇,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我市結合發展實際,積極探索符合黃河三角洲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近年來,我市突出實體經濟主體地位,以先進位造業為核心,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為支撐,堅決淘汰落後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構建具有東營特色和持續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黃河流域先進位造業強市和黃河入海文化旅遊勝地。
PX上下遊配套和烯烴產業鏈條接續項目及國家石油戰略能源儲備基地項目。供圖/東營市推動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
「著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協同創新,推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規劃綱要》第九章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節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近年來,我市圍繞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以及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向規模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大力發展石油裝備產業,建成全國唯一的國家採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威飛公司海洋水下生產系統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積極布局航空航天產業,依託中國商飛民機試飛基地和北航東營研究院,推動「大飛機」和「北鬥導航」兩大國家專項在東營比翼齊飛,帶動航空製造和航空配套服務業加快發展。
未來,我市計劃圍繞石油化工、橡膠輪胎、石油裝備、海洋工程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鼓勵政府、企業、社會團體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以產學研合作形式,布局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爭創行業製造業創新中心。
「積極支持種質資源和制種基地建設。」(《規劃綱要》第九章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第二節進一步做優做強農牧業)
目前,我市通過發揮第二個國家級農高區——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引領作用,匯聚全國鹽鹼地領域的科研力量和資源,布局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研發平臺、中試基地和孵化園區,推動發展特色種業、大健康及功能性食品產業、生態草牧業、綠色生態高效循環農業。目前,已繁育鹽地藜麥、牧草等200餘種耐鹽鹼作物新品種,建成食藥同源植物等一批種質資源庫。
我市將聚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深化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耐鹽作物良種選育、野生大豆種質資源研究。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中心規劃建設黃河三角洲國家種業創新產業園,培育優質耐鹽鹼農作物、耐鹽林草、優質畜禽、高質高抗水產等良種。
「以沿黃中下遊產業基礎較強地區為重點,搭建產供需有效對接、產業上中下遊協同配合、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緊密銜接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平臺,推動產業體系升級和基礎能力再造,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著力推動中下遊地區產業低碳發展,切實落實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要求。」(《規劃綱要》第九章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第四節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位造業發展)
依託首家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高性能氧化鋁纖維研究院等平臺,我市建設了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氧化鋁纖維、生物醫藥、高鐵裝備製造、石油裝備等5個專業園區。2019年,東營市國瓷公司聯合天津大學和行業領軍企業建設國內唯一的稀土催化領域國家級研究機構—稀土催化研究院,配套建設稀土催化產業園,形成500億元產業集群。目前,研發的稀土催化劑、三元催化襯墊技術打破德國巴斯夫、日本三菱、美國3M等國外壟斷;突破德國巴斯夫柴油機後處理SCR催化劑專利壁壘,保障了國六標準下的汽車產業供應鏈安全。
今後,我市將持續加強汙染綜合防治,開展火電、化工、有色等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強化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加強能源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推動能源化工產業向精深加工、高端化發展。」
「加大石油、天然氣勘探力度,穩步推動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開採利用。」
「開展大容量、高效率儲能工程建設。」(《規劃綱要》第九章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節建設全國重要能源基地)
我市以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紮實推進基礎設施、物流、能源、安全環保應急、產業產品協同「五個一體化」,努力使園區內不同企業間生產裝置相鄰互聯、上下遊產品互供,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集中建設、統一供應服務。
未來,我市將打造「現代國家能源經濟示範區」,推進產業發展由燃料型向精細化工型轉變,構建採儲煉一體化發展格局。挖掘渤海灣盆地石油儲備優勢,建設國家石油戰略能源儲備基地。
「加強黃河流域油氣戰略儲備,因地制宜建設地下儲氣庫。」(《規劃綱要》第十一章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第三節強化跨區域大通道建設)
我市已成功打造綠色循環能源石化基地,建成全國唯一的國家採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在東營港布局建設千萬噸原油戰略儲備基地,目前已開工建設,計劃明年9月份建成投用。
我市將持續完善現代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渤海灣盆地石油儲備優勢,發揮區位優勢、港口資源和海陸聯運條件,強化能源儲備保障能力,建設國家石油戰略能源儲備基地。
「優化提升既有普速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幹支線機場功能,謀劃新建一批重大項目」。
「積極推進黃河幹流適宜河段旅遊通航和分段通航。」(《規劃綱要》第十一章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第二節構建便捷智能綠色安全綜合交通網絡)
目前,連接沿黃達海高鐵通道的淄博至濱州、東營城際鐵路已列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我市將按照「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的發展思路,努力構建「東西互濟、南北貫通、海陸聯動、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鐵路方面,連接黃河流域沿黃達海大通道,推動黃河上下遊城市群之間互聯互通,推進市域鐵路建設,規劃構建「兩縱三橫三連多支一環」普通鐵路網。公路方面,建設沿海高速公路,在東營與沿黃高速對接,實現沿海與沿黃公路的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兩縱兩橫」高速公路網和「六縱九橫一環多連」普通幹線公路網,實現北上京津冀,南下江浙滬,西出省會經濟圈及沿黃重要城市,東進膠東經濟圈的高品質公路聯繫。機場方面,加快東營國際化機場建設,提升東營勝利機場中轉樞紐機場地位。航運方面,發揮東營港作為省會經濟圈規模最大、最具潛力的沿海港口和黃河流域重要出海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將東營港打造成為長江以北油氣資源和化工品進出口專業樞紐港,提高東營港輻射帶動能力。科學規劃廣利港聯運專用碼頭建設,打造集貨櫃分撥港、郵輪港、郵輪港為一體的海河聯運樞紐港。
(記者 屈逸然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