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水塞密封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3 04:45: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通過防水塞與孔配合形成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對於許多需要在潮溼環境下工作的電子設備而言,需要設置完備的防水結構以抵禦水分的滲入,特別是對於外殼上有孔的設備,防水結構更必不可少,目前對於孔的密封多數是採用防水塞,即將符合孔形狀的防水塞塞入孔內,通過防水塞進行封堵,然而僅憑防水塞與孔壁之間的摩擦力難以形成可靠的連接,故防水塞與設備外殼之間通常還設有連接結構,現有技術中連接結構通常為卡扣,防水塞在塞入的過程中卡扣扣接在孔壁上,然而此種方式存在缺陷:卡扣扣接後會發生變形,如果卡扣尺寸設計不合理將會出現密封失效的問題,影響設備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水塞密封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水塞密封結構,包括設備外殼與防水塞,防水塞包括基板,設於基板上的彈性密封部,以及獨立於彈性密封部的扣接部,設備外殼上對應彈性密封部與扣接部分別設有第一孔與第二孔,彈性密封部過盈插接在第一孔內,扣接部扣接在第二孔的孔壁上,並在扣接處形成密封。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扣接部包括自基板上伸出的連接柱,以及設於連接柱上的錐形的插接部,連接柱的長度小於第二孔的孔壁厚度,插接部沿插入方向逐步縮小,且其最大端大於第二孔的直徑,以使第二孔的孔壁卡在插接部與基板之間。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彈性密封部包括矩形的凸臺。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凸臺的側壁上沿周向設有突起。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凸臺的側壁上沿插入方向設有多圈突起。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凸臺的頂壁上設有減輕槽。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第一孔在區別於彈性密封部插入方向的另一側設有插接座,彈性密封部插接在插接座內,與插接座的側壁過盈配合以形成密封。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式,防水塞由矽膠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將防水塞的卡扣結構和防水結構分離,防水結構只需起到防水的目的,無需承擔連接的作用,從而可以避免因卡扣結構發生變形而出現密封失效的問題,有助於增加防水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水塞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設備外殼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如無特殊說明,當某一特徵被稱為「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徵,它可以直接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徵上,也可以間接地固定、連接在另一個特徵上。此外,本實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僅僅是相對於附圖中本實用新型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係來說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組合。
參照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防水塞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防水塞包括基板110,設於基板110上的彈性密封部120,以及獨立於彈性密封部120的扣接部130,具體是彈性密封部120位於基板110的主體結構上,扣接部130獨立連接在基板110的主體結構的一側。
彈性密封部120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一矩形的凸臺,該凸臺側壁上沿周向設有突起121,該突起用於與下述的插接座配合形成密封。優選的,凸臺的側壁上沿插入方向設有多圈突起121以進一步強化密封能力。
此外,凸臺的頂壁上設有減輕槽122,便於凸臺的變形與快速復原。
扣接部130包括自基板上伸出的連接柱131,以及設於連接柱131上的錐形的插接部132,插接部132沿插入方向逐步縮小。
參照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設備外殼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所示,設備外殼200上分別設有第一孔201與第二孔202,其中第一孔201對應彈性密封部120為矩形,第二孔202對應扣接部130為圓形,且第一孔201的尺寸應略小於彈性密封部120的尺寸,以使彈性密封部120可與第一孔201的孔壁過盈配合,從而形成密封關係;類似的,第二孔202的直徑應略小於插接部132最大端的直徑,以使插接部132可以較順利的從正向穿過從第二孔202,而難以反向退回。
優選的,設備外殼在第一孔202的內側,即區別於彈性密封部120插入的一側設有插接座203,該插接座203可以增加與彈性密封部120過盈配合的距離,從而可以進一步強化彈性密封部120與設備外殼之間的密封能力。
參照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其中剖切面經過彈性密封部與扣接部的中心。如圖所示,彈性密封部120穿過第一孔201後插接在插接座203內,突起121與插接座203的側壁過盈配合以形成密封。扣接部130上的插接部132穿過第二孔202後扣接在第二孔202的孔壁上,且連接柱131的長度小於第二孔的孔壁厚度,從而使第二孔的孔壁緊緊的卡在插接部132與基板110之間,既可以實現防水塞與設備外殼之間的牢固連接,同時也可以在卡接處形成密封,避免發生漏水現象。
本實用新型中將防水塞的卡扣結構和防水結構分離,防水結構只需起到防水的目的,無需承擔連接的作用,從而可以避免因卡扣結構發生變形而出現密封失效的問題,有助於增加防水性能。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