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鉤雙限位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08:38:34
專利名稱:起重吊鉤雙限位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械設備,特別是針對起重吊鉤的安全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般起重機械中,起重吊鉤直接或通過滑輪與鋼繩進行聯接。起吊重物時,起重 機起升機構對鋼繩進行收巻,使吊鉤緩緩上升並提起重物,完成起吊作業。對於起重吊裝作 業,起重機操作規程中明確現定,禁止歪拉斜吊。但這類違章現象在實際工作中卻時有發 生。特別是一些小型的起升機構的機械,如電動葫蘆等,因其起升高度較低,稍有偏斜便會 引吊鉤鋼繩的較大偏角,極易造成電葫蘆導繩器和相聯的上升限位器損壞,從而引發鋼繩 亂繞或因上升失控拉斷鋼繩的嚴重事故。 在目前各類起重機械中,均有上升和下降極限位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及根據各 類不同運轉特徵的安全限制裝置,但沒有對起重鋼繩偏斜角度限制的安全限制裝置,特別 起重高度不高的小型起重機械,極易產生較大鋼繩偏角,造成機械損壞或引發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弊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起重吊鉤雙限位器,既能控制上升高度,又可 控制鋼繩偏角。參照圖1所示本限位器由扭簧、吊臂1、重錘吊繩2、重錘3、吊鉤限位擋塊 4和角度傳感器8組成,吊臂1的一端連接扭簧,重錘3通過重錘吊繩2吊掛在吊臂1的另 一端,其產生的重力矩大於扭簧的扭力。當正常工作時,在重力矩的作用下,重錘3拉動吊 臂1克服扭簧扭力向下,開關常分觸點閉合,機械正常運轉;限位擋塊4固定在起重吊鉤的 滑輪上,當起重吊鉤上升到極限高度時,限位擋塊4將能夠將重錘3託起,失去重力矩的吊 臂l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向上,開關常分觸點斷開,控制機械停轉及吊鉤的起升。此外,角 度傳感器8安放在重錘3內的空腔中,並且可以隨著重錘3的傾斜而傾斜。參照圖2所示, 重錘3外部有一個環形卡套9,將重錘3套在起重鋼繩5上,可以隨著起重鋼繩5的作相同 角度的偏斜、對起重鋼繩5作相對滑動,當偏轉到設定的極限角度時,重錘3內的角度傳感 器8輸出信號,使另一電氣迴路立即動作,控制起重吊鉤停止起升。 角度傳感器8的構造及原理參照圖3所示,角度傳感器8由傳感器球體84、傳感 器球錐85及水銀開關構成。水銀開關玻殼81內裝有水銀86,中部有軸心電極82和環形電 極83,兩個電極互不接觸,其中軸心電極82無論角度傳感器8豎直或偏轉時均插入水銀中, 環形電極83隻有在角度傳感器8偏轉到和超過極限角度時才與水銀相接觸;整個水銀開關 固定在傳感器球體84內,由傳感器球錐85支撐,並被絕緣墊87所分隔。當傳感器在鉛直 初始狀態時,水銀球頂近似平面與環形電極平面可看互相平行,且呈水平狀態的兩平面,並 有一間隙s,兩電極未能導通。當傳感器偏轉一小角度Y時,參照圖4所示,水銀球頂平面 仍然保持水平狀,而環形電極83卻偏轉相同y角,與水銀接觸,此時軸心電極82和環形電 極83導通,輸出控制電信號,控制機械停止運轉。 進一步的方式是,為了保證起重鋼繩5在每個方向的偏轉極限角度一致,重錘3中安放角度傳感器8的空腔為中心軸在重錘3重心軸上的迴轉體形,如圓柱形或圓錐形等,角 度傳感器8的傳感器球錐85末端安裝在空腔中心下方的錐孔內,並且可以繞著中心軸作 360度旋轉;重錘吊繩2在吊起重錘3時的中心線與空腔的中心軸線重合。 進一步的方式是,為了保證角度傳感器8的靈敏度,整個角度傳感器8的重心在偏 向傳感器球體84 —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有效保證起重設備在起重過程中的安全。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上升極限位控制示意圖
偏角極限位控制示意圖
角度傳感器初始狀態
角度傳感器偏轉觸通狀態
預偏轉的角度傳感器
包含角度傳感器的重錘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在水銀開關中,水銀球頂平面與環形電極平面的間隙s,決定了偏轉控制角Y的 大小。 一般情況下,此種水銀開關的偏轉控制角最小只能做到30。,即s不能太小,否則當 偏轉控制角小於30°時,一旦觸通後再反轉恢復,水銀球邊緣易與環形電極發生粘聯,不能 保證回到正常角度後設備正常運行。為了實現較小角度控制和避免粘聯,只能選用大觸通 角Y,即水銀球頂平面與環形電極平面間隙s更大,當水銀開關偏轉到觸通角Y時,水銀球 頂平面與環形電極平面邊緣接觸導通,即輸出電信號控制機械停止運轉,起到對起重鋼繩 偏斜角度的安全限制作用。由於選用了較大偏轉角的水銀開關,所以角度傳感器8可以有 一個預偏角a ,起重鋼繩5的極限偏角為P,其原理參照圖5所示,水銀開關的觸通角Y =a 。 圖6為一個包含角度傳感器的重錘結構示意圖,其中水銀開關有一個預偏角a 。 重錘3由重錘體6、重錘蓋7、下引線極盤10、絕緣減震圈11和環形卡套9組成。重錘體6 中有一圓柱形空腔,空腔上部固定有重錘蓋7,重錘吊繩2通過重錘蓋7吊掛重錘3 ;空腔 底部固定有下引線極盤IO,下引線極盤10中心有一圓錐形孔,球形角度傳感器8通過傳感 器球錐9斜裝在空腔中,其頂部和側面分別與重錘蓋7和空腔的側壁接觸,傳感器球錐9的 底部為錐形面,其錐角小於下引線極盤10中心圓錐形孔的錐角,傳感器球錐9與下引線極 盤10以錐形面相接觸。水銀開關中的軸心電極82與傳感器球體84、重錘體6圓柱形空腔 的頂壁和側壁以及重錘吊繩2是導通;環形電極83與傳感器球錐9、下引線極盤10導通, 並通過信號線12引出。當起重鋼繩偏轉到極限偏角P,水銀開關的偏轉達到觸通角Y = a+P ,水銀開關內軸心電極82和環形電極83導通,輸出控制電信號,控制機械停止運轉, 達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範圍內,根據上述說明書的 描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作出一些顯而易見的改變,但這些改變均應落入本實用 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起重吊鉤雙限位器,其特徵在於由扭簧、吊臂(1)、重錘吊繩(2)、重錘(3)、吊鉤限位擋塊(4)和角度傳感器(8)組成,吊臂(1)的一端連接扭簧,重錘(3)通過重錘吊繩(2)吊掛在吊臂(1)的另一端,其產生的重力矩大於扭簧的扭力;限位擋塊(4)固定在起重吊鉤的滑輪上,當起重吊鉤上升到極限高度時,限位擋塊(4)將能夠將重錘(3)託起;角度傳感器(8)安放在重錘(3)內的空腔中,並且可以隨著重錘(3)的傾斜而傾斜;重錘(3)外部有一個環形卡套(9),將重錘(3)套在起重鋼繩(5)上。
2.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起重吊鉤雙限位器,其特徵在於角度傳感器(8)由傳感器 球體(84)、傳感器球錐(85)及水銀開關構成;水銀開關玻殼(81)內裝有水銀(86),中部有 軸心電極(82)和環形電極(83),兩個電極互不接觸,其中軸心電極(82)無論角度傳感器 (8)豎直或偏轉時均插入水銀中,環形電極(83)只有在角度傳感器(8)偏轉到和超過極限 角度時才與水銀相接觸;整個水銀開關固定在傳感器球體(84)內,由傳感器球錐(85)支 撐,並被絕緣墊(87)所分隔。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吊鉤雙限位器,其特徵在於重錘(3)中安放角度傳感 器(8)的空腔為中心軸在重錘(3)重心軸上的迴轉體形,角度傳感器(8)的傳感器球錐 (85)末端安裝在圓柱體空腔中心下方的錐孔內;重錘吊繩(2)在吊起重錘(3)時的中心線 與空腔的中心軸線重合。
4.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吊鉤雙限位器,其特徵在於重錘(3)中安放角度傳感 器(8)的空腔為圓柱形。
5. 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吊鉤雙限位器,其特徵在於整個角度傳感器(8)的重 心在偏向傳感器球體(84) —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設備吊鉤的安全裝置。本起重吊鉤雙限位器主要由吊臂(1)和重錘(3)等組成。吊臂(1)的一端連接扭簧,另一端吊掛重錘(3)。正常工作時,重錘(3)拉動吊臂(1)克服扭簧扭力向下,開關常分觸點閉合,機械正常運轉;當吊鉤上升到極限高度時,限位擋塊(4)將重錘(3)託起,吊臂(1)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反轉,開關常分觸點斷開,吊鉤停止起升。重錘(3)還套在起重鋼繩(5)上,並隨之作相同角度的偏斜,當到達極限角度時,重錘(3)內的角度傳感器(8)輸出信號,起重吊鉤停止起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既能控制起重吊鉤上升高度、又可控制鋼繩偏角,能有效保證起重設備在起重過程中的安全。
文檔編號B66C15/00GK201530679SQ200920083140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5日
發明者喬秀坤 申請人:中冶成工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