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看的一部電影(1月看的2部電影3部電視劇3部記錄片)
2023-06-23 19:53:31
奇怪小姐 queer girls
文 刀筆、柚子電影
《反貪風暴5:最終章》
元旦當天被舍友安利去看的,舍友是個影視品味挺高,挺挑剔的一個人兒。
So,我很期待。
So,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電影開篇就經歷槍戰,不得不說港片的槍戰很會拍。
雖然有人說,打戲和槍戰太假。
但是對此並不了解的我不知道到底狗不狗血,刺激是真的。
電影無數次在對槍、追車、拆彈、他追他逃的時候到達高潮。
每次都能讓坐在影院的我手心出汗,不自覺為大屏幕裡的人感到害怕和揪心。
王藍祿作為主角的朋友,交心時說自己現在有妻有子,家庭和美,非常滿足。
直接讓我們猜到這哥們兒要領盒飯,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盒飯領的早的過分了吧。
說好的崎嶇坎坷呢?說好的激蕩人心呢?
大反派身邊一定有一個為他義無反顧的女人,在最後發現自己只是棋子,又悲又怒舉起匕首刺向反派,然後一起領盒飯。
所以案子就這麼結束了,也沒有揭穿身份,也沒有認罪伏法。
狗尾續貂、高開低走,都可以用在反貪系列上了。
打出最終章的旗號,賣了一波情懷,結果就以主角犧牲,反派不明不白被殉情而結束。
並且,這部電影居然只有一個半小時。
編劇,你真的有認真寫劇本嗎?
這不是能力問題,是態度問題。
當然,除了槍戰不錯,古天樂和黃宗澤的演技也是一如既往的驚豔。
如果是想看劇情的友友,就可以撤退了。
電影
《第一爐香》
在奢靡和虛榮裡,我看到了張愛玲。
在欲望和求愛裡,又偶然流露出女性之間悲憫的一聲嘆息。
我並沒看過原著,但是我隱隱覺得電影來自於張愛玲。
直到毅然回上海的葛薇龍折返香港,跟姑媽說想要和喬琪喬結婚,要明媒正娶,說以後他總會需要自己。
我就確定這肯定是張的作品了。
低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有人說張不是真正懂生活,我覺得不然。
只是張懂得的並非平凡人的生活。
她一生見慣奢靡淫亂,她本又是萬種風情,所以她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許鞍華偏愛張愛玲,翻拍過不少張的作品,《第一爐香》算是評分最低的滑鐵盧了。
奢靡、欲望、求愛,她都拍了,但是拍的特別俗。
粗粗看去好像很風騷很高級,但有形無神。
甚至連葛薇龍的「低到塵埃裡」都帶著雜質。
消遣尚可,落俗難免。
電視劇
《雪中悍刀行》
別稱《雪中拼爹行》《我母親的人際關係》《我的人生盡在我父親掌握之中》《身邊人全是為我而活》。
這狗血的男頻爽文。
可是落在王倦和張若昀手裡,還真是有些看頭。
雖然打戲實在忍不住快進,畫質光影看起來像大家吸了毒,張若昀真的不如胖點更好康。
雖然在我心裡屬實沒辦法和《大宋少年志》《慶餘年》比。
但是王倦的改編功力是強的,我覺得保留了原著的精華,也升華了糟粕。
張若昀演技在線,逗比、紈絝、瞪人的時候狠厲,都挺好的。
配角也挺出彩的,不能說角色多麼靈動鮮活,但是作為影視劇人物,還是有能夠戳到我的人物的。
譬如忠犬寧峨眉,好吧我承認我偏愛這種死心眼的人物。
男頻的家國天下觀最感人,喜好這類的可以消遣。
電視劇
《愛很美味》
女性群像劇。
真·女性群像劇。
終於看到非完美型女主了。
一個女強人,因為擔心被嫌棄太強勢而對交往對象撒謊;
一個「腳踏兩隻船」,和姜山木在一起之後卻沒告知追求者宋超,想要繼續享受他對自己的好;
一個從小到大眾星捧月,總覺著人家對自己好是理所應當,認為對方應該主動跟自己表白的小公舉······
什麼?這不是渣女們嗎?
Nonono,別把她們放在電視劇裡。
在現實裡,這不就是你我他嗎?
誰還沒點私心呢?
三閨蜜深夜復盤,都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向傷害的人表示歉意。
這才是成長線啊。
還有整部劇在思想上也絕不矯情,反對職場性別歧視,女性不再談性色變。
劉淨直言上一任之所以處那麼久就是因為「那方面比較合拍啊。」
女生有素顏出鏡,男主們都是放在現實中有點小帥但普通人兒。
絕對沒啥主角光環。
這部,入股不虧。
電視劇
《開端》
時間循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國產劇中,取得了好的開端。
題材非常接近無限流,但並非無限流,也為這種題材的進一步挖掘提供了好的基礎。
我並不是一個喜歡懸疑劇情的人,但是最近慢慢愛上了這種帶有懸疑色彩的情節。
或許只有一個人的處境在善惡之間,才可以窺見人性的複雜。
這點吸引了我。
在我看來,開端就是將社會縮小到一輛公交車上。
人與人的相識始於開端,故事的發展是開端,無窮的循環亦是開端。
整個劇集給我一種新鮮感,故事緊湊,節奏也剛剛好。
頗有爭議的是結尾部分。
對於爛尾的問題,觀眾給了不同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剛剛好。
故事到這裡了,再怎麼懸疑都會成為撒狗血的下場。
不如按照劇中的方式,給這個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尾。
不是說所有的國產劇都應該是大團圓式結局。
觀眾也習慣將大團圓結局作為爛尾的體現。
但是在開端這個故事中,歸於平淡,歸於正軌,是非常合適的。
整部劇就是圍繞公交車上的人和事展開的。
導演讓每一個人都有了結局和歸宿,不正是說明懸疑為輔,人情為主。
故事的主題遠遠大於懸疑的因素。
所以結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紀錄片
《大學》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清華大學的招生宣傳片。
此生沒考上清華但有幸通過這部紀錄片見識清華學風校訓。
採用紀實的手法呈現四位清華人不同的人生境遇與選擇,真實再現了大學校園裡永恆的青春與理想。
剛剛度過18歲生日的「00」後考生嚴韞洲歷經高考,一波三折地考入心儀學府;
水利系的博士畢業生宋雲天揮別象牙塔,經歷一番艱難抉擇後更堅定了自己「造福一方百姓」的理想;
旅美十年的「哈勃學者」蔡崢入職天文系,帶回一個「仰望星空」的大膽嘗試;
環境學院的錢易院士在83歲時迎來了她的榮休儀式,但她依然躬耕於三尺講臺,步履不停。
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在這四位傑出的清華校友身上可以看出這種精神。
大學跟大學不一樣,在這個紀錄片中,你會思考自己的人生選擇是什麼?
可以碌碌無為平淡一生,也可以遵從本心,搏一番前程。
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2》
目前,這個紀錄片還沒有更完,所以我只看了一集。
不得不說,胡歌的旁白是加分的。
從細節也可以看出製作者的用心,進度條做成了書籤的樣子,讓觀眾有一種在讀傳記的感覺。
國家圖書館管理員顧曉軍,是個深藏不露的學霸,會十幾種語言。
但因為對於書的熱愛,讓他放棄的高薪職業。
對於他來說,紛擾塵世,碎銀幾兩,不如書海沉浮,大夢方休。
博爾赫斯曾說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在海拔3700多米的塔公草原上,藏族僧人久美建起了一座名叫納朗瑪的圖書館。
藏族的孩子唱著歌,讀著書,看著外面的草原茵茵,天空雲捲雲舒······
在書中找尋更多的可能,用文字或改寫一段段命運。
紀錄片
《守護解放西3》
不得不說,小破站推出的紀錄片都是質量槓槓滴。
《解放西》是第一部警察辦案紀實紀錄片,第一季就口碑爆棚。
之後也一直沒讓大家失望,第三季每周播出一集,不急不徐,把的是質量關。
每一季的後期製作都比前一季更用心,這一季更是邀請了羅翔老師為特邀嘉賓,在一些案件後會進行知識普法。
不僅真切讓群眾了解解放西坡子街派出所的真實辦案情況,也起到了群眾監督作用,現在更是發揮了普法的功效。
有網友說,解放西每播出一季,我們就多幾個老公。
不得不說,男警察們很帥,女警們又颯又溫柔。
其實重大案件不多,更多都是人生百態。
情感糾紛和不斷求愛、原生家庭和青春期容易劍走偏鋒的故事。
有的孩子很早成熟,有的成年人還很幼稚。
有的父母擔憂關切,有的父母漠然冷酷。
對根本不認識的男子糾纏,活在對方喜歡自己監視自己的幻想裡;
創業失敗加上感情受挫,到公安局「自首」謊稱殺人吸毒一心求死;
9歲報警稱被姐姐家暴,偷東西被抓住後向警察謊稱被校園霸凌被指使偷東西,謊言完整騙過警察;
12周歲被查出懷孕,找到發生關係的男子後卻又鑑定發現孩子不是這個的;
16周歲已經引產過兩個5個月大的孩子,流產過1次,患上嚴重婦科病不能穿內褲······
其實生活比影視劇精彩荒誕的多,影視劇本有邏輯可言,但生活沒有。
眾生百態,都在其間。
-END-
作者:刀筆、柚子
校對:晏南亭
編輯:刀筆
圖源:網絡侵刪
,